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菩提心不退转济群法师梦度:在我们念佛人的这个群体里面,很多人是处于这种心态,我念佛念得很安心啊,自己求往生就好了,干嘛还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去利益别人啊,这种想法很多的,所以我们感觉到菩提心的教法对
精神和物质哪个更重要?圣严法师哲学上有所谓的唯物论和唯心论,但是心和物其实是分不开的。人的心,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人的身体、所处的生活环境,则是属于物质层面的。人在环境的互动,形成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佛教并非教人去做神鬼太虚大师不明佛教真相的群众心理建设人间佛教,要先从普通一般人的思想中建设起来,故须把群众对于佛教的普通观念,略略的解释。佛教到中国,虽近有二千年的历史,差不多穷乡僻野,都有佛教,而
圆 礼《妙法莲华经》中,佛告舍利弗:乃至童子戏,若草木及笔,或以指爪甲,而画作佛像。如是诸人等,渐渐积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甚至,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童子戏画佛、散乱
黄齐秀老菩萨生西纪实2010年四月初五1、生平:黄齐秀居士于1934年冬月十七出生于四川省什邡市云西镇九里埂村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庭贫苦,自小就吃苦,可以说是受尽了人间的折磨,正因为如此,使她老人家一辈
禅与净土(三)如何靠他力了生死无始劫以来,众生都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在六道里头出头没,实在没半点自由,可悲可悯。假如我们不能凭自力断尽妄想和执著,了脱生死,那么只有走第二条路求生佛土,仰仗佛力。在佛
1、高声念:若神志昏沉,或妄想纷起时,即振作精神,高声念佛,念到数百声,自换一番境界。业报差别经云:高声念佛有十种功德:一、能排睡眠。二、天魔惊怖。三、声遍十方。四、三途息苦。五、外声不入。六、令心不
念着佛,就不要怀疑佛的能力。有人说:学佛要遇大师。师父听后说:大师不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吗?遇到了还不知道。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名号就是大师。此大师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也以
乙酉冬。全城章洁之。以二先人行实乞言。予拈念佛三昧印之。今居士追忆二先人之信佛。实由乃室端氏。更乞一言表彰。兼欲决其所疑。蕅益道人。生平不浪为人作传。独往生传。则不待请。然必见闻彰灼乃作。予与洁之交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