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活平庸的人带着对命运的疑问去拜访禅师,他问禅师:您说真的有命运吗?有的。禅师回答。是不是我命中注定 穷困一生呢?他问。禅师就让他伸出左手,指给他看:你看清楚了吗?这条横线叫感情线,这条斜线叫事业
◎ 宣 道 阿底峡尊者在西藏的时候,头部时常疼痛,于是请他的大弟子仲敦巴用手抚触他的头,果然头痛就没有了,阿底峡尊者对着仲敦巴说:这是因为您的心意非常的善良(指菩提心),所以用手抚触我的头部,我就没有
而净土法门是出世间法,是小乘还是大乘?是大乘。我说的话皆是佛经上的,看祖师的注解说的,我怕诸位误会,以为我妄作聪明,强说净土是大乘。但是,我懂净土吗?这世界上没有懂得的,出家二众,在家二众皆不懂得。唯
李炳南居士:净土法门,没有什么秘密,却可以一生横超三界!而净土法门是出世间法,是小乘还是大乘?是大乘。我说的话皆是佛经上的,看祖师的注解说的,我怕诸位误会,以为我妄作聪明,强说净土是大乘。但是,我懂净
◎ 贤 宗如果所在乎的事情太多,那么就要注意平衡。中国的中庸思想实际上就是讲求平衡。《易经》中的八卦与宋明理学解经的八卦图所体现的亦是与时变化的平衡思想。能够洞察到平衡思想的精髓时,便会发现无穷的智慧
菩萨在世间,以各种方式显现在众生面前,如果你福报足够的话就能见到他们。所谓的见到,并非是只见到一个表象,而是能真切感受到开悟的震撼。福报足够是开悟的前提,否则门都没有!而修行就是为了开悟见性,所以,一
对佛教文化有一定了解之人,都知道西方三圣、东方三圣、华严三圣等说法。其中东方三圣又称药师三尊,即药师如来与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药师如来即药师佛,他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则是其胁侍菩
是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仅仅信仰佛教而不作佛教生活的实践,那只算是种了一些将来成佛的善根种子,但却很难得到即生的利益。佛教的修持,即是佛教生活的实践。最主要的有四大项目,那就是:信、戒、定、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这句话中的阿弥陀就是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就像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教主一样。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持名念佛方法非常普及,当前中国汉地很多佛寺墙壁上,都题写
◎ 弘 一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 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来研究食谱,虽山珍海
论存心立品--示修持方法◎ 印 光 学道之人, 居心立行, 必须质直中正, 不可有丝毫偏私委曲之相。倘稍有偏曲, 则如秤之定盘不准, 称诸物而轻重咸差。如镜之体质不净, 照诸像而妍媸莫辨。差之毫厘,
◎ 万 一昔舍卫国。波斯匿王。作是言曰。须达长者。尚能劝化一切人民。作诸福业。我今亦当为众生故。教导乞索。令其得福。于是行化。处处乞索。时有一人。贫穷多乏。唯有一毯。即便持施波斯匿王。王得之已。转以奉
莲师说:当修持佛法时,有二十一种徒劳。佛母问:是哪些?上师说:若你不放弃伤害众生,那生起菩提心就是徒劳的。若你不持守三昧耶,那接受灌顶就是徒劳的。若学习许多法教而无法利益自心,那就是徒劳的。若做许多善
◎ 燕 然四川安岳与大足四处孔雀明王造像在中原很少见,几乎在传统的佛教史上看不到,只能归于密教之类。中原地区常见的明王像是佛和菩萨的愤怒像,简单说是露出的骇人面目,这是佛教中威慑的力量所在。只有孔雀明
净土宗修持法注意事项◎ 弘 一修净土宗者,第一须发大菩提心。《无量寿经》中所说三辈往生者,皆须发无上菩提之心。《观无量寿佛经》亦云,欲生彼国者,应发菩提心。由是观之,惟求自利者,不能往生。因与佛心不
月溪禅师参禅方法始终没有正式介绍到西洋,故西洋学者对于超越经验的实在问题,亦始终无法解决。有的学者如康德之流,遂以为人的智识能力,仅能认识相对的感觉思维之世界,对于绝对的超越的本体世界,无论如何努力,
人们对佛塔林一直有个误解,都以为佛塔是给死去的和尚或居士用的。事实并非如此。佛塔是活着的和尚或居士自己修持的,塔代表他的法身,代表他私家修行的寺庙,是通向佛境的个人能量场。当然,和尚或居士会将自己的信
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于凌波一、学佛的目的《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就是我辈众生了生死脱轮回的问题。因此,释迦牟尼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
