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禅七得规矩作用
2025-03-24 07:17

打禅七,第一要知道行香、坐香的规矩。进了禅堂,要处处用心谨慎,丝毫不得马虎。这些规矩、法则,每一件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与作用。如果我们能够严格按着要求去做,会对禅七期间的修行大有好处。它会为以后的开悟做好准备,为我们归家铺好道路,为我们亲证本来面目创造机遇。在我们还没有见性之前,这些规矩、法则可以帮助我们体验到一些本性的品质。

这些规矩的作用之一,是让我们提起警觉。警觉,是我们本性的重要品质。我们平时生活在散心梦幻中,思想麻痹、心性懈怠。因此必须要使用一些方法,需要步步紧逼,才能使我们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高峰原妙禅师曾形容:“如人负重,过急流溪。行至中间,忽遇黑风暴雨。其水愈急,其水愈深,退亦不能,进亦不能。拟议之间,丧身失命,正恁么时,合作么生。”(《高峰原妙禅师语录》)看来只有在紧急关头,在生命攸关时,我们的本性才能现前。

这些规矩的作用之二,是让我们照顾当下。活在当下,这是本性的又一品质。我们的本性只能在当下,它不可能在过去和未来。过去和未来都是梦,只有当下才有觉知。只有觉知才算是生活。但是,我们常常是生活在过去和未来的梦中,而恰恰错过了当下,错过了真实的生活。

百丈怀海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弟子,有一次几个人出去行走,见一群野鸭子飞过。马祖问:“是甚么?”百丈回答:“野鸭子。”马祖问:“野鸭子到哪里去了?”百丈回答:“飞过去了。”显然百丈的心也随着野鸭子飞走了。此时,马祖猛然扭住百丈的鼻子,百丈疼得“哎哟”一声。正是这个突然的疼痛,让他丢掉了对过去的忆念,立刻回到了当下,并且猛然撞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马祖说:“又说飞过去了。”百丈于当下就开悟了。我们要亲见自己的本来面目,只能在当下。它不容我们思前,也不容我们想后。如果我们总是停留在对过去的忆念,或者对未来的欲求,就不可能和自己的本来面目相遇,因为它不在那里。

这些规矩的作用之三,就是要我们保持自知,自己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动作。自知、自觉也是我们本性的品质。佛陀说:“宝觉真心各各圆滿。 如我按指 ,海印发 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楞严经》卷四)佛陀举手投足都能自觉、自知,弹指、扬眉都发自真如本性。可是凡夫的动作施为、举心动念,件件都发自尘劳妄想,而且还浑然不觉、不知。大慧普觉禅师说:“有時教伊扬眉瞬目者是;有時教伊 扬眉瞬目者不是。”(《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古代禅宗公案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同一个动作或者同一句话,有时是,有时不是,区别就在有没有带着自知。同一个动作,如果少有迟疑,就是发自于妄念,那就不是;如果毫不迟疑,不假思索,就是发自于本心,那就是的。

警觉、自知与当下,这是修行人需要具备的基本心态。古代的禅师也常常以此来勘验弟子。“南泉斩猫”是一个有名的禅宗公案。 南泉见东西两堂争猫,“白众曰:‘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众无对,师便斩之。 赵州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 州乃脱履安头上而出。 师曰:‘子若在,即救得猫儿也。'”有人把这个禅宗公案解释为上下平等,这显然是落在知解里。其实只要我们自己把鞋顶在头上走一走,就会体验到什么是警觉,什么是当下,什么是自知。

禅七中的规矩、法则就是为了让我们保持警觉,保持自知,照顾当下,以方便法让我们体验到本性现前的意识状态。以便当我们的本来面目现前时不会当面错过。

End

李炳南:助念之意义 - 助念之规矩

助念即助对方往生。助念者对往生之道理与方法,必须清楚,对方才能得到利益。人临终时,各人神识不一。平日所为,此刻影子会一一现行,带著本性往外走。此时完全是业力在作主,力量大者,在前头。恶业多,则恶种子力

