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藏传佛教的八供及其意义详解
2025-04-08 10:18

藏传佛教是多善巧、多方便的佛法。因此,不论是寺庙、佛堂中的摆设或是修法时所用的法器,即使是小小的东西,都有它所要表达的深奥涵义。如置于坛城前面,用以供佛的八供杯即是一例。

「八供」是古印度传统上迎请供养国王等贵宾的礼仪,佛教徒则以此方式供佛。

八供之排列次序为:饮水、浴水、花、香、灯、涂油、食、乐。

因印度天气酷热,贵宾远道而来一定很渴,所以在迎请国王时,先将饮料供上让他们解渴。接着端来洗足水,让贵宾用以浴身,将风尘仆仆的路途中所沾染的一身尘埃洗净。然后献上鲜花,并拿着香为贵宾引路,前往房内的应供处。如果室内光线较暗就点灯照明。又因为天气炎热,印度人有身涂香料的习惯,所以会供上一杯香油以涂身。当一切都就绪时,便供养上食物。而贵宾在用餐时,还可欣赏歌舞音乐的表演。缘起于此,八供便依照这样的次序排列来供养诸佛菩萨。

此外,就佛法而言,我们所看到的花,是以眼睛所见到的东西,因此它代表一切色尘;海螺则代表耳朵听到的所有声音;香是用鼻子来闻;食物味道是可以品尝的;身体的涂香是触觉。也就是「色、声、香、味、触」觉,包含了我们在世界上所觉知、所拥有的一切事物。因此之故,一个简单的八供杯,就供养了整个宇宙五妙欲的所有东西,是殊胜的大供养。

献供是佛法修习的一部分,有些寺院中所看到的供品是依传统方式献供的。这些献供不仅仅是仪轨的一部分,而是发愿服务众生的延长。

献供是执与贪的对治方法。献供有其物质的意义,就是一个人献出他所有的有价值的物品。或者,某些人可能象征性地献出所有财物,想象众生因此获益,一切困乏获得补偿,圆满布施波罗蜜。一般言之,佛坛上献供以七种为一组,放在七个容器中,每一供品均有其特别的意义:

「水」之供养(一) -饮水

第一个供品是饮水。供水的功德是在消除众生的口渴,尤其是饿鬼道的众生可以因此而解除口渴的痛苦。供水亦有使众生广被佛法慈悲,终能身心清凉的目的。

「水」之供养(二) -浴水

饮水及浴水做为供品,并非佛陀口渴或需要清洁,而是向皈依的对象献水可以帮助我们积聚功德而得到自身的清净。我们的身体有许多缺陷而且很脆弱,献供的目的也有消除我们修法、修习禅定及了解佛法时会遇到的障碍。

供水时,杯子要擦干净,先倒入一点点水在第一杯中,于后依次过滤一遍。再以一粒米宽的间距排整齐。由右边到左边依次倒入清水。不宜太满,可保留一粒米之高度,特别要注意供水的五种过误,要能远离才可得到五种功德。

五过患说明如下:

1﹒水没有流满器时,在心绪中的功德也曾有「不满」之过。

2﹒若水满而溢,业障也自有「满而溢」之缘起过患。

3﹒杯子与杯子之间不留距离,曾有遇恶缘朋友之过患。但若相反,杯子间距太宽时,有远离上师及善知识的过患。

4﹒一列排得歪歪的杯子,曾有此生、来生、身心不正的过患。

5﹒流水满溢流到桌面上,或米中有水,水中有米时,此世眼睛曾不明亮及常常流眼泪和有眼屎之过患。因此,我们一定要远离五过患才能得到反过来的五种功德。

据说毗婆尸佛涅盘而有比丘至城里托钵,有不少施主都供养了丰富食物,而一对贫穷夫妇一无所有,就以一陶钵的清水为供,心中生起十分恭敬清净的心供养之。后来,他们住生时,升到了三十三天。

这对贫穷夫妻由于供水功德广大,积累了很多善净资粮,在每一世代都投生贵族,身形美好。到了释迦牟尼佛时代,又投生到祇园精舍的富贵人家中作儿子,成为金色家族中的孩子,取名「金神」,满众生愿,不论衣食、宝玉、皆可如愿,后来金神在佛前受比丘戒,得罗汉果位。

