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
2024-11-04 12:59

一次,云水禅师问清远禅师:你爱色吗?

清远正在用竹箩筛豌豆,听到云水这样问,吓了一跳,筐里的豆子也洒了出来,滚到云水的脚下。云水笑着弯下腰,把豌豆一粒一粒地拣了起来。

清远禅师耳边依然回想着云水禅师刚才说的话,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实在是没有办法回答。

清远禅师的心里暗自琢磨:色包含的范围太大了,女色、颜色、脸色你穿衣服挑颜色吗?你吃佳肴喝美酒看重菜色、酒色吗?你选宅第房舍注意墙色吗?你会按照别人的脸色行事吗?你贪恋黄金白银的财色吗?你贪恋妖媚艳丽的女色吗?

清远禅师放下竹箩,心中还在翻腾。他想了很久才回答道:不爱!

云水一直在旁边看着清远的状态,他惋惜地说:你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想好了吗?等你真正面对考验的时候,你是否能够从容面对呢?

清远大声说道:当然能!然后,他向云水禅师的脸上看去,希望能得到他的回答,可是云水只是笑,没有任何的回答。

清远禅师感到很奇怪,反问道:那我问你一个问题行吗?

云水说:你问吧!

清远问:你爱女色吗?当你面对诱惑的时候,你能从容应付吗?

云水哈哈大笑地说:我早就想到你要这样问了!我看她们只不过是美丽的外表掩饰下的皮囊而已。你问我爱不爱,爱与不爱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心中有自己坚定的信仰意志就行了,何必要在乎别人怎么想。

菩提心语:

无论外在有怎样的诱惑,只要有自己坚定的信仰的意志就可以。眼中有色,心中无色,才能坦然面对世间的各种诱惑。

End

李炳南:各教对于人死后去路有何不同看法?

问:各教对于人死后去路有何不同看法?(黄圣吼)答:有谓人死为鬼者,有谓作善成神者,有谓作善生天者,有谓作善成仙者,且谓鬼神天仙等,皆永恒存在。有谓人死再为人,畜死再变畜等。在佛法指此类言说,名曰常见,

佛教对欲望的看法及态度

佛教对欲望的看法及态度◎ 济 群 佛教对欲望所持的看法是什么呢?佛教认为欲望有三性之分,也就是说,欲望包括了善、恶、无记三种。我们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种利己利人的欲望是善法欲。虽然发愿是理性的

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

一次,云水禅师问清远禅师:你爱色吗?清远正在用竹箩筛豌豆,听到云水这样问,吓了一跳,筐里的豆子也洒了出来,滚到云水的脚下。云水笑着弯下腰,把豌豆一粒一粒地拣了起来。清远禅师耳边依然回想着云水禅师刚才说

佛教死亡的看法

佛教如何看待死亡◎ 多识仁波切 死是分段生命的死亡。有生就有死,这是无法改变的生命规律,既然有生,也就有死。佛教对待生死,抱有一种正确的、积极的态度,既不是知生命短暂而悲观失望,消极等待,也不像其他宗

学会不在意!

《坛经》有云: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因为心动,所以风动,因为心动,所以幡动。万物皆空无,一切唯心造。世间所有的事,都是这样。因为心动,所以在意。因为在意,所以害怕失去。于是,痛苦围绕,失意不减

过去事,不必在意;将来事,不要担忧。

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世上没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人活一世重要的是经历。苦也好,乐也好,过去的不再重提,追忆过去,只能徒增伤悲。当你掩面叹息的时候,时光已

智慧法语:佛陀用一句话表达了他对战争的看法

【经典原文】战胜增怨敌,败苦卧不安。胜败二俱舍,卧觉寂静乐。--《别译杂阿含经》【佛经解释】佛在世时,有一次,阿阇世王挥兵攻入西邻的迦尸国。而身为迦尸国保护国的统领波斯匿王,则从北方出兵驰援,双方在迦

泰国罗汉自述禅定境界:什么都可能发生 但别在意

●讨论与分享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位名为阿姜宛(Ajahn Wang)的禅师,他与一位比丘及两位沙弥住在山顶上。我没有遇见他,但是却感觉到,像这样生活的人,一定有其独到之处。当我终于见到他时,他很高兴。他

魏德东:宗教对死刑的看法

岁末年初,一股血腥的味道笼罩全球。伊拉克赶在新年前处死了萨达姆,新年后又绞死其弟。中国传来的本是好消息:元旦开始,下放给地方法院23年的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未想到在新政前的3天,陕西省高法匆匆

省常大师开示:佛教对人生的看法是什么

同是一个宇宙人生,一样的山河流水,但从古至今,勿论哲学家、科学家,以及宗教家,对于宇宙人生,便各有各不同的看法。佛教亦不能例外。但人生到底是什么?穿衣吃饭、名场利欲,浮云飘忽的人生,犹如“捉迷藏”。横

