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 圆【二者参禅必不可无净土,为防退堕,宁不寒心。净土必不可入禅机。意见稍乘,二门俱破。】这里说的是当时修禅宗和修净土的关系,以及修余宗和修净土比例分配的问题。修禅宗和修净土的关系首先,参禅的人到
◎ 海 艳平野纯作为村上文学的忠实爱好者,认为村上春树的作品在超越国界的全球化外衣下潜藏着很深的佛教理论,或闪烁着佛教思想的光芒。同时,他认为村上春树是现代日本的佛教作家。作为世界文学的村上文学中所蕴
◎ 熊十力大乘之一派也,其渊源亦自小乘。小乘谈空者,颇有多部,详《异部宗轮论》。《轮论》所记二十部,本可总判为空有两大派,但其中有些是空有混合的思想。略举一二。如一说部,计一切诸法,但有假名,而无实体
◎ 郑晓江佛教是一种了生死之学,释迦牟尼佛出家寻道便是为了解决生死大事。明憨山大师云:从上古人出家本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为开示此事而已,非于生死之外别有佛法,非于佛法外别有生死。(《梦游集》)
规 矩◎ 来 果 参禅人先有守清规之志,方可安住丛林,要知规矩二字,关系颇大,意义很深。何以故?能得清规谨守,许是僧中行人,少一差迟,即摈出寺外。又天无浊而清,地无清而浊,皆有天地规矩。云退日明,雷
一次,云水禅师问清远禅师:你爱色吗?清远正在用竹箩筛豌豆,听到云水这样问,吓了一跳,筐里的豆子也洒了出来,滚到云水的脚下。云水笑着弯下腰,把豌豆一粒一粒地拣了起来。清远禅师耳边依然回想着云水禅师刚才说
要懂得收摄自心◎ 一 诚念头多不要紧 不乱就好整理好自己的念头很重要,你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自己的能力能够获得什么,同时还得知道自己应该放下些什么,这样才不会在生活的洪流里丢失这颗不乱不躁的平常心,
在佛教为什么把人死了称为往生,但是又有听说过涅槃这样的词句,请问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如何才能达到涅槃?答:您好!往生根据《佛光大辞典》的解释:所谓命终时生于他方世界,通常以往生为死之代用词。往生一词,就
◎ 智 海闭关,又称掩关,这个名词和风气,在印度没有,中国也是到元朝之后,甚至到了明朝,才看到这种修行方式的记载。闭关可能是渊源于西藏佛教的长期洞窟修炼,当喇嘛随着蒙古王朝到了中国内地,闭关方式日渐风
从六根不净谈起◎ 远 志 在中国人的口语中,往往能用上极深奥的词汇,让哲学家来解释也吃力。六根不净或。六根清净就是一例。倘若一个人心烦意乱,便会有人批评他六根不净。倘若一个人心平气和,又会有人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