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内容: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唐西天竺沙门伽梵达摩译◎一九六九年三藏法师宣化上人讲于美国三藩市佛教讲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是这一部经的总名;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是简略的称呼。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是这一部经的别名,经这一字,是经的通名。 什么叫别名? 因为只有这一部经,特别叫这个名字,其他的经典,都不是用这名字。 因为佛所说的经典,都叫经,所以经这一字,就叫通名。 这一部经以什么来立名呢? 以人、法、喻都具足来立名。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人,广大圆满无碍和大悲心是比喻,陀罗尼是法;所以人、法、喻都具足。 这一部经,以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来做譬喻。 陀罗尼是梵语,此云总持;总持就是法,这种总持的法。 先讲千手千眼。 怎么会有一千个手呢? 这是念〈大悲咒〉修行所证得的威德神通这种的相。 我们念〈大悲咒〉,你不要看得这么容易,这么简单。 〈大悲咒〉这三个字,要宿世善根深厚,才能遇见。 如果没有宿世的善根──不单有善根,而且还要深厚──你不要说念〈大悲咒〉,就是想要听〈大悲咒〉这三个字,也没有机会给你听见;所以说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 况且你得见着,而又能持诵,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可以说百千万劫难遭遇,百劫、千劫、万劫,都不容易遇着。 我们现在这是宿世深厚的善根成熟了,所以才能闻到〈大悲咒〉三个字的名字,才能学习、诵持〈大悲咒〉神妙章句,才能离开经本背诵〈大悲咒〉。 这都是有大善根,宿世有不可思议的种子,才能遇到的。 所以,我们今天来听〈大悲咒〉的人,都是有善根的。 你想一想:这个世界上,没有听见〈大悲咒〉名字的人有多少? 在整个三藩市,能不能有超过五百人以上听见过〈大悲咒〉的名字? 我相信都不一定。 三藩市有多少人口? 你这么计算一下,世界有善根的人有多少? 所以我们现在能听见〈大悲咒〉的名字,自己都要生一种欢喜的心,生一种庆幸的心,生一种难遭难遇的心! 你不容易遇见〈大悲咒〉啊! 遇到〈大悲咒〉,切记不要轻易就把它放过去! 这一次,能讲解这部《大悲陀罗尼经》,这更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因为在几个月以前,《金刚经》将要讲完时,佛教讲堂护法果地和果宁、果前等,就研究想要听这一部《大悲陀罗尼经》。 为什么要听这一部《大悲陀罗尼经》呢? 因为由去年开始,在佛教讲堂每个礼拜教四十二手眼秘密的法门;这个秘密法门,不单是秘密,根本我就从来不传这种的法。 因为到美国这儿来,我想把这秘密不传的法,传给你们这一班美国有善根的人;所以在去年,开始教四十二手微妙不可思议的法门。 但是我可没有到任何地方去向人说:啊! 我这是秘密法,不向你传。 我这虽秘密法,但是传给人。 传给什么人呢? 必须要皈依三宝的人,必须要深信佛法的人。 这四十二手传完之后,有几位对这部《大悲陀罗尼经》发生兴趣,想要明白四十二手的经义;所以由果地居士发起,请讲这部《大悲心陀罗尼经》。 当时,我看这一班人诚心难却,所以也就答应讲这《陀罗尼经》。 可是讲完《金刚经》,又继续讲《心经》。 《心经》虽然两百多个字,也讲了两三个月;不过这两三个月,只有礼拜天讲,不是天天讲,若天天讲,大约有一个月、半个月就可能讲完了。 现在《心经》已经讲完,所以现在讲这部《大悲心陀罗尼经》。 这一部经,可以说是你们一般人,从来都没听过;不单你们没有听过,就是中国人听过的也很少;中国人听过的,能把这部经的意思,都能讲解明白,也是不容易,也是很少的。 所以,现在我来给你们讲这部《大悲心陀罗尼经》,你们每一个人,必须要把脑子里边的垃圾,先收拾干净;不要打那么多妄想,不要有那么多的贪心,不要有那么多的瞋心,不要有那么多的痴心。 把贪、瞋、痴垃圾,先收拾干净,也就是把每一个人的粪给除干净。 要把自己这些不干净的东西,都掉到外边去,然后再装上甘露法水,那时候才能清净地得到这法的力,这是最要紧的。 现在讲千手千眼,你说:修大悲陀罗尼,才能得到千手千眼;这千手千眼,有什么用呢? 我们每一个人有两只手,有两个眼睛,已经很好了。 两只手,可以拿东西,两个眼睛,可以看东西;要那么多眼有什么用? 要那么多手干什么? 这研究起来,现在是科学时代,这么多手,没有用的,这么多眼睛,也没有什么用。 那么你要是嫌多,就不需要修大悲法。 我现在把千眼先解释解释。 你有两个眼睛,你把这两个眼睛闭上,就看不见东西,你若睁开才能看见。 你若有一千个眼睛,把这个眼睛闭上休息休息,把那个眼睛睁开,换一换,你看! 这不是妙法吗? 你把这个眼睛闭上休息休息,又睁开两个眼睛,不单两个眼睛,而且有千眼那么多。 这个千眼,所谓千眼照见,我们的眼睛,只可以看十里路、二十里路,你用望远镜看一百里路,再望远了,恐怕就目力达不到。 你有千眼,就怎么样呢? 百里、千里、万里,都可以看得见,尽虚空、遍法界,不用看 television (电视),你就可以知道,喔! 那两个太空人在月球上走路,你说这妙不妙? 你现在要藉着 television,才能看得见人到月球里;你若有千眼,不用television,就可以看得见。 不单不用television,也不用你去安装天线,也不需要给钱。 这省了多少事! 你说有一千个眼睛不好吗? 现在你知道好了吧? 不单这样子,你这个千眼,前边能看见后边,后边又可以看见前边。 所以虚老的诗上说:脑后见腮擎鹞子,顶门具眼捉飞熊。 在脑的后边,有眼睛可以见到自己的腮帮子。 你自己看不见你自己的面;但是你若有千眼的话,后边可以看到前边,你自己前边,又可以看见后边,可以看见你自己的面目是什么样子的? 不单看见面,也可以看见你肚里头有什么。 你肚里头有几条懒虫? 几条死虫? 这一看就知道。 外边可以看到里边,里边可以看到外边,就像玻璃镜子似的。 我们在玻璃里边,看见外边墙;你若是得到千眼,你肚子就像玻璃似的。 玻璃肚子,玲珑透体,里边的、外边的,都是没有隔碍,你肚子里边有什么,都可以看得见。 你心是什么样子? 你肚里想说什么话? 用眼睛一看,哦! 你里边 machine,那个机器怎样动弹? 想要说什么话? 想要起一个什么念头? 一看就知道。 你要不要千眼? 现在你知道了,你是不是还认为你有两个眼睛就够了? 恐怕现在知道不够了。 千眼就有这样子的妙用! 千手也是这样。 手可拿着东西,你不要说旁的,我们现在就讲拿钱。 你有两只手,可以拿十万块钱;我有一千只手,就可以拿一万万块钱在手里攒。 你拿不了这么多,我就拿这么多,你说这不是妙啊? 譬如分苹果,你一个人可以拿多少苹果,随便你拿。 啊! 你有一千只手,就拿一千个苹果,你有二只手,只可以拿两个。 你看! 这是不是有用呢? 但是,这不是就这个小用处,这不是像小孩子,来争着吃,好像我们到果式的家里,她那个小女要吃小桃,like(欢喜)小的。 所以这个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能有千手,是救人的。 譬如有一千个人掉到海里,你有二只手,这只手救一个,那只手救一个,只可以救两个人。 若有一千只手,把一千只手往海里一伸,就可以把这一千个要淹死的人都给提上来。 你说这一千只手有没有什么用? 救人啊。 所以千眼照见,千耳遥闻,千手护持,千手是护持众生的。 