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上流星闪过,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当然,我们想到的是要在伴随这美丽的自然奇观中许下我们最迫切的愿望了。不管传言是真是假,我们都不妨试一试。
在密宗佛像的众生相中,有这么一尊佛陀,他专管人间许的愿望,给人以希望。这尊我们每个人都想得到其青睐的佛陀就是密宗佛像中的宝生佛。
宝生佛,是印度密教金刚的无佛之一,俗称南方福德聚宝生如来,而在显教中又被称为南方宝幢佛。由于显教和密教之间的一些过节,显教教徒一般不供奉宝生佛,而在密教中,宝生佛却是在修法观想是的佛陀,它象征着大日如来的平等睿智,修行之德与福聚之德。
宝生佛肤色为红色,大放光明,手拿摩尼宝,所捏手印为满愿印。当其修法时,全身放出金色光芒,真个威严。相传众生中不管谁遇到此佛,他所有的愿望都可以得到满足。宝生如来以摩尼宝福德聚功德,圆满成就一切众生心所祈愿,使我们的愿求都得到满足。
宝生佛(梵名Ratna—sambhava),梵名音译为罗怛曩三婆缚,西藏名Rin-chen hbyun-ba,又称为南方福德聚宝生如来、宝生如来。密号平等金刚、大福金刚。在显教经典里,则往往称为南方宝幢佛,或南方宝相佛。为密教金刚界五佛之一,位于金刚界曼茶罗成身会等的五解脱轮中,正南方的月轮中央。
在显教经典中对宝生佛的誓愿、本生故事及佛刹等缺乏详细的记载,所以在密教中,宝生佛主要是修法、观想的佛陀,表彰大日如来的平等性智,也代表修行的妙德与福聚之德。
宝生佛为五方佛中南方的佛陀,身呈黄色,为宝部的部主。宝部,表福德,亦即佛的万德圆满中,福德无边。

在《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二中提到,宝生佛的印契为满愿印,即左手持衣角当心,右手仰掌,此印乃是表示随顺众生之所欲,而由佛菩萨惠施各种资粮财具的印相,又称与愿印、施愿印。作此印时,以如来之力故,能满足一切众生心之所愿。
在修法时,行者可以观想自身完全融成黄金色,观想此身即成为宝生如来。并从顶上放出金色光明,以无数百千亿光而为眷属,一一光中皆有无量金色金刚菩萨,手中各自雨下如意宝珠,光明遍照南方如恒河沙数般多的世界。如果有遇到此佛光的生命,则所有的愿求都能得到满足。这种观想法,也象征宝生佛“满足众生所求”的本愿。
在《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中说:“次当礼南方福德聚宝生如来。想持摩尼宝瓶,想与一切如来灌顶,即虚空藏菩萨执摩尼宝珠,成满一切众生所求愿。由于福德聚功德无量无边,赫奕威光所求愿满,此乃宝生如来部所摄,即平等性智。”
宝生如来以摩尼宝福德聚功德,圆满成就一切众生心所祈愿,更能于行者升至法王位时予以灌顶,并使一切有情证人自他圆满平等的胜义,所以被摄人五部中的宝部,将众生执著“我为实有”的第七意识,转化为如来智慧,成为佛陀的平等性智。

End
印度佛教晚期盛行的密乘,受印度教瑜伽学的影响,立足于大乘如来藏思想,重在从法界本具妙有的一面建立瑜伽体系,至无上部瑜伽,从身心不二论出发,对身体及心识的物质基础更为重视,有一套颇不同于显教的身心境缘起
在于佛祖的修炼方式,分的显和密。密宗,在中国佛教中,被列为十大宗派之一,又称为秘密教,或简称密教,其别称为喇嘛教,是从西藏语的习惯而来,因为西藏流行密教的出家僧徒,称为喇嘛,所以便以喇嘛而名教,实以
很多修行佛法的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密宗和显宗之间有什么不同?佛门中讲解的智慧和含义是有很多的,其中有不同的高僧大德就会分为不同的法门修行,其中就有显宗和密宗。 1.这个差别在于如何达到“身口意”
佛学分为显密两宗禅宗,法华宗,天台宗等等都是属于显宗的一个分支,密宗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前“五大”为“色法”,属胎藏界(有“理”、“因”、“本觉”三个方面的
密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由印度传来,可分为两派,一为胎藏界,一为金刚界。唐一行得两宗真传。唐印果长老时,将密宗传于日本空海。日本密宗,分为东密与台密。包含真言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秘密乘、金刚乘
密宗和显宗属于藏传佛教,而禅宗属于汉传佛教。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常常有一语点醒梦中人之势。密宗:智慧与方便合一,修行过程从浅入深,环环相扣,能够即身成佛。其实在根本上来说,
显宗此名为密宗根据自己的教判,将与之相区别的佛教诸派别称为“显宗”,即和密宗“秘密之宗”相分别的“显了之宗”。从密宗教理上说,即是由因向果施设,不重密咒修行的诸宗总称。藏传佛教中的密宗和显宗在一致坚
区别在于如何达到“身口意”与佛相同的途径上。显宗认为只要按照那些公之于世的佛经去做就可以了,所以显宗主张公开宣道弘法,显宗被称为显宗也是因为他们的这个观点。而密宗认为要想达到“身口意”,除了公开的佛
