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法无边 信为入道之门 内容: 【经典原文】若有众生。 多于淫欲。 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 便得离欲。 若多瞋恚。 常念恭教观世音菩萨。 便得离瞋。 若多思痴。 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 便得离痴。 无尽意。 观世音菩萨。 有如是等。 大威神力。 多所饶益。 是故众生。 常应心念。 --《法华经》【经文解释】上来说菩萨之威力功德神通。 一称其名。 便能免离此七种灾难。 合之第一项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云云。 是总说离苦。 其下七种,是别说离苦。 总别合计,共有八种。 须知众生之苦。 非无因而至。 其因为何。 即贪瞋痴三毒是也。 此三毒是众生根本烦恼。 其余枝末烦恼均由此发生。 譬如刀兵疾疫饥馑三灾。 人都知道怕。 不知刀兵之灾。 由杀生害命而来。 由骄奢淫佚而来。 饥馑之灾。 由强抢豪夺而来。 而杀生害命,强抢豪夺,骄奢淫佚,又由贪瞋痴三毒而生。 欲不受苦报,须莫造恶因。 知此,则对治三毒之法,诚甚要矣。 佛在四十年前。 为声闻弟子,对治多贪,则用不净观。 对治多瞋,则用慈悲观。 对治多痴,则用因缘观。 理致甚深。 其说甚繁。 弟子易于领受者。 以其有实法可依也。 今则惟用称名之法。 譬如一粒神丹,通治万病。 散心可以入道。 工作不碍修行。 简莫简于此矣。 易莫易于此矣。 真所谓下手易而得效速。 用力少而成功高。 妙莫妙于此矣。 较之小乘之所修其难易相去何止天渊。 然而四十年前不说者。 以其时弟子。 无此信心也。 四十年后始说者,信之深也。 佛法无边非信不入。 苟无净信。 佛莫奈何。 佛譬犹火。 众生如木。 干木易燃。 喻众生之有信心也。 湿木难烧,喻众生之无信心也。 佛菩萨虽慈悲。 无感不能应也。 果能转三毒成三智。 转烦恼成菩提。 则即心即佛。 真能令天顺地随。 一切鬼神悉听其驱使。 又何疑于感应之如响哉。 有如是等大威神力。 大者,善应无方。 威者,百神从令。 神者不疾而速。 不行而至也。 多所饶益者。 菩萨无求于众生。 而众生受菩萨之恩德大也。 是故众生,常应心念者。 谆谆劝告之词也。 我辈得闻此等经典。 亦系多劫熏修之因。 应生难遭之想。 不可妄自轻薄而不修也。 (倓虚法师解) 发布时间:2024-11-27 13:44:45 来源:学佛笔记 链接:https://www.zatong.cn/Note/5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