哪一个众生有什么苦恼,你有一千只手,就伸一只把他救出苦海;若就两只手,你救不了那么多人。 所以观世音菩萨的千手千眼,就是预备救人,不是预备偷东西的。 你要听清楚! 不是到那儿偷苹果,说我到苹果树上,可以有一千只手,偷一千个苹果。 不是的! 这一千只手、一千个眼睛,究竟从什么地方来的? 我方才不是告诉你们,就从〈大悲咒〉里生出来的? 你只要念〈大悲咒〉、修大悲法、修四十二手。 你看四十二手后边总摄千臂手,你诵一遍咒,手就多出来四十二只。 一遍四十二,十遍就四百二十,一百遍就四千二百;你若诵一千遍,就有四万二千只手,也有四万二千那么多眼睛。 就看你肯不肯修行! 但是修行要想有千手千眼,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 若你修这个法,天天不间断用功,天天依法修行,就能成就这种不可思议的妙用。 你要是今天修,明天停止,那是没有什么用的。 你读书,想得到人间的博士,从开始到成功,都要有十四、五年的功夫,何况你修佛法呢? 你若不真真实实去用功,那是不会成就的。 观世音菩萨是最勤的菩萨、最精进的菩萨、不愿意休息的菩萨。 他愿意一天到晚救度众生,不怕工作多,不怕众生困难多,所以可以说是最忙的菩萨;他不是懒菩萨,不是欢喜休息的菩萨,是最勤的菩萨。 他一只手,救人救得少,二只手,救人也救得有限度,所以他就要千手千眼──千手,可以救大千世界的众生;千眼,可以照顾大千世界的众生──他所照顾的众生,都是受苦的众生;他所救度的众生,也是有灾难的众生。 观世音菩萨的观,就是观看。 观看什么? 观看这个世界。 世界上什么呢? 音声。 观,是能观的智慧;世,是所观的境界。 观是能观,世是所观,所观的世间一切众生。 一切众生,在困苦艰难的时候,就想起来。 想起谁来啦? 想起大慈悲父,想起大慈悲母。 大慈悲父是谁? 观世音菩萨。 大慈悲母是谁? 也是观世音菩萨。 想起来怎么样呢? 他就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 他一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用千眼──智慧眼看见,用天耳──智慧耳听见;于是乎,就用智慧手救这个众生。 因为众生不是分开有灾难的,若百千万亿众生,同时都有灾难;那么在同时,有百千万亿众生,称念观世音菩萨,同时都得到解脱,同时都得到快乐。 因为这样子,所以叫千手千眼观世音。 菩萨就是帮助人的。 你若能帮助人,你就是菩萨;我若能帮助人,我也是菩萨。 你若不帮助人,你就是罗刹;我不帮助人,我也是罗刹。 罗刹和观世音菩萨,正是相对的。 你看罗刹鬼女,也生得很美貌,和观世音菩萨差不多;但是罗刹鬼女就是自私自利! 所相差的,就是一个只知道利己,而不知道利人;一个只知道利人,而不知道利己。 只这一相反。 所以,观世音菩萨相貌很圆满的,罗刹女相貌也是生得不错,但是啊! 心地不同;就是有一念之差,就在这个地方分别。 所以你若想学观世音菩萨,就是去帮助人、利益人。 说:那我没什么力量,第一我没有钱,第二我不会讲;我怎么利益人呢? 现在我告诉你:慈悲嘴,你这嘴要慈悲不骂人;方便舌,舌头要做方便舌。 方便舌,不是尽讲是讲非的;若是人家本来有意见,你能用方便权巧的讲话,把这两个人的意见,都给讲和平;调和世间的斗争,调和世界上的战争,这都是方便舌。 有钱没钱都作德,有钱也可以,没有钱也可以作德。 你有钱当然是更好一点,没有钱也不必担心,也不用说:我很穷的,怎么样作功德呢? 作功德,就是要你存好心、行好事,做一个好人! 所以要学菩萨。 菩萨是梵语,具足叫菩提萨埵。 菩提叫觉,萨埵叫有情;是有情里的觉悟者,也是要觉悟一切的有情。 什么叫有情呢? 一切有气血的,都叫有情。 无气血的,也是众生,但是它无情,没有感觉。 虽然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这句话说草木无情;可是,草木也是有情的。 不过草木的情,来得愚痴、不聪明。 为什么不聪明呢? 就因为尽做一些愚痴事,所以就变成草木金石──这都是十二类众生之一。 观世音菩萨有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不可思议的境界,就是不可思议,所以我也讲不出来是什么样子。 你若想明白,可以问那个小沙弥,他大约对这个有一点研究。 我现在讲一个公案。 以前有一个人,诵持〈大悲咒〉,念了大约有十二年。 在这十二年之中,他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大悲咒〉也没有给他送饭来吃,〈大悲咒〉也没有给他做一件衣服穿;可是他还是相信〈大悲咒〉,照常念〈大悲咒〉。 一天念一百零八遍,是最少的;多呢,他就念很多。 有一次,他出去旅行。 在中国,有一些地方有黑店。 什么叫黑店? 这种店,就好像土匪似的;土匪是到外边去杀人、抢劫,黑店是在家里等着。 等着你来到他店里住下,他看见你身上有钱,或者带着金银财宝,是有钱的客商,他就把你招呼到一个好好的小房间;可是房间有出入的门,他自己可以随便进来,随便出去。 他预备你住到店里,给你吃一点麻醉的药品,你晚上睡觉,就睡得不醒;或者他晚间就把你杀了,所有的钱财,都他得到。 这个人住在黑店,但是不喝酒;因为他信佛,所以酒里放的迷魂药,他没有喝。 没有喝酒,晚上他很清醒,没有像死猪那么睡得什么都不知道。 他睡到半夜,听见有人进到他房间,一看,这个人拿着一把刀,很光明耀眼;他吓得不敢动,心想:这个人拿着刀,一定要来杀我! 正在这时,外边就有人叫门。 要杀人的这个人,一听有人叫门,就不敢杀人,把刀放到一边,就去问:是谁啊? 谁叫门啊? Who are you ? (你是谁? )Who? (谁? )外边人说:我啊! 我姓豆,叫豆输朋。 我有一个朋友,在你店里住着,他叫什么什么名字,明天早晨,你告诉他,到我那儿吃早饭。 开店的一看,外边人穿的衣服,是警察的样子。 这警察知道他想杀的这个人的名字,这个人是警察的朋友;警察来请这个人明天去吃饭,所以他晚间也不敢杀这个住店的人。 第二天一早起来,告诉住店的人,说:你有一个朋友叫豆输朋,他昨天晚间来对我讲,请你今天到他家里去吃早饭。 昨天晚间很晚,他特别来的;因为你睡着了,他也不叫你。 这个人一听豆输朋,啊! 这〈大悲咒〉里有一个豆输朋,他就明白了,说:是的! 我有这么一个朋友,我们两个约定,等一等我到他家里去吃饭。 他住贼店,没有被贼杀了,就因为他念〈大悲咒〉。 所以你不要以为念〈大悲咒〉没有什么用,你生命有危险的时候,〈大悲咒〉就有了妙用,就会现出来。 但是你现在生命没有危险,也不需要〈大悲咒〉来保护你;所以你只管念,不要管它对你吃饭、穿衣服,有没有什么帮助。 前面所讲的,是观世音菩萨的意思。 广大:广,是宽广;大,是高大。 宽广和高大,也就是一个横遍,一个竖穷;横遍就是宽广,竖穷就是高大。 横遍十方,竖穷三界。 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十方,你们都知道,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八方,再加上方、下方,总起来十方。 广是横遍义,大就是竖高义;竖起来,非常高。 〈楞严咒〉上所说的阿那隶。 毗舍提,也就是广大的意思;这两句,一个横遍义,一个竖高义,可是用途不同。 一念这两句咒,妖魔鬼怪、天魔外道,都寸步难行,没有路可走。 横遍竖高,在〈大悲咒〉的广大,意思是一样的,但是没有那两句咒功能那样厉害。 圆满:圆、满;无碍:没有障碍。 广大圆满无碍的什么呢? 大悲心:这大悲心是广大的,是圆满的,是无碍的;这大悲心是拔苦的,是救众生一切的苦难的。 所以悲能拔苦,拔除众生所有的苦;什么能拔除众生所有的苦? 就是这个陀罗尼。 陀罗尼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叫总持。 