「花」之供养

第三个献供是花,以此将成就者周围庄严,虽然献花对于圆满的佛界并不需要,但这对献供者有利益。也让我们有意愿使所有众生可以找到高贵的住所,终极可具备像成就者一样圆满的种种相貌及特质。

如何以供花来累积福德资粮呢?从前迦那迦牟尼佛在世间应化时,许多比丘在城中托钵,富贵人家以美食供养,而一贫穷人什么也没何,但他对比丘生起无比信心,恭敬地在草地上摘了不同颜色的各种花朵,以很清净虔诚的心来顶礼,供养。他后来在释迦牟尼佛的祇园精舍投生为一富贵人家之子,相貌庄严美好。出生时,天降花雨,得到「花神」之名,这位「花神」后来长大,在佛前受比丘戒得到罗汉之果位。可见供花时,最重要的是以虔诚清净的心,发愿众生皆能得到佛陀究竟果位,即使是小小的花朵,也因发心广大而会有极广大的功德利益。

「香」的供养

献香并非因为佛菩萨需要借此除去身上的味道,而是献香可以消除不快及不健康臭味的产生,所积的功德最后可实现修行深妙香气的完成。据说完成修行的人都被甜蜜芬芳香气所包围。

至于「香」的供养方面又是如何呢?依材料的来源可分为纯粹自然的香,与合成的香;天然的香例如檀香、沉香、柏树叶子、樟木、甘香松、当归、稻壳、杜鹃花等。合成的香如:1﹒红白檀香2.五妙供3.麝香4.木棉花等洁净之材料合起来做成卧香;合成香成自然香来供养,全依每个人的能力而定,重要的仍是「发心」。

天然香要很干净,合成香是成品,关键是心中保持虔诚,放香入炉,点火燃香为供养,先为无边无际的虚空如母众生得佛果位来生起菩提心,此为前行发心;正行时以三轮体空之观念来思惟,供养完的结行回向至为重要。以文殊普贤菩萨如何利益众生而来回向,我也如是件回向。供养功德不立即回向,一旦生起烦恼时,功德会消失,因此回向是很要紧的事。

「灯」的供养

第五种供品是灯烛。诸佛菩萨,用他们慧眼来净观,并不需要灯烛来为他们照明。献灯是让献供者练习观想所有众生的无明都获得清除,献灯也是为了最后在众生中知识及经验可以明白的表现出来正如在佛陀及觉悟者清净心中自然流露的一样。

材料方面如灯油不论奶油、酥油、植物油都要很干净。供杯不论:金、银、铜、铁、陶、玻璃等不同材质,以自己能力为考量重心,而灯心要格外洁净,根部直稳,表戒律清净。中部厚实,表禅定力佳。末梢心尖易点着,表智慧力。

点着了油灯,以清净心来供养并且念供灯祈愿文并专心思惟观想佛陀净土似太阳灿烂明光生起。以清净虔诚之心供灯之后,并将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供灯祈愿品是宁玛巴大岩藏者敦殊仁波切加持的法语。供灯功德殊胜极了,有褐云:「供灯幅德无穷际,却除无明具慧眼、智慧脉广净恶业、超越三界证三身」。

涂香(香水)

容光焕发而圆满的成就者当然不需要尘俗中的香水来经验自然圆满境界,但我们献香水是为了暂时净化不良的习性,如贪、瞋、痴,而最后不但是习性,连外界周围也被清净而圆满了。

「食物」、「果」之供养

第七供即是食物。成就者不需要食品之供养,供食品之目的是暂时消除众生饥饿的痛苦,并带来充分之食物。最后献食物可令众生经验到静思圆满的境界「三摩地」,令众生依静思之自然资粮而生活。

谈到供果来累积福德资粮前,先说一则小故事:过去印度有一对贫困的母子,当儿子一远去他方种田时,母亲为他备了食物作为午餐。当他正想吃时,来了一位托钵的比丘;儿子想我们家前辈子也没累积资粮,如果这辈子不累积资粮,下辈子会更贫困啊!于是以恭敬清净心供食给比丘,并发了很大的愿。这一念殊胜的大愿,使他下辈子转生为王子,吃穿不愁。

因此我们也要以清净心为自己及虚空的众生发愿供养三宝,由于发心清净,并且回向,不只得到国王果位,还会说得佛陀之圆满果位呢!

