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禅宗典藏:大慧普觉禅师住江西云门庵语录 第七卷
2025-04-20 09:45

大慧普觉禅师住江西云门庵语录 第七卷

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上进

结夏示众。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孟八郎汉便恁么去。机不到语不副。眼里着得百千万亿须弥山。耳里着得无量无边香水海。机副语语投机。眼里着沙不得。耳里着水不得。有般汉。闻恁么道。便道。见月休观指。归家罢问程。不知垂万里钩。驻千里乌骓。布漫天网打冲浪鲲鲸。若是虾蟆蚯蚓跛鳖盲龟。徒劳上钩徒劳入网。须是恁么人方知恁么事。所以道。杀人自有杀人刀。活人自有活人剑。有杀人刀无活人剑。一切死人活不得。有活人剑无杀人刀。一切活人死不得。死得活人活得死人。便能刮龟毛于铁牛背上。截兔角于石女腰边。不作奇特商量。不作玄妙解会。何须九旬禁足三月护生。谨守蜡人无绳自缚。须知尽十方遍法界无有如针锋许不是。各各当人安居之处。便恁么去。更有事在。敢问诸人。只如不死不活底人出来。且作么生杀作么生活。若杀不得活不得。佛法无灵验。直饶杀得活得。也未是作家。于衲僧分上了无交涉。且道衲僧有甚么长处。良久云。虽有一双穷相手。未曾低揖等闲人。喝一喝

示众。恁么恁么。针劄不入。不恁么不恁么匙挑不上。恁么中不恁么。鬼面神头。不恁么中却恁么。披毛戴角。阿呵呵。且道笑个甚么。我笑。昔日云门大师有时云。闻声悟道见色明心。观世音菩萨将钱买糊饼。放下手云。元来只是馒头。乃喝一喝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示众举。云门一日拈拄杖云。凡夫实谓之有。二乘析谓之无。缘觉谓之幻有。菩萨当体即空。衲僧见拄杖但唤作拄杖。行但行坐但坐。总不得动着。师云。我不似云门老人将虚空剜窟竉。蓦拈拄杖云。拄杖子不属有不属无。不属幻不属空。卓一下云。凡夫二乘缘觉菩萨。尽向这里各随根性悉得受用。唯于衲僧分上为害为冤。要行不得行。要坐不得坐。进一步则被拄杖子迷却路头。退一步则被拄杖子穿却鼻孔。只今莫有不甘底么。试出来与拄杖子相见。如无来年更有新条在。恼乱春风卒未休

示众。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拈拄杖左边卓一下云。且拈向左边。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右边卓一下云。且拈向右边。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中间卓一下云。且拈向中间。二边浑莫立。中道不须安。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昨日有人从淮南来。不得江西信。报道。下江盗贼已平。云门山头种田博饭吃。问着禅道佛法。口似磉盘。乃喝一喝云。适来许多葛藤。向甚么处去也。又卓一下云。有利无利不离行市

示众。自从胡乱后三十年。不少盐酱。顶门具眼衲僧。到此如何趣向。然冤有头债有主。云门今日和泥合水。向炙疮瘢上更着艾炷。要与马师相见。遂以拂子面前画一画云。还见么。拆东篱补西壁。眼见则亲手揽不及。释迦弥勒换手椎胸。文殊普贤连声叫屈。喝一喝云。马面夜叉才稽首。牛头狱卒便擎拳

示众。永嘉道。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是则龙女顿成佛。非则善星生陷坠。永嘉亲见六祖来。要且只在是非里。云门即不然。非不非是不是。仰面看天低头觑地。惺惺时直是惺惺。瞌睡时一向瞌睡。也无佛法可商量。亦无尘劳可回避。有时睡里惊觉来。元是猫儿捉老鼠

示众。古人道。他人住处我不住。他人行处我不行。不是与人难共聚。大都缁素要分明。喝一喝云。犹有这个在。云门即不然。他人住处我亦住。他人行处我亦行。瞥喜瞥嗔无理会。新罗夜半日头明。且道与古人相去多少。试定当看

示众。心不是佛。智不是道。南泉老人和身放倒。至今数百年来。其间无数善知识出世。未曾有一人为他扶起。云门今日拟将灯心拄须弥山。试为扶起看。遂拈拄杖云。南泉放倒云门扶起。放倒扶起有宾有主。明眼衲僧商量。切忌别作道理。既许商量。为甚么不许作道理。良久云。相骂饶汝接嘴。相唾饶汝泼水。卓一下