总,是总一切法,也就是一切法之总,也就是一切法之首,也就是一切法的一个头;首者头也,就是一切法的开始。 持,持无量义。 持,执持,用手来执持东西。 你现在执持什么呢? 执持无量义;无量的道理,都在你这里执持着。 你只要能念〈大悲咒〉,就有这种的功能。 经字,是通名,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是这部经的别名。 这部经的名字,以人、法为名: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人;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是法。 也可以说人、法、喻:心,是个喻,譬喻〈大悲咒〉就好像人的心似的,所以叫大悲心陀罗尼;这是人、法、喻,都具足了。 经,就是经常不变的意思。 这部经,以这个为名。 这一部经,名字既然有了,什么是这部经的体呢? 这部经,是以实相为体;实相无相,无所不相。 有了体,就要有个宗──宗旨。 以什么为它的宗趣呢? 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做它一个宗趣。 以什么为它利用呢? 以生善灭恶为它的利用。 降伏诸魔、制诸外道,就是生善灭恶;所以生善、灭恶,就算它一个用。 它能以生善,能以灭恶,能以拔苦,能以予乐。 又以醍醐做这一部经的教相,无上甘露醍醐妙味,都在这一部经里生出来。 以上简简单单的,用名、体、宗、用、教这五重玄义,和七种立题,解释这部经的题目。 唐西天竺沙门伽梵达摩译。 讲这部经,先讲经题;现在讲译人。 这部经,是谁翻译的呢? 唐西天竺沙门:是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西天竺沙门。 西天竺,在印度。 印度有五部分:南印度、北印度、东印度、西印度、中印度。 这是西印度的沙门。 什么叫沙门呢? 沙门,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叫勤息;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沙门威仪又是怎么样呢? 马胜比丘威仪最好,他遇着舍利弗、目犍连时,穿着袍,搭着衣,在街上走路,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目不旁视,耳不旁听,走路也摄持正念;虽然在走路,和入定的样子没有分别。 所以舍利弗和目犍连两个人一看,喔! 这个人怎么这么好呢? 于是乎,就来请教他说:你在什么地方学得这么好的样子啊? 马胜比丘就说:我跟释迦牟尼佛学的威仪。 他又说: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他说这一切法,都从因缘生;一切法,也是从因缘灭的。 我佛大沙门,我的师父叫佛,他是沙门;常作如是说,常常这样讲。 这位西天竺沙门,没有用三藏两个字。 三藏,就是通达经、律、论三藏的人。 这位沙门,大约或者通二藏,或者通一藏,所以没有加上三藏的字样,只说唐西天竺沙门。 伽梵达摩译:伽梵达摩,是这位西天竺沙门的名字,意思就是敬法,也可以说是尊法;是尊法敬法的沙门。 译,是将印度文翻译成中文。 如是我闻。 一时。 释迦牟尼佛在补陀落迦山观世音宫殿。 宝庄严道场中。 坐宝师子座。 其座纯以无量杂摩尼宝而用庄严。 百宝幢幡。 周匝悬列。 如是我闻: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 信成就,你想要学佛法,必须要有信心,如果你没有信心,你就不能学会佛法,所以一定要具足真正的信心。 这是学佛法最主要的条件,必须要有信心。 如是之法,就是说:像这样的法,是可信的;不像这样的法,就不可信。 也就是说:正法,你就可信;若是邪法,你就不可以信。 如是,是指法之辞,就是指明这个法。 如,是不变的意思;是,是无非的意思,没有不对的。 所有的佛经,都用这如是我闻四个字来开始。 什么是这四个字的来源呢? 这四个字,是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的。 在释迦牟尼佛要入涅槃时,阿难虽然已证二果,但还是感情用事;听说他哥哥要入涅槃,他就留也留不住──知道他请释迦牟尼佛不入涅槃,也办不到。 办不到怎么样呢? 哭! 就哭起来了。 这证果的圣人,也会哭! 他哭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什么也都忘了。 为什么呢? 因为他对佛太爱慕了! 你看《楞严经》,阿难为什么出家呢? 就因为看佛相好光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他就生了爱欲心,喔! 佛的相这么好,我时时刻刻都跟着佛、侍候佛,来帮他做苦工,我也都愿意。 就因为这么一种爱心出家,所以释迦牟尼佛这回入涅槃,他所爱的,要没有了,就哭起来。 你们知道,阿那律尊者是个没有眼睛的人;不是没有天眼,是没有肉眼,他的肉眼瞎了。 你们大约都有这种感觉,瞎子心里特别清楚;他眼睛看不见,但是心里很明白的。 他因为眼睛看不见东西,就不打那么多妄想,所以脑筋就非常清楚、非常清醒。 这时,阿那律尊者也知道释迦牟尼佛要入涅槃,就给阿难出主意。 他看阿难哭得这么厉害,和他说旁的,也不会停止他的哭。 阿那律尊者说:喂! 阿难! 你哭什么? 阿难说:释迦牟尼佛要入涅槃,你怎么教我不哭啊? 没有法子不哭的。 阿那律尊者说:唉! 你现在有很要紧的事情应该办啊! 你光哭有什么用呢! 他这样一讲,阿难也就头脑稍微清醒一点,不哭了。 他说:哦! 有重要的事情? 什么重要的事情? 想一想,又想不起来;因为他头脑哭昏了。 阿那律尊者就说:释迦牟尼佛要入涅槃,将来要结集经藏;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要用什么字,做经的开始呢? 阿难说:这是应该的。 这件事是对的! 还有没有什么事情啊? 阿那律尊者说:现在佛在世的时候,我们是依佛而住;佛入涅槃,我们到什么地方去住啊? 我们现在是佛带着我们化斋来吃饭,佛入涅槃,我们还以谁为首? 谁是我们的教主呢? 阿难一想:哦! 这件事,也很重要的! 你若不告诉我,我现在都糊涂了,什么也想不起来的。 还有没有什么事情呢? 阿那律尊者又说:佛住世的时候,我们以佛为师;佛入涅槃之后,我们又以谁为师呢? 我们应该举出一个首领,一个代表,大家都要听他的教化。 我们以哪一位做我们的师表啊? 阿难尊者说:哦! 你讲这个,也是重要的,这是第三个。 还有没有啦? 阿那律尊者说:第四,现在佛住世,有一些恶性的坏比丘,佛自己可以制伏;佛入涅槃之后,恶性比丘怎么样治理呢? 是不是恶性比丘又犯戒,就用火烧了? 还是有其他的方法呢? 阿难说:哦! 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阿那律尊者说:没有了! 我的问题都已经告诉你,你自己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你自己再想一想! 阿难尊者说:我也没有问题,这四个就够了! 于是乎,把眼泪擦乾,慌慌张张跑到释迦牟尼佛住的房子里,说:世尊! 您老人家就要入涅槃,我现在有几个问题;请问佛,怎么样办理? 释迦牟尼佛说:什么问题? 你说啦! 阿难就说:这恶性比丘,佛在世的时候,佛能降伏;佛灭度之后,怎么办呢? 哦! 这是第四个问题,我不应该先问,但是也可以做第一个,请佛您先答覆我。 释迦牟尼佛说:恶性比丘怎么样调伏? 你就要默摈。 默摈两个字,什么叫默? 就是不和他讲话。 什么叫摈? 就是人人都不和他讲话,他就受摈斥;受摈斥,他自己觉得没意思,就走了。 这叫默摈,也就是迁单。 迁就是 move(搬家); move 他的单。 单,就是 sleeping bag(睡袋)之类的。 佛说:还有什么问题,你快讲吧! 