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禅宗典藏:大慧普觉禅师云居首座寮秉拂语录 第九卷
2025-04-20 09:11

大慧普觉禅师云居首座寮秉拂语录 第九卷

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上进

秉拂。僧问。万锻炉中铁蒺蔾。当涂佛祖不容伊。而今信手拈来用。未审如何话此机。师云。没这闲家具。进云。只如广敷此座。是闲不闲。师云。髑髅粉碎不知痛。进云。可谓铁鞭指出胡人路。抝曲由来为后人。师云。铁蒺[卄/梨]在甚么处。进云拶。师云。笑杀衲僧。乃云。夷门昔日呈家丑。拈出无边栗棘蓬。今日瓯峰孤顶上。幸然无事又相逢。相逢即且置。其中事作么生。若有人道得一句。便请各自归堂。若道不得。打葛藤谩诸人去也。诸佛未出世时有。即今巴鼻一人人。顶门上辉大宝光。出世后消息全无。一个个脚跟下纵横十字。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拶着不来。三千里外穿却鼻孔。到这里直饶置无边刹境于一毛头上。只这一毛头。从甚么处得来。纳百亿须弥卢于一粒粟中。只这一粒粟。又向甚么处安着。如是则易。不如是则难。休于言上觅莫向意中求。如是则难。不如是则易。识取钩头意。莫认定盘星衲僧拄杖子。拈得便行。切忌向平地上钉桩摇橹。所以道。神光不昧万古徽猷。入此门来莫存知解。只如一大藏教说权说实说顿说渐说有说无。乃至西天此土诸代祖师。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种种言语种种作用。且道。是知解耶。非知解耶。若定夺得出秉拂上座一场败阙。若定夺不出。泼第二杓恶水去也喝一喝云。是甚么。有照用无向背。只许老胡知。不许老胡会。睦州一向担板。赵州贵买贱卖。独有三圣瞎驴。至今遭人笑怪。须弥山突出诸人额角边。大海水灌入诸人鼻孔里。即且置。马大师道。自从胡乱后。三十年不曾少盐酱。又作么生商量。还委悉么。多年历日无人问。蓦地拈来愁杀人。喝一喝。复举。岩头参德山。才跨门便问。是凡是圣。山便喝。头便礼拜。后有僧举似洞山。山云。若不是奯公。也大难承当。岩头闻云。洞山老汉不识好恶。错下名言。我当时一手抬一手搦。师云。猛虎不识阱阱中身死。蛟龙不怖剑。剑下身亡。岩头虽于虎阱中有透脱一路。向剑刃上有出身之机。若子细检点将来。犹欠悟在。只今还有为岩头作主底么。出来与杲上座相见。良久喝一喝拍一拍云。洎合停囚长智

冬至秉拂。豁开户牖。妙手画难成。当轩者谁。抬眸已蹉过。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不是禅不是道。三世诸佛说不及。六代祖师传不到。便恁么去。只是个无孔铁锤。直饶出得荆棘林。未免死于平地上。所以道。言无展事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可中有个出情尘超物外。不承言不滞句。百草头上荐得祖师。闹市里识得自己。直下如龙得水。似虎靠山。脚跟下正好朝打三千暮打八百。何故。我王库内无如是刀。若是出格道流。必不作这般去就。虽然如是。尽法无民。今夜放一线道。与诸人相见。举起拂子云。君子道长。画一画云。小人道消。滴水一滴冻。节令不相饶。狸奴白牯鼻绳断。水底藏身被火烧。击禅床一下。复举。本仁示众云。寻常不欲向声前句后鼓弄人家男女。何故。且声不是声。色不是色。有僧问。如何是声不是声。仁云。唤作色得么。僧云。如何是色不是色。仁云。唤作声得么。僧礼拜。仁云。且道。为尔说答尔话。若人辩得。许尔有个入处。师云。本仁将一穿云居子。换却天下人眼睛。却被这僧将一条断贯索。不动干戈穿却鼻孔。后来舜老夫拈云。本仁既已入草。这僧又落深村。然则阳春雪曲。时人难和。村歌社舞。到处与人合得着。师云。舜老夫是则也是。未免随楼摗。秉拂上座。不惜眉毛。为诸人说破。声不是声。色不是色。马后驴前神出鬼没。雪曲阳春和不齐。村歌社舞且淈[泳-永 盾]。以拂子击禅床云。这个决定不是声。复举起云。这个决定不是色。且毕竟是个甚么。喝一喝云。此时若不究根源。直待当来问弥勒

