学佛笔记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九(一)
2025-06-10 15:08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第四分世记经地狱品第四

佛告比丘。此四天下有八千天下围绕其外。复有大海水周匝围绕八千天下。复有大金刚山绕大海水。金刚山外复有第二大金刚山。二山中间窈窈冥冥。日月神天有大威力。不能以光照及于彼。彼有八大地狱。其一地狱有十六小地狱。第一大地狱名想。第二名黑绳。第三名堆压。第四名叫唤。第五名大叫唤。第六名烧炙。第七名大烧炙。第八名无间。其想地狱有十六小狱。小狱纵广五百由旬。第一小狱名曰黑沙。二名沸屎。三名五百丁。四名饥。五名渴。六名一铜釜。七名多铜釜。八名石磨。九名脓血。十名量火。十一名灰河。十二名铁丸。十三名釿斧。十四名豺狼。十五名剑树。十六名寒冰。

云何名想地狱。其中众生手生铁爪。其爪长利。迭相瞋忿。怀毒害想。以爪相[國*瓜]。应手肉堕。想为已死。冷风来吹。皮肉还生。寻活起立。自想言。我今已活。余众生言。我想汝活。以是想故。名想地狱。

复次。想地狱其中众生怀毒害想。共相触娆。手执自然刀剑。刀剑锋利。迭相斫刺。?剥脔割。身碎在地。想谓为死。冷风来吹。皮肉更生。寻活起立。彼自想言。我今已活。余众生言。我想汝活。以此因缘故。名想地狱。

复次。想地狱其中众生怀毒害想。迭相触娆。手执刀剑。刀剑锋利。共相斫刺。?剥脔割。想谓为死。冷风来吹。皮肉更生。寻活起立。自言。我活。余众生言。我想汝活。以此因缘故。名想地狱。

复次。想地狱其中众生怀毒害想。迭相触娆。手执油影刀。其刀锋利。更相斫刺。?剥脔割。想谓为死。冷风来吹。皮肉更生。寻活起立。自言。我活。余众生言。我想汝活。以是因缘。名为想地狱。

复次。想地狱其中众生怀毒害想。迭相触娆。手执小刀。其刀锋利。更相斫刺。?剥脔割。想谓为死。冷风来吹。皮肉更生。寻活起立。自言。我活。余众生言。我想汝活。以是因缘故。名想地狱。

其中众生久受罪已。出想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罪所牵。不觉忽到黑沙地狱。时。有热风暴起。吹热黑沙。来着其身。举体尽黑。犹如黑云。热沙烧皮。尽肉彻骨。罪人身中有黑焰起。绕身回旋。还入身内。受诸苦恼。烧炙燋烂。以罪因缘。受此苦报。其罪未毕。故使不死。

于此久受苦已。出黑沙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罪所牵。不觉忽到沸屎地狱。其地狱中有沸屎铁丸自然满前。驱迫罪人使抱铁丸。烧其身手。至其头面。无不周遍。复使探撮。举着口中。烧其唇舌。从咽至腹。通彻下过。无不燋烂。有铁[口*(隹/乃)]虫。唼食皮肉。彻骨达髓。苦毒辛酸。忧恼无量。以罪未毕。犹复不死。

于沸屎地狱久受苦已。出沸屎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到铁钉地狱。到已。狱卒扑之令堕。偃热铁上。舒展其身。以钉钉手.钉足.钉心。周遍身体。尽五百钉。苦毒辛酸。号啕呻吟。余罪未毕。犹复不死。

久受苦已。出铁钉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到饥饿地狱。狱卒来问。汝等来此。欲何所求。报言。我饿。狱卒即捉扑热铁上。舒展其身。以铁钩钩口使开。以热铁丸着其口中。燋其唇舌。从咽至腹。通彻下过。无不燋烂。苦毒辛酸。悲号啼哭。余罪未尽。犹复不死。