阿难说:现在佛住世的时候,我们以佛为师;佛入涅槃之后,哪一个是我们的师父啊? 我们是不是要另外再找一个师父来拜呢? 释迦牟尼佛说:不必! 我入涅槃之后,你们就以戒为师,以波罗提木叉做你们的师父。 是凡比丘,出家之后,就要学习戒律,以戒为师。 这第二个问题,也解决了。 阿难说:我还有个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因为佛住世的时候,我们和佛在一起住;佛若不在世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地方住了。 怎么办呢? 我们住到什么地方去啊? 释迦牟尼佛说:我入涅槃之后,你们依四念处而住。 四念处,就是身、受、心、法。 身,就观身不净;受,就观受是苦;心,要观心无常;法,要观法无我。 你若用这四种的观想,就可以得到定;所以你们要依四念处而住。 阿难说:我还有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是特别重要的,比以前那几个问题都重要。 释迦牟尼佛说:什么问题这么的重要啊? 你可以讲啦! 他说:佛在这一生之中,所说的法,等佛入涅槃之后,我们要结集经藏,编辑经典;经典一开始,应该用什么字样,来代表经典呢? 释迦牟尼佛就说:哦! 这个问题啊! 你应该用如是我闻这四个字,来做经的开始。 所以,是凡佛经都用如是我闻。 就是说:这种法,是我阿难亲自听见的,不是旁人告诉我的。 不是我在路上走,有一个人告诉我:某某地方有位佛,在那儿讲经说法,那个经说的是什么什么。 不是那个样子,不是道听而涂说,是我阿难亲自听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用这四个字。 如是我闻四个字,有三种的意思:第一是异外道,第二是息争论,第三是断众疑。 第一,异外道。 什么叫异外道呢? 外道所有的经典,一开始用阿、嚘两个字。 阿是无,嚘是有;一开始就说无有,或者有无。 外道的宗旨和见解,说这一切的万物,有两个道理,一个就是有,一个就是无;有就是常,无就是断。 说无论什么事情,不是无,就是有;不是有,就是无。 总而言之,出不了这有、无两个字,也就是出不了断、常两种的见解:一种断见,一种常见。 现在这如是我闻,也不是断见,也不是常见,也不是有,也不是无。 非有非无,这是个中道;非断非常,这也是个中道。 这是异外道,和外道的见解不同。 第二,息争论。 在一切的大阿罗汉里,阿难当时仅仅证得二果;以后结集经藏的时候,虽然他证得四果,也是很年轻的阿罗汉,好像大迦叶、须菩提,这都是年纪很长,资格也很老。 以阿难这么年轻的人,结集经藏,升座说法,恐怕大众就来争;你也争第一,我也争第一,你也要 first(第一),我也要 first 。 因为 first 只可以一个,不可以多;这么多阿罗汉,给哪一个呢? 给年纪老的,年纪轻的不佩服;给年纪轻的,年老的心里也不愿意;给中年的,也不知给哪一个好? 所以没有法子处理这件事。 那么用如是我闻这四个字,这也不是你的意思,也不是我的意思,是谁的意思呢? 是师父所说的经典。 这没有得讲的了! 你也不是 first ,我也不是 first ;没有first,所以大家都不争。 不会有谁看多几本书,不久他跑到第一,你就要小心一点了! 你看,我说这个法,有几个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开颜含笑了。 第三,断众疑。 阿难结集经藏、登上法座时,啊! 大众顿起三疑。 这三疑,是谁起的呢? 是那没证果的人起的,不是证果的人起的。 这三种疑,是什么呢? 因为阿难一升座说法的时候,大约也很高兴,一高兴也现出相好庄严。 阿难本来有三十相,结集经藏的时候,一登座说法,就高兴得不得了,哦! 这回我也来结集经藏,我在这儿作 chairman(主席)。 他很高兴时,相貌也转了,就变得和佛的相一样;所以这些没证果的,就说:哦! 释迦牟尼佛活了,释迦牟尼佛又给我们说法来了! 就怀疑释迦牟尼佛没有死,又回来了。 等一等又想:不对! 释迦牟尼佛已入涅槃,不会再来的。 哦! 这是其他世界的佛,来到这儿,给我们说法来了! 要不然怎么佛相这么圆满呢? 又起了一个怀疑,以为他方佛来。 后来又说:不对! 不是他方佛来。 这位佛,相貌都和释迦牟尼佛差不多。 喔! 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弟阿难,转身成佛;阿难现在成佛了! 大家就生这三种的疑惑。 等阿难一说如是我闻这四个字,三疑顿息,喔! 这是阿难听释迦牟尼佛说的! 这三种的怀疑都没有了! 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一时是时成就,释迦牟尼佛,是主成就,在补陀落伽山,是处成就。 补陀落伽,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就叫小白花;因为山上开小白花,所以就叫补陀落伽山。 观世音宫殿:观世音菩萨所住的宫殿,宝庄严道场中:这个道场,都是七宝所庄严的。 坐宝师子座:佛在这个山上,坐在师子座上。 其座纯以无量杂摩尼宝而用庄严:这师子座是用种种杂色的摩尼宝珠造成的;百宝幢幡:有百宝造的幢幡,周匝悬列:在前边悬挂着。 尔时如来于彼座上。 将欲演说总持陀罗尼故。 与无央数菩萨摩诃萨俱。 其名曰。 总持王菩萨。 宝王菩萨。 药王菩萨。 药上菩萨。 观世音菩萨。 大势至菩萨。 华严菩萨。 大庄严菩萨。 宝藏菩萨。 德藏菩萨。 金刚藏菩萨。 虚空藏菩萨。 弥勒菩萨。 普贤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 如是等菩萨摩诃萨。 皆是灌顶大法王子。 尔时如来于彼座上:当尔之时,释迦牟尼佛在师子座上,将欲演说总持陀罗尼故:他将要演说总持的法门。 陀罗尼,也就是总持;总持,也就是陀罗尼。 这个地方,是总持陀罗尼,也可以说:〈大悲咒〉是陀罗尼中总持的咒。 与无央数:无央数,也就是无量数;和无央数菩萨摩诃萨:这些大菩萨,俱:在一起。 其名曰:这些菩萨的名字,就是总持王菩萨:什么叫总持呢? 总,就是总一切法;持,就是持无量义。 言其一切的法门,他都受持,都是明白了达一切法门;所以这位菩萨的名字叫总持王菩萨。 又有一个菩萨叫宝王菩萨。 又有一位菩萨叫药王菩萨:这药王菩萨,专门给人治病的。 药上菩萨:药王、药上是兄弟两个人,发愿护持佛法的。 其中就有观世音菩萨。 又有大势至菩萨:他一举手一投足,大地都要六变震动,所以叫大势至菩萨。 华严菩萨:这是专门受持《华严经》的菩萨。 又有一位菩萨叫大庄严菩萨。 宝藏菩萨:这一位菩萨有无量的宝藏,他什么宝贝都有。 德藏菩萨:又有一位菩萨,他的德行无量,所以叫德藏菩萨。 金刚藏菩萨:又有一位菩萨,是属于金刚密迹护法菩萨之一,叫金刚藏菩萨。 还有虚空藏菩萨,这些菩萨,你们都认识。 弥勒菩萨:又有一个名字叫阿逸多。 阿逸多,也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叫无能胜。 梵语弥勒,翻译成中文,叫慈氏。 弥勒菩萨将来要在这个世界成佛的。 又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像前边所举出来,这是上首的菩萨摩诃萨,皆是灌顶大法王子:这些大菩萨,皆是受灌顶位。 就是将来可以成佛,佛给他授记,授灌顶水;说他将来在某一个世界,某一个国土,某一个时间成佛,叫什么名字。 又与无量无数大声闻僧。 皆行阿罗汉。 十地。 摩诃迦叶而为上首。 又与无量无数大声闻僧:又有无量无数大声闻僧,皆行阿罗汉:都行阿罗汉,十地:到十地的果位;摩诃迦叶而为上首:老迦叶做他们的上首。 阿罗汉,是梵语。 有人记得翻译英文叫什么? 有多少个意思? 谁若知道就讲。 知道的就应该说,不说不可以的;不说,就是吝法! 吝法,就是舍不得法。 阿罗汉,有应供、杀贼、无生这三个意思。 