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蔡日新:磨镜台前的遐思
2025-04-24 12:54

磨镜台前的遐思

去年,我有幸去南岳一游,瞻礼岳中胜迹自是人生一大快事。磨镜台作为昔日怀让和尚传灯的慧地,自然是更加令人神往了。乘车抵南台寺住了一宿以后,昱日即登山揽胜。在福严寺(原般若寺),我们巡礼了七祖怀让的道场,追思岳中开山祖师慧思的业绩,对古德先圣的敬仰之情,但可景行仰止而已。

磨镜台在昔日应当是个易于坐禅入定的静处,而今却处岳中盘山公路不远。除了石上所镌“磨镜台”三字历然分明以外,却不乏上下汽车繁忙的躁响与车轮搅起的浮尘。倘在夙昔如斯,马大师是断不会打坐于此的。

驻足磨镜台,自然易于使人产生一种对历史文化的深沉反思。怀让禅师当年“磨砖作镜”与“打牛打车”的开示,已成了丛林中传灯的美谈,南岳系禅也是从这块石上“磨”、“打”出去,乃至发展成为南宗禅的一系巨脉的。在历史回归到千二百余稔以前时,这块石地的确是传播人间慧种的殊胜因缘之地;而今物换星移,后来者徒有“白云千载空悠悠”之感。

今天,我们从灯录文字中,所可品出的怀让和尚开示语的慈悲之处:乃是他强调学人须从自家心地法门上下苦功夫,而切不可泥执于外在的坐掸形式。若从这一深处修学,又何须喜静厌喧、好乐惧苦呢!由是,我对目下磨镜台所执之境又似夺去了一层:倘使我心中不存分别,昔日的人文文化与今日的旅游文化又何隔焉?苦心能定,即身居闹处又何碍入定;苦意马心猿,即使身处今之原始森林也将会破定而趋闹市。尤其是现代都市文明日盛,若要追求昔日的那种宁 谧静处恐非易然,若一味强调外境,那只怕难以找到一个修禅之处了。陶渊明虽不修禅,但他有几句诗似乎触及到了境与心之间的关系,那便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若从心地法门的至深处用功,则尘嚣喧闹,无非净土;举手投足,触目菩提。现代文化与古文化的隔阂,境与心之间的矛盾,自然会变得融和起来。若要转得山河大地归自己,首先就必须将自己转得归山河大地,古德的开示应是无一字虚言的。而今若识得古德的此意,又何生昔日之磨镜台与今日之磨镜台的分别心?

驻足磨镜台,我再度细品怀让和尚开示语的慈悲之处,那便是禅门中所谓的契机契理的问题。禅门中所谓的“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以及怀让和尚门下临济宗的“四宾主”、“四照用”、“三玄三要”等门庭施设,也完全是为了解决好师徒间的传灯教授问题。 当马大师镇日坐禅于此时,怀让和尚并没有直接去说他坐禅有何不是,却是取一块砖在马大师庵前磨。这势必会激起马祖的疑情,待到马祖问怀让和尚磨砖作什么时,怀让知道机缘成熟了,便说:“磨 作镜。”“磨砖岂得成镜”,在马大师的心中又激起了第二个疑团,这时,怀让和尚的“坐禅岂得成佛”一语,将马祖心中的疑团蓦然打碎。这也势必会诱导马大师向上再悟“如何即是”?于是怀让以“打车打牛’喻为他开示,使之明白了“若执坐相即非达理”(见《景德录》卷五),一时“如饮醍醐”。作为一代启迪人生智慧的导师,他不但自身须具备了悟圣义谛的资质,而且还要善于开示学人,达到契机契理的境地。

遥思古德,我心中又涌起了对南北之争的一些想法。所谓南北之争,说穿了是一个“渐修”与“顿悟”之争。站在方便的角度上说,“渐修”与“顿悟”这两个名相是可以成立的;站在不二法门的角度上讲,又有何法隔于顿渐?倘使当年的马大师不入丛林,没有一个相当长时间的坐弹修持,他是断不可从“磨砖不可作镜”中悟到要车快须打牛的。怀让和尚的这一开示,正好使濒临开悟的马大师得到了良好的增上缘,他于斯获得了顿悟。反之,怀让和尚所遇的若不是修学如马大师这样的法器,他也断乎不会如此去开示的。禅门中所谓的顿渐,我看颇可以“孵卵”为喻。若卵末孵满时日,母鸡是断不敢去啄破蛋壳以出其子的,因为那样做只会活杀小雏;然而,当孵期日满,子雏已成,而其自力又无法破壳而出,若母鸡不助一嘴破壳之力为增上缘,其子雏也势必会窒死壳中。怀让和尚的那一“打车打牛”的开示,正好打在机缘成熟之时,由此亦可见出:站在禅法的了义上讲,是不应该立顿立渐的。所以后世青原禅中曹洞一派的大德力主顿渐兼融,盖深得此理:因为,无论是偏顿或偏渐,都将是要坐杀禅机的。