韩德全朝议请秉拂。僧问。达磨西来将何传授。师云。不可总作野狐精见解。进云。如何是粗入细。师云。香水海里一毛孔。进云。如何是细入粗。师云。一毛孔里香水海。进云。和尚为甚么却颠倒。师云。从来有些子。问三脚驴子弄蹄行时如何。师云。蹋断赵州略彴子。乃云。作么作么。击开无尽藏。如是如是。抹过太虚空。恁么不恁么。直下便透。犹是扶篱摸壁。立地死人。更拟进步向前。如何若何。正是外道邪魔。灭胡种族。即今莫有吾家种草么。有则出来为众出气。如无。更看涂灰抹土一上。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喝一喝云。释家老子当时若下得这一喝。免得漏逗。何故。既是圆明离相。毕竟妄从何起。真从何生。生从何来。灭从何去。若也见得彻去。山河大地万象森罗四圣六凡。情与无情不消一掜。便见冰销瓦解。到这里也无禅也无道。也无心也无性。也无玄也无妙。露裸裸赤洒洒没可把。便恁么去。更买草鞋行脚三十年。也未梦见衲僧气息在。且道。衲僧有甚么长处。良久云。激电烁开顶门眼。隔溪猿叫一声寒。复举。雪峰问僧。近离甚处。僧云。覆船。峰云。生死海未渡。为甚么覆却船。僧无语。归举似覆船。船云。何不道渠无生死。僧再至雪峰。峰再举前话问僧。僧云。渠无生死。峰云。此不是汝语。僧云。是覆船恁么道。峰云。我有二十棒。寄与覆船。二十棒老僧自吃。要且不干阇黎事。师云。作家宗师。天然犹在。虽然如是。也是作贼人心虚。是则不干这僧事。二十棒何须自吃。但更添二十棒。只打覆船便了。且道。渠过在甚么处。老老大大不合与人代语

岁节秉拂。僧问。旧岁已去新岁到来。还有不涉新旧者也无。师云有。进云。那个是不涉新旧者。师云。诸佛菩萨畜生驴马。进云。今夜小出大遇去也。师云。我已无端入荒草。尔又跳入屎坑里。进云。彼此不着便。师云。果然随我来。乃云。百尺竿头进一步。甚么处得这。消息来。万仞峰前露一机。堕在时人窠窟里。莫妄想放下着。绝伎俩处便肯承当。鼻孔索头在我手里。所以南泉道。牵牛向溪东放。不免食他国王水草。牵牛向溪西放。亦不免食他国王水草。不如随分纳些些。总不见得。杲上座随分纳些些去也。良久云。释迦掩室于摩竭。耕地种蒺蔾。净名杜口于毗耶。锢鏴着生铁。须菩提唱无说以显道馊饭祭闲神。释梵绝听而雨华果有领受者。直饶向上一路千圣不传。硬紏紏活鱍鱍。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见师也。是隔靴抓痒。总不恁么。落在无事界中。且作么生通得个机关。应得个时节去。蓦拈拄杖卓一下云。还委悉么。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孟春犹寒终而复始。释迦老子是系驴橛。一大藏教是破故纸。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超佛越祖之谈。未语已前向诸人。脚跟下蹉过了也。毕竟如何。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又卓一下。复举僧问镜清。新年头还有佛法也无。清云有。僧云。如何是新年头佛法。清云。元正启祚万物咸新。僧云。谢师答话。清云。山僧今日失利。又僧问明教。新年头还有佛法也无。教云无。僧云。年年是好年。日日是好日。为甚么却无。教云。张公吃酒李公醉。僧云。老老大大龙头蛇尾。教云。山僧今日失利。师云。二尊宿。一人向高高峰顶立不露顶。一人向深深海底行不湿脚。是则也是。未免有些誵讹今夜或有人问杲上座。新年头还有佛法也无。只向他道。今日一队奴仆在茶堂里。村歌社舞弄些神鬼。直得点胸尊者恶发把钵盂峰。一掷掷过恒河沙世界之外。惊得憍陈如怕怖慞惶。倒骑露。柱跳入担板禅和鼻孔里。撞倒舒州天柱峰。安乐山神忍俊不禁。出来拦胸搊住云。尊者尔既称阿罗汉。出三界二十五有尘劳。超分段生死。因甚么有许多无明。被这一问。不胜懡[怡-台 羅]。却回佛殿里。第三位打坐。依旧点胸点肋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云。住住。杲上座他问新年头佛法。为甚么一向虚空里打筋斗。说脱空谩人。良久云。杲上座今夜失利

