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 化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没有一个人不包括在道的里边, 没有一个众生能跑出道的外边去。道就是性,性就是众生的本体。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无论胎卵湿化、飞潜动
◎ 吴冠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此话已经不新鲜。全靠这公园养我们这方的老人和儿童。一位邻居指着我们楼群中的小公园感慨地说。我们这个公园长约数百米,宽约百米,布满高大的垂柳、雪松、槐树、泡桐及各种形态和色
林清玄谈到警醒,在大雄宝殿、大智殿、大悲殿都有巨大的木鱼,摆在佛案的左侧,它巨大厚重,一人不能举动,诵经时木鱼声穿插其间。我常觉得在法器里,木鱼是比较沉着的,单调的,不像钟鼓磬钹的声音那样清明动人,但
◎ 莲 池 【原文】五行之在世间,春夏秋冬而中气也,东西南北而中方也,天之经也,地之纬也,自然之理,而亦必然之势也。乃佛 经不曰五行,而曰四大,说者曰:地水火有五行之三矣,金摄于地,木摄于风,则四未尝
◎ 虚 云方才有几位询问楞严经意旨,兹乘大众在此机缘,略说概要。此经原有百卷,而此土所译,只有十卷。初四卷示见道,第五第六等卷示修行,第八第九卷渐次证果,最后并说阴魔妄想。阿难尊者为众生示现询问,而
明 海我常常讲,修行,很重要的是学习让自己更勇敢、更有勇气。有勇气不是让你去跟人家吵架或打架,而是当困难来到你面前的时候,你能有勇气直面它。当你五蕴炽盛、烦恼丛生的时候,你能诚实勇敢的看见它。说似容易
◎ 净 慧关于禅修,在古代是讲究如何在日用中来落实,在日用中来转化自己的习性,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从现代意义来讲,所谓的禅修,就是要把禅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点点滴滴就是方方面面,也就是时时刻刻
整个生命的过程是能量的获取与释放的过程。除了从饮食中获取能量外,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我们还需要从虚空中获取能量,这个能量的获取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虚、静二字而已。生命中能量的得与失告诉你一个天大的秘密
长夜安隐,多所饶益。--《法华经》一切如来,身语意业,无不清净。--《药师经》世尊,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药师经》破无明壳,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悲
有归宿感的人,晚年不会苦索达吉堪布我在看一本叫和平的书,里面有段话很精彩:人一旦想到自己,心胸就会变得很狭窄,在这狭窄的空间里,即便是小问题,也会变得很大。然而,只要你开始想到别人,心中的视野就会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