「乐」之供养

供养美妙音乐作为累积资粮之方式又如何呢?我们先以铃之妙乐为例。一般在佛堂或佛塔、寺院的角落有铃、风吹铃响,以此妙音供佛之意是对佛陀身法意清净之赞颂、用唱颂方式礼赞三宝、功德尤其广大。

过去,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一国王叫波斯匿王,他带着眷属一起去祇陀林,忽闻妙音响起,一路上连大象、马匹、畜牲们都驻足谛听。波斯匿王十分好奇,心想是谁的歌声如此迷人,连畜牲们都如此沉醉?原来是一位个子小小的比丘唱颂的。波斯匿王请教佛陀:「小小个子比丘是什么因缘而有此美妙唱颂能力?」佛陀说:因为他曾在迦叶佛的舍利塔上供了一个金铃子。并发了清净的大愿,因此在五百劫之间,都有能力唱出美妙之声音,令众生陶醉。

所以我们在佛堂以三清净来供养-发心清净、正行清净以及回向清净,不论风吹小玲、大喇叭、哨钠、笛子、跋.…供养之后,都可能如小小个子的比丘一般,具足佛音六十支的美妙成就。为什么佛前供水、花、香、灯、涂、果、乐等八供呢?这是缘自印度的习俗,客人来到家中,先招侍人喝水、然后洗脚,再挂朵花在脖子上,以香熏一熏全身,然后亮起灯来,身上涂得否香来,并给予食物招恃,全部都具全之后,再弹琴给客人享受。

我们供养佛陀以八供,但其实三宝是不需要这些供养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众生能累积资粮而来做八供的,而供养也以发心广大的前行、思惟三轮体空的正行及普皆迥向的结行三清净为关键。前次尊贵的堪钦仁波切来弘法所赠之口诀法语,亦再三提起;人人本具的圆满佛性不宜向外寻觅,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修!唯有时时观照自心,好好积聚福德资粮,才能见得心的本来面目,认识珍贵的心中摩尼宝珠。供养以动机纯正最珍贵,莫流于虚荣的炫耀比较。

End

海潮音之意义及其旨趣

◎印 顺太虚大师创办本刊以来,已进入三十四个年头。当时就定名为海潮音,所下的定义是:人海潮中之觉音。我们抱着小鸟救火的精神,决不因力量的微薄而自馁;遵循虚大师踏出的径路,尽我们的智能,来播送人间的觉音

藏传佛教的文物宝库

◎ 王家鹏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收藏文物一百多万件,其中与西藏有关的文物就有几万件,是中国内地保存最完好、最丰富的西藏文物宝库。由于皇宫的特殊地位,文物的特殊来源,使

“最初的目标”,生命存在的意义和根据

明伟法师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个公案:讲某日寺庙要扩建殿堂,有一棵珍贵的银杏树需要移栽到别的地方。方丈命他的两个弟子去做这件事,办好后回来复命。两人来到树前开始挖土移树,但刚挖了几下,一位小和尚就对另一位说

生命的意义

◎ 林清玄坐计程车,司机正好是我的读者。在疾驶的车上,他问我:林先生,请问你,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是第一位问我关于生命意义的计程车司机,一时之间使我怔住了。我的脑海浮现出我读中学时,学校大礼堂门口的对

李炳南:动物注定要死,放生意义何在?

答:佛教人士常常放生,但既然在放生后动物一样会死,放生又有何意义呢?你的推论如果成立的话,你生病时也就不用服药了,反正迟早你也是要死的。世间上的众生,当然最终也必会经历死亡,而且还会再有转生。被放生的

李炳南:助念之意义 - 助念之规矩

助念即助对方往生。助念者对往生之道理与方法,必须清楚,对方才能得到利益。人临终时,各人神识不一。平日所为,此刻影子会一一现行,带著本性往外走。此时完全是业力在作主,力量大者,在前头。恶业多,则恶种子力

人活一辈子,意义何在

◎ 学 诚问:阿弥陀佛,顶礼师父!付出了很久的事情却没有得到成果,非常不甘心,又有点怀疑自己,应该怎么思维呢?感恩师父!答:不一定是没有成果,而是自己眼里只有特定的结果,对其他的收获视而不见。问:师父