熊伯庄请秉拂。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释迦老子在摩竭提国。三七日内启口无由。达磨大师对梁武帝。尽力提持。只道得个不识。若也一向坐却去。尽大地更无一人发真归源。先圣幸有第二义门。何妨于中通一线路。所以道。真如净境界。一泯未尝存。能随染净缘。遂成十法界。乃举起拂子云。这个拂子。与过去诸佛未来诸佛现在诸佛。同一悲智。同一行愿。同一慈力。同一眼观。同一耳听。同一鼻嗅。同一舌尝。同一身触。同一意思。随宜说法。为诸大菩萨说六波罗蜜。令其各证无生法忍。为声闻缘觉说十二缘生四谛真理。令其各得八解六通证寂灭乐。为诸天众说一切诸行皆悉无常。一切乐具悉皆衰谢。令其各得出离三界。为诸人众说不昧因果法。令其各各修十善道永净三业。为阿修罗众说无我法。令其舍离憍慢放逸安住忍地。为诸地狱极苦众生说罪性不在内外中间。令其一念顿超十地。为诸饿鬼傍生说永断根本无明法。令其舍离饥渴热恼生人天中。拂子如是随宜说如是法。一大藏教也不增一字。也不减一字。诸人还信得及么。若信不及。却听拂子重说偈言。遂击禅床一下云。是圣是凡俱解脱。巍巍三界独称尊。复举。僧问睦州。经头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未审是甚么字。州弹指一下云。会么。僧云。不会。州云。上来讲赞无限胜因。虾蟆勃跳上天。蚯蚓蓦过东海。师云。这僧只问经头一字。睦州尽将善知众艺差别字轮。以龙龛手鉴唐韵玉篇。从头注解。撒在这僧怀里。这僧也不妨奇特。直下便肯承当。且道。甚么处是他承当处。听取个注脚。以字不成八字。不是弹指。未终普天匝地击开四十二般若波罗蜜门。参透华严会中善知众艺。教内教外一时收。世出世间皆周备。无边罪咎如火销冰。无量胜义如恒沙聚。更有个末后句。坚牢库藏永收藏。总属山前熊伯庄

秉拂。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若至。其理自彰。且道。即今是甚么时节。莫是坐底坐立底立么。莫是春雨如膏春云如鹤么莫是香烟合匝灯烛荧煌么。莫是僧俗交参同会一处么。若恁么。只见一边。须知微尘诸佛出世降王宫坐道场转法轮降魔军度众生入涅槃。总不出这个时节。诸人若信得及。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若信不及。说老婆禅去也。佛不远人。即心而证。猕猴弄黐胶。法无所著。触境皆如。枯桩系癞马。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浑家送上渡头船。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吐出野狐涎。再服平胃散。可中有个汉。向未屙已前。蓦跳得出。高高处观之不足。低低处平之有余。可以高超三界独步大方。可以截生死流据佛祖位。便恁么去。止宿草庵且居门外。何故。不见古人道。善言言者言所不能言。善迹迹者迹所不能迹。迹所不能迹无迹。言所不能言无言。既无言又无迹。云门手中扇子。勃跳上三十三天。筑着帝释鼻孔。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盆倾。毕竟是何宗旨。喝一喝云。山断疑休去。峰高又起来。复举。龙牙颂云。一切名山到因脚。辛苦年深与袜着。而今年老不能行。手里把个破木杓。白云端和尚云。龙牙老人可谓熟处难忘。师云。端和尚恁么道。大似以己方人。杲上座即不然。家贫难办素食。事忙不及草书

结夏秉拂。声前迥迥一路子。黄面瞿昙不知一句。明明百草头。碧眼胡儿罔措。闹浩浩处静悄悄。静悄悄处闹浩浩。直下如王宝剑。谁敢当头拟犯。锋铓横尸万里。更说甚么。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瑕。更说甚么香象渡河彻底截流而过。更说甚么全明全暗双放双收。须知恁么来者寸丝不挂。恁么去者堆山积岳。将错就错。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九十日内和泥脱墼。到这里若有转身一路。则不守自家活计。岂遵先圣轨仪。所以道。全锋敌圣罕遇知音。同死同生万中无一。且道。同死同生底。是甚面目。蓦拈拄杖云。赵州和尚来也。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卓一下云。百杂碎。没缝罅。明眼衲僧盲聋喑哑。金刚水际藏身。非非想天走马。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尽大地是个解脱门。是人知有。且道。石室行者蹋碓。因甚么忘却移脚。良久喝一喝。复举。三圣道。我逢人即出。出则不为人。兴化道。我逢人即不出。出则便为人。真净和尚云。这两个老古锥。窃得临济些子活计。各自分疆列界。气冲宇宙。使明眼人只得好笑。师云。真净老人大似欺诬亡没。杲上座即不然。豁开三要三玄路。坐断须弥第一峰。且道。在三圣分上耶。在兴化分上耶。具眼者辩取