比丘(和比丘尼),也有三个意思,叫什么? (弟子:破恶,魔魔怕? )是怕魔? 还是魔怕? 如果你颠倒过来,意思就不同。 在中文上,怕魔,是你怕魔王;魔怕,是魔王怕你。 这个中文,应是怖魔;就是魔王怕你,不是你怕魔王。 魔王怕比丘,但是要好的比丘,要修行的比丘;若不修行的比丘,他不单不怕,他还要欺负。 你若修行,魔王就怕你;你若不修行,你就怕魔王。 除了怖魔、破恶外,还有一个意思,是乞士。 什么叫十地? 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 这里不可以讲成阿罗汉十地,阿罗汉已经得到十地菩萨的境界;不是阿罗汉十地,是菩萨十地。 这十地的名称,讲《地藏经》讲了很多次,地藏菩萨证十地果位以来,千倍多于上喻。 谁记得这十地? 果地大约记得。 你们有人记得吗? 记得快说! 弟子:远行地。 师父:远行,okay! 这是中文;英文怎么样讲? 知道吗? 弟子:Traveling afar. 师父:Yes. (是的)弟子:Happiness(欢喜地)、Leaving dirt(离垢地)、emitting light(发光地)、blazing wisdom(焰慧地)、invincible(难胜地)、manifesting (现前地)、traveling afar(远行地)、tranquil unmoving(不动地)、good wisdom(善慧地)、dharma cloud(法云地)。 师父:Yes. Very good ! (非常好! )这叫十地。 十地的第一地,是欢喜地;得到第一地的菩萨,就非常欢喜。 观世音菩萨在第一地的时候,听见千光王静住如来说〈大悲咒〉,听过之后,由一地就证到八地的果位;由初地,就跳到八地不动地。 所以到八地的菩萨,才有真正的定力,才真正不动。 第一地,欢喜地;到这个果位上,一切时,一切处,都欢喜教化众生。 因为欢喜,第二就离垢;所以二地叫离垢地。 第一欢喜地,还没有离垢,就是没有得到清净;到二地的菩萨,就得到离垢,得到清净。 到三地,因为清净之后,就发光,有一种光明;所以三地叫发光地。 四地焰慧地;就是光明智慧比发光地又胜一步,又进一步。 第五叫难胜地;没有可以比得了这种的智慧。 第六现前地;什么现前? 智慧光明,常常现前。 有的有智慧光明,但是不是常常都现前;到第六地,智慧光明时时都现前的。 第七就远行地;智慧光明不但现前,而且可以遍照法界,这叫远行地。 第八地,叫不动地。 八地以前,都还谈不到真正寂光不动的定力;到第八地,就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虽然不动,可是能八相成道,百界作佛。 那时候,也可以到八地的果位上;也可以现身到其他的世界教化众生;甚至于成佛,都可以了。 好像世间异人,有的一生出来,就是一个肉团;就好像虚老(虚云老和尚),生出来就是一个圆ball(球),这就叫穿着衣服来的。 穿着衣服生出来这种境界,八地以上的菩萨到世界上来,就是这样子;八地以前的菩萨来,没有这种情形。 所以无论哪个地方,你遇到有小孩子,一生出来就是个圆 ball(球),这都是穿着衣服来的。 所谓穿着衣服,就是他很清净的。 第九,就是善慧地;他这种智慧,最妙、最好了。 第十地,是法云地;就好像云扶护一切众生一样。 摩诃迦叶:就是大迦叶,而为上首:做上首的弟子。 又与无量梵摩罗天。 善吒梵摩而为上首。 又和无量无量梵天和摩罗天的魔王、魔王的眷属;善吒梵摩为首,带着大家。 又与无量欲界诸天子俱。 瞿婆伽天子而为上首。 欲界,就是六欲诸天。 欲界六天,是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和六欲诸天的天子一起来。 有一个六欲天的天子叫瞿婆伽天子,他做领袖。 又与无量护世四王俱。 提头赖吒而为上首。 又有和四王天的天王一起来的;提头赖吒王做领袖。 又与无量天。 龙。 夜叉。 乾闼婆。 阿修罗。 迦楼罗。 紧那罗。 摩睺罗伽。 人。 非人等俱。 天德大龙王而为上首。 又与无量天、龙、夜叉:就是鬼。 乾闼婆:是玉帝那儿奏乐的神。 阿修罗:就是有天福,没有天德、天权的。 迦楼罗:就是大鹏金翅鸟。 紧那罗:也是玉帝那儿奏乐的乐神。 摩 睺罗伽:就是大蟒蛇。 人、非人等:人和非人等。 天德大龙王而为上首:其中有个龙王叫天德大龙王,他做领袖。 又与无量欲界诸天女俱。 童目天女而为上首。 又与无量欲界诸天女俱:又和无量在六欲诸天的天女一起来的,童目天女而为上首:有个天女叫童目天女,她做领袖。 又与无量虚空神。 江海神。 泉源神。 河沼神。 药草神。 树林神。 舍宅神。 水神。 火神。 地神。 风神。 土神。 山神。 石神。 宫殿等神。 皆来集会。 又与无量虚空神:你们知道虚空神叫什么名字? 有人知道吗? 我一考试,一提出问题,把大家就考住了。 虚空神叫什么名字? 〈楞严咒〉怎么说?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舜若多,就是虚空神的名字,舜若多就是一个虚空神。 以前有纽约来的一封信,要我讲五眼,我讲很多舜若多,记得吗? 那就是虚空神嘛! 唉! 你们听经都不注意! 听完,就又给回来。 你们真是没有贪心,连法都不要了! 这是叫人空法空。 江海神:江里有江神,海里有海神。 泉源神:水泉也有主水泉的神。 河沼神:河沼,是小河或者小沼,也有神。 药草神:所有一切的药品、草木,都有一个神管着。 树林神:树林里头,有管树林的神。 舍宅神:住宅也有个舍宅神。 水神、火神、地神、风神:地水火风,这四大都有神。 地神是个女的,以前她很贡高,说就只有她这个地神,没有其他的神。 等佛给她说法,说还有水神、火神、风神,有这四大神;先前她不相信,以后佛用种种的比喻为她讲,她才相信了。 所以这都是四大的神。 土神、山神:这有土地神、有山神。 据说老虎就是山神,所以在山上都供着一个山神爷。 石神:也有管石头的神。 宫殿等神,皆来集会:一起都来到这儿聚会。 凡是河,都有一个神管着,不过普通的人不知道。 你若得天眼通,就知道哪儿都有神;一切时、一切处,都有神在那儿管理着。 佛有个弟子叫迦留陀夷,已证得了阿罗汉果。 他过河的时候,就叫河神说:小婢,住流! 婢,就是给人做工的女人;小婢,还是个小工人,不是个大工人。 他走到这儿,就叫河神说:小婢,住流! 说你不要流水。 为什么要住流呢? 你不流水,我好过去。 因为证阿罗汉果的人,可以随便走到有水的地方,叫水不流动,他就走过去。 左一次,过河的时候他这样叫;右一次,也这样叫。 河神就不高兴了,就到佛那儿控告他,说:世尊! 您这个徒弟一点都不守规矩,说话一点都不礼貌。 见到我,他不但不客气,还叫: 小婢,住流! 他不应该这么叫我啊! 怎么可以叫小婢,住流! 呢? 释迦牟尼佛说:那好! 等他回来的时候,我叫他向你认错。 等迦留陀夷回来,释迦牟尼佛就说他:你为什么走到河边上,叫河神小婢,住流呢? 你不应该这样子粗气! 这么样子讲话,一点都没有礼貌! 释迦牟尼佛又说:迦留陀夷! 你去向河神认错,自己赔一个不是! 迦留陀夷就去了,对河神说:小婢,莫怪! 本来河神就不愿意听小婢这个名字,他还说:小婢,莫怪! 释迦牟尼佛和当时那些大阿罗汉也都笑起来。 笑什么呢? 因为他去给人认错,还叫人家小婢,莫怪。 本来就因为叫小婢,人家不高兴;现在他还叫人家说:小婢,你不要怪我,我不对了! 不对,你或者应该叫河神,或者尊神,或者叫她一个其他的称呼;他不这么叫她,还叫她小婢。 为什么他向她认错,还叫她小婢呢? 这因为在过去五百世,这个河神都是做迦留陀夷家里的工人,小婢,就是小工人;这么叫惯了。 今生虽然证了阿罗汉果,他这个习气,还认为她是他的小工人;所以见着她,就叫她小婢,有这种因果。 由这件事情来证明,所有的任何地方,都有一种神,不过这个神,不像人是可以看得见、碰得见的。 你开五眼六通,可以看得见;你若没有开五眼六通,你就见着他,也不认得,也不知道的。 时观世音菩萨。 于大会中。 密放神通光明。 照耀十方刹土。 及此三千大千世界。 皆作金色。 天宫。 龙宫。 