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侵损常住重罪 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 内容: 若诸众生。 侵损常住饮食财物。 千佛出世。 不通忏悔。 纵忏亦不除灭。 今诵大悲神咒。 即得除灭。 若诸众生:假设有一切的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常住,就是庙。 或者吃庙上的饮食,不给钱;或者用庙上的财物,而不还。 千佛出世:这种的罪过,就一千个佛出世的时候,不通忏悔:也不能许可他忏悔。 纵忏亦不除灭:侵损常住饮食财物的,你就是在佛前忏悔,罪业也不消灭。 今诵大悲神咒:现在你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即刻得到除灭。 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 要对十方师忏谢。 然始除灭。 今诵大悲陀罗尼时。 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 一切罪障。 悉皆消灭。 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你侵占、损坏或食用常住;就是你又吃又用常住的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你要对十方大师,也就是十方诸佛,来忏悔谢罪,然始除灭:罪业才能除灭。 今诵大悲陀罗尼时:你现在诵〈大悲咒〉总持章句,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十方的诸佛就来给你做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统统都消灭。 一切十恶五逆。 谤人谤法。 破斋破戒。 破塔坏寺。 偷僧祇物。 污净梵行。 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 悉皆灭尽。 一切十恶五逆:你所造的十恶,就是杀、盗、淫、贪、瞋、痴、绮语、妄言、恶口、两舌;五逆,就是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谤人谤法:谤人,好像这个人本来修行有道德的,唉! 他一点意思都没有,不要提他了! 这样谤毁他;又谤僧人、又谤佛法。 破斋破戒:你说不吃肉,吃斋;但你又开斋。 受戒;你又不守戒,破了戒。 破塔坏寺:你把佛塔给拆了,把庙也破坏。 偷僧祇物:你偷出家人的东西。 污净梵行:人家修清净行的人,你就令他不清净。 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像上边所说的种种恶业重罪,悉皆灭尽:你若能念〈大悲咒〉,都可以消灭。 惟除一事。 于咒生疑者。 乃至小罪轻业。 亦不得灭。 何况重罪。 虽不即灭重罪。 犹能远作菩提之因。 惟除一事:但是要除了一件事。 最要紧就这一句! 除什么事呢? 于咒生疑者:这个咒,是不是有这么灵验呢? 是不是这么妙啊? 这个咒,说是这么有感应,但是我也没看见,究竟真的? 假的? 对这个咒就不信了。 你这一不信,怎么样啊? 就完全不灵。 为什么呢? 你信不住这个咒嘛! 譬如我们人托朋友办一件事,你都要相信朋友;如果不相信他,他也不会给你做事的。 这个咒也是这样。 乃至小罪轻业:小罪,就是很小很小的罪;轻业,很轻的罪业。 亦不得灭:也不得灭。 于咒生疑,就是说:你不听咒上所说的道理,不依教奉行。 譬如观音菩萨叫你每天诵满五遍,你不诵五遍,诵四遍,啊! 少诵一遍,不要紧的,咒多少都一样的。 今天懒惰,诵一遍算了;明天勤勉一点,念一百遍。 好像你吃饭,今天吃二十碗,明天一碗也不吃;所以一碗不吃的时候,就饿得不得了,吃二十碗呢,就撑涨得不得了。 念〈大悲咒〉,虽然没有这个形相,但也是这样子。 你念五遍,就每一天都要念五遍。 你不要念六遍,也不要念四遍,要有一定的。 说:那我记不清楚,不知道有没有念五遍? 我好像念四遍似的。 那你根本就没有念,你记不清楚嘛! 记不清楚,你一遍都不成立的。 这必须要记得清清楚楚,也就在这个地方。 说:我念咒就入定,一念咒,就睡着了,那算不算呢? 那也不算。 或者:我一修法,眼睛就睁不开。 那也不算,因为你念得颠倒不清楚;这必须要清清楚楚的,依法而修。 生少疑心,就是说:我做一点坏事,不要紧,这咒神不知道的。 我现在没念咒,咒神没有跟着我来,我就喝一点酒,大约没关系。 这就是生少疑心,对咒没有信心。 对咒有信心呢? 就是丝毫都不怀疑,循规蹈矩,依法修行。 何况重罪:你小罪、轻业都不消灭;况且你重罪,更不能消灭了! 虽不即灭重罪:然而你的重罪,虽然不能即刻消灭,犹能远作菩提之因:但是还可以远做菩提之因;将来不知道哪一个大劫,你这菩提种子就会出来。 你种上菩提因,将来就会生菩提芽,就结菩提果;所以因种下去,早晚是会出来的。 发布时间:2025-11-11 07:21:25 来源:学佛笔记 链接:https://www.zatong.cn/Note/36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