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会三教诗 内容: ◎ 萧 衍少时学周孔,弱冠穷六经。 孝义连方册,仁恕满丹青。 践言贵去伐,为善存好生。 中复观道书,有名与无名。 妙术镂金版,真言隐上清。 密行贵阴德,显证表长龄。 晚年开释卷,犹日映众星。 苦集始觉知,因果乃方明。 示教惟平等,至理归无生。 分别根难一,执着性易惊。 穷源无二圣,测善非三英。 大椿径亿尺,小草裁云萌。 大云降大雨,随分各受荣。 心想起异解,报应有殊形。 差别岂作意,深浅固物情。 摘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解读】这首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呈现作者思想的直线性发展,第二部分则告诉我们,佛教与儒道二教相比,仿佛月耀群星,但是三教同出一源。 通向开悟的道路,不是一种教义代替另一种的过程,而是调剂与融合的过程,三种教义都是真理的反映。 作者表达应该不生分别、不生执著,并解释由于众人接受和领悟真理的能力或浅或深,才会有三种教义分别适合才识程度不同的人,这就好比大椿与小草,虽然桐木甘霖,吸收程度却不一样。 作者于晚年方领悟佛教,这似乎暗示:各人的知性能力是可以随着时间而增长的,人类和椿树小草不同之处就在于人类心智可以发展变化,超越以前的自我的。 发布时间:2024-10-04 07:17:05 来源:学佛笔记 链接:https://www.zatong.cn/Note/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