佛教的作用可以坦然面对痛苦与死亡

索达吉堪布很遗憾的是,许多人并不了解佛教的教义。尤其在汉地,经常有人打着佛教的旗号,算命打卦、欺骗民众,做各种不如法的行为,误导无数人以为这就是佛教。其实,佛教的精神,在汉文《大藏经》中完好无损地保存

易犯规矩

易犯规矩◎ 来 果类如古人画地为牢,即人犯法,官家捉去,立于地上,用一木器,离身不远,画一圆圈,不能妄动一步,斯古人之道也;丛林以规矩为圈,三五十年不出圆圈一步,亦学古人之道。若乱犯规矩者,当犯破法之

各种佛号的作用及功德

东方妙喜世界 南无阿閦如来:看见别人生气或自己生气,念南无阿閦(音:触 chu)如来 ,阿閦如来过去世修忍辱和持清净戒律而成的佛,生在其国土者皆相貌第一。自己起了欲望的心,对方起了欲望的心(如有男子

佛教中“过午不食”——暗含的10个养生作用

佛教中过午不食暗含的10个养生作用大愿法师编者按:过午不食是佛教八关斋戒中的一项内容。过午不食其实是一项非常科学的养生方法,其中蕴含有非常大的生命科学智慧。不过佛医堂也提醒各位师兄,如果对于气血虚弱,

规矩

规 矩◎ 来 果 参禅人先有守清规之志,方可安住丛林,要知规矩二字,关系颇大,意义很深。何以故?能得清规谨守,许是僧中行人,少一差迟,即摈出寺外。又天无浊而清,地无清而浊,皆有天地规矩。云退日明,雷

正念的重要作用

◎ 寻 灭 心的能量是纯净的,心的能量为你提供了制造念头的力量,但它依然是纯净的,可能你的念头并非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制造念头的心的能量也会受到不好的念头的影响,不会的。例如电子,有一个电流,有一个能

念佛的规矩

◎ 印 光念佛人,宜行、住、坐、卧,心常忆念。平时须于洁净处,衣冠整齐时,或出声念,或默念皆可。唯睡眠,及大小便,裸体澡浴时,只可默念,不宜出声。若遇刀兵水火灾难,则任是何地,何种形仪,皆须出声念,以

佛号的作用:消业却鬼

佛号的作用:消业却鬼大安法师从作用来看,可以分为几点:念这个名号能够消业障。我们无量劫以来是造作了无量无边的恶业,如果这个恶业有体相的话,尽虚空容纳不了。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消业障,忏悔业障。消业障最好

沈家桢:金刚经的作用_学金刚经有何用途

金刚经的作用有哪些?金刚经教人修福修慧消业,是一部各方面都顾到的完善佛典,无怪乎佛在经中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又说:「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

小白菜作用多 防癌抗癌还抗衰

小白菜是我们常见的大众化蔬菜,又叫油白菜,小白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钙、磷、铁,质地柔嫩,味道清香,可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皮肤细胞代谢,下面一起来让我们看看小白菜的功效吧!1.增强免疫力小白菜为含

于凌波:《八识规矩颂》讲记

《八识规矩颂》讲记于凌波居士 讲述第一讲 解释颂题第二讲 唯识大意第三讲 八识心王第四讲 六位心所第五讲 种子、薰习、识体四分第六讲 九缘生识第七讲 三境、三量、三界第八讲 修行五位第九讲 前五识颂第

于凌波:八识规矩颂-第三讲 八识心王

第三讲 八识心王一 前五识古来大德和现代时贤,讲八识规矩颂的,多是一开始就由颂文讲起。按照颂文的顺序往下面讲。本颂四十八句颂文,已在第一讲中录出,我们看得出来,颂文中充满了佛学名词,并且颂文中的名词,