久受苦已。出饥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到渴地狱。狱卒问言。汝等来此。欲何所求。报言。我渴。狱卒即捉扑热铁上。舒展其身。以热铁钩钩口使开。消铜灌口。烧其唇舌。从咽至腹。通彻下过。无不燋烂。苦毒辛酸。悲号啼哭。余罪未尽。犹复不死。

久受苦已。出渴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罪所牵。不觉忽到一铜鍑地狱。狱卒怒目捉罪人足。倒投鍑中。随汤涌沸。上下回旋。从底至口。从口至底。或在鍑腹。身体烂熟。譬如煮豆。随汤涌沸。上下回转。中外烂坏。罪人在鍑。随汤上下。亦复如是。号啕悲叫。万毒普至。余罪未尽。故复不死。

久受苦已。出一铜鍑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罪所牵。不觉忽至多铜鍑地狱。多铜鍑地狱纵广五百由旬。狱鬼怒目捉罪人足。倒投鍑中。随汤涌沸。上下回旋。从底至口。从口至底。或在鍑腹。举身烂坏。譬如煮豆。随汤涌沸。上下回转。中外皆烂。罪人在鍑。亦复如是。随汤上下。从口至底。从底至口。或手足现。或腰腹现。或头面现。狱卒以铁钩钩取置余鍑中。号啕悲叫。苦毒辛酸。余罪未毕。故使不死。

久受苦已。出多铜鍑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对所牵。不觉忽至石磨地狱。石磨地狱纵广五百由旬。狱卒大怒。捉彼罪人扑热石上。舒展手足。以大热石压其身上。回转揩磨。骨肉糜碎。脓血流出。苦毒切痛。悲号辛酸。余罪未尽。故使不死。

久受苦已。出石磨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对所牵。不觉忽至脓血地狱。脓血地狱纵广五百由旬。其地狱中有自然脓血。热沸涌出。罪人于中东西驰走。脓血沸热汤。其身体手足头面皆悉烂坏。又取脓血而自食之。汤其唇舌。从咽至腹。通彻下过。无不烂坏。苦毒辛酸。众痛难忍。余罪未毕。故使不死。

久受苦已。乃出脓血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罪所牵。不觉忽至量火地狱。量火地狱纵广五百由旬。其地狱中有大火聚。自然在前。其火焰炽。狱卒瞋怒驰迫罪人。手执铁斗。使量火聚。彼量火时。烧其手足。遍诸身体。苦毒热痛。呻吟号哭。余罪未毕。故使不死。

久受苦已。乃出量火地狱。慞惶驰走。自求救护。宿对所牵。不觉忽到灰河地狱。灰河地狱纵广五百由旬。深五百由旬。灰汤涌沸。恶气熢?。回波相搏。声响可畏。从底至上。铁刺纵广锋长八寸。其河岸边生长刀剑。其边皆有狱卒狐狼。又其岸上有剑树林。枝叶花实皆是刀剑。锋刃八寸。罪人入河。随波上下。回覆沉没。铁刺刺身。内外通彻。皮肉烂坏。脓血流出。苦痛万端。悲号酸毒。余罪未毕。故使不死。

久受苦已。乃出灰河地狱至彼岸上。岸上利剑割刺身体。手足伤坏。尔时。狱卒问罪人言。汝等来此。欲何所求。罪人报言。我等饥饿。狱卒即捉罪人扑热铁上。舒展身体。以铁钩僻口。洋铜灌之。烧其唇舌。从咽至腹。通彻下过。无不燋烂。复有豺狼。牙齿长利。来啮罪人。生食其肉。于是。罪人为灰河所煮。利刺所刺。洋铜灌口。豺狼所食已。即便??驰走上剑树。上剑树时。剑刃下向。下剑树时。剑刃上向。手攀手绝。足蹬足绝。剑刃刺身。中外通彻。皮肉堕落。脓血流出。遂有白骨筋脉相连。时。剑树上有铁[口*(隹/乃)]鸟。啄头骨坏。唼食其脑。苦毒辛酸。号啕悲叫。余罪未毕。故使不死。还复来入灰河狱中。随波上下。回覆沉没。铁刺刺身。内外通彻。皮肉烂坏。脓血流出。唯有白骨浮漂于外。冷风来吹。肌肉还复。寻便起立。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对所牵。不觉忽至铁丸地狱。铁丸地狱纵广五百由旬。罪人入已。有热铁丸自然在前。狱鬼驱捉。手足烂坏。举身火然。苦痛悲号。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

