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长者子斋僧获福
2024-10-18 12:27

长者子斋僧获福

◎ 般 若

佛陀时代,有一位长者子,年纪很小时便失去了双亲,一切都必须自食其力,生活非常的穷困与孤苦。一天,他听人说,如果能至诚供养三宝,死后便能往生忉利天,过着非常快乐的日子,不再有人世间的苦难。

长者子心中不禁涌上一股喜悦,于是积极地打听,究竟要准备多少财物才能供养佛陀及僧众?一打听下,需要三十两金,长者子心中很难过,因为自己不晓得要如何去筹措这一大笔钱?但他并未因此气馁,一想到自己此生的遭遇,便下定决心,即使再苦也要凑足三十两金子来供养。

于是他来到一户非常富有的长者家,长者好奇的问他:你有何要求呢?贫穷的长者子说:您可否让我为您工作三年,但我希望能得到三十两金子的酬劳,如果您愿意,任何工作我都愿意做。富有的长者见到他如此坚定,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由于他的品行正直,且任何大小杂事都能圆满完成,因此帮长者赚进了非常丰厚的财物,不到三年,便获得了三十两金的酬报。主人于是问他:你已如愿以偿的得到三十两金,将来有何打算呢?长者子便将自己的心愿告诉主人,主人一听,立刻欢喜地说:我也很希望能供养佛陀及僧众,让我们一起邀请他们,接受我们的供养。长者子听完便前往佛陀的住所邀请,佛陀也慈悲地答应了他的请求。

到了供养的这一天,正巧碰到城中节庆,许多人也准备了食物供僧。当僧众们来到长者子的住处时,虽然有满桌丰盛的斋点,但因已吃过,所以只用了少许的食物。等到众僧离开,长者子不禁难过地哭出来,心想三年来的辛苦,就是希望能斋僧,如今僧众只吃了一些,看来自己是无福投生天道了,于是他决定去佛陀的住处,将自己的委屈告诉佛陀。

佛陀听完后,便安慰他说:你已发心成就此愿,即使僧众都不食用,你的愿望也一样可以实现,更何况僧众们仍然食用了一些,所以你不必烦恼。长者子一听,心中的烦恼及悲伤立刻消除,露出了微笑,满心欢喜地回家去了。

就在此时,有五百位商人正好来到此地做生意,希望能找些食物充饥,但由于当时闹饥馑,粮食并不充足,所以无法有多余的粮食供应这五百位商人。这时有居民建议他们,可以到长者子家,因为长者子设宴要供养僧众,所以食物必定充足。于是,五百位商人立刻前往并说明来意,长者子心想,这些供僧的食物还剩许多,不如就与这五百位商人结缘。五百位商人为了表示谢意,都各自拿出一颗宝珠及一铜盔要赠送给长者子,长者子却心有所顾忌,不敢接受,便去请示佛陀。佛陀告诉他:这是你发心的福报,可以收下,不必烦恼,将来也能有生天的果报。

而这位富有的长者,因为只有一个女儿,见到长者子品行端直,慈心布施,便将女儿嫁给他,并掌管家业,于是长者子成为舍卫城中最富有的人了。

摘自《杂宝藏经》

End

法宝髻长者

善财童子一心正念,一路上思惟着无厌足王所得的如幻智慧法门,渐次地向南游行,或者经过人间的城邑聚落,或者经过旷野偏解的岩峻山谷、卧藏着的狼虫虎豹、恶兽围绕等险难之处。可是善财童子不觉得疲劳,他为法忘躯,

长者子斋僧获福

长者子斋僧获福◎ 般 若佛陀时代,有一位长者子,年纪很小时便失去了双亲,一切都必须自食其力,生活非常的穷困与孤苦。一天,他听人说,如果能至诚供养三宝,死后便能往生忉利天,过着非常快乐的日子,不再有人世

折服婆罗门长者

折服婆罗门长者◎李玉川迦旃延遵照佛陀的教示,到处宣扬四姓平等的主张,很多婆罗门知道了很不服气,希望找机会来向迦旃延问难;他们心想,若不把迦旃延难倒,婆罗门种族从此就休想再抬头了。可是,善于巧辩的迦旃延

耶舍长者闻法的因缘

耶舍长者闻法的因缘证严法师佛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一切因缘生,一切因缘灭,因缘来时,就要看我们是否能好好把握因缘,佛在

阿那邠祁长者投生天道缘

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是会发现的,欲界中的天道是非常好的,是非常幸福的,天道里的众生是有极大的福报,寿命很长,神通广大。所以也是有很多的众生都想生到天道之中。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阿那邠

海涛法师:海涛法师《辨意长者子经节录》

长者子辩意白佛言:人何因缘得生天上。 复何因缘来生人中。 复何因缘生地狱中。 复何因缘常生饿鬼中。 复何因缘生畜生中。 复何因缘常生尊贵众人所敬。 复何因缘生奴婢中为人所使。 复何因缘生庶民中。口气香

第689部 须摩提长者经 - 乾隆大藏经

须摩提长者经 (一名会诸佛前亦名如来所说示现众生)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洹精舍。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世尊时到着衣持钵。与阿难俱入城乞食。是时城中有大长者子。名须摩提。是人命终。父母宗亲及诸知识

第704部 佛说长者音悦经 - 乾隆大藏经

佛说长者音悦经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尊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及诸菩萨。清信士女。一切普会。围绕说法。佛告大众。彼有长者。名曰音悦。财富无数。年老无子。以为愁戚。虽其然者宿福所追。其报有四。

第690部 长者懊恼三处经 - 乾隆大藏经

长者懊恼三处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舍卫城。有大长者。财富无数。田宅牛马。不可称计。家无亲子。其国俗法。若无子者。寿终之后。财没入官。长者夫妇。祷祠诸天日

钟茂森: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钟茂森博士“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里讲的是长幼要有序,要能够互相懂得这种礼。长辈当然无论饮食、坐、走路都是要先,晚辈走在后,这种先后不能够打乱,一打乱就不符合礼了。不符合礼的时候,自然人

钟茂森: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钟茂森博士“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这是跟长辈在一起的时候,这长辈当然都包括父母、兄长和领导,凡是年龄高过我们的,或者是地位高过我们的,学识、道德高过我们的,还有我们的老师,这些都是长者的范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第80部 - 大藏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隋洋川郡守瞿昙法智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汝说善恶业报差别法门。汝当谛听。善思念之。是时首迦即白佛言。唯然世尊。愿乐

佛说长者施报经 第74部 - 大藏经

佛说长者施报经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长者名给孤独。来诣佛所头面礼足于一面坐佛告长者。若复有人以上妙饮食。如法布施。或自手施。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