印度佛教晚期盛行的密乘,受印度教瑜伽学的影响,立足于大乘如来藏思想,重在从法界本具妙有的一面建立瑜伽体系,至无上部瑜伽,从身心不二论出发,对身体及心识的物质基础更为重视,有一套颇不同于显教的身心境缘起
父精母血阴阳交媾成功,形成一个血肉腔子,或曰生理太极。此时人天相感,无极之道立即感知,无极而太极,太极真种子跃然而出,以圆坨坨、光灼灼先天一点灵光形式,进入母胞血肉腔子,成为吾人性命主宰的天命元神!胎
编者按:很多人都想减肥,科学的减肥方法其实就是运动加节食,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是减不了肥的。如果吃的太多,而活动的又太少,多余的脂肪和能量在体内聚集之后,就慢慢变肥胖了。然而平常一有饿的感觉,很多人就会想
《尚书洪范》中记载:五行:一曰水 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五行是古人对世界上所有事物的抽象划分。 五行相邻相生,相隔相克。 相生:木生
缘何当今精神疾病日益增多 佛能医我心作者:四川大学宗教所教授 陈兵按:当下信仰崩溃、道德沦丧、精神空虚、心理病态等诸多现象已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和攻击对象,但我们又不可否认当下这些现象的真实存在,是什么
十九世纪末以来,出于对物质科技忽视人心的反对和补救,研究人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越来越发达,出现过结构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多家学说,至今已分出近二百个分支学科、交叉学科。心理学是二十世纪
宇宙最小的粒子--能质粒子我们的空间中存在一种宇宙最小的粒子,这个粒子叫能质粒子,这个粒子是不可再分的。能质粒子构成的能量叫能质能量。为什么叫能质?因为这个粒子同时具有能的属性和质的属性。可以说宇宙的
说起因果律,人们都会点头认同,因为物质世界是有规律的,所以无论是理论界的、自然界的因果律,人们都认同:如老是倾倒脏物会污染水源,滥砍树木会造成沙土流失但对于一些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因果循环规律,一些人
很多时候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医学知识,不能自医,有一点毛病就要去医院。但在医生看来,很多病听着挺吓人,其实不用治,都是瞎花钱!秘密1:骨刺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大多数人一听到有骨刺就立即想到拔刺,欲把刺弄掉而
有人说自己运气非常差,也有人说自己的命不好,也有人说自己天天行善却没有什么改变下面我对福报和命运打一个浅显易懂的比方,你就明白原因了:人的福报好比一个盛水但又有漏洞的杯子。人从一生下来,他的杯子大小和
修行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修行指的是什么呢?修行,就是一个人心灵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心性提高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生命层次提升的过程。那么,修行的准确定义具体又是什么呢?修行的定义,就是一个人自主、自愿、主
最近热映的《大唐玄奘》,演玄奘法师的黄晓明,他的标志造型,就是背着一个类似今天登山包的东东,高过头顶,一副驴友的样子,上面插一把伞,前面挂一盏灯。还真佩服黄教主的敬业精神,这大包他从离开长安就背在身上
天王殿是三门内的第一重殿,殿中间供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像后供韦驮天,面向北,东西两旁供四大天王像。四大天王东方天王名为提多罗吒,此云持国,能护持国土,领毗舍阇(此云颠狂鬼)、乾闼婆(此云香阴)神将,是帝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这句话中的阿弥陀就是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就像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教主一样。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持名念佛方法非常普及,当前中国汉地很多佛寺墙壁上,都题写
适度香饰 身心庄严我们今天又再见面了!我们前次讲到印度的天气比较热!所以当时的印度人当洗完澡后都要涂油,这样皮肤比较不会干燥,但是贫穷的人涂不起,有钱的人才涂得起,由于没有钱的人涂不起,所以佛陀在经济
因缘的波光中藏着解脱的秘密相续迁流化,灭灭又生生。如水翻泡沫,似波光盈盈。当你注意观察自己的生活和身边一切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规律,什么规律呢?就是你无法从中找到任何一个独立存在的物体,也
