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大师:念佛念到极处也能开悟(文白对照) 内容: 念佛念到极处也能开悟译文七月份你写来的信,因为没有重要的事情,所以没有即刻回复。 学习佛道的人,用佛教的理法自己度脱自己,难道必定所有的事都要求问他人,方才能够修行吗? 印光的长期隐居,是因为精力不足的原故。 你所说的隐居前开示,仍旧依照从前所说的方法。 近来忙于排印各种书的底板,交给世界居士林,让他们流通,这是长远之计。 至于慧和相信外道,可惜他过去世业力深重,以至邪正不分,好像对于金子和破钥匙一般不能分辨它们的好坏。 宝贵鱼眼睛,看成是明珠,想要把它作为万世不更变的宝贝,却不知它是一文不值。 他们那一帮人的依据,都是偷窃儒释道三教的名相,虚妄造作谣言,看成是道法的本体和源头。 认为我已经得道了,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悲哀呢? 刚开始念佛觉得亲切,好像穷人乍吃美味一般,不知有多少香甜可口之感。 等到吃得时间长了,也就觉得平常无奇了。 只是不以这种平淡为非,时间长了必定有进步和收益,固然不必以此为欠缺。 你千万不要在念而无念上着手,此种功夫乃是念到极处的境界。 如果未能念到极处,想要无念而念,最终必定会使自己变得懈怠、懒惰。 参念佛的是谁,也有利益,也有弊病。 应当致力的地方,只是在于真诚、专一和纯朴、笃实。 如果夹杂禅锋机语,而现代的众生根机浅薄,稍微有点领会的地方,就会认为念佛为最低劣,参究为最殊胜。 十三年前狄楚青的夫人,就是得了这种弊病。 直到现在,楚青还是遵守他夫人的知见而不肯稍微改变。 江西的一位皈依弟子龙松生,对于禅宗很有领会和悟处,印光极力破除和呵斥他,尚且不肯听。 看他脸上或许有着魔之相,听他的口气,简直想要上续诸位禅宗祖师的慧命,广度众生。 你处在外道充斥之地,如果不按照自己的能力实事求是来修持,就或者导致他们邪魔外道也会找到借口而诽谤佛法。 你想要开悟,哪里一定要用参究的工夫,只要念佛能念到极处,使凡夫的情见忘却之时,自然能够开悟。 就是不能开悟也没有关系。 要知道有信愿不开悟也可以往生。 而开悟没有信愿,仍然是六道轮回之中的凡夫。 你想要舍弃坦途而选择险道,这样还能说是真正懂得净土法门的伟大吗? 印光现在排印许止净居士所编撰的《历史感应统纪》一书,等到排印结束后就隐居。 书出版后,让明道师代寄给你一、二包。 这本书对于世道人心的改善大有关系。 会排印两付底板,一、三号字书册本,一、四号字报纸本。 现书册排好了,就先印刷二万本。 以后有发心印送的人,可以照此源源不断的印送以及出售或买卖。 原文七月之信,以无关紧要,故未即复。 学道之人,以理自度。 岂须一一问人,方才可行乎。 光之长隐,以精神不给。 所言开导,仍自有其方。 近所排印各书之板,交于世界居士林,令彼流通,斯为久远之计。 慧和之信外道,惜宿业深重,以致邪正不分,金鍮莫辨。 宝鱼目为明珠,欲为万世不易之宝,而不知其一文不值也。 彼等所得者,偷窃儒释道三教之语,妄造谣言,以为道之本源,吾道得之。 可不哀哉。 念佛最初之亲切,如贫人乍食美味,不知有多少香美。 及食之久久,亦平常无奇。 但不以此平淡为非,久之必有进益。 固不必以此为歉。 汝切莫在念而不念,不念而念上著脚。 此境乃做到极处之境界。 若未到极处,必成懈怠。 参念佛是谁,亦有利益,亦有弊病。 所宜致力者,唯在于诚一纯笃。 若夹杂禅机,稍有见处,众生根浅,便视此为最劣,视彼为最胜。 十三年狄楚青之夫人,即得此弊病。 直至今日,楚青尚守其说不肯稍改。 江西一弟子龙松生,于禅颇有会悟,光极力破斥,尚不肯听。 观面色或有着魔之相。 听其所说,则直欲上续诸祖慧命。 汝于外道充斥之地,若不按实事修,则或致彼魔外亦复藉口。 汝欲开悟,岂须用参究工夫,但能念到念极情忘时,自可开悟。 即不悟亦无所碍。 须知有信愿,不悟亦可往生。 得悟无信愿,仍是六道轮回中人。 汝欲舍坦途而趋险道,是尚得谓之知净土法门乎。 光现排许止净所辑之历史感应统纪,待排毕即隐。 其书若出,当令明道师代为寄一二包。 此书于世道人心,大有关系。 当排两付板,一三号字书册本,一四号字报纸本。 现书册排成,即印二万部。 以后有发心者,可源源而印施及售卖也。 ——《文钞》之《复郑慧洪居士书四》(节录)印光大师 著述 佛弟子 敬译 发布时间:2025-11-14 06:48:22 来源:学佛笔记 链接:https://www.zatong.cn/Note/36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