山风阵阵,日色渐宴,我这才觉得自己伫立于磨镜台前已久。离开古德传灯的慧地,我虽于色界上的风景似一无所得,但颇觉得于心法上那段风景似非纸笔而可言之。聊书此数语,爰识往事云尔。

End

蔡日新:对牛头禅衰落的思考

对牛头禅衰落的思考蔡日新神会和尚的一生,幸亏遇上胡适博士的考证,才使得其生平业绩得以昭显,同时也使其在禅宗史上的地位得以确立。而与神会和尚一样,牛头法融与牛头禅的事迹,则赖印顺长老得以厘清,从而使得法

蔡日新:禅门境界论

面对禅家证悟的境界,门外人毕竟只是雾里看花。因而,在有些学者的眼里,禅法的修证,被认为是一种神秘的精神体验。如果站在实修的角度上说,禅悟不仅是一种实在的境界,而且还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法喜受用。这种受用,

蔡日新:对湘赣丛林成功经验的思考

曹溪禅法经过其门人向多头弘化之后,慧种撒播大江南北,但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的毕竟还是在湘赣丛林中筚路蓝缕、开创丛林的南岳与青原两系禅。经过怀让与行思弘传出去的这两系禅,至他们的第二代石头希迁与马祖道

蔡日新:道生法师的佛性思想

道生法师的佛性思想蔡日新大凡衡量一位思想家的历史地位,往往不能只看他在世时的名闻是如何地显赫,而重要的是要看他的思想究竟能给后世造成多大的影响,要看他的思想在后世能否显现出不朽的价值来。如果以这样一种

蔡日新:达摩东渡及其禅法的弘传

中国禅宗的思想,虽然在魏晋时期便已具雏形,但禅宗作为一个宗派的形成,毕竟是在达摩东渡以后。也就是说,禅宗的思想付诸禅林僧团的实施,并成为一种丛林的风尚,毕竟是祖师西来以后的事了。在僧稠、僧实等禅师拥重

蔡日新:禅家悟道因缘分类释例

禅家的修为,说千道万,旨在悟道。为了悟道,禅师们往往历尽艰辛,他们甚至还要经过一番大死一场的痛苦考验,才能在那山穷水尽之际,见到柳暗花明的新境界。诚然,对于这种境界进行文字性的描述,毕竟如同雾里看花,

蔡日新:从四祖到五祖看中国禅宗的奠基

从四祖到五祖看中国禅宗的奠基蔡日新对于中国的禅宗,人们一般比较熟悉自六祖以后的禅师传记,但对于六祖以前的历代祖师的奠基功绩,则所知者愈少。其实,在中国的禅宗史上,初祖与二祖时期的禅法弘布,尚处在一种初

蔡日新:禅话二则

禅话二则蔡日新一一日,一位高明的业医佛友造访容膝居室主人。宾主寒暄之后,佛友便述及他平生治病救人的事迹。“阿弥陀佛!”容膝居室主人说:“像您这样救死扶伤,一生所获福德应当不少哇。”医生说:“先生,照您

蔡日新:石头希迁禅学思想论略

唐国子博士刘轲云:江西主大寂,湖南主石头,往来瞳幢,不见二大七,为无知矣。足见,二大士对中国南方禅学影响之大,事实上,六祖以后的五家禅,基本上是在二大士所奠定的基础上繁衍而成的。如果要打个确切一点的比

蔡日新:磨镜台前的遐思

磨镜台前的遐思去年,我有幸去南岳一游,瞻礼岳中胜迹自是人生一大快事。磨镜台作为昔日怀让和尚传灯的慧地,自然是更加令人神往了。乘车抵南台寺住了一宿以后,昱日即登山揽胜。在福严寺(原般若寺),我们巡礼了七

