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竖三世佛:关于弥勒佛的殊胜之处 内容: 1、根据《弥勒处胎经》可知,弥勒菩萨摩诃萨是将来的一尊福佛,由释迦摩尼佛授记:“弥勒当知:汝复授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下成无上等正觉。 ”弥勒佛为贤劫第五尊佛。 那么为什么弥勒佛是未来佛而不是观世音菩萨等其他菩萨? 这个确实有点不好找答案。 如果说观世音,文殊,普贤等菩萨,是老古佛乘愿再来,那么关于弥勒菩萨,却少见这方面的记载。 弥勒菩萨现为候补佛。 这个只能从弥勒佛的前世今生,也就是因果上找原因。 弥勒佛的福气来源于他的大慈,所以他累世都是做国王或者转轮圣王,因对子民慈爱著称,可谓生生富贵,无有贫苦。 此菩萨虽处富贵之中,国民富足,可是求道之心不减,也是在顺境中修行成功的典型代表。 这也与弥勒菩萨的发愿有很大的关系,《阿弥陀经疏》中解释说:“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 ”这里的慈定,最胜,需要非常注意。 慈定区别与禅定。 最胜区别与其它法门。 具体如何? 不敢妄言,请您思考。 如果非要找答案,通俗一点说:此菩萨是有福气,命运好的人,所以他做未来佛。 别人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2、为什么那么多的人追随弥勒佛? 发愿往生兜率天? 在古印度此佛的信仰就影响广大,进入中国以后,弥勒佛的净土,一度和阿弥陀佛的净土,不相上下。 原因表面看起来是因为:弥勒菩萨入世的箴言,在各教派经典上皆有描述,故弥勒菩萨成为佛教徒被救度的寄托。 这也难怪,修行人就是想得到救度成佛的。 那么关于弥勒净土往生实例的记载,出现的最早,甚至多出现在阿弥陀佛净土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往生弥勒净土的信仰。 实际上不光如此,真正修行人,比如净土宗的道安。 取经的玄奘,大诗人白居易等,皆是因为对佛教的经文原义有疑问,而发愿往生兜率天亲自听弥勒菩萨说法。 释迦牟尼佛导师已经涅槃,现在唯一在说法的权威就是现居兜率天的弥勒菩萨。 也就是说,佛门内部不是有争论吗? 走,咱上兜率天问弥勒佛去,请他老人家分说明白。 真正的原因是:弥勒菩萨的经,是有一个完整和坚定的体系,可谓没有商量的余地。 不像释迦牟尼佛说的经典,庞大深奥,里面有结缘法,戏论法,真实法,让不能真正理解佛弘法原因的人,生出疑惑和矛盾。 所以弥勒佛是唯识派的祖师。 也就是没有虚的,都是实的。 3、此佛为什么是佛门的财神? 民间在信仰什么? 佛是清静喜舍的,佛的财富无边,不光珍宝,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宝藏无穷。 释迦摩尼佛修行成佛之路,可谓艰辛多劫难,可是弥勒佛却生生富贵,似乎天生好运。 《法华会》上文殊菩萨就说弥勒佛贪心财宝,要不早就成佛。 弥勒佛财富无量还贪,看似不可思议,可是他却懂得分享。 真义是明白没有钱办不了事,兴旺不了国家,救济不了人民。 这样的财神民间自然喜爱,因为他能给你真正的好处和实惠。 就像观世音菩萨的有求必应一样,必然深受欢迎。 说白了,饭都没有吃的了,你给我谈什么信仰? 这就是很现实的一面。 如果投胎可以做主,谁都想生在富贵之家,不想生在穷苦之处。 弥勒菩萨的国土,净土,富足无苦,人们自然向往。 4、布袋和尚能成为民间弥勒佛的形象,这真是一个奇事。 他一下子改变了中国的弥勒信仰,改变了弥勒形象。 如果说这是中国文化导致的,我不认可。 因为布袋和尚辞世时说:“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也就是说,没有辞世之前,没人想过这样的一个和尚是弥勒菩萨转世,是布袋和尚自己说的。 为什么说这样的话? 我们看布袋和尚的生平,看不出他学过弥勒菩萨的学说。 因为此时尚早,是在五代,唐朝的玄奘还没有取经。 怎么理解? 只能说是弥勒佛自己的安排。 因为此后,弥勒佛的形象生动具体,亲切喜人,一下子发扬光大。 而布袋和尚宣扬了什么? 没有讲经说法,谈玄说密,只是拿起放下,只是笑面迎人,忍辱自在。 没有富贵财富,没有庄严伟岸。 只表法“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包容,笑口常开,快乐生活。 如此简单而已。 现在是末法时代,讲经说法和老传统深受现代化的冲击。 谁的弘法利生方法更适合众生? 观世音菩萨和弥勒佛。 因为把佛法简单化了,更适合众生的根性。 时代的发展趋势不就是如此吗? 兼容并包,和谐共存,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也可以这么说:弥勒菩萨是非常现实的菩萨,所以他自己改变了佛教的信仰方式,实用佛教才能利世。 通俗说:你们先好好生活着,别烦恼忧愁,等我下世的时候度你们都成佛! ”毕竟他是未来世界的教主,他说了算。 5、这一条有总结性质,非常的实用。 弥勒菩萨能保佑我们,帮助我们快乐的生活,富贵,开心,包容,潇洒,自在。 不是吗? 和气生财;包容世人,尤其是家人;开心为主,把日子过得潇洒自在。 所以供奉弥勒佛在庙门,公司,店铺,家里,就有这些作用。 这是真实不虚的。 我主要想谈对修行的指导。 很多人的观点是人都没有做好就想做佛做菩萨。 什么叫人做好? 布袋和尚叫吗? 他读了多少经? 说了多少法? 打坐多少次? 磕过多少头? 拜过多少佛? 放过多少生? 帮过多少人? 弥勒佛的龙华三会准入的条件非常简单,只要你称颂过一句佛号就行。 现在的时代,还有古法的修行者吗? 还需要古法的修行方式吗? 时代在发展,就我的理解,大乘的思想必将发扬广大。 因为大乘宣扬的就是:智慧和眼界,心胸和度量。 有了这样的基础,什么都能接受,都能明白,都能成就。 心能转境为禅,心不被境转为定。 坐在绝顶处,笑看风云涌。 时代万千变,我只守佛心。 发布时间:2025-01-29 08:17:15 来源:学佛笔记 链接:https://www.zatong.cn/Note/9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