示众。诸法本来绝待。触目且无拘碍。只因断臂觅心。便有人求忏罪。无文印子既成。付法传衣厮赖。致令卢老黄梅。坠石腰间舂碓。将谓有法与人。问着却言不会。引得后代儿孙。尽作韩[狂-王 盧]逐块。虽欲扶竖宗乘。奈何东倒西儽。子细检点将来。直是令人叵耐。若也尽令而行。一击须教粉碎。有时静坐思量。就中也有可爱。且道有甚么可爱。深沙共修罗结亲。金刚与土地指。背喝一喝

示众。拈拄杖卓一下云。细不通风。大通车马。突出当阳。孰辨真假。虚空有[標-示 (革*月)]柄。无手人能把。跛驴蹋倒摘茶轮。草庵卸下琉璃瓦。又卓一下

解夏示众。洞山万里一条铁。浏阳一击百杂碎。云门关字常现前。翠岩眉毛在不在。乃举拂子云。云门大师来也。还见么。击禅床云。一彩两赛

示众。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拈起拄杖云。这个是拄杖子。那个是本来法。又云。这个是本来法。那个是拄杖子。只今莫有断得出底么。若断得出。非唯自有出身之路。亦乃不受人谩。若断不出。云门饶舌去也。开口即失。闭口非丧。如是如是。遂卓一下云。一椎两当。复举起云。看看寒山拾得扫地。倒转苕帚柄把露柱。一摵勃跳上兜率陀天。触破非非想天人鼻孔。毗卢遮那如来忍痛不禁。走入云门拄杖子里藏身。云门一众呵呵大笑云。料掉没交涉。正当恁么时露柱与灯笼。画眉又增得多少光彩。良久云。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示众。豁开正眼千圣罔测。其由一句全提万别千差路绝。识不可识智莫能知。非圣非凡非心非法。全体恁么来。全体如是住。不见毗耶示疾。文殊问言。居士所疾为何等相。维摩诘曰。我病无形不可见。又问。此病身合耶心合耶。曰非身合。身相离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师云。身相既离。心亦如幻。谁是示疾者。谁是问疾者。还证明得么。若证明得。则诸人身病心病俱销。佛病法病齐遣。便能回三毒为三聚净戒。回六识为六神通。回烦恼为菩提。回无明为大智。便恁么去。犹是止啼之说。未为究竟。且究竟一句作么生道。良久云。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喝一喝

示众。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隔山人唱鹧鸪词。错认胡笳十八拍。遂举拂子云。这个只是牦牛尾拂子。不得作是非逆顺商量。作么生识。作么生测。良久云。无人过价打与三百击禅床一下

示众。入水不避蛟龙。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虎兕。猎夫之勇也。白刃临前视死若生者。将军之勇也。作么生是衲僧之勇。良久云。大胆驾头冲突过。小胆哀鸣告所由。喝一喝

示众。有一人一生为善。有一人一生造恶。为善者一旦犯不与取戒。造恶者一念了悟自心。善人犯不与取戒。即名为贼。恶人了悟自心。即名为佛。二人同到。云门着那一人即是。着善人而却恶人。则是着贼而却佛。着恶人而却善人。则是怕恶而欺善。若二人俱着。则佛贼不分。若二人俱不着。则善恶不明。若决定指佛是恶人。则招谤佛之愆。入地狱如箭射。若指贼是善人。未有善人而做贼者。当人未具智眼在。到这里还有断得者么。若断不得。云门为诸人断却。贼是善人为。佛是恶人做。佛贼善恶人不出这两个。还会么。蓦拈拄杖面前画一画云。建昌纸贵一状领过

示众。荆棘林中善卷舒。更于骊颔探神珠。南山鳖鼻活拈得。乘兴犹来捋虎须。如斯标致。未是作家。若到云门。不劳拈出。直须入林不动草入水不动波。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方有小分相应。正当恁么时。不伤物义一句。作么生道。良久云。但将饭向无心碗。自有人提折脚铛