于凌波:八识规矩颂-第四讲 六位心所

第四讲 六位心所一 遍行、别境六位心所,是五位百法中的第二位,名叫心所有法,这是属于八识心王所有之法,简称心所,又称心数。心所与心王的关系,由下列三义建立: 一、恒依于心王,依八识心王而起。二、与心王

于凌波:八识规矩颂-第一讲 解释经题

第一讲 解释经题一 识者心之别名八识规矩颂,是唐代玄奘大师所造。这是玄奘大师于翻译得数百卷唯识经论之后,对于唯识学中的八识,提纲携领所作出的总结。全部颂文,七言一句共四十八句,四句一颂分为十二颂,每三

于凌波:八识规矩颂-第二讲 唯识大意

第二讲 唯识大意一 唯识学统八识规矩颂 ,是诠释八识的颂文。八识,是唯识学的基本理论。因此,要学习 八识规矩颂 ,必先对唯识学有所了解,不然,根本不知道诠释八识的意义何在。于此先把唯识学的大意作一概述

于凌波:八识规矩颂-第五讲 种子、薰习、识体四分

第五讲 种子、薰习、识体四分一 种子本文第二讲第二节,讲过万法唯识,其中说到,识是一种功能,功能未起现行时,不称识而称为种子; 种子起现行时,不占种子而称识。所以种子是潜在的功能,识是潜在功能发生作用

于凌波:八识规矩颂-第七讲 三境三界

第七讲 三境三界一 三境三量在 八识规矩颂 中,有几个以三为名数的名词,如三境、三量、三性、三受、以至于三界等,这些都是唯识学上非常重要的名词。如果不了解其内涵及意义,不但八识规矩颂读不懂,其他的唯识

于凌波:八识规矩颂-第六讲 九缘生识

第六讲 九缘生识一 缘起缘起,是佛教的基本理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真理,他所证悟的就是缘起。不过佛陀最初证悟的缘起,是有情生命流转的缘起。像 过去现在因果经 中说:尔时菩萨,至第三夜,观众生性,以

于凌波:八识规矩颂-第八讲 修行五位

第八讲 修行五位一 修行五位八识规矩颂讲座,已讲过七次,今天是第八讲。八周以来,我们讲过八识、心所、种子、四分、四缘五果,三境三量等等,今天要讲修行五位。诸位或问,十二次讲座已过了三分之二,何以还没有

于凌波:八识规矩颂-第十一讲 第七识颂

第十一讲 第七识颂一 首颂诠释第七识即末那识,末那是梵语的音译,义译为意,但恐与第六意识混淆,故保留末那原音。此识是第六意识之根,意识以末那为俱有依。何以第六名识,而末那名意呢?因为此识任运恒审思量,

于凌波:八识规矩颂-第十讲 第六识颂

第十讲 第六识颂一 首颂诠释第六识,在八个识中,是作用最为明显、最强锐的一个。前五种感觉官的见闻觉知,全由第六识来了解分别; 善恶的造作,是非的分辨,美丑的观感,自他的争执,全是第六识的作用。所以,第

于凌波:八识规矩颂-第九讲 前五识颂

第九讲 前五识颂一 首颂诠释八识规矩颂 讲记,为了解释颂文中许多专用名词,占用了八次的时间。但是以往的时间并没有浪费,如果我们已经了解讲过的名词,现在来读颂文,大半的涵义都能读得懂了。由这一讲开始,进

慧超法师:进寺庙烧香拜佛 这些规矩和禁忌一定要知道

1、到寺院吃斋饭要珍惜,不要浪费。一般寺庙里的斋饭都是对外的,如果斋饭吃不完,可以把它带回去,但是不可以再倒回,或者可以喂小动物做布施,尽量发挥到极致不要浪费。2、到寺院吃斋饭,个人建议交钱。因为寺庙

道教16条铁的规矩!