诸尊神宫。 皆悉震动。 江河大海。 铁围山。 须弥山。 土山。 黑山。 亦皆大动。 日月珠火星宿之光。 皆悉不现。 时观世音菩萨:在这个时候,观世音菩萨于大会中:在大会里,密放神通光明:秘密地,他自己放出光明,照耀十方刹土:照耀到十方国土,及此三千大千世界:和我们现在这个三千大千世界。 这十方国土,不是在我们这三千大千世界之内,是在这三千大千世界外边的十方世界。 皆作金色:把所有的十方世界,和我们这三千大千世界,都照耀变成金色。 有人知道什么叫三千大千世界吗? 没有人知道? 什么叫一个世界? 一个须弥山,一个四天下,一个日月,叫一个世界。 一千个须弥山,一千个日月,一千个四王天,叫一个小千世界。 一千个小千世界,叫一个中千世界。 一千个中千世界,叫一个大千世界。 因为三次都说千,这叫三遍言千;所以把一千个小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一千个大千世界,叫三千大千世界。 你看这有多少? 我们现在从这儿到月球去,以为不得了;在月球之外,那还不知道有多少个月球呢? 无量无边的那么多! 你到这个去,那个你还去不了呢! 等你都去了,这个世界又完了。 天宫、龙宫、诸尊神宫:天宫、龙宫,和一切尊神的宫殿,皆悉震动:都震动了。 你说他们的宫殿为什么震动? 江河大海、铁围山、须弥山、土山、黑山,亦皆大动:一切处,都地震了,一切的光明,也都没有了。 为什么地震呢? 就因为观世音菩萨用他秘密的神通力,所以把这一切的世界都摇动了。 前边说得很明白,若懂中文,我相信都会明白的。 日月珠火星宿之光:这一切日月星宿的光,皆悉不现:诸光都不现。 为什么呢? 都因为观世音菩萨的光明太大,把它们的光都吃了;好像饮光氏似的,把一切的光,都吞没了。 吞没这光,并不是说吃这光;就因为有它这个光,把那个光就显得没有了。 就是以吃做譬喻,说这个光,把其他的光吃了。 于是总持王菩萨。 见此希有之相。 怪未曾有。 即从座起。 叉手合掌。 以偈问佛。 如此神通之相。 是谁所放。 以偈问曰。 于是总持王菩萨,见此希有之相:在这个时候,总持王菩萨见这种稀有之相,怪未曾有:很奇怪的! 这真奇怪的! 从来就没有这么奇怪的事情,这是怎么回事啊? 你看,总持王菩萨都不知道;难怪我问你们,你们都不知道。 总持王菩萨那么大的神通,都不知道;你们刚刚闻几句佛法,怎么会知道这么妙的道理呢? 所以你们虽然没有考得上,我都原谅你们。 即从座起:就从座起来,叉手合掌:叉起手来,合起掌,以偈问佛:以偈颂来问释迦牟尼佛。 如此神通之相:现这种神通的相貌,是谁所放:是谁所放的光? 以偈问曰:以偈颂问释迦牟尼佛。 谁于今日成正觉。 普放如是大光明。 十方刹土皆金色。 三千世界亦复然。 谁于今日得自在。 演放希有大神力。 无边佛国皆震动。 龙神宫殿悉不安。 今此大众咸有疑。 不测因缘是谁力。 为佛菩萨大声闻。 为梵魔天诸释等。 惟愿世尊大慈悲。 说此神通所由以。 谁于今日成正觉:谁于今天成佛? 大地这么光明,又这么震动! 普放如是大光明:普放像这种的大光明;十方刹土皆金色:所有十方的刹土,都变成金色,三千世界亦复然:三千大千世界也都变成金色。 谁于今日得自在:哪一个菩萨在今天得到自在的神通力量? 演放希有大神力:他演扬放出来最稀有的大神通力;无边佛国皆震动:所有佛的国土都震动了,都有地震。 龙神宫殿悉不安:龙在龙宫里,本来很平安的,但是他在宫殿里也不安宁。 今此大众咸有疑:现在大众统统都有疑惑,不测因缘是谁力:都不知道这种的因缘,是谁用神通力呢? 谁放出这种的光明呢? 请佛慈悲指示我们。 为佛菩萨大声闻:或者,地震和大光明是佛放的? 还是菩萨放的呢? 还是大声闻罗汉放的呢? 为梵魔天诸释等:或者是大梵天上一切的魔王、诸天所放的光呢? 或者是地祇等所放的光呢? 惟愿世尊大慈悲:我现在惟愿世尊您大发慈悲,说此神通所由以:说一说它的来源;这神通光明,从什么地方来的? 佛告总持王菩萨言。 善男子。 汝等当知。 今此会中。 有一菩萨摩诃萨。 名曰观世音自在。 从无量劫来。 成就大慈大悲。 善能修习无量陀罗尼门。 为欲安乐诸众生故。 密放如是大神通力。 佛说是语已。 佛告总持王菩萨言:佛告诉总持王菩萨说,善男子:善男子啊! 汝等当知:你应该知道,今此会中:现在大会里,有一菩萨:有一位菩萨,摩诃萨:是大菩萨,名曰观世音:他的名字叫观世音,自在:这位菩萨,是个自在的菩萨。 从无量劫来:从无量劫以前到现在,成就大慈大悲:他所成就大慈大悲的功德,善能修习无量陀罗尼门:他善能修习所有无量无边这么多的陀罗尼行门。 为欲安乐诸众生故:他想要使一切众生都得到安乐的缘故,密放如是大神通力:他秘密地放出这样的大光明,这样的大神通力。 佛说是语已:佛说完这话之后。 尔时观世音菩萨。 从座而起。 整理衣服。 向佛合掌。 白佛言。 世尊。 我有大悲心陀罗尼咒。 今当欲说。 为诸众生得安乐故。 除一切病故。 得寿命故。 得富饶故。 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 离障难故。 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 成就一切诸善根故。 远离一切诸怖畏故。 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 惟愿世尊。 慈哀听许。 尔时观世音菩萨:当尔之时,观世音菩萨,从座而起:就从他座位站起来,整理衣服:把他的衣服,整理整齐一点,向佛合掌:对着佛就合起掌来,白佛言:对佛就说:世尊! 我有大悲心陀罗尼咒:我有一个〈大悲心陀罗尼神咒〉,今当欲说:我现在应该说一说〈大悲神咒〉。 为诸众生:为所有的一切众生,得安乐故:能得到安乐的缘故。 我说出这个咒,令一切众生能得到安乐,没有危险,没有一切的恐怖。 除一切病故:什么病都可除去。 得寿命故:有人若诵持〈大悲咒〉,就得长寿的报。 得富饶故:得很多钱财的。 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你看! 〈大悲咒〉能灭除所有人一切的恶业。 恶业,包括五逆十恶在内。 最重的罪业,都可以消灭。 离障难故:离一切的魔障困难。 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故:白法,就是清净法,就是不染污法。 染污法,就叫黑法。 没有染污法,就叫白法,就是清净的功德。 成就一切诸善根故:能成就一切所有善根的缘故。 远离一切诸怖畏故:你们谁要是坐飞机害怕,就念〈大悲咒〉,这能远离一切诸怖畏故。 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很快地就满足你所希望的;你所求什么的,都可以满足,都可以成就的 。 惟愿世尊,慈哀听许:我现在请求世尊,批准我的请求,慈悲许可我给大家说〈大悲咒〉。 佛言。 善男子。 汝大慈悲。 安乐众生。 欲说神咒。 今正是时。 宜应速说。 如来随喜。 诸佛亦然。 佛言:释迦牟尼佛听见观世音菩萨向他请求,要说〈大悲咒〉。 于是乎,他就说:善男子:观世音啊! 汝大慈悲:你啊! 慈悲非常地广大,安乐众生:令众生都要得到安乐。 欲说神咒,今正是时:你想要说〈大悲神咒〉,现在正是应该说〈大悲神咒〉的时候啦! 宜应速说:你应该快点讲〈大悲咒〉。 如来随喜:如来我随喜你的功德,诸佛亦然:十方诸佛也随喜赞叹你这种的功德。 观世音菩萨重白佛言。 世尊。 我念过去无量亿劫。 有佛出世。 名曰千光王静住如来。 彼佛世尊。 怜念我故。 及为一切诸众生故。 说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以金色手。 摩我顶上。 作如是言。 观世音菩萨重白佛言:观世音菩萨又对佛说,世尊! 我念过去无量亿劫:我念,就是我想起来,已经过去的无量亿劫,无量亿劫,就是不知道有多少劫;劫的数目,没有法子说得出来。 有佛出世:那个时候,有一位佛出现于世,名曰千光王静住如来:这位佛的名字,叫千光王静住佛。 