示众。拈拄杖云。休夸棒下无生忍。拨置当阳掣电机。未屙已前蓦提得。遂卓一下云。一击自然亡所知。喝一喝

示众。才涉唇吻便落言诠。不落言诠即沉寂默。沉寂默则成诳。滞言诠则成谤。不语不谤不默不诳。须知向上别有一路子。明眼底知有。只是难近傍。遂拈拄杖云。拄杖子却近傍得。只是不知有。敢问大众。近傍得底不知有。知有底近傍不得。正恁么时。那个在前。那个在后。只今众中莫有不受人谩底么。试出来定当看。良久云。若不蓝田射石虎。几乎误杀李将军。卓一下

示众。多时不说禅。口边生白醭。大众苦相煎。便登曲彔木。匪论五家宗。不引传灯录。才开两片皮。业因招薄福。释迦干屎橛。达磨老臭秃。一人曲说直。一人直说曲。彼此大丈夫。肯受尔沸[尸@豕]。骂佛谤祖师。定入拔舌狱。佛祖生冤家。魔王真眷属。心地黑漫漫。口里水漉漉。似恁出家儿。定灭瞿昙族。腊月三十朝。大笑却成哭。召大众云。还识云门村叟么。曾闻一饱忘百饥。今日山僧身便是喝一喝

示众举。僧问香严。如何是道。严云。枯木里龙吟。僧云。如何是道中人。严云。髑髅里眼睛。僧又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霜云。犹带喜在。如何是髑髅里眼睛。霜云。犹带识在。又问曹山。如何是枯木里龙吟。山云。血脉不断。如何是髑髅里眼睛山云。干不尽。遂有颂云。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无识眼初明。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那辩浊中清。圜悟老人云。一人透语渗漏。一人透情渗漏。一人透见渗漏。师云。诸人还拣得出么。若拣不出。不惜眉毛为诸人说破。香严透语渗漏。被语言缚杀。石霜透情渗漏。被情识使杀。曹山透见渗漏。被见闻觉知惑杀。分明说了。具眼者辩取

示众举。提婆达多在地狱中。世尊令阿难传问云。汝在地狱中。可忍受否。云我虽在地狱中。如三禅天乐。世尊又令阿难传问。尔还求出否。云待世尊入地狱。我即出。阿难云。世尊是三界大师。岂有入地狱分。云世尊既无入地狱分。我岂有出地狱分。师云。既无出分又无入分。唤甚么作释迦老子。唤甚么作提婆达多。唤甚么作地狱。还委悉么。自携瓶去沽村酒。却着衫来作主人

示众举。招庆问罗山。有人问岩头。尘中如何辩主。头云。铜沙锣里满盛油。意作么生。山召大师。庆应诺。山云。猕猴入道场。山却问明招。或有人问尔作么生。招云。箭穿红日影。师云。还会么。猕猴入道场。箭穿红日影。两个老古锥。担雪共填井。喝一喝

示众举。招庆普请担泥次。中路按拄杖问。僧云。上窟泥下窟泥。僧云。上窟泥。庆打一棒。又问一僧。上窟泥下窟泥。僧云。下窟泥。庆亦打一棒。又问明招。招放下泥担叉手云。请师鉴。招庆便休师云。招庆虽然休去争奈明招不甘。云门当时若见他。放下泥担云。请师鉴。劈脊也与一棒。看他如何折合

示众举。睦州问僧。近离甚处。僧云。河北。州云。河北有个赵州和尚。上座曾到彼么。僧云。某甲近离彼中。州云。赵州有何言句示徒。僧遂举吃茶话。睦州乃云。惭愧。却问僧。赵州意作么生。僧云。只是一期方便。睦州云。苦哉赵州。被尔将一杓屎泼了也。便打。后来雪窦云。这僧克由叵耐将一杓屎泼他二员古佛。师云。雪窦只知一杓屎泼他赵睦二州殊不知。这僧末上被赵州将一杓屎泼了。却到睦州。又遭一杓。只是不知气息。若知气息。甚么处有二员古佛

示众举。僧问云门。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门云。糊饼。师云。云门直是好一枚糊饼。要且无超佛越祖底道理

示众举。洞山云。须知有佛向上事。僧问。如何是佛向上事。山云。非佛。云门云。名不得状不得。所以言非。师云。二尊宿恁么提持佛向上事且缓缓。这里即不然。如何是佛向上事。拽拄杖劈脊便打。免教伊在佛向上朵根

