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 :谁也免不了一死,我们应为自己的归宿好好修行
发布时间:2025-11-11 06:36:11 | 来源:学佛笔记

图片

一年里头有春、夏、秋、冬这四季,这是人人所知道的事,然而大家是不是知道,在人生的路程上,也分为生、老、病、死这四个阶段?因为谁也免不了一死,所以,我们应好好地为自己的身后归宿打算一下,这就要修道了。从修行方面来说,也可分为学、行、成、了四个阶段:

人生由一至二十岁,可说是学道的时期,在这段时间,我们应好好地读书,或学佛法,这就等于《大学》中所说的在明明德一样,这时应把自己的光明德性弄明白。二十一至四十岁,是行道的时期,应该学以致用,把以前所学的,所明白的,用以普渡众生,匡扶世俗,这是《大学》中所说的在亲民。

四十一至六十岁,便到了成道的时候,这是《大学》中所说的止于至善。可是孔子所说的至善并不彻底,并不能达到真空、涅槃的境界,并不是究竟的,所以我们还要了道。在成道以后归于涅槃的境界,这要比儒教的三纲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更为圆融了。

也许有人会这样说:我在一到二十岁的时期中还未信佛,这样说来学道的时期已经过去了,那么是不是没有机会学,也不用学了呢?可是我们要明白,方才所说的四个阶段的年期,只是一种理想,这并不是硬性的规定,所以我们可以把皈依那天,看作我们的生日,把我们修行的阶段从那时候算起。

有些人又说:我皈依了四、五年,可是一点佛法也没学到。其实你皈依了四、五年,在佛教里只不过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罢了!所以,我们不用引以为憾,说自己没有用。佛法深奥,只要你在皈依的二十年中努力去学道,不是一样能有所成就吗?或者老一辈的居士又会感慨地说:我现在已八十岁啰,恐怕没有机会二十年又二十年的活下去吧?一点也不错,时光减处命光微,时日确是无多了,那么你也可以把时间缩短了来算,譬如两个月修道,两个月行道,如此类推,只要肯下真心与决心,老当益壮,精进勇猛地一步一步做去,也是可以成功的,努力吧!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