礼佛的三个重要意义

◎ 惟 传我们每天早晚的礼佛运动,有很深的含意。现在如果你还不能够体会到礼佛深义的话,没关系,你可以按照你原来的礼佛方式来做,后面会跟大家再解析礼佛的深义。现在大家就找一个适当的位置,以后这个时段你进

浴佛的意义

浴佛的意义◎ 衍 慈释迦略史 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四月初八佛陀诞生在印度迦毘罗卫国(尼泊尔境内)为净饭王太子,俗名悉达多,从幼聪智非凡,文武双全,样样精通。二十九岁弃王位及一切荣华富贵,于二月初八出家,

结夏安居的意义与供养安居僧的功德

何为结夏安居?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订定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之期。在此期间,出家人禁止外出,聚居一处精进修行,称为安居。这是雨季期间草木、虫蚁繁殖最多,恐外出时误蹈,伤害生灵,而

修行是唯一有意义的事情

修行是唯一有意义的事情达照法师有人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告诉他:修行是生命中唯一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我们这个世界和我们这个身体都是由我们的业构成的,业的善恶好坏决定了我们这个世界和身心的好坏,业就是行

送子观音的审美意义

送子观音的审美意义◎ 孙绪会《法华玄义序》说:妙者,褒美不可思议之 法也。妙是佛家对一切至美之物的命名。可见在佛教里,不可恩议是与美的观念相联系的。佛教审美有几个特点:第一,超越性,世俗眼光看来不可

花开的意义

◎ 宽 毅又是一年草长鸢飞,陌上花开,桃红梨白的好不热闹。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想,在这样朝气蓬勃的春日里,做一些没意义的事情是很有趣的--比如思考--花开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几乎没有标准答案的,即

禅宗的人文意义

◎ 楼宇烈禅宗在很多方面恢复了原始佛教那种以人为根本的理念,反复强调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皈依者皈依自性。自性皈依,所以它不是外在的。禅宗里面有一个说法,《坛经》里说:佛是自性做,莫向身外求。自性迷

念佛七的目的意义和一心不乱

念佛七的目的意义和一心不乱我们的念佛七今天开始了。我想在这里谈两个问题:一、念佛七的目的及意义打念佛七,这个打字,就是举行的意思,我们平常说打普佛的打字,也是举行的意思,七就是七天的时间。打念佛七,就

传印长老:讲经说法的十大意义

一、讲经说法,是出家僧伽的天职,即本职工作。依佛为师,出家为僧,则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化众生以利他;利他既是自利,自利完全是为利他。自他同体,若无众生,即无佛故。经中将众生譬喻为树根,把佛菩萨譬喻为枝叶

佛说人生是苦的意义

◎ 弘 一佛指示我们,这个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真义的人,就生起错误的观念,觉得我们这个人生毫无意思,因而引起消极悲观,对于人生应该怎样努力向上,就缺乏力量,这是一种被误解得最普遍的,社会一般每拿这消

洒净的真正意义

好几种,这是我根据佛经理解的。洒净的意义是把加持了大悲咒的水洒出去;第一个作用就是清场。洒出去,洒到谁身上,沾谁谁得度,这也是救度众生结佛缘的一个含义。比如,我想在这个地方举行一个什么佛事活动,这个地

缘起性空及其实践意义

◎ 果 悟缘起性空可谓是佛法的核心,佛陀在一代时教中,虽说了种种的法门,但无一不是缘起性空的多方面开展,譬如四圣谛.三法印。十二因缘,八正道等,无不依缘起的相依性,说明宇宙人生的成坏生灭之理,于理性的

佛教六和合精神的现代意义

圣凯法师佛教自古以来就有追求和平、崇尚和谐的传统,在佛教教规教义中,蕴含着丰富的有关和谐的训导与启示。如何深入挖掘佛教教规教义中蕴含的有关和谐的思想资源,为和谐奥运、人文奥运服务?这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向

施放焰口的意义

施放焰口的意义◎ 圣 严据佛经所述,焰口是指鬼道之中的饿鬼,鬼道众生分为三等:1、在生之时,做了很多善事,若投为鬼,便成福德大力的多财鬼,一般人所信奉的城隍及土地等神祗,即属于此类的鬼神。2、在生时

超度的功德和意义:对去世多年已投胎者仍利益很大

超度的功德和意义:对去世多年已投胎者仍利益很大先人即使去世很久,假使中阴身已经投胎,阳上为其所做功德仍然可以回向助其转业,可使他们在所生道中,获得福德资粮。有一个佛典故事:释迦牟尼佛之功德主,他的小儿