示众举。石门聪和尚云。十五日已前诸佛生。十五日已后诸佛灭。十五日已前诸佛生。尔不得离我这里。若离我这里。我有钩钩尔。十五日已后诸佛灭。尔不得住我这里。若住我这里。我有锥锥尔。且道正当十五日。用钩即是用锥即是。遂有颂云。正当十五日钩锥一时息。更拟问如何。回头日又出。师云。恢张三玄三要。扶竖临济正宗。须是恁么人始得。虽然如是。云门即不然。十五日已前。诸佛本不曾生。十五日已后诸佛本不曾灭。十五日已前尔若离我这里。我也不用钩钩尔。一任横担拄杖紧峭草鞋。十五日已后尔若住我这里。我也不用锥锥尔。一任拗折拄杖高挂钵囊。且道正当十五日。合作么生。乃云。十五日前后钩锥徒尔为。今朝是十五。正好用钩锥。且作么生用。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

示众举。白云祥和尚问僧。不坏假名而谈实相作么生。僧云。这个是椅子。白云以手拨云。将鞋袋来。僧无对。白云云。这虚头汉。云门闻云。须是祥兄始得。师云。云门扶强不扶弱。争奈怜儿不觉丑。这僧当时若是个汉。待他道将鞋袋来。便与掀倒禅床。直饶白云牙如剑树。口似血盆。也分疏不下

示众举。石头问长髭。甚处来。髭云。岭南来。头云。大庾岭头一铺功德成就也未。髭云。成就久矣。只欠点眼在。头云。莫要点眼么。髭云。便请。头垂下一足。髭便礼拜。头云。子见个甚么便礼拜。髭云。如红炉上一点雪。师云。众中商量甚多。或云。无眼功德有甚点处。或云。莫要点眼么。待他道便请。好劈脊便打。若恁么未免秽污这功德。云门即不然。待这老汉垂下一足。但道起动和尚

示众举。王大王向雪峰会里请晏监寺住鼓山。雪峰与孚上座送出门。回至法堂上乃曰。一只圣箭直射入九重城里去也。孚云。和尚是伊未在。峰曰。渠是彻底人。孚云。若不信。待某甲去勘过。遂往路中把住云。师兄向甚么处去。鼓山云。九重城里去。孚云。忽遇三军围闭时如何。山云。他家自有通霄路。孚云。恁么则离宫失殿去也。山云。何处不称尊。孚便回谓雪峰曰。好一只圣箭折却也。遂指前话。峰云。渠语在。孚云。这老冻脓。毕竟有乡情在。师云。众中商量道。甚么处是圣箭折处。云鼓山不合答他话。是圣箭折处。鼓山不合说道理是圣箭折处。恁么批判。非唯不识鼓山。亦乃不识孚老。殊不知。孚上座正是一枚贼汉。于鼓山面前纳一场败阙。懡[怡-台 羅]而归。却来雪峰处拔本。大似屋里贩扬州。若非雪峰有大人相。这贼向甚处容身。当时可惜放过。却成不了底公案。只今莫有为古人。出气底么。试出来。我要问尔。甚么处是圣箭折处

示众举。明招向火次。僧忽问。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未审此四句。那句是宾。那句是主。明招拨开火云。尔向这里与我拈出一茎眉毛看。僧云。非但某甲。尽大地人丧身失命。招云。何故自把髻投衙。师云。这僧有头无尾。明招有尾无头。若人道得头尾圆全句。云门与尔拄杖子

示众举。南泉坐次。一僧问讯叉手而立。泉云。太俗生。僧合掌。泉云。太僧生。僧无语。师云。合掌太僧生。叉手又俗气。总不恁么时。尊体无顿处。无顿处有巴鼻。唵苏噜苏噜悉唎悉唎。喝一喝云。是甚么。近来王令稍严。不许搀行夺市

示众。三十年来弄马骑。今朝却被驴儿攧。就地拾得丽水金。拈起却是新罗铁。报诸人别不别。夜来雪压云门。冻得乌龟成鳖

除夜示众。今夜唤明朝作来年。明朝唤今夜作去岁。既称来年今夜合来。既号去岁明朝合去。来年今夜不见来。去岁明朝定不去。既不来又不去。业识茫茫无本据。大圆镜里绝纤尘。个中岂着闲家具。是则是别又别。烁迦晃破秋天月。庞公不昧本来身。大似飞龙成跛鳖。尔诸人瞥不瞥灵利汉。须看时节。五九尽处又逢春。衲僧脑后三斤铁。喝一喝