蔡日新:车前草

车前草蔡日新旷久的都邑生活,使人觉得怪腻烦的。那些青色的怪物--各种各样的水泥建筑物,它们吞噬了原本是绿色的那一片天地;那些黄色的、或青色的浓烟笼罩着原本是蔚蓝的天空;各种不可名状的气味将大自然原本的

蔡日新:石头希迁《草庵歌》简析

吾结草庵无宝贝,饭了从容图睡快。成时初见茆草新,破了还将茆草盖。〔简析〕《草庵歌》原载《景德传灯录》卷三十,题为《石头和尚草庵歌》。全偈共八段,多为三三七七七句式,与当时流行的《五更转》、《十二时》等

蔡日新:见道与护持

佛门修行,无论修持哪个宗门,恐怕都离不了开悟见道,否则,盲修瞎炼,将终无了期。所谓开悟,其实是开示悟入一语之省,它指的是开悟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与入佛知见.《法华经方便品》说: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

蔡日新:杨岐派的成立

杨岐派作为临济宗的正脉,它的成立时间却不似黄龙派那么快,但待到黄龙一派人间四月芳菲尽之日,而在杨岐禅却恰好是山寺桃花始盛开之时。我们上文中已经说了,杨岐派的正式成立,应当是在五祖法演门下的昭觉克勤禅师

蔡日新:希迁行状系年考略

1、生卒籍里。公元700年,希迁禅师出生于端州高要(今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县)陈氏乡民家。今按:《宋高僧传》卷九云:希迁于贞元六年庚午岁十二月二十五日顺化,春秋九十一。《景德传灯录》卷十四及《五灯会无》

蔡日新:禅课赘语

禅课赘语从痛处下针砭修行贵在从痛处下针砭。依通常人情,即于人所难行处能行之,于人所难舍处能舍之,这才 找到了修行的用功之处。十二缘中,若断根本无明,也只须向贪爱一缘入手,则无明自息。 古贤圣讲进德修业

蔡日新:正传禅师

正传禅师蔡日新正传初号一心,字幻有,俗姓李,应天(江苏南京市)溧阳人。关于正传的学佛历程,在《龙池幻有禅师语录》卷九的《机缘自序》中,正传曾有叙述。对此,《续指月录》也载之颇详。正传儿时身体肥胖,性灵

蔡日新:时刻把握好自己——读《坛经》示感

时刻把握好自己读《坛经》示感佛门中因八万四千法门之别,导致了行持方式之千差万别。但从目前之佛教信徒来看,大多为入寺烧香以祈加持者,甚至有个别人于世间作尽三恶而入寺求禳灾,不少尚是入寺化香烛求福者。佛法

蔡日新:悟道因缘多

禅宗发展到了晚唐五代以后,丛林中积累了大量的公案素材,加之丛林中一些大德也常常以举古德公案因缘令学人参究的方式来传道,遂使参究公案之风盛行于丛林之中,因而以此因缘悟道者亦不乏其人。云门宗中慧林宗本参学

蔡日新:德山悟道事略的启示

德山悟道事略的启示中国的南禅,有许多禅德颇遭后人的讥议,尤其是那些禅教作风凌厉剀切者,则更为人所谤讪,唐代的德山宣鉴就是其中之最遭非谤者。清代雍正不只是敕将德山逐出禅宗名籍,而且还大加 呵责说:“如德

蔡日新:老去能添晚节香--读弘一大师的咏菊诗偈

《虞书.舜典》曰:诗言志,歌咏言古人亦常言文如其人,大凡一个真心的艺术家,往往能使人从其诗作中见出其人格来的。弘一大师在家时精通音乐、戏剧、书法与绘事,在艺术的天地里,大师兼擅众长,方驾前贤而鲜见有来

蔡日新:时时观照 遣除障缘

我们在竖立了坚定的信念之后,为了保障我们的这一信念得以实现,还必须注意时时遣除障缘,才可以使我们居于永不退转之地,从而证得菩提道果。诚然,我们目前还是凡夫,但正因为我们是凡夫,所以才有觉悟的必要;也正

蔡日新:禅偈品旨五首

禅偈品旨五首蔡日新傅大士[1]空手把锄头[2]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注释][1]傅大士(497年 ̄569年):浙江义乌人,出生在义乌双林乡,以故人们又称他为双林傅大士,亦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