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要怎样去修行 内容: 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句出自《金刚经》。 意思是修行的人,不要将心保留在任何事物上面。 在修行中,始终要保持一种空的心态。 要视一切如浮云。 如果身处事物之中,要认真对待事物,但是过后即忘。 既不执著它的生起,也不执著它的发生,又不去执著于它的将来。 因为普通人,很难从具体的事物当中,做到心无所住,所以,在最初修行的时候,就要做到“戒”,也即是强行断开对事物的执著。 这样,随着智慧的增加,对事物的认识改变之后,再逐渐改变自己的行事方法,才能真正做到“无处不修行”。 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这句出自《华严经》。 有句话说,修行一年,佛在眼前;修行三年,佛在天边。 作为修行的人,很难做到坚持自己的初心。 也就是最初的时候,对佛法的那种热忱与虔诚。 最主要的原因是,很难做到如实分辨事物的真相。 其实,对事物的理解,随着修行的加深,对佛经不断地理解的加深,自然会有不同的见解。 因为人在修行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心念出来阻碍自己修行,这就是障壁。 当遇到这些障壁的时候,要学会突破它。 如果没有其它的方法解开,就一心诵读佛经。 等到这一难“磨”过去了,就会发现修行的路上“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这句出自《楞严经》。 修行的路上,会出现许多的磨难。 但是这些事情,要学会勇敢面对。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要想到,这些都是来成就我的。 但是一般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于心中的欲望,要学会做到自我克制。 一个修行的人,心中有了什么执著,外界就会发生相应的事情。 如果发生了针对自己淫心的磨难,一定要头脑清晰,做到不为所动。 淫心本身,就能起到阻碍人达到出世间法。 如果能跨过这一磨难,去掉自己的淫心,那么,走出尘劳,只是迟早的事情。 四、我为法王,安隐自在。 这句出自《法华经》。 在修行的路上,对自己所领悟到的佛法,要有信心,要如实去做。 这样方能得到真正的自在。 修行,不是给别人修行,而是给自己修行。 不要听到别人这样说,就这样信;听到别人那样说,就那样信。 真正的信,来源于佛经,同时,也来源于自己对佛经的理解。 达到这种地步,你才是真正的“法王”。 不会受到外界的任何侵扰。 很多人觉得修行是去自身的妄想执著,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外界的各种思想干扰。 特别是不同门派之间对佛经的不同理解,如果不合自己所理解的,可以直接置之不理。 让自己,做到安隐自在。 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出自《心经》。 对于外物,我们要看淡。 修行,就是一个逐渐看淡外物的过程。 在看淡外物之后,才能正确地做到调心、降伏其心。 就像我们打坐,先要做好调整身心,让身心安泰之后,再开始着手如何入静。 发布时间:2025-01-07 10:09:52 来源:学佛笔记 链接:https://www.zatong.cn/Note/8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