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禅语
2024-11-12 12:32

◎ 德川家康

1、一己之道可立于天下,天下之道也尽在一己之身中。

2.人一旦产生野心,就会生起重重幻想,仿佛发现了万千宝藏。

3.人与人之间的争斗,都是从缺点的冲突开始的,而人与人的合作,则是优点的结合。

4.天既不会塑出人上人,也不会生出人下人,万人皆兄弟,皆是透过生死与苍天联于一齐的上天之子。

5.吾不知生来生往,佛祖亦不知有涯。

6.人的心中,佛祖和魔鬼并存。无人心中只有佛祖,也无人心中只有魔鬼。记住,千万不可和魔鬼打交道,否则,你自我也会变成魔鬼。

7.没有敌人比自我的心更可怕。

8.这世上有生命死大树,咱们都是树上的枝桠。即便其中的一根小小枝桠枯了,却也不能因此说大树枯了。大树还会年年生长,年年开花,万世不休。

9.根本之道的果实只有一个,而花却有千差万别,要让每一种花都绽放出不一样的美没有此心,便不能治天下。

10人们常说,世上有才之人有两种:一是自恃才智过人我行我素想将世人踩在脚下者;另一种,则是不轻易展露才华韬光养晦善于磨练者。前者之才如白云苍狗,须臾即为灰土。唯后者可成就丰功伟业。

11.为政者若不知法度在先还是道德在先,便变成只会用威信来掩饰其懦弱的残忍之人。所谓道德,乃是舍弃自家情感,始终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知别人疼痛。道德当始终为先,而法度其实乃是一种众人皆可明白皆愿遵从的世间规矩。

12.看不见佛陀之光,不关注佛陀,而执拗于命运的安排,就如同把柱子埋在沙中,即使运用谋略,也是没有根基。

13.人之贤愚乃是由其心念决定。人生但是是一瞬的累积。珍惜每个瞬间的相会,为了瞬息的相会倾尽真心,这便是茶道的主张,是能丰富人生的真意。

摘自《日本禅话》

End

禅语

◎ 德川家康 1、一己之道可立于天下,天下之道也尽在一己之身中。2.人一旦产生野心,就会生起重重幻想,仿佛发现了万千宝藏。3.人与人之间的争斗,都是从缺点的冲突开始的,而人与人的合作,则是优点的结合。

一日一禅语:傻人傻福,好人好梦

人和人,事和事,别说配不配,一万元的一桌席也离不开一元一袋的盐,人生,哪有事事如意,生活,哪有样样顺心。不和小人较真,因为不值得,不和自己较真,因为伤不起,不和往事较真,因为没价值。不和现实较真,因为

一日一禅语:人与人的差距

人与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财富的差距,实际上是福报的差距;表面上看是人脉的差距,实际上是人品的差距;表面上看是气质的差距,实际上是涵养的差距;表面上看是容貌的差距,实际上是心地的差距;表面上看是人与人都

郑石岩:禅语空人心 第四讲 慈悲纵横处处彰

第四讲 慈悲纵横处处彰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观音菩萨《楞严经》??今天承贵校晨曦社之邀,到贵校演讲有关佛教对爱的看法。学术股的负责人在电话中告诉我

郑石岩:禅语空人心 第一讲 无处青山不道场

第一讲 无处青山不道场无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唐朝轶名禅师?今天要跟各位谈谈平常心是道这个学佛上的重要课题。各位都知道,学佛学禅无非是为了生活,使自己活泼、喜悦

郑石岩:禅语空人心 第二讲 自在无碍永无拘

第二讲 自在无碍永无拘自在本乎其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该摄内外,能深能广。唐朝澄观大师?在一个多月前我应邀在国立政治大学为大专辅导老师做了一次演讲,讲题就是佛学在心

郑石岩:禅语空人心 第五讲 莫向他处觅欢喜

第五讲 莫向他处觅欢喜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不真。?南北朝南岳慧思禅师?我很高兴今天晚上到贵校演讲喜悦的心理历程这个题目。我一路上专注地欣赏阳明山上的清风,俯览台北市华

郑石岩:禅语空人心 第三讲 清心自在步红尘

第三讲 清心自在步红尘清净心智,如世万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隋朝傅大士《心王铭》?今天我们借着新生报和台北市政府共同主办演讲会之缘,在此会面。参加的人如此踊跃,真是一场殊胜因缘。今天是由作家林清玄先

宋智明:香风谷禅语 中篇

中篇 与无锡居士对话第一章一、问:做功夫要把握好第一念的当下,自己觉得在理解上还可以,做起来较困难。比如说,对面来了一个人,就马上会想起,他是一个老头,住在几号的,这是谁的爷爷等,其实在合乎我们本性时

5则禅语故事你悟出了什么

1、打破碗一位老和尚有两个徒弟,大和尚和小和尚。一日饭后,小和尚在洗碗,突然把碗打破了一个。大和尚立马跑向老和尚的禅房打小报告:“师傅,师弟刚刚打破了一个碗。”老和尚手捻佛珠,双眼微闭,说道:“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