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旨归:佛法里头最难的问题

在《华严经》上我们看到,初住以上确实无明破了,也就是说六根缘六尘境界,真正把起心动念放下了,那就叫破无明,无明就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尚且没有,怎么会有分别执著?分别从哪里来的?从起心动念来的。执著从哪

净土旨归:真念佛人有佛光注照

阿弥陀佛称为万德洪名,具足无量义、无量寿、无量光、无量清净、无量庄严、无量智慧,乃至无量的无量。名号含摄一切法,虚空法界无有一法不包括其中,它超胜了无量无边的法门。不仅释迦佛一生所说的一切法,十方三世

净土圣贤录:民国萧俞氏《净土圣贤录》

萧俞氏,湘人,适江西吉安南溪村萧姓。自幼茹素念佛,青年失偶,守节抚孤,修持益力。年及古稀,而精神益健,耳目聪明。民国十一年,正月二十五日夜,梦至一大殿,百宝庄严,万人瞻仰,座上有金身大佛。俞氏近前礼拜

净土圣贤录:民国徐夫人《净土圣贤录》

徐夫人,浙江黄岩徐上麟之女,同邑张子远之妻也。虽桂子盈庭,兰孙绕膝,多入仕版,政声卓著,人皆慕之。而夫人不以为喜,每谆谆以作官须造福,持家须惜福,诫其子孙。一生无他好,惟长斋念佛,戒杀放生,及勤俭操作

净土旨归:行信之义

行信之义夫行信之义者,一宗之眼目,古今之学者,尽力于此;解说纷纷,各有发明。今于彼诸说之间,摘撮兰菊之美。略立三科,以拟解释:一、示一宗常教。二、辨业因差别。三、述经释宗致。一、示一宗常教:信心正因,

净土圣贤录:民国潘太夫人《净土圣贤录》

潘太夫人,甘肃敦煌人,夏继泉之母也。性慈惠,寡言笑。虽一生夫荣子贵,数十年来,诞日从不置觞为寿。优技歌剧,未一登门。不置高车华舆,素俭约严整,惜物力,不使丝粟之糜。独乐善喜施,戒杀放生,备衣药济贫苦,

净土圣贤录:弘一大师传《净土圣贤录》

僧睿师俗姓李,字叔同,原籍浙江平湖,先世居北平,遂寄籍焉。父筱楼公,官吏部,与逊清合肥相国李文忠公为同年进士,俱出瑞安孙渠由学士门下。为人乐善好施,风世励俗,表率一方。师之品格,多秉承乃父。长兄早年见

净土旨归:念佛怎样“发愿和回向”?

回向发愿心,谓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

净土圣贤录:民国徐母《净土圣贤录》

徐母杨太夫人,法名贤证,安徽石埭徐平轩居士之母也。生性和蔼,乐善好施。自幼崇信佛法,晚年行持益笃,受优婆夷戒,长斋念佛。尝同其邻居张夫人,设佛堂,定课念佛。一日见佛像旁有一蓝衣菩萨,疑张增请圣像。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