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崔博居士 内容: 答崔博居士尊敬的元音长老尊师:谨向您诚虔顶礼叩问福安。 弟子始学禅宗,读《金刚经》、《坛经》、《达摩四论》、五祖及黄檗禅师、大珠禅师书,又读台湾安祥禅集,味同食蜜,观心已近六年,此心渐臻清净,大的烦恼挂碍,如男女相、生死关、外缘、嗜欲,心渐澄清,梦境大减,或长期至无面色光明(或常人变化)身体极少疾病,心甚安,寡求欲,怡然岁月,但还有惑:如念处经之四念处,弟子以为与禅宗三无应是一理,这对不对? 此一。 (二)“心空及弟归”与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元音上师批语:有时真已无念,是否可以。】“但于心上不置一物”、“于心无事、于事无心 ”,是否一理? “歇即菩提”等是否同归无念,弟子在观心中,据说有念即无念,只在念念自知,是否:“即念离念,即相离相”呢? 而离念、相时,仍守本真心,归于寂与虚否? 【元音上师批语:无念不是死在那里一念不生,而是念起不住,像未曾起过一念一样,更不住在一念不生处。】(三)历来禅宗祖师,在参话头中,如“念佛是谁”、“拖死尸者是谁”、“穿衣、吃饭、屙屎、放尿、拖死尸走,五者不能代替”,当下学者顿悟,直不再疑。 又请益者:经云:“若作见闻觉知,即是见闻觉知”,“诸相非相,契于见闻”,若黜“觉知”二字,是否有背了了觉之之义! 心失所主,而亡觉照及虚 之义不? 敬求明示。 尊师在书中对“本来面目”、“本地风光”的佑启后人、多方直指、婆心慈悯,惟恐学人不彻,嗟叹自参话头至今、转弯抹角,久参难明,弟子在您老谆谆教诲之下,比前大呈猛省,感激泪淋, 历代祖师未如此教明白的,大都是语忌十成,深恐自塞悟门。 请问知道我身内的自我天君、尽是他作主,连扬眉瞬目、运水搬柴、朝朝共佛卧、尔后就黜圣去智、净意泯诚、诚敬供奉这座自性如来,行不行呢? 会不会影响将来桶底脱落? 或者现在在知道之下,算不算认识了本来呢? 【元音上师批语:照来信所说,你只懂了一些道理,实未真悟,还须好好打坐,真是理事圆融,事上毫未阻碍,透得过,即或杀头也不皱眉。】还是继续着意“三无”,不问以后悟与不悟,那所言保任该自何时开始,不会失去机缘呢? 【元音上师批语:你这问真自相矛盾,要悟当下悟,为什么将来? 你真悟来,当下即桶底脱落,要有什么影响?】以前一段时间,重点是二六时中观心,附带念一句佛号,是对自心本来佛念的,也未发愿求什么,更未回向,人问:是否求生净土,我无以对。 自从读刘洙源老居士著《佛法要领》以后,他老认为,观心即发菩提心,谓有不可思议功德,与念佛同。 而观心中又有时不记得念佛,连自己举止,家人说我常似老年痴呆【元音上师批语:这句话我都看不懂】。 以后专业观心,遂停止佛号,不知要得否得,今年68岁了,确实用了功,也确实总无坐脱身心,大地平沉的现象,仅仅落得心安而已。 怎么办呢? 【元音上师批语:你观心未成就,还须念佛求生西方为妙。 观心成就也就是身心世界一齐化空,虚空粉碎 。 念佛念到最后,也能如是。 真成功时,尚须习气消尽,才可不去西方极乐世界,而与众生同居,以度众生,不到究竟地不可妄自称大,以免莽莽荡荡,遭殃祸。】以上各情恳求 尊师为弟子解惑,不知能垂怜赐教否? 春节只数日,用虔诚的向您拜年,还向各位大师兄姐拜年。 湖南弟子 崔博谨叩首 发布时间:2024-11-11 08:28:53 来源:学佛笔记 链接:https://www.zatong.cn/Note/3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