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不能养狗,也不能给流浪狗喂食吗?
2025-06-08 11:55

问:请问有出家师父说不能养狗,也不能喂食流浪狗对吗?

海涛法师答:不能养狗是站在菩萨戒;如果你以宠物的心态在养狗,就不对了。第一个:你会有贪心,第二个:狗跟这些猫或狐狸,它会去吃小动物,所以这样就犯杀生了。并不是叫我们不要养狗,而是怕你犯菩萨戒。但是如果站在菩萨道,这些流浪狗没得吃,你帮助它,这才是菩萨道。所以,去帮助它是应该,只是你帮助它不应该用荤的给它吃,你要一开始练习加奶油,现在有荤的味道的那些食物,慢慢它就喜欢吃,但是吃不能跟它建立感情,就是一直要度它、希望它脱离畜生报等等。

不是不能养狗,我们连鬼道都在施食了,怎么可能不帮助其他众生呢?所以我建议大家,车子上最好摆一些你认为狗会吃的素食的食物、好吃的,你车子刚好开到那边,有流浪狗,就赶快跟它结缘。我有一次去台北福德坑,看到几只流浪狗,我替身朵玛丢出去,它们吃得很高兴,我就很高兴,你们帮我吃掉好了。有时候狗还不吃这些,对不对?刚好那几只很喜欢吃,自己要观想,过去我吃过狗肉,(现在我做替身朵玛给你们吃)太好了!愿你吃我的肉体,所以这样最好。

End

不眷恋也不逃避

◎ 圣 严一个真正懂得佛法的人就会明了,事实上,痛苦是由一己的观念所造成的。现实世界其实没有什么可怕之处,没有任何事情需要加以逃避,也就不会消极悲观、逃避现实。从经典以及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知

耳听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 智 者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流传千载的经验之谈,然而随着对科技与心灵的探索,我们会发现过往深信的一切感官所知都可能不尽真实。本期讲堂,就让我们从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方面一起来探讨感官所知

一日禅|再喜欢也不如合适重要

有很多时候,我们遇到喜欢的东西亦或是人,都会习惯性的紧紧抓牢在手里,唯恐一个不小心就会错失。找到适合自己的,不仅能满足日常的需求,避免了时间精力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我们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耗费的心力以及无

吃素并非不吃肉那么简单!这五种食物也不能吃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吃素就是不吃肉吗?从佛教的角度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吃素并不仅仅是不吃肉。除了不吃鸡鸭鱼肉等荤腥类的食物,佛教戒律还规定葱、韭、薤、蒜和兴渠,也就是常说的五辛和五荤,佛弟子是不能食

这三种人 即使天天念佛也不得往生!

或有人问:今天看见世间念佛的人多,而能往生西方成佛的人少,这是为什么?这里有三个原因:一、口虽念佛,而心怀不善,因此不得往生。奉劝世人,既然念佛,就要依照佛的教导行持,要积德修福,要孝顺父母,要忠事君

一日禅|教养是让别人舒服,自己也不苟且

真正有教养的人,反而很宽厚,很真诚,因为他们想人之所想:他们能记住每个人的名字,用心对待每一个人,发现你的闪光点并加以称赞。有人会说这些人有什么了不起?没实力,只会投机取巧,搞人际关系。我们生活中遇到

一日禅 | 既不思虑,也不彷徨;既不回顾,也不忧伤。

我也愿学习蝴蝶,一再的蜕变,一再的祝愿,既不思虑,也不彷徨;既不回顾,也不忧伤。挫折经历的太少,所以才把一些琐碎的事情看得很重要。不需要对生活太用力,心会带着我们去该去的地方。很多时候,我们刻骨铭心的

浮屠--世上没有无用功,竹篮打水也不空

山里的农场住着祖孙俩。每天早晨,爷爷都会早早起来,在餐桌旁诵读一本圣典。孙子也照样学样地在一旁模仿。一天孙子禁不住问道:“爷爷,我试着像您一样诵读这本圣典,可是我怎么也做不到全部读懂,而且读懂的那部分

印光大师:没有信愿,念到一心不乱也不一定往生

又无信愿,念至一心,无量无边之中,或可有一二往生。决不可以此为训,以断天下后世一切人往生净土之善根。何以故。以能仗自力,念至业尽情空,证无生忍者,举世少有一二。倘人各依此行持,置信愿而不从事。则芸芸众

不能养狗,也不能给流浪狗喂食吗?

问:请问有出家师父说不能养狗,也不能喂食流浪狗对吗?海涛法师答:不能养狗是站在菩萨戒;如果你以宠物的心态在养狗,就不对了。第一个:你会有贪心,第二个:狗跟这些猫或狐狸,它会去吃小动物,所以这样就犯杀生

遇到流浪狗、流浪猫该如何处理?

问题:家里已经养了很多狗,心中觉得已经无法负荷,但是外面还会常常遇到无处可归的流浪狗,心中不舍,请问是不是送到师父的放生园?海涛法师答:「我能不能把我的送给你啊?」为了这个流浪狗我已经很头痛,钱的问题

净宗法师:出家师父能给在家居士钱吗?

请问师父,出家师父能给在家居士钱吗?在家居士能要出家师父的钱吗?这要看什么情形。如果是父母有困难,那么作为子女的虽然出家,是可以周济父母的。◇在《观经疏》当中,善导大师也说了一个典故:在一个饥荒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