秉拂僧问。古镜未磨时如何。师云。火不待日而热。进云。磨后如何。师云。风不待月而凉。进云。么与未磨时如何。师云交。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意作么生。师云。钉钉胶黏。乃云。诸祖要妙。非竞辩而求。激扬铿锵以摧异见。所以德山入门便棒。石火迸青天。临济入门便喝。旱雷轰宇宙。不是目前法。亦非向上机。恁么不恁么。便跳得出。正在葛藤窠里。合作么生评议。合作么生话会。不可说大机大用大解脱。净裸裸赤洒洒没可把了便休。还得也无。不见风穴和尚道。设使言前荐得。犹是滞壳迷封。纵饶句下精通。未免触涂狂见。若是本色衲僧。当下领略。便能向声色头上座。声色头上卧。文殊自文殊。解脱自解脱。泥我甚么碗。良久云。惊群须是英灵汉。敌圣还他师子儿。选佛若无如是眼。假饶千载又奚为。以拂子击禅床一下。复举。百丈再参马祖侍立次。祖竖起拂子。丈云。即此用离此用。祖挂拂子于旧处。良久云。尔他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丈取拂子竖起。祖云。即此用离此用。丈亦挂拂子于旧处。祖便喝。后黄檗到百丈。一日辞欲礼拜马祖去。丈云。马祖已迁化也。檗云。未审马祖有何言句。丈遂举再参因缘云。我当时被马祖一喝。直得三日耳聋。黄檗闻举不觉吐舌。百丈云。子已后莫承嗣马祖否。檗云不然。今日因师举。得见马祖大机之用。且不识马祖。若嗣马祖。已后丧我儿孙。师云。百丈被喝。直得三日耳聋。黄檗闻举不觉吐舌。百丈疑其承嗣马祖。后因临济三度问佛法大意。三度打六十棒。便与三日耳聋出气临济始觉。如蒿枝拂相似。敢问大众。既是师承有据。因甚么用处不同。会么。曹溪波浪如相似。无限平人被陆沈

施主看藏经请秉拂。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拈起拄杖云。释迦老子来也。在杲上座拄杖头上。现妙色身。普告大众云。毗卢藏中有大经卷。量等三千大千世界。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中事。悉尽无余。我以清净天眼。观彼大经卷在一微尘内。今夜对人天众前。设大方便。破彼一尘。出此经卷。饶益有情去也。卓一下召大众云。一尘已破。大经卷已出。有顿有渐。有权有实。有半有满。有中有边。有理有事。有果有因。百千法门无量妙义。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尽在里许。诸人还信得及么。若信得及。出三界越苦海。尽未来际悉得受用。若信不及。释迦老子却入拄杖里去也。乃举起云。若唤作释迦老子。又是拄杖。若唤作拄杖。又是释迦老子。释迦老子穿过拄杖。拄杖穿过释迦老子。正当恁么时。是顿耶是渐耶。是权耶是实耶。是半耶是满耶。是中耶是边耶。是理耶是事耶。是因耶是果耶。是释迦老子耶。是拄杖耶。喝一喝云。顿也不可得。渐也不可得。权也不可得。实也不可得。半也不可得。满也不可得。中也不可得。边也不可得。理也不可得。事也不可得。因也不可得。果也不可得。释迦老子也不可得。拄杖也不可得。一尘亦不可得。大经卷亦不可得。现今说法者亦不可得。听法者亦不可得。只这不可得。亦不可得。遂以拄杖画一画云。画断葛藤。复举起云。正当恁么时。作么生是各各当人鼻孔。良久云。千圣不知何处去。倚天长剑逼人寒。复卓一下。复举。昔有一婆子。施财请赵州和尚转大藏经。赵州下禅床绕一匝云。转藏已毕。人回举似婆子。婆云。比来请转一藏。如何和尚只转半藏。师云。众中商量道。如何是那半藏。或云。再绕一匝。或弹指一下。或咳嗽一声。或喝一喝。或拍一拍。恁么见解。只是不识羞。若是那半藏。莫道赵州更绕一匝。直饶百千万亿匝。于婆子分上只得半藏。设使更绕须弥山百千万亿匝。于婆子分上亦只得半藏。假饶天下老和尚亦如是绕百千万亿匝。于婆子分上也只得半藏。设使山河大地森罗万象。若草若木。各具广长舌相。异口同音。从今日转到尽未来际。于婆子分上亦只得半藏。诸人要识婆子么。良久云。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

为高庵悟和尚挂真。拈真[巾*(穴/登)]示众云。莲华峰顶真实说。三塔归来重泄机。两处路头俱剔脱。刹尘无不尽光辉。光辉则是人知有。且道。高庵老人本来面目何在。还委悉么。生佛未具世界未形。直是眉目分明。十分显露。有人向这里识得。便与此老把手共行。不向[巾*(穴/登)]子上搏量名貌。其或未然。云门不免随例颠倒去也。遂展开云。还见么。这个若是则有两个这个若非当面蹉过。不蹉过没两个。祖堂无位次安排。痴兀轩中且闲坐