彼佛世尊:那一位千光王静住如来,那一位世尊啊! 怜念我故:因为怜悯我的缘故,及为一切诸众生故:和还为一切所有的世间,一切众生的缘故,说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他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以金色手:千光王如来用金色的手臂,摩我顶上:摩我观世音菩萨顶,作如是言:他作这样的说法。 善男子。 汝当持此心咒。 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 作大利乐。 我于是时。 始住初地。 一闻此咒故。 超第八地。 我时心欢喜故。 即发誓言。 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你好男孩子呀,好男人,你应该受持这个心咒。 哪个心咒呢? 就是〈大悲心咒〉,就是〈大悲心陀罗尼〉。 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恶世,就是我们现在这五浊恶世。 你普遍为将来后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你应该利乐一切众生。 我于是时:我在这个时候,始住初地:我证得初地。 初地,什么是初地呢? 就是欢喜地。 一闻此咒故:我一听见〈大悲咒〉的缘故,超第八地:即刻就超越到第八地。 就是经过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到八地上。 我时心欢喜故:我在当时,心里就生出欢喜心的缘故,即发誓言:就发了誓愿。 誓言怎么说的呢? 若我当来。 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 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 发是愿已。 应时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 十方大地。 六种震动。 十方千佛。 悉放光明。 照触我身。 及照十方无边世界。 若我当来:假设我在未来的时候,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我要是可以对于一切众生有利益,能安乐一切众生的时候,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我希望这〈大悲咒〉的力量,使我即刻在我肉身上,就生出一千只手,一千个眼睛,千手千眼都具足。 发是愿已:我发了誓愿以后,应时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我肉身上,就有千手千眼同时具足。 十方大地,六种震动:在十方世界的大地,都有六种的震动。 六种震动,就是震、吼、击、动、涌、起。 震、吼、击,是属于声;动、涌、起,是属于形。 十方千佛:十方千佛世界,悉放光明:同时都放大光明,照触我身:这光明就照触我身,及照十方无边世界:和照耀所有的十方无边世界。 从是已后。 复于无量佛所。 无量会中。 重更得闻。 亲承受持是陀罗尼。 复生欢喜。 踊跃无量。 便得超越无数亿劫微细生死。 从是已后:从这个之后,复于无量佛所:又在无量无边这么多佛的地方,无量会中:在无量法会里,重更得闻:又得闻〈大悲陀罗尼咒〉。 亲承受持是陀罗尼:我亲自受持这总持咒;复生欢喜:又生出很大的欢喜,踊跃无量:跳起来啦! 跳起来啦! 有无量无边那么多的快乐。 便得超越无数亿劫微细生死:又得超过去无数亿劫长时间的微细微细变易生死。 从是以来。 常所诵持。 未曾废忘。 由持此咒故。 所生之处。 恒在佛前。 莲华化生。 不受胎藏之身。 从是以来:从这个到现在,常所诵持:我常常诵持〈大悲咒〉,未曾废忘:没有一天忘过。 由持此咒故:因为我念〈大悲咒〉的缘故,所生之处:所生的地方,恒在佛前:常常生在佛前的时候。 莲华化生:得莲花化生,不受胎藏之身:不受父母怀胎的身体。 若有比丘。 比丘尼。 优婆塞。 优婆夷。 童男。 童女。 欲诵持者。 于诸众生起慈悲心。 先当从我发如是愿。 若有比丘、比丘尼:若有出家的男人、出家的女人,优婆塞:在家的男人,优婆夷:在家的女人,童男、童女,欲诵持者:要诵持〈大悲咒〉,于诸众生:对一切众生,起慈悲心:应该生出慈悲心。 先当从我发如是愿:先对着观世音菩萨发这十种的愿力。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知一切法。 这是对着观世音菩萨面前来发愿。 南无大悲观世音:什么叫南无呢? 就是皈命,把自己性命交给观世音菩萨;也就是敬投,恭敬来皈依观世音菩萨。 南无佛,就是皈依佛;南无法,就是皈依法;南无僧,就是皈依僧。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就是皈依大悲观世音。 皈依大悲观世音,又怎样呢? 就发愿说,愿我速知一切法:皈依观音菩萨之后,就愿意观音菩萨加被我,令我迅速明白一切的佛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智慧眼。 我们现在世间,有得到五眼六通的,这都是在以前诵过〈大悲咒〉,皈依过观世音菩萨,所以才能得到智慧眼,开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度一切众。 我速知一切法,早得智慧眼干什么呢? 就为了想要速度一切众。 所以又请观音菩萨,说: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善方便。 我想度一切众生,就要知道一切方便的法门,才能观机逗教,因人说法,因人施教,因病下药。 所以就要早得善巧方便的法门。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乘般若船。 我又皈依大悲观世音,愿我很快就乘得般若的智慧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越苦海。 愿我很快早早超越这个苦海;我坐智慧船,就越过这生死的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得戒定道。 愿我早早得到戒定慧的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登涅槃山。 我得到戒定道,然后就早一点得登涅槃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会无为舍。 无为舍,就是无为的房子,也就是无为法;得到无为的法门。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同法性身。 大悲观世音,愿我早早证得法性之身。 我若向刀山。 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刀山:我念〈大悲咒〉的时候,若对着刀山来念,刀山自摧折:刀山自己就毁坏没有了。 我若向火汤。 火汤自枯竭。 我若向火汤:我若对着火汤地狱念〈大悲咒〉,火汤自枯竭:这火和汤都自己就消灭了。 我若向地狱。 地狱自消灭。 我若向地狱:我若对着地狱念〈大悲咒〉,地狱自消灭:地狱就化为天堂,没有地狱了。 我若向饿鬼。 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饿鬼:我若对着饿鬼念〈大悲咒〉,饿鬼自饱满:饿鬼就没有饥饿之苦,也就得到饱满。 我若向修罗。 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修罗:我若对着最恶的修罗众生念〈大悲咒〉,恶心自调伏:修罗的恶心,自然就得到调伏,他也就皈依了。 