01/16道教十六条铁的规矩无论是信士还是居士还是道士,见到出家人或正一派火居道士一定要尊其称之道长仙长道师法师师父等,或称职位主持监院等,年长的可称呼道爷,知道姓的无论坤道。乾道。可称呼爷。万不可称

枸杞不是人人都能吃,三大副作用要了解!

阴虚人群吃枸杞子容易上火在夏季的时候,阴虚体质的人应该注意枸杞的用量,因为枸杞性甘,温和,用量过度能造成上火,尤其是生吃时更应减少用量。过量食用问题多枸杞子适合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服用。但要坚持每天

“茶道”具有怎样的养生作用?

关于茶所属的性味以及药用、养生的功能和作用,早已被历史所证实,且被大众所乐道。如唐代茶圣陆羽就在他的《茶经》中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有解渴生津、止痛去燥、舒筋利骨、明目养肝等功效,宜于精行

仙人掌的作用 吃仙人掌可以降血糖

仙人掌的作用 吃仙人掌可以降血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仙人掌,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耐旱。很多人对于仙人掌的定义就是观赏性植物,其实不是的,仙人掌的作用还是很多的。那么,有人知道仙人掌的功效有哪些吗?

佛教寺院不同大小的钟敲击时都有什么规矩

在佛教里,钟分大钟和小钟两种。大钟,又称为梵钟、洪钟、钓钟、撞钟、鲸钟等等。因为它在撞响的时候,能够清净寺院梵刹,所以称为梵钟因为它的声响洪亮致远,所以称为洪钟;因为它是吊在钟架上被撞击而响的,所以称

雪漠:事部瑜伽有作用吗?做事非常愚痴是啥原因?

◎陈亦新:您认为事部瑜伽有作用吗?●雪漠:当然有作用。当你还没有真正契入空性时,你必须借事部瑜伽来净障、生起信心、集聚资粮,用宗教仪式净化你的心。这时,世俗中的许多东西还会污染你的心,你就用事部的那种

辟谷的作用

辟谷自古而今已有超过2000年历史,历代诸朝研习辟谷者多为道家人士,但诸多社会名流也尽在其中,辟谷之法能够传承2000年而不衰,其对于身体的保健养生作用亦不言而喻。 我们在了解辟谷的作用和好处前,有

南方增长天王的作用与影响

如此看来,要成为一个好的护法神颇不容易,不仅要尽心尽力地侍奉佛祖,还要经常送礼。天王们的工作很多,每月的初八、十四和十五,他们都要将每一个角落巡查一遍,察看僧人们和佛法的信徒们是不是在努力修行,有没

旃檀功德佛的作用

供奉旃檀功德佛的作用:1、易实现心愿在家中供奉旃檀功德佛,可以更好的与佛交流沟通。只要以恭敬心、清静心、低位态上香礼佛,就可以与佛进行沟通及感应。2、心存善意,菩萨护佑如果在家中供奉了旃檀功德佛,却不

持转经筒有哪些作用

若在山顶转动经轮,所居方圆一带可得吉祥圆满。若瑜伽士转动经轮,自他二利事业可以任运成就。若持戒清净的修道者转动经轮,可以清净破誓言的罪业。若咒师转动经轮,能消除业障面见本尊。若医生转动经轮,其居住地方

药师琉璃光王佛有什么作用

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不少人为保持修行顺利,都会选择念诵药师琉璃光王佛的名号,念诵它的名号可以得到对方的护持,这样修行时会更顺利。其实药师琉璃光王佛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只是有些人对它不了解,所以也不知道作

降魔杵的作用是什么

金刚降魔杵,又称普巴杵,是藏传佛教中的一种法器,原也属于古印度兵器的一种,现在被佛教引用为法器之一。其一端为金刚杵的样子,另一端为三棱带尖之状,中段有三个佛像头为柄,一作笑状、一作怒状、一作骂状。此法