云居首座寮秉拂终

室中机缘

师问僧。岩头才跨德山门便问。是凡是圣。德山便喝。岩头礼拜。意作么生。僧云。好个消息。师云。那里是好处。僧便喝。师云。尔这一喝。未有主在。出去

问僧。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尔作么生会。僧云领。师云。领尔屋里七代先灵。僧便喝。师云。适来领而今喝。干他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甚么事。僧无语。师便打出

问僧。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时如何。僧珍重便行。师呵呵大笑。次一僧入。师云。我适来问这僧。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时如何。他珍重便行。尔道他会不会。僧拟问讯。师便打出

问僧。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僧云。无面目汉。师云。适来有个师僧如此道了。打出去也。僧拟议。师便打

问僧。国师三唤侍者。意旨如何。僧云。鱼行水浊。师云。莫[尸@豕]沸。僧无语。师便打

问僧。马大师道。自从胡乱后三十年。不曾少盐酱。意作么生。僧云。随家丰俭。师云。好个随家丰俭。只是尔不会。僧拟议。师便喝出

僧请益云。不知某甲死后向甚么处去。师云。尔只今是生是死。僧云。生也不道。死也不道。师云。这渐源奴。僧拟议。师便打出。复问一僧。适来这僧纳一场败阙。尔还知么。僧云知。师亦打出

问僧。香严上树话。尔作么生会。僧云。好对春风唱鹧鸪。师云。虎头上座出众云。树上即不问。未上树。请和尚道。又作么生。僧云。适来向和尚道了也。师云。好对春风唱鹧鸪。是树上语树下语。僧无对。师便打

问僧。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作么生。僧云总得。师云。抛却甜桃树。缘山摘醋梨

问僧。尔道禅。还受教也无僧云。万里一条铁。师云。争奈观音院里有弥勒。僧拟议。师便打出

僧请益夹山境话。道声未了。师便喝。僧茫然。师云。尔问甚么。僧拟举。师连打喝出

问僧。道不用修。但莫污染。如何是不污染底道。僧云。某甲不敢道。师云。尔为甚么不敢道。僧云。恐污染。师高声叫云。行者将粪箕苕帚来。僧茫然。师便打出

师才见僧入。便云。不是出去。僧便出。师云。没量大人被语脉里转却。次一僧入。师亦云。不是出去。僧却近前。师云。向尔道不是。更近前觅个甚么。便打出。复一僧入云。适来两僧不会和尚意。师低头嘘一声。僧罔措。师便打云。却是尔会老僧意

问僧。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尔作么生会。僧云。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某甲只恁么会。师高声云。抱取猫儿来。僧无语。师便喝出

问僧。我前日有一问在尔处。尔先前日答我了也。即今因甚么瞌睡。僧云。如是如是。师云。道甚么。僧云。不是不是。师连打两棒云。一棒打尔如是。一棒打尔不是

师才见僧入。便云。诸佛菩萨畜生驴马。庭前柏树子。麻三斤。干屎橛。尔是一枚无状贼汉。僧云。久知和尚有此机要。师云。我已无端入荒草。是尔屎臭气也不知。僧拂袖便出。师云。苦哉佛陀耶

师才见僧入。便云尔不会出去。僧便出。次一僧入。师亦云。尔不会出去。僧亦出。复一僧入。师云。适来两个上座。一人解收不解放。一人解放不解收。尔还辩得么。僧云。一状领过。师云。领过后别有甚么好消息。僧拍手一下便出。师云。三十年后悟去在

问僧。尔名甚么。僧云法如。师云。僧堂佛殿如否。僧云如。师云。老僧被尔勘破。僧拟议。师便打

问僧。还记得话头么。僧云。不记得。师云。尔来这里管甚么事。便打

问僧。五祖道赵州狗子无佛性。也胜猫儿十万倍。如何。僧云。风行草偃。师云。尔也不乱说。却作么生会。僧无语。师云。学语之流。便打出

师才见僧入。便云。释迦老子来也。僧近前。师云。元来不是。便打。次一僧入。师亦云。释迦老子来也。僧当面问讯便出。师云却似真个

问侍者云。许多人入室。几人道得着。几人道不着侍者云。某甲只管看。师展手云。我手何似佛手。侍者云。天寒且请和尚通袖。便行。师随后打一竹篦云。且道。是赏尔是罚尔

室中机缘卷

End

一行禅师的一生

◎ 果 祈出生名门 天赋异禀农历十月初八是一行禅师圆寂纪念日。释一行(公元683-727年),俗姓张,巨鹿人氏。本名张遂,唐初将军张公谨的曾孙,郯国公张公瑾曾在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中立下战功,位列凌烟阁二