示众。夜来兔子赶大虫。天明走入无何有。月下珊瑚长数枝。万象森罗齐稽首。蓦拈拄杖云。拄杖子不唧[口*留]。渠侬却善分妍丑。李公烂醉绝倒时。元是张公吃村酒。报诸人急回首。切忌痴狂外边走

示众。举麻谷持锡到章敬。绕禅床三匝振锡一下。卓然而立。师云。纯钢打就生铁铸成。敬云。是是。师云。锦上铺华三五重。谷又持锡到南泉。绕禅床三匝振锡一下。卓然而立。师云。已纳败阙了也。泉云。不是不是。师云。枷上更着杻。谷云。章敬道是。和尚为甚么道不是。师云。愁人莫向愁人说。泉云。章敬则是是。汝不是。此是风力所转。终成败坏。师云。试把火照看南泉面皮厚多少。复召大众云。云门恁么批判。且道。肯他不肯他

示众。举南岳和尚遣僧问马祖云。作么生。祖云。自从胡乱后三十年。不曾少盐酱。师云。云门即不然。夜梦不祥书门大吉

示众。俊鹞不打篱边兔。猛虎终不食伏肉。毛头星现北斗前。把断天关并地轴

示众。举僧问云峰。如何是心地法门。峰云。不从人得。僧云。不从人得时如何。峰云。此去衡阳不远。师云。云门即不然。如何是心地法门。不从人得。不从人得时如何。看脚下

End

一行禅师的一生

◎ 果 祈出生名门 天赋异禀农历十月初八是一行禅师圆寂纪念日。释一行(公元683-727年),俗姓张,巨鹿人氏。本名张遂,唐初将军张公谨的曾孙,郯国公张公瑾曾在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中立下战功,位列凌烟阁二

无业禅师悟道因缘

明 尧汾州(今山西汾阳)无业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商州(陕西商洛)上洛人,欲姓杜。其母李氏怀他之前,有一次做梦,听到空中有个声音问她:寄居得否?她答应了,醒来后不久就怀孕了。无业禅师诞生的那天晚上

龙潭崇信禅师

◎普 济【原文】 澧州龙潭崇信禅师,渚宫人也。其家卖饼。师少而英异,初悟和尚为灵鉴,潜请居天皇寺,人莫之测。师家于寺巷,常日以十饼馈之。天皇受之,每食毕,常留一饼曰:吾惠汝以荫子孙。师一日自念曰:饼是

大颠宝通禅师

◎ 普 济潮州灵山大颠宝通禅师,初参石头。头问:那个是汝心?师曰:见言语者是。头便喝出。经旬日,师却问:前者既不是,除此外何者是心?头曰:除却扬眉瞬目,将心来。师曰:无心可将来。头曰:元来有心,何言无

杭州鸟窠道林禅师

◎ 普 济本郡富阳人也。姓潘氏。母朱氏。梦日光入口。因而有娠。及诞。异香满室。遂名香光。九岁出家。二十一于荆州果愿寺受戒。后诣长安西明寺复礼法师学华严经。起信论礼示以真妄颂。俾修禅那。师问曰。初云何观

南岳慧思禅师

◎ 瞿汝稷姓李氏。顶有肉髻。牛行象视。少以慈恕闻于闾里。常梦梵僧劝出俗。乃辞亲入道。及禀具。常习坐。日唯一食。诵法华等经。满千遍。又阅妙胜定经。叹禅那功德。遂发心寻友。时慧闻法师。有徒数百。(闻阅中观

慧南禅师

◎ 肖 来2023年农历三月十一至三月十七,黄龙宗祖庭江西九江修水黄龙禅寺举行黄龙宗初祖慧南禅师圆寂954周年纪念活动,并于5月6日晚在黄龙祖师舍利塔院,供七天七夜不灭常明灯954盏以示纪念,惟愿正法

唐代灵佑禅师

星 星 之 火◎永 寿唐代灵佑禅师,福州长溪人,年十五岁出家,十八岁时前往浙江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后着力精研大乘佛法。二十三岁时,他感到浩瀚的经文难以让心灵得到真正的解脱,不由感叹说:诸佛至论,虽则妙

面壁九年的禅宗初祖达摩大师

达摩大师面壁九年(一说十年)的故事,在我国历史上传为佳话。达摩大师,全名是菩提达摩(?-528年),本是南天竺人,属婆罗门种姓,出家为僧。在南朝宋末时航海到达我国广州。后到洛阳嵩山少林寺面壁修炼,终日

