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法语学修重点
△佛说人世间苦乐参半,苦多乐少,由于苦,我们知道追求快乐。因为快乐我们也看见了,痛苦也看见了,所以人世间唯一有意义的地方,就是最好的最优秀的品质,就是离苦得乐。
△《地藏经》说: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因为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善,无非是恶。如果是恶,那就是罪业;如果是善,那就是善业,善业结束了,善果好的福报消完了,他又堕落了。所以,善恶业加起来就叫魔业,善恶之业都叫魔业。
△佛法是希望所有的众生,你只要在正法道上走,你能多听闻一点法都是有利益的。这样子,你不会执着个人,也不会因为你学这个法而变得是非人我,烦恼一大堆。而是越学心胸越宽阔,智慧越开朗,这是在菩提道上走。
△有时候我们做善事,做着做着大家都很开心,做着做着你就乐不思蜀了,就忘记掉了,就觉得人做好就很开心了。结果忘记菩提,忘记解脱,忘记无我,那就迷失了佛法了。这佛法就从神圣的、不可思议的这种究竟解脱的高台上被拉下来,拽到人间,变成世界的一个善法,变成世间法,那佛法就灭得很快,佛法存在世界就没有真正的价值。
△因为劝人行善,所有的宗教都会劝的,所有世间的哲学也会劝的。佛法就是要出世间,就是要觉悟宇宙生命的真相,这才是佛法呀。
△有了菩提心以后,你一旦在解脱道上,一旦解脱了,一旦证得无我,他马上就回转娑婆度众生,巧把尘劳作佛事,他一定会马上回来度一切众生,救度众生。所以大乘的菩提道,只要有菩提心,就不会被解脱道的小乘的境界所阻挡。
△只有无住涅槃的这样一种大乘的心,才能够真正地悲智双运,有慈悲又有智慧。有慈悲不舍一切众生,有智慧不舍佛陀。这一切法都不可舍,就不舍佛,也不舍众生。然后也无佛可成,无众生可度,就不可取,也不可舍,所以这是大乘的一种圆顿的教法。
佛说人世间苦乐参半,苦多乐少,由于苦,我们知道追求快乐。因为快乐我们也看见了,痛苦也看见了,所以人世间唯一有意义的地方,就是最好的最优秀的品质,就是离苦得乐。我们人生最优秀的品质,在六道当中是知道追求快乐,知道舍弃痛苦,这是我们优秀的品质。所以大家在修行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说快乐我不要,我痛苦,修点苦行就好了。除非你要修苦行是为了历练自己,为了更有能力去扛得住这个苦,所以你愿意修苦行。除此之外,如果是无益的苦行,那就越修越苦,并没有什么功德。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你知道追求究竟的快乐,而不是追求眼前的快乐,眼前的快乐对眼前要有意义。
当你忘记了菩提心,就是忘记了追求究竟的快乐。而只追求眼前的快乐的时候,你也在修善法,升到天上去,福报享尽掉下去,你看又受苦了。然后,如果你就在人间修积善法,忘记了菩提心,只喜欢做好人,做好事。有时候得一个好的名称,万古流芳,千古流芳,希望得到、获得这些东西,实际上背后还是一种贪欲的心来支持他。虽然这个贪欲是善法欲,也没有错,但实际上,他的果报,如果没有菩提心作为他生命的动力,这个善法就非常的局限。
《地藏经》说: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因为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善,无非是恶。如果是恶,那就是罪业;如果是善,那就是善业,善业结束了,善果好的福报消完了,他又堕落了。所以,善恶业加起来就叫魔业,善恶之业都叫魔业。那如果你要有菩提心呢,你善的也不是魔业,恶的也不是魔业。为什么菩提心还会做恶?菩提心也会做恶,比如说出家人,父母在家里面,自己不赡养父母,就跑去出家了,是不是恶?这也对不起父母,对不对?但是如果他有菩提心,他为了度一切众生,自己先得度,自度度他,一切众生都是你的父母都要度。那这个表面上是恶,实际上是善,是大善。因为他的生命趋向于更加圆满的境地。
菩提心落实在我们的这个生命当中,如果没有菩提心,你修一切善法都是魔业,都不是好业。所以现在有些人,你看那些邪教,那些外道,他喊起来也很善良,说起来都拿佛经来说,然后面对大家,看上去道德也很高尚,实际上都是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把佛法破坏掉,把很多善良的心破坏掉。佛法是希望所有的众生,你只要在正法道上走,你能多听闻一点法都是有利益的。这样子,你不会执着个人,也不会因为你学这个法而变得是非人我,烦恼一大堆。而是越学心胸越宽阔,智慧越开朗,这是在菩提道上走。
只有有菩提心的人,才能够历尽千辛万苦,中间不会被阻挡。如果有菩提心,你不会被恶业阻挡,同时你也不会被善法阻挡。因为有时候我们做善事,做着做着大家都很开心,做着做着你就乐不思蜀了,就忘记掉了,就觉得人做好就很开心了。结果忘记菩提,忘记解脱,忘记无我,那就迷失了佛法了。这佛法就从神圣的、不可思议的这种究竟解脱的高台上被拉下来,拽到人间,变成世界的一个善法,变成世间法,那佛法就灭得很快,佛法存在世界就没有真正的价值。因为劝人行善,所有的宗教都会劝的,所有世间的哲学也会劝的。佛法就是要出世间,就是要觉悟宇宙生命的真相,这才是佛法呀。
有了菩提心以后,你再行人间佛教,再做世间善事,那就善法也不会拦住你。然后有了菩提心,你也不会在正解脱的时候就直接契入涅槃。
小乘人证得涅槃以后,他基本上就是叫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他不再要度众生了,他的生命只有自己解脱。就是单行道,只求解脱一条道,他不是双行道。单行道是有去无回的,有去不能来的。那有了菩提心以后,你一旦在解脱道上,一旦解脱了,一旦证得无我,他马上就回转娑婆度众生,巧把尘劳作佛事,他一定会马上回来度一切众生,救度众生。所以大乘的菩提道,只要有菩提心,就不会被解脱道的小乘的境界所阻挡。因为他有智慧,所以不住生死,就不住恶也不住善,不住生死。因为他有慈悲,愿意发菩提心,度一切众生,所以他也不住涅槃,所以他证入的是无住涅槃。只有无住涅槃的这样一种大乘的心,才能够真正地悲智双运,有慈悲又有智慧。有慈悲不舍一切众生,有智慧不舍佛陀。这一切法都不可舍,就不舍佛,也不舍众生。然后也无佛可成,无众生可度,就不可取,也不可舍,所以这是大乘的一种圆顿的教法。
原标题:达照法师|有了菩提心以后,你再行人间佛教,再做世间善事,那就善法也不会拦住你。
转自微信公众号:大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