瑜伽观想五智有什么作用

若在瑜伽观想中,则佛部属于脐(脐莲花轮白色),金刚部属于心(心莲花轮红色),宝部属于脐下(座莲花轮金色),莲花部属于顶(顶莲花轮青色),竭磨部属喉(喉莲花轮墨绿色);大日如来为常住清净妙法身,阿閦如来

五观堂的进食规矩是什么

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早、午斋两次过堂,是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团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礼仪的统一。过堂。僧尼吃饭都要过堂,早晨、中午到"五观堂"或"斋堂"用食。五观之

无边身尊者有什么作用

无边身尊者,即无边身菩萨,随弥陀来迎之二十五菩萨之一。无边身,指身躯广大无边际,比喻尊者智慧神通、法力、慈悲心等。《往生要集》所引之《十往生经》载,弥陀来迎时,随著来之诸菩萨中 共有二十五位,无边身菩

石屋清珙禅师的言理诗有什么作用

借诗言理是诗僧的一贯作风。清珙在言理诗创作方面自是不乏其作。言理诗又包括佛理诗和禅趣诗。佛理诗是依佛家基本义理化而入诗的作品。清珙的佛理诗作如:百岁光阴过隙驹,几人于此审思维?已躬下事未明白,死生岸头

尸陀林主的作用是什么

密续中说,修持尸林怙主法,能增财富,可得福寿,消除大难,死后顺利转生,修佛者获得成佛顺缘,护持成就道果。特别是对于防护仇敌和盗贼有特殊加持,也可以对治一些来自坟场的凶兆。尸林怙主夫妇的形象极为阴森恐怖

舍利子的作用是什么

1、消灾免难:持有舍利者可有效地保护自己安危,避灾消灾,逢凶化吉,万事大吉。2、保佑自己:持有舍利可使自己受到天人护法以及芸芸众生的尊重与拥护,保佑自己免受非人的干扰。3、功过加倍:若手中持有舍利,一

念释迦牟尼佛起到什么作用

念释迦牟尼佛的名号,可以起到:1消除业障;2增长智慧;3积累福报;4与佛建立感应。——不止是释迦牟尼佛这样子,阿弥陀佛啊、药师佛啊,所有佛菩萨的名号都有这个效能。每个佛的成佛愿力不一样,阿弥陀佛这句佛

四大金刚的作用是什么

四大金刚,亦称“护世四天王”,有各自的名称和形象,各守一方。东方天王提多罗吒,汉译“持国”,能护持国土,是帝释天的主乐神,塑像着白色,手持琵琶,率领毗舍离、乾达婆诸神将,保护东方胜神洲人民,并用音乐使

十八物的作用是什么

十八物,除了在生活中具有实用价值之外,在佛教中还具有一定精神意义。在《大乘戒疏云》中,对上面十八种物,所表的法是这样说的:1、杨枝:用净口业。2、澡豆:以净身业。3、三衣:除三毒。4、瓶水:涤意业。5

八识中第七识末那识的作用?

末那识的作用文:心愚法师第七末那识的安立,肯定是有其意义和作用的,简单来说呢,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来说呢,它是产生“我执”的根源,其次则是它可以作为前六识的所依,是前六识之所以染污的根源。第七识是要

佛教中净业三福的作用是什么

净业三福”,只要沾近佛的边,学佛不管你学哪一宗那一派,这是根本大戒。对净业就是念佛法门,念佛法门就选了三福这三条。三福第一个,“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告诉我们人懂得孝亲,懂得

吉祥天女咒的作用

大吉祥天女,又名『功德天』,她是除了财神以外,专门赐予『财富、吉祥』的重要天神之一。其虽为『天女』但却有『初地菩萨』的证量,为度众生,而现『天女』形。大吉祥天女咒是《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此咒出自

眷属般若的作用

修眷属般若会让我们的心越清净越放松,越能安下心来,心的本性自然而然就会显露出来,我们自然而然就能认识佛性,自然而然就能到达般若经典所讲的“彼岸”之上。眷属般若,是悟道的办法途径。所谓眷属,原意是亲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