紫虚居士:佛教对物质世界和有情生命的看法

一《楞严经》中,佛教对物质的起源与结构有很精彩的说明。《楞严经》卷三,佛说:汝(指阿难尊者)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阿难,若此邻虚,析成

紫虚居士:佛教徒对「佛菩萨替人治病」的看法

佛教徒对「佛菩萨替人治病」的看法看电视及很多的报章杂志都有很详细报导神佛替人治病的事情,一个正信的佛教徒要如何看待这些事?个人认为肉体生病,最先要考虑的应该是请医师治疗。若经过十天半个月都没有改善,那

紫虚居士:佛教对自杀的看法

佛教对自杀的看法药师山紫虚居士一、自杀获重罪的原因佛教徒是不能自杀的,这一点在戒律中有规定,圣者多杰羌佛最近在其所开示的 128条邪见之中,第 97条就说:「认同阐提心行者是高僧」,这是邪见,此中阐提

紫虚居士:我对般若心经的一些看法

我对般若心经的一些看法药师山紫虚居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心要,经文只有二百六十个字,因此很多佛教徒都会背诵,且坊间白话译本很多,其中夹杂着各种不同的知见与邪见在内,读者选购时必须很小

印光大师:大师对会集佛经的看法

流通佛法,大非易事。翻译经论,皆非聊尔从事。故译场之中,有主译者,译语者,证义者,润文者,岂敢随自心裁,传布佛经。王龙舒《大弥陀经》,自宋至明末,人多受持。由云栖以犹有不恰当处,故此后渐就湮没。魏承贯

星云大师:佛教对命运的看法

命运既然如此奥妙,那么佛教对于命运究竟有什么看法呢?我分四点来说明:1、佛教认为命运不是定型的,命运是可以改变佛教虽然也讲命运,但是有别于外道机械的宿命论。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空无自性,因此命运也是

星云大师:佛教对「安乐死」的看法

佛教的所有经典,都是座谈会的纪录!虽然在三藏十二部经里有一部「无问自说」,也就是佛陀未待他人问法,而自行开示的教说。但是翻开大藏经,除了《阿弥陀经》是佛陀无问自说以外,几乎所有经典里都有一位当机众,由

星云大师:佛教对「人生命运」的看法

佛教对「人生命运」的看法星云大师讲 弟子满义记录「世间上,不论是富商巨贾,或是贩夫走卒,每个人对自我都有一些期许和信仰。一般人除了信仰宗教以外,有的人相信金钱万能,有的人相信权势有力,有的人相信情爱美

星云大师: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

肉食普遍被认为是富裕生活的食物,因此,生活贫困的地区,往往逢年过节时才能吃到肉。但是时代走到今日,社会发展迅速,天天如同过年,于是有越来越多人在饮食上,不再以饱足为目的,更多时候是以自然、健康、营养为

星云大师:佛教对「民间信仰」的看法

佛教对「民间信仰」的看法星云大师讲 弟子满义记录人是信仰宗教的动物,丹麦哲学家齐克果(Soren Kierkegaard, 1813-1855)说:「做人就是要做宗教徒。」他认为「如果不信宗教,不如去

星云大师:佛教对「杀生问题」的看法

生命的诞生是宇宙间最奥妙的事,每个生命从降诞开始,莫不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奋斗,从而带动世间的欣欣向荣,这是值得歌颂的好事;但有些生命为了自己的存在,不惜伤生害命,尤其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往往视万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

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必须为生命的存在与意义而奋斗。因为,人活着不应该只是追求尸位永存,生活也不能只是为了三餐温饱;生命的可贵,在于活得对自他有益,也就是要能活出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与生命的尊严。生

圣严法师:佛教重视神通吗?佛教对神通的看法

佛教重视神通吗?佛教对神通的看法神通,在佛教又称为神迹。佛教承认神通的事实,也承认神通的功用,并且,佛教的神通境界,远在其他的一切宗教之上。佛教将神通分为六大类,那就是: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

圣严法师:佛教对神通、异能的看法是如何呢?

信众问:师父,佛教对神通、异能的看法是如何呢?圣严法师答:佛教承认有神通的事实,凡夫可得五通,出世的圣人有六通,佛有三明六通。所谓五通:一、能知过去世,叫宿命通;二、能知未来世及现在的远处和细微处,叫

圣严法师:命运是注定的吗?佛教对命运的看法

站在佛教的立场,并不否定算命看相、星象、地理、风水的原则,这些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也就是命有命理、地有地理、天有天理。大致上来讲,一个人的命运在生下来时已经确定了。一个人的个体和宇宙的运行、磁场的强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