无业禅师悟道因缘

明 尧汾州(今山西汾阳)无业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商州(陕西商洛)上洛人,欲姓杜。其母李氏怀他之前,有一次做梦,听到空中有个声音问她:寄居得否?她答应了,醒来后不久就怀孕了。无业禅师诞生的那天晚上

龙潭崇信禅师

◎普 济【原文】 澧州龙潭崇信禅师,渚宫人也。其家卖饼。师少而英异,初悟和尚为灵鉴,潜请居天皇寺,人莫之测。师家于寺巷,常日以十饼馈之。天皇受之,每食毕,常留一饼曰:吾惠汝以荫子孙。师一日自念曰:饼是

大颠宝通禅师

◎ 普 济潮州灵山大颠宝通禅师,初参石头。头问:那个是汝心?师曰:见言语者是。头便喝出。经旬日,师却问:前者既不是,除此外何者是心?头曰:除却扬眉瞬目,将心来。师曰:无心可将来。头曰:元来有心,何言无

杭州鸟窠道林禅师

◎ 普 济本郡富阳人也。姓潘氏。母朱氏。梦日光入口。因而有娠。及诞。异香满室。遂名香光。九岁出家。二十一于荆州果愿寺受戒。后诣长安西明寺复礼法师学华严经。起信论礼示以真妄颂。俾修禅那。师问曰。初云何观

南岳慧思禅师

◎ 瞿汝稷姓李氏。顶有肉髻。牛行象视。少以慈恕闻于闾里。常梦梵僧劝出俗。乃辞亲入道。及禀具。常习坐。日唯一食。诵法华等经。满千遍。又阅妙胜定经。叹禅那功德。遂发心寻友。时慧闻法师。有徒数百。(闻阅中观

慧南禅师

◎ 肖 来2023年农历三月十一至三月十七,黄龙宗祖庭江西九江修水黄龙禅寺举行黄龙宗初祖慧南禅师圆寂954周年纪念活动,并于5月6日晚在黄龙祖师舍利塔院,供七天七夜不灭常明灯954盏以示纪念,惟愿正法

唐代灵佑禅师

星 星 之 火◎永 寿唐代灵佑禅师,福州长溪人,年十五岁出家,十八岁时前往浙江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后着力精研大乘佛法。二十三岁时,他感到浩瀚的经文难以让心灵得到真正的解脱,不由感叹说:诸佛至论,虽则妙

面壁九年的禅宗初祖达摩大师

达摩大师面壁九年(一说十年)的故事,在我国历史上传为佳话。达摩大师,全名是菩提达摩(?-528年),本是南天竺人,属婆罗门种姓,出家为僧。在南朝宋末时航海到达我国广州。后到洛阳嵩山少林寺面壁修炼,终日

“立雪断臂”的禅宗二祖慧可大师

慧可(487-593年),北魏、北齐时僧人。俗姓姬,初名神光,后称慧可,又作僧可。洛阳武牢(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慧可早年在洛阳龙门的香山从宝静法师出家,在永穆寺受具足戒,后周游各地,学习大小乘经义。

云居善悟禅师《劝安老病僧文》

高庵善悟禅师住持云居山时,曾撰写了一篇劝说各大丛林要安养老、病比丘的文章,流传千古,为世所叹。【原文】如下:《劝安老病僧文》曰:贫道尝阅藏教,谛审佛意,不许比丘坐受无功之食,生懒惰心,起吾我见。每至晨

题秀禅师房---韩 愈

桥夹水松行百步,竹床莞席到僧家。暂拳一手支头卧,还把渔竿下钓沙。 摘自《全唐诗》卷344

大德道光禅师塔铭

◎ 王 维 禅师讳道光,本姓李,绵州巴西人。其先有特有流,若实有蜀,盖子孙为民。大父怀节,隐峨嵋山,行无辙迹。其季父荣,为道士,有文知名。禅师幼孤,在诸儿,其神独不偶。家颇苦乏绝,去诣乡校,见周孔书,

雪窦禅师的师承

雪窦禅学思想的形成有其广学经论、积淀深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云游参拜,求师证道的践行。宋代僧俗交往广泛,雪窦禅师交游禅门内外,以下就师承方面加以论述。雪窦禅师嗣法于云门宗智门光祚,而其思想可远溯于青原

宋代高僧圆通居讷禅师

庐山圆通寺居讷禅师,宋代著名高僧。梓州(今四川三台)人,俗姓蹇。相貌英俊,读书过目成诵。居讷禅师十一岁出家,十七岁时因背诵《法华经》得度出家,受戒后开始登坛讲经,因辩才无碍,深得信徒的欢迎,连当时的耆