莲华胎藏:(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也,胎藏界之大悲门,以莲华为标帜,故曰莲华胎藏,母胎于子含藏保持,如莲华之于莲种,故曰莲华胎藏。见胎藏界条。 《大日经》卷三解释说:“今日约胎藏为喻,行者初发以智心,如
密宗近代东传史的回顾与展望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 陈士东近年来,密学爱好者虽然对密宗已多少有些认识,但对于密宗唐、东、台、藏四大派系,概念上却还是分不清楚。唐密(中国汉地密宗)始于我国唐代,唐玄宗时,善无
佛教十宗中,禅宗讲顿悟成佛,密宗能即身成就,此两者共相辉映,俱为大乘最上法门。然而今之世,有学禅宗者轻视密法,认为密法不是佛说;又有学密者贬低禅宗,认为禅宗不圆满,如此争论不休。尊崇禅宗的太虚大师尝言
密宗的方法密宗修行的次第总说〈一〉、修行的共同次第1. 思维暇满难得2. 思维死亡无常3. 思维业之因果4. 思维轮回痛苦5. 归依及发菩提心6. 忏悔及除障〈金刚萨埵除障法〉7. 积聚资粮〈献曼达〉
密宗虽有现身成佛之义,而现身成者,究有几人?莫道学密之人,不能现身成佛,即传密宗之活佛,也不是现身成佛之人。近人多好立异,不肯做老实工夫,故有学禅宗、相宗、密宗者。此三法门,均不可思议,然均属自力。密
十字金刚杵是由四个带有莲花座的金刚杵组成,四个金刚杵的杵头从中心点向四大方位散射,象征着绝对的定力。在对须弥山进行宇宙学的描述中,巨大的十字金刚杵承托着物质宇宙或横在其下面。同样,在描述坛城时,巨大的
密宗密宗又称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刚乘、真言乘等。因该宗依理观行,修习三密瑜伽(相应),而获得悉地成就,故得是名。善无畏 至长安 唐一行 受真传善无畏,汉译净师子,中印度摩揭陀国人,他的先代出生刹
持 诵持诵为密宗要道,亟须说明;金刚法界之持诵法,精细微妙,初学遽难契机,暂置勿论。今惟就莲花法界言之。凡曾如法忏悔持菩提心戒,得入坛受胎藏界灌顶,传得本尊印明者,应随力庄严道场,供养本尊圣像,日日依
禅宗明心见性与密宗即身成佛冯达庵大阿阇黎編者按一、 抉择二、 明心见性三、 即身成佛四、 结论编者按:最近有不少读者来信问及禅与密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在中国近代佛教界曾 引起了一场比较大的争论。此处向
转轮王感得之宝器,王游行之处,必自前进,而制伏四方者也。有金银铜铁四种,故分金轮王乃至铁轮王之四等。俱舍论十二曰:“此王由旋转应导威伏一切,名转轮王。轮宝转轮王感得之宝器,为古代印度帝王之标帜,亦为佛
禅修与密宗问: 气脉打通和安住本性有什么关系?师: 安住本性的人不要去管气脉他自然是通的,因为安住本性的人产生一种非常清净的能量,这个叫性光。这个清净的能量,一直含养着的话,他就逐渐开发。他照到哪里,
天上流星闪过,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当然,我们想到的是要在伴随这美丽的自然奇观中许下我们最迫切的愿望了。不管传言是真是假,我们都不妨试一试。在密宗佛像的众生相中,有这么一尊佛陀,他专管人间许的愿望,
宝相佛是宝生佛。宝生如来,五方佛中的南方佛,表福德,象征着大日如来五智中的第三智即平等性智,又译为“南方福德聚宝生如来”,宝相佛,宝幢佛等。宝生如来,密教金刚界五佛之一。位于金刚界曼荼罗成身会等之五解
第三节 密宗的本不生即心实际说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印度密教大师善无畏(637-735)和金刚智相继来唐,传播密教。随后经中国佛教学者一行(683,一说673-727)和自印度来唐的不空(
赵朴初答:密宗,或称为真言陀罗尼宗,或称为密乘(大乘其他宗派相对而称显宗或显乘),传说是龙树开南天竺铁塔,取出秘密经典而传出来的。事实上,自龙树以来,流行的大乘经典中,就杂有密乘的成分(密咒),但独立
先生号玄非,法名定密,当代着名佛学家。山西洪洞人,1909年生。先后任山西大学、金陵大学、成华大学教授,讲授逻辑学、哲学等。四十年代在成才创建维摩精舍。是当代四川禅林中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我学佛的因缘
赵朴初答:是的。从历史来看,佛教最初是反对婆罗门的教义和祭祀仪式的。佛教一度在孔雀王朝成为国教,大行其道,但不久即随王朝的更易而遭到排斥,其后虽得到某些地方王朝的护持,但一般说来是不断受到种种障难的。
赵朴初答:密宗的像都是表示一定的意义的,如观音像的四臂六臂表示菩萨行的四摄六度;大威德金刚的三十四臂加上身、口、意表示三十七道品;又如佛座上的莲花表示出离心,月轮表示菩提心,日轮表示空慧(通达一切皆空
以平常心看西藏密宗药师山紫虚居士一、前言目前在西藏弘传的佛教称为藏传佛教,它有别于在汉地所传的汉传佛教。到过西藏的人大多可以看到藏传佛教宏伟的寺庙建筑及高大庄严的佛像。此中最具特色的是那些相貌狰狞的神
关于中阴救渡法与密宗的忿怒尊药师山紫虚居士此篇文章为紫虚居士回复网站读者问题的内容,特转载于此。(一)莲花生大士的中阴救渡法(中阴救度法)简介(详细内容请见本人在药师山通讯的文章):在藏密的中阴救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