“立雪断臂”的禅宗二祖慧可大师

慧可(487-593年),北魏、北齐时僧人。俗姓姬,初名神光,后称慧可,又作僧可。洛阳武牢(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慧可早年在洛阳龙门的香山从宝静法师出家,在永穆寺受具足戒,后周游各地,学习大小乘经义。

云居善悟禅师《劝安老病僧文》

高庵善悟禅师住持云居山时,曾撰写了一篇劝说各大丛林要安养老、病比丘的文章,流传千古,为世所叹。【原文】如下:《劝安老病僧文》曰:贫道尝阅藏教,谛审佛意,不许比丘坐受无功之食,生懒惰心,起吾我见。每至晨

题秀禅师房---韩 愈

桥夹水松行百步,竹床莞席到僧家。暂拳一手支头卧,还把渔竿下钓沙。 摘自《全唐诗》卷344

大德道光禅师塔铭

◎ 王 维 禅师讳道光,本姓李,绵州巴西人。其先有特有流,若实有蜀,盖子孙为民。大父怀节,隐峨嵋山,行无辙迹。其季父荣,为道士,有文知名。禅师幼孤,在诸儿,其神独不偶。家颇苦乏绝,去诣乡校,见周孔书,

雪窦禅师的师承

雪窦禅学思想的形成有其广学经论、积淀深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云游参拜,求师证道的践行。宋代僧俗交往广泛,雪窦禅师交游禅门内外,以下就师承方面加以论述。雪窦禅师嗣法于云门宗智门光祚,而其思想可远溯于青原

宋代高僧圆通居讷禅师

庐山圆通寺居讷禅师,宋代著名高僧。梓州(今四川三台)人,俗姓蹇。相貌英俊,读书过目成诵。居讷禅师十一岁出家,十七岁时因背诵《法华经》得度出家,受戒后开始登坛讲经,因辩才无碍,深得信徒的欢迎,连当时的耆

苏东坡与道潜禅师

苏东坡(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四川眉山县)人。苏东坡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的诗词文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歌题材广阔,清新雄健,善于夸张比喻,风

善会禅师悟道因缘

澧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夹山善会禅师,船子德诚禅师之法嗣,俗姓廖,广州人。自幼出家,成年受戒,曾广泛听习经论,对戒定慧三学颇能通达。后住润州(今江苏镇江)鹤林,讲经示众,因听道吾禅师之劝告,前往秀州(

千古楷模唐朝百丈怀海禅师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立下一套极有系统的丛林规矩--《百丈清规》,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即是此意。百丈禅师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曾经也遇到许多的困难,因为佛

普化禅师

日里与友闲谈自在,想到普化禅师的自在无着,心生欢喜。普化禅师是盘山宝积的法嗣,马祖道一的法孙。被日本普化禅宗奉为鼻祖。他是一个居无定所的人,没有自己的寺庙。有时候会到临济寺去,等大家都吃完了饭,他才去

大错禅师

◎ 袁 源大错禅师,俗姓钱,名邦芑(qǐ),字开少,丹徒(江苏镇江)人,生于明末清初,为江东大儒,南明隆武年间,官任监察御史。南明桂王永历六年(1652),钱邦芑被授以贵州巡抚,他知难而进,企图挽狂

密云圆悟禅师

◎ 明 尧宁波天童密云圆悟禅师,龙池幻有正传禅师之法嗣,字觉初,宜兴(今江苏境内)人,大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出生。圆悟禅师幼时喜好跏趺坐,俨然若有所思。八岁时,不由师教,即能念佛。从十五岁开

无准师范禅师

◎ 佚 名无准师范禅师(1177-1249),四川剑州梓潼县人,俗姓雍。九岁时投同乡阴平山昭庆院道钦法师出家,聪颖好学,博闻强记。绍熙五年(1194)冬受具足戒。翌年往成都正法寺圆悟克勤禅师法孙先首座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

荷泽神会禅师

荷 泽 神 会 禅 师◎ 明 尧西京荷泽神会禅师,六祖惠能大师之法嗣,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俗姓高。自幼学习五经,后读老庄,深受启发。自从读《后汉书》得知有佛教一事,开始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对仕

阐教禅师塔铭

师讳通理,字达天,家直隶新河。族赵氏,父名士公,尝阅大藏;母白氏,敬事三宝。师生相契之年,投本邑妙音铎师薙染。从祖显如珍公受学。年十一,侍显至檀越家,值众僧诵《法华经》,师随诵之,若宿习然,举众称异,