苏东坡与道潜禅师

苏东坡(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四川眉山县)人。苏东坡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的诗词文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歌题材广阔,清新雄健,善于夸张比喻,风

善会禅师悟道因缘

澧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夹山善会禅师,船子德诚禅师之法嗣,俗姓廖,广州人。自幼出家,成年受戒,曾广泛听习经论,对戒定慧三学颇能通达。后住润州(今江苏镇江)鹤林,讲经示众,因听道吾禅师之劝告,前往秀州(

千古楷模唐朝百丈怀海禅师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立下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百丈清规》,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即是此意。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曾经也遇到许多的困难,因为佛

普化禅师

日里与友闲谈自在,想到普化禅师的自在无着,心生欢喜。普化禅师是盘山宝积的法嗣,马祖道一的法孙。被日本普化禅宗奉为鼻祖。他是一个居无定所的人,没有自己的寺庙。有时候会到临济寺去,等大家都吃完了饭,他才去

大错禅师

◎ 袁 源大错禅师,俗姓钱,名邦芑(qǐ),字开少,丹徒(江苏镇江)人,生于明末清初,为江东大儒,南明隆武年间,官任监察御史。南明桂王永历六年(1652),钱邦芑被授以贵州巡抚,他知难而进,企图挽狂

密云圆悟禅师

◎ 明 尧宁波天童密云圆悟禅师,龙池幻有正传禅师之法嗣,字觉初,宜兴(今江苏境内)人,大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出生。圆悟禅师幼时喜好跏趺坐,俨然若有所思。八岁时,不由师教,即能念佛。从十五岁开

无准师范禅师

◎ 佚 名无准师范禅师(1177-1249),四川剑州梓潼县人,俗姓雍。九岁时投同乡阴平山昭庆院道钦法师出家,聪颖好学,博闻强记。绍熙五年(1194)冬受具足戒。翌年往成都正法寺圆悟克勤禅师法孙先首座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

荷泽神会禅师

荷 泽 神 会 禅 师◎ 明 尧西京荷泽神会禅师,六祖惠能大师之法嗣,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俗姓高。自幼学习五经,后读老庄,深受启发。自从读《后汉书》得知有佛教一事,开始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对仕

阐教禅师塔铭

师讳通理,字达天,家直隶新河。族赵氏,父名士公,尝阅大藏;母白氏,敬事三宝。师生相契之年,投本邑妙音铎师薙染。从祖显如珍公受学。年十一,侍显至檀越家,值众僧诵《法华经》,师随诵之,若宿习然,举众称异,

虎丘绍隆禅师

在金兵入侵、国之将倾的北宋末、南宋初年,处于世局动乱的绍隆禅师,有着坚定的意志,默守初心,追随着圆悟克勤禅师。二十年间,尽得法要,开演出临济宗虎丘派。 访师悟道绍隆禅师生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

禅宗与信仰

◎ 明 贤身心放下坐下来,一刹那之间禅就会现前。禅是无处不在的,我们今天要谈的是:有人心就有禅宗,有生死就有信仰。禅是心地法门。我们之前就谈过,为什么三教能同源?就是因为人同此心。禅所谈的不仅是人心同

愚庵智及禅师诗五首

早出余杭感怀 佛祖宏规有准绳,侯门无事愧频登。苍茫五髻三更月,迢递千岩万壑冰。心迹任教同槁木,姓名何必上传灯。觉天不夜空无际,寂寂行看慧日升。答东皋伯远法师二首东皋尊者隐郊墟,小小屠苏睹史居。切柏代香

云居道齐禅师

◎ 大 德洪州云居山第十一世住持道齐禅师,洪州人也,姓金氏,礼百丈山明照禅师得度遍历禅会,学心未息。,后遇法灯禅师,机缘顿契, 暨法灯住上蓝院,师乃主经藏。 一日,侍立次,法灯谓师曰:藏主! 我有一转

行端禅师

◎ 法 藏元叟行端禅师在藏叟善珍禅师门下顿悟,他顿悟的具体因缘是什么呢? 行端禅师(1254~1341),俗姓何,临海(今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人,元代临济宗大慧派僧人,径山藏叟善珍禅师法嗣,是大慧宗杲

医师与禅师

◎ 吴礼鑫一个医师信奉佛道,崇拜佛祖。有一天,医师决定到一座名寺去寻访真佛大道。当医师走到一座山的山角,他碰到一个中年男子被蛇咬伤,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马上想方设法抢救了那个男子,又继续赶路而行。当医

禅宗开悟因缘

或许大家常常听说禅宗门下,往往是在言下顿悟,于是就觉得开悟之事是灵然一句超象外,远处三乘不用修的,但是如果大家仔细阅读《指月录》和记录大禅师们生平的行状,就会发现开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以下以即