净土宗义理已略明,但对净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具足欣、厌二心,要认识娑婆之苦方能精进念佛,方可报终得生净土这个问题,有人认为不合社会潮流,甚至与人间佛教思想违背,其实这是片面理解净宗修持的结果。净土教
以心传心 唯传见性——略说禅的传承和修持刘先和随着佛教的恢复与发展,佛学、佛教中的许多义理、术语也广为传播,“禅”这一词就是传播中较为普见的一个词语,无论是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还是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
修持要旨——定随着佛学、佛教的恢复和发展,学习佛学和亲近佛教的人越来越多。在这一大批的人中要求修持佛法的人也是与日俱增,笔者就常常遇到一些迫切要求通过修持而证法的人,在这些人中以青年和青年知识分子居多
我国佛学、佛教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得到恢复和发展。当前不仅寺院香火兴旺,信众增多,更令人欣喜的是在佛学教育上也有了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新境况,不少高等院校破例地设置了宗教专业、佛学专业或设置了相
生活中的佛教利乐有情是往生净土的重要资粮谈人间佛教与净宗修持的关系净土宗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具足欣、厌二心。一般认为只要认识娑婆之苦,厌离娑婆,再能精进念佛,方可报终往生净土。因此,净宗行人往往认
准提法门修持准提观音以救度人间众生为主,以此尊为本尊的修法,称为准提法、准提独部法。他的根本咒“准提陀罗尼”灵验无比,被称为神咒之王,其加持威力不可思议,显宗密宗都把他当做感应极大的菩萨礼拜修持。据《
1.此咒不可思议有大神力,若复有人一经于耳,先世所造一切恶业悉皆消灭,当得清净胜妙之身,随所生佛土、诸天所生之处,忆持不忘。2.诵此陀罗尼满其千遍者,令短命众生还得增寿,永离病苦,增寿除病,一切业障悉
二十年前,某日黄昏,有名看似大学生的男孩,徘徊在台北街头的一家自助餐店前。等到吃饭的客人大都离开了,他才面带羞赧地走进店里。“请给我一碗白饭。谢谢!”男孩低着头说。店内刚创业的年轻老板夫妻见他没选菜,
唯识修持只是作观说来极其复杂,首先明五法三自性之理,其三自性为“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此三性之如何意义。于此不能细讲,不过介绍其名,说其次第而已,行者即以此三性作观。由浅入深,共有五重,
除了个别上等根基的弟子,只需要上师的直指心性就可以顿悟之外,大多数修行人还是要严格的按照次第来修。如果没有打好前行或加行的基础,就茫茫然直奔正行,结果往往是不尽人意的,可能还会碰到很多修法的违缘,所以
五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唐 金刚智译我依瑜伽经所说 为像末薄福比丘久持诸佛秘密语 若其福智不现前及以无官无位伦 贵姓高人福因薄为化度一切众生 此显明极秘密法三世诸佛神验道 速疾甚深究
军荼利明王军荼利明王,乃是位于男方的明王,意思即“盘绕的东西”,因为从佛教的图示来看,该明王身上有许多蛇型饰品,因而看起来就像被蛇缠绕一般,所以名称也就这样定下来了。军荼利明王的造像,通常是一面八臂,
五大明王,又作五大尊、五忿怒、五部忿怒。即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军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与金刚夜叉明王。此五尊乃九识所变,系五佛为降伏内外魔障所变现之教令轮身。中央之不动明王为大日如来之教令轮身,可降
五大明王又称作五大尊或五忿怒,指现忿怒相的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军茶利明王、大威德明王、金刚夜叉明王等五大明王。这五大明王是由九识所化现,是五方佛为降伏内外魔障所示现的教令轮身。1.中央不动明王,为大
【五大明王】又作五大尊、五忿怒、五部忿怒。即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军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与金刚夜叉明王。此五尊乃九识所变,系五佛为降伏内外魔障所变现之教令轮身。中央之不动明王为大日如来之教令轮身,可降
不动明王不动明王处于五大明王的中心位置,所以将其摆在首位,另外四尊明王皆围绕在其身上,所以被称之为“不动明王”。这尊明王又被称之为“不动尊”或“无动尊”,在佛教的地位中,与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是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