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黄念祖答:“发菩提心”与“称性极谈”的含义 内容: 黄念祖粗答发菩提心与称性极谈(一)大菩提心者,浅言之,乃大智大悲大愿三结合之心,亦即行愿菩提心与胜义圆融不二之心。 《金刚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相即离相,此大智也。 修一切善,大悲大愿也。 三者结合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但离相,则易堕于豁达空;若但修一切善,则成为有为法。 皆不能直趋菩提。 但终日度生,终日无度;终日念佛,终日无念;终日求生净土,终日无愿无求,方名大菩提心也。 能发此心,必证正觉。 结合净宗则为广度众生,而求生净土,能信是心是佛,仍旧老实念佛。 如是行者乃必决定往生也。 (二)称性中之称字,即是称心如意中之称字。 此乃如来称心性登峰造极之谈。 开权显实,大畅本怀,称心而谈,和盘托出。 故云:称性极谈。 性者自性,乃此心之本体,恒常不变者也。 又称者相称之义,故称性指与本性相称。 此性遍虚空,恒不变,体具万德。 今此谈亦遍虚空,恒不变,具万德。 此谈与自性相称,故名称性之谈。 甲子冬小雪节(一九八四年)节录自:谷响集 发布时间:2025-10-07 11:01:55 来源:学佛笔记 链接:https://www.zatong.cn/Note/33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