End

劝修净土诗四首

◎ 省 庵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绝娑婆。傍华随柳须回顾,临水登山勿放他。等得阿侬生极乐,十方来去任如何。住时念佛好观身,四大之中那一真。我与弥陀非两个,影兼明月恰三人

净土法门是权法还是实法

了然法师【原文】客曰:弟子昔日闻言,净土法门,全属小乘。极乐国土,原是权说。因是久怀疑惑,自莫能决。今日闻师所言,《华严》《弥陀》,大小相入。以此互相证明,足信净土法门,至大无外,极顿极圆。方知昔日所

古代名士的净土修行

中国古代有很多官宦名士专修净土法门。他们有的先由修学其他法门转为专修净土,有的则受高僧指点一心修学净土法门,他们由于虔诚信奉并坚持念佛实践,都得到了不可思议的感应。本文以陆子元、闫邦荣、钱同伯、昝省斋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大安法师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里面,我们若是想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竖出生死,很难的。释迦牟尼佛也知道五浊恶世的众生

念佛人的楷模——略述省庵大师净土情怀

导读: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往生日。与诸位净土祖师相比,省祖的住世时间是最短的,只有49年。他临终给我们留下了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范仲淹修净土

◎ 佛 泉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989--1052)考取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开始实现他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范公一生的历史成就涵盖政治、军事、文学和教育等多个方面。在政治上,他出任

一代宰相“郑清之”,导禅归净,劝修净土

历史因缘有宋一代,虽禅风盛行,却不乏导禅归净,劝修净土之人。当时诸宗高人,深感根机不堪,自力难证,教依本宗,行无不归心净土。禅宗自永明延寿大师作四料简偈,劝修净土,言: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其后,禅

八种方法成就净土法门

◎ 方海权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也即是用最快的速度来修学就能够即刻成功。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教导善财童子,以及

至心信愿得生净土

如何才是直心道场?如何顿圆弥陀?如何才是至心信愿得生净土?善男子,能如是问究竟直心,圆顿,至信,汝之善根亦不可思议,何以故,直心者、即绝对无相寂灭无生也;圆顿者、心境相应觉念性现前也;至信者、至诚深信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概要

第一卷贰、概 要(十门分列中前九门)谨释此经,依华严宗法及《弥陀疏钞》例,总开十门:计为一、教起因缘。二、本经体性。三、一经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器。六、藏教所摄。七、部类差别。八、译会校释。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一

第一卷一、教起因缘教起因缘者,明大教所以兴起之因缘。初明大教与净土法门之兴起。次则详述本经兴起之因缘。夫一切法,不离因缘,大教之兴,因缘无量。而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故。《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三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三、一经宗趣经之所崇向者,名之为宗。宗者要也。全经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径也。故知宗者,为全经之纲领。纲举目张,领提衣顺,是故于辨体后,首应明宗。体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二、本经体性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经正体。古德云:“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为印。”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实相无相,亦无不相,相而无相,名为实相。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五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五、所被根器前明本经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今当更明,万类之内,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谁是当机。夫根器有“是器”与“非器”之别,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故名非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四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四、方便力用如《大毗卢遮那经》云:“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结归,大智之显现,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八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八、译会校释“译”指本经之原译本。“会校”指根据诸种原译而会集校订之本,“释”指本经诸本之注释。甲本经译本本经乃“我佛屡说,诸师竞译,东来最早,译本独多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九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九、总释名题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