《魏书·释老志》之意义

◎ 昌 达 在佛教研究中,《魏书释老志》有重要的价值,除了它是最早关于佛教历史和思想的全面记载之外,有一些特别的史料价值。日本的冢本善隆、台湾的蓝吉富都已经指出: ⑴ 对于中国佛教制度,它记载的元魏僧

礼敬的意义

礼敬的意义◎ 济 群礼敬诸佛,为普贤菩萨的第一大愿。何谓礼敬?礼 是顶礼、礼拜之义,包括合掌、问讯、鞠躬等表示谦恭的方式,主要指外在行为。敬 是恭敬、景仰之义,主要指内在心态。礼和敬是相互的,如果礼

楼宇烈:佛教的现代启示意义

我们现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病态的社会,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充满了种种的矛盾,人跟自然的矛盾、个人与社会的矛盾、自我的身心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造成都可以说是由于我们人的自我的异化。哲学上讲的异化的含义就是本来

佛七的目的意义和一心不乱

昌臻法师我们的念佛七今天开始了。我想在这里谈两个问题:一、 念佛七的目的及意义打念佛七,这个打字,就是举行的意思,我们平常说打普佛的打字,也是举行的意思,七就是七天的时间。打念佛七,就是举行七天专门念

准提菩萨造像意义

准提菩萨造像意义◎ 清 净准提菩萨的造像,有二臂、四臂至八十四臂等九种。不外,一般佛徒所供奉的造像大抵以十八臂三目者为多。其实还有其他的形像,如八臂的准提菩萨或四臂准提菩萨等,这里我们针对一般常见的十

禅的意义

禅 的 意 义◎ 陈荣赋从本质上看,禅是见性的方法,并指出我们挣脱桎梏走向自由的道路。由于它使我们啜饮生命的源泉,使我们摆脱一切束缚,而这些束缚使我们有限生命时常在这个世界上受苦的,因此我们可以说阐释

徐恒志:涵芬集 第一部分 心法指归 六、三皈依的意义

六、三皈依的意义[《觉讯》原文为归字,今改为现代常用的皈字,编者注。]一个佛教徒必须要受三皈依,三皈依是学佛的基础。今天我想把三皈依的道理简单扼要地分四点来说明:一、什么叫三宝;二、什么叫皈依;三、为

楼宇烈:禅悟的认识论意义

佛教以悟为修行的根本目的,所谓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坛经》)[1],充分道出了悟的重要性。悟,指生起真智,扫却迷妄,断除烦恼,证得佛法的真理。其中,包含了两方面的意义,从开悟方面讲

禅僧行脚及行脚的意义

明海法师在中国历史上,禅僧行脚是有非常悠久的传统的。古代中国寺院有讲寺、律寺、禅寺,一般地说,讲寺、律寺这些寺院的生活是相对稳定的,只有在唐朝以后勃兴的禅寺,禅僧行脚才是真正蔚然成风,而且是每一个禅僧

一日禅|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

旅游的意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代社会的旅游风气兴盛,这是值得鼓励的好事。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可以增加对地理环境的了解,对历史文化的探索,对风景古迹的欣赏,对结伴参访的联谊等。旅游,无异于户外教学,是增

佛教双手合十背后含藏着什么意义?

合掌又称合十,其中内含有十六种意义:一、合者,和也,代表和平、友好、团结合作。手握拳或手拿武器,表示争斗。双手抬起,示赤手空掌,即无争斗之意。又因一只手也可伤人,现两掌相合,则全无伤他之意。十指合于一

陈兵: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及其当代意义陈兵〔摘要〕圆融是中国化佛学思想的重要内容,由中国佛教理论家所创造。圆融思想虽是中国佛教大德禅观中的智能并主要运用于禅观,然其理、境无不本于印度大乘经教。在中国佛教中,圆

陈兵:佛法依正不二论的现代意义

依正不二,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依正二字,乃依报、正报的略称。正报,指众生乃至诸佛的身心,即生命主体;依报,指生命主体所依止的国土,即生存环境。佛法说身心世界皆是业力之果报,故名依正二报。《三藏法数》卷二