来果禅师禅七开示录

用功人,以为自己的工夫很好,能可以把得住,坐下来身、心轻安,工夫是清清爽爽的。自己心里以为:好了!我的工夫把得住。在我来说,太苦恼了!梦还没有梦到!对于有功用的人,还可以说是得少为足;但,你要行到得少

唐代高僧道钦禅师

唐代高僧道钦禅师◎宗 智杭州径山道钦禅师是唐代著名禅师,苏州昆山内,俗姓朱。道钦是禅宗四祖旁出法嗣法融门下七世传人。禅师自幼推崇儒家学说,二十八岁时遇到玄素禅师。玄素禅师对他说:我观你的神气温和清纯,

道信付法牛头山法融禅师

道信付法牛头山法融禅师◎ 普 济四祖大医禅师旁出法嗣牛头山法融禅师,润州延陵人也。姓韦氏。年十九,学通经史。寻阅大部般若,晓达真空。忽一日叹曰:儒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正观,出世舟航。遂隐茅山,投师落

宝峰禅师的境界

宝峰禅师的境界◎黄夏年 《宗鉴法林》是一本介绍禅宗公案境界的书,作者集云堂以某一具体公案为例,然后再对此公案进行解说,之后再附上历代禅师的悟境,以此说明公案的作用。《宗鉴法林》卷三十六曾举金陵高峰寺

盘山宝积禅师

盘山宝积禅师◎ 禅 悦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是唐代高僧。与其他高僧的悟道因缘不同 ,他悟道的因缘很奇特:一次他行走在集市上,见到一个客官买猪肉。他听客人对屠夫说:精底割一斤来!屠夫放下刀,叉手说:长史!

宝彻彦充二禅师

◎ 普 济 蒲州麻谷山宝彻禅师,侍马祖行次,问:如何是大涅槃祖曰:急。师曰:急个甚么?祖曰:看水。师使扇次,僧问:风性常住,无处不周。和尚为甚么却摇扇?师曰:你只知风性常住,且不知无处不周。曰:作

定光禅师

坊间流传的定光禅师与闽西地区的定光佛文化混淆,乃至被上升到定光佛或燃灯佛的地位。但天台山的定光禅师却是历史上真正存在的修行成就者。在浙江天台山有不少关于佛教菩萨、罗汉的传说,但将智者大师以梦境招引至此

月泉同新禅师

◎ 明 尧燕京鞍山月泉同新禅师,燕京报恩林泉从伦禅师之法嗣,俗姓郭,燕都房山人。同新禅师少时为人厚朴,寡言少语,从鞍山坚禅师出家落发,一直以苦役事众。同新禅师白天干各种各样的苦力杂活,晚上则用功读颂经

黄龙法忠禅师

◎ 明 尧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黄龙牧庵法忠禅师,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法嗣,俗姓姚,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法忠禅师少时即出家,十九岁试经得度,一度专习天台教法,已悟一心三观之旨,但是尚未能泯绝能观所观之迹

灵祐禅师开山记

◎ 瞿汝稷灵祐禅师在百丈怀海禅师座下开悟后,在寺院里担任典座(即负责寺院伙食)。一天,司马头陀来到百丈山,告诉百丈禅师:我在湖南找到了一座风水极好的山,名叫大沩,那是一个手下有一千五百名高徒的大善知识

伏虎禅师

◎ 古 德相传,过去燃灯佛为广度众生,延续度生悲愿,曾于宋代降生闽南泉州,俗姓郑,法名自严,道行高洁,每多灵异,后人尊其为定光古佛。某一年,自严法师云游到汀州府武平县,在山上一石洞中诵经修行。有一天,

《彻悟禅师遗集》序

讷堂老人一生苦心为法真诚,诲人不倦。住广通时,著作法语、偈颂、题跋甚富。逮辍参后,一意西驰,从前所作,尽令焚之。乾隆五十四年冬,睿始亲炙座下。次岁解制,同学唤醒师欲旋梓里。临行遗余钞本语录一卷,题曰《

谒真谛寺禅师

谒真谛寺禅师◎ 杜 甫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问法看诗忘,观身向酒慵。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赏析:首联写出真谛寺藏在云雾缭绕得高山峰顶。一来显出寺院的气象恢弘,高崖难近,暗喻

白居易《寄韬光禅师》

汪正球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皈依佛门,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太

苏轼与禅宗

苏轼与禅宗◎ 吉晓凡创作佛禅诗几乎贯穿了苏轼一生。彼时,禅宗思想盛行,恰逢苏轼政治失意、远离朝廷。由此,苏轼自觉地接受佛禅思想并融会贯通,将佛禅融入自己的诗作创作。不仅如此,禅宗也对苏诗的思想内容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