我若向畜生。 自得大智慧。 我若向畜生:我若对着愚痴的畜生念〈大悲咒〉,自得大智慧:他们就都得到最大的智慧。 发是愿已。 至心称念我之名字。 亦应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 然后即当诵此陀罗尼神咒。 一宿诵满五遍。 除灭身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 发是愿已,至心称念我之名字:你们每一个众生,诵持〈大悲咒〉,必须要对着观音菩萨,先发这十愿。 至心,就是专一其心。 称念我之名字,我的名字是谁呢? 就是观音菩萨。 亦应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不是单单念我的名字就可以了,也应该念我师父的名字;我师父是谁呢? 阿弥陀如来。 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是就单单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木本水源,你应该念我师父的名字,我师父就是阿弥陀如来。 然后即当诵此陀罗尼神咒:先念我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名字,然后再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字;念完之后,再诵总持陀罗尼神咒。 一宿诵满五遍:在每一夜,你能诵满五遍,除灭身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你能这样修行,能消除你本身所造的业障;百千万亿劫的生死重罪,就是生了死、死了生的重罪。 观世音菩萨复白佛言。 世尊。 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 临命终时。 十方诸佛皆来授手。 欲生何等佛土。 随愿皆得往生。 观世音菩萨复白佛言:观世音菩萨又对佛说:世尊! 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假设一切的人,和天上的人,诵持大悲章句的,临命终时:等到他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授手,就是垂手来接你;和你握手,拉你到他的国度里。 欲生何等佛土:你想要生哪个佛土去? 随愿皆得往生:随你自己的愿力,就可以生到任何的国土。 复白佛言。 世尊。 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 堕三恶道者。 我誓不成正觉。 复白佛言:观世音菩萨又对佛说:世尊! 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诵持我〈大悲咒〉的众生,堕三恶道者:他要是堕落饿鬼、地狱、畜生,这三恶道里去的,我誓不成正觉:我就不成佛。 如果他诵〈大悲咒〉,不堕落三恶道,我才愿意成佛。 诵持大悲神咒者。 若不生诸佛国者。 我誓不成正觉。 诵持大悲神咒者:假设念〈大悲神咒〉的人,若不生诸佛国者:他发愿要生其他诸佛国土,如果不能的话,我誓不成正觉:我誓愿不成佛。 诵持大悲神咒者。 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 我誓不成正觉。 诵持大悲神咒者:假设念〈大悲咒〉的人,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如果不能讲经说法,开大智慧,得无量三昧大辩才的话,我誓不成正觉:我也不成佛。 诵持大悲神咒者。 于现在生中。 一切所求。 若不果遂者。 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 惟除不善。 除不至诚。 诵持大悲神咒者:诵念〈大悲咒〉的人,于现在生中:现在,就是今生。 一切所求:你所有的希望,一切的要求,若不果遂者:若不得到满你愿的。 果遂,就是满你的愿,遂心满愿。 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这也不能称做大悲心陀罗尼的神咒。 但是有一点,我们先讲明白,惟除不善:你若念〈大悲咒〉,一边念,一边杀人,一边偷东西,一边去邪淫、妄语、酒肉,什么都做,那就没有功效。 不善,就包括你种种邪僻的行为,譬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这种种都叫邪僻的行为,你行得不正当。 除不至诚:你要是马马虎虎的念,说是我试试〈大悲咒〉,看看到底有没有灵验? 你不试,就灵验;你若一试,就不灵验。 为什么呢? 佛菩萨不是要你来试验的。 佛菩萨可以试验众生,众生不可试验菩萨。 所以你要是想要试一试看,那就是不至诚;不至诚,也没有灵验。 若诸女人。 厌贱女身。 欲成男子身。 诵持大悲陀罗尼章句。 若不转女身成男子身者。 我誓不成正觉。 生少疑心者。 必不果遂也。 若诸女人:假设一切的女人,厌贱女身:不愿意生为女人身,欲成男子身:想要成得男子身的,诵持大悲陀罗尼章句:你能诵持〈大悲神咒〉章句,若不转女身成男子身者:转女身成男身,在一个转字。 这个转,不是说今生转女成男,是来生,转世。 我誓不成正觉:我也不成正觉。 生少疑心者:你若生了少少的怀疑之心,必不果遂也:也不会有这么妙的事情,那就不会满你的心愿。 若诸众生。 侵损常住饮食财物。 千佛出世。 不通忏悔。 纵忏亦不除灭。 今诵大悲神咒。 即得除灭。 若诸众生:假设有一切的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常住,就是庙。 或者吃庙上的饮食,不给钱;或者用庙上的财物,而不还。 千佛出世:这种的罪过,就一千个佛出世的时候,不通忏悔:也不能许可他忏悔。 纵忏亦不除灭:侵损常住饮食财物的,你就是在佛前忏悔,罪业也不消灭。 今诵大悲神咒:现在你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即刻得到除灭。 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 要对十方师忏谢。 然始除灭。 今诵大悲陀罗尼时。 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 一切罪障。 悉皆消灭。 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你侵占、损坏或食用常住;就是你又吃又用常住的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你要对十方大师,也就是十方诸佛,来忏悔谢罪,然始除灭:罪业才能除灭。 今诵大悲陀罗尼时:你现在诵〈大悲咒〉总持章句,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十方的诸佛就来给你做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统统都消灭。 一切十恶五逆。 谤人谤法。 破斋破戒。 破塔坏寺。 偷僧祇物。 污净梵行。 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 悉皆灭尽。 一切十恶五逆:你所造的十恶,就是杀、盗、淫、贪、瞋、痴、绮语、妄言、恶口、两舌;五逆,就 发布时间:2025-07-31 10:59:39 来源:学佛笔记 链接:https://www.zatong.cn/Note/26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