解读藏传佛教的慈善传统:源于善恶有报和慈悲观

佛教的慈善事业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历史上各个朝代的佛教都有兴办义学、修桥补路等多种领域的慈善事业。而藏传佛教将慈悲作为佛道之根本,也提倡无私利他、奉献众生的善行。佛教的慈善事业的形成与佛教的因果论、慈

雪漠:出离红尘,追寻人生的意义

出离红尘,追寻人生的意义人生为了什么?我这辈子做什么来了?我活着是为了什么?我死后,除了我的子孙,还会有人记得我吗?我这辈子做过的事情,可值得为他人所称道吗?我与这世上庸庸碌碌的其他人,可有什么区别呢

详解神秘的佛教安葬仪式之一:“坐缸”

近几年,各地纷纷出现某位法师去世后坐缸数年而成就不坏肉身的报道,似乎坐缸成为肉身不坏的必备条件或代名词,致使很多佛教信徒也特别热衷于坐缸,把坐缸看成佛教传统及检验修行成果的手段,故有必要就此问题作一厘

详解汉传佛教寺院天王殿的秘密

天王殿是三门内的第一重殿,殿中间供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像后供韦驮天,面向北,东西两旁供四大天王像。四大天王东方天王名为提多罗吒,此云持国,能护持国土,领毗舍阇(此云颠狂鬼)、乾闼婆(此云香阴)神将,是帝

刘常净:十二门论释义 甲一 总叙造论的意义

正释论文释此论文,分作三大段,第一,总叙造论的意义。第二,释“十二门”以为正宗。第三,总结一论旨归无生毕竟空。??甲一 总叙造论的意义乙一 标明造论的宗旨说曰:今当略解摩诃衍义。?此论偈颂和长行都是龙

雪漠:事物本身没有永恒不变的意义

事物本身没有永恒不变的意义有些人行善带有一种目的,有些人行善只是一种手段。当它仅仅是一种手段时,就有可能被人称为伪善。不过,笔者认为,只要这个善的手段所引起的行为、结果具有善的效果,那就不应该被称为伪

雪漠:藏传佛教要做到“九个面对”

藏传佛教要做到“九个面对”——雪漠在“首届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论坛”发言各位高僧大德、各位仁波切、各位老师和朋友,大家好:在这个论坛上,香巴噶举和在座的其他教派不太一样。目前的香巴噶举不再像一个宗教教派

学诚法师:学会闭嘴 意义非凡

在佛门里,有这样一个现象,对刚出家的弟子来说,师父一般都告诫,出家人头几年都要少说话,内心要寂静。这实际上是训练止语,所谓止语,就是强行训练自己控制语言的能力,而且每天晚上睡觉前要反省一下今天说了哪些

绿色人生!高僧开示吃素的功德和意义

我们祖先说过:一日吃素,天下杀生无我份;你今天吃素,今天全世界的杀生就与你没关系,这就像互联网一样,你的电脑没有连接到杀生的网络里。我们的祖先又说:吃他一口肉,欠他万万千;世间最惨的事情莫过于生命屠杀

林克智:菩提达摩禅学及其现实意义

少林名刹远承祖灯。卓立道风,龙象辈出,已历1500个春秋。随着国家昌盛繁荣,法运回升,少林文化也由衰而兴。为更好地体现寺院特色与弘扬禅宗祖庭及其禅法,特撰此文。一、菩提达摩行略菩提达摩(?-536,一

宽见法师:觉得人生没意义特空虚,不知道该怎么办?

问:师父新年好,您在哪我想看看您,我现在读高三了,可没心思读书,觉得人生没意义特空虚,不知道该怎么办?释宽见答:新年好,你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不过想想看,你才不到20岁,而这个世界变化很快,你再执著的

真言宗的意义是什么

延历二十三年(804),空海入唐,师事惠果,大同元年(806)返国,以时机相应,受朝野归仰。自来日僧入唐请回经籍者虽有所谓入唐八家,然得七祖之嫡传、化风之盛,则无出空海之右者,故以之为付法第八祖,并被

正等正觉的意义是什么

正等,就是万般事物,一切所见,都归为虚空幻花,如是而看,如是而见,是为正等;正觉,将一切所知所见,都归为故事,置于一边,而觉知在另一边,永不被污染,只是知道,这就是正觉。正等正觉,是一位修行者基本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