虎丘绍隆禅师

在金兵入侵、国之将倾的北宋末、南宋初年,处于世局动乱的绍隆禅师,有着坚定的意志,默守初心,追随着圆悟克勤禅师。二十年间,尽得法要,开演出临济宗虎丘派。 访师悟道绍隆禅师生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

禅宗与信仰

◎ 明 贤身心放下坐下来,一刹那之间禅就会现前。禅是无处不在的,我们今天要谈的是:有人心就有禅宗,有生死就有信仰。禅是心地法门。我们之前就谈过,为什么三教能同源?就是因为人同此心。禅所谈的不仅是人心同

愚庵智及禅师诗五首

早出余杭感怀 佛祖宏规有准绳,侯门无事愧频登。苍茫五髻三更月,迢递千岩万壑冰。心迹任教同槁木,姓名何必上传灯。觉天不夜空无际,寂寂行看慧日升。答东皋伯远法师二首东皋尊者隐郊墟,小小屠苏睹史居。切柏代香

云居道齐禅师

◎ 大 德洪州云居山第十一世住持道齐禅师,洪州人也,姓金氏,礼百丈山明照禅师得度遍历禅会,学心未息。,后遇法灯禅师,机缘顿契, 暨法灯住上蓝院,师乃主经藏。 一日,侍立次,法灯谓师曰:藏主! 我有一转

行端禅师

◎ 法 藏元叟行端禅师在藏叟善珍禅师门下顿悟,他顿悟的具体因缘是什么呢? 行端禅师(1254~1341),俗姓何,临海(今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人,元代临济宗大慧派僧人,径山藏叟善珍禅师法嗣,是大慧宗杲

医师与禅师

◎ 吴礼鑫一个医师信奉佛道,崇拜佛祖。有一天,医师决定到一座名寺去寻访真佛大道。当医师走到一座山的山角,他碰到一个中年男子被蛇咬伤,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马上想方设法抢救了那个男子,又继续赶路而行。当医

禅宗开悟因缘

或许大家常常听说禅宗门下,往往是在言下顿悟,于是就觉得开悟之事是灵然一句超象外,远处三乘不用修的,但是如果大家仔细阅读《指月录》和记录大禅师们生平的行状,就会发现开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以下以即

来果禅师禅七开示录

用功人,以为自己的工夫很好,能可以把得住,坐下来身、心轻安,工夫是清清爽爽的。自己心里以为:好了!我的工夫把得住。在我来说,太苦恼了!梦还没有梦到!对于有功用的人,还可以说是得少为足;但,你要行到得少

唐代高僧道钦禅师

唐代高僧道钦禅师◎宗 智杭州径山道钦禅师是唐代著名禅师,苏州昆山内,俗姓朱。道钦是禅宗四祖旁出法嗣法融门下七世传人。禅师自幼推崇儒家学说,二十八岁时遇到玄素禅师。玄素禅师对他说:我观你的神气温和清纯,

道信付法牛头山法融禅师

道信付法牛头山法融禅师◎ 普 济四祖大医禅师旁出法嗣牛头山法融禅师,润州延陵人也。姓韦氏。年十九,学通经史。寻阅大部般若,晓达真空。忽一日叹曰:儒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正观,出世舟航。遂隐茅山,投师落

宝峰禅师的境界

宝峰禅师的境界◎黄夏年 《宗鉴法林》是一本介绍禅宗公案境界的书,作者集云堂以某一具体公案为例,然后再对此公案进行解说,之后再附上历代禅师的悟境,以此说明公案的作用。《宗鉴法林》卷三十六曾举金陵高峰寺

盘山宝积禅师

盘山宝积禅师◎ 禅 悦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是唐代高僧。与其他高僧的悟道因缘不同 ,他悟道的因缘很奇特:一次他行走在集市上,见到一个客官买猪肉。他听客人对屠夫说:精底割一斤来!屠夫放下刀,叉手说:长史!

宝彻彦充二禅师

◎ 普 济 蒲州麻谷山宝彻禅师,侍马祖行次,问:如何是大涅槃祖曰:急。师曰:急个甚么?祖曰:看水。师使扇次,僧问:风性常住,无处不周。和尚为甚么却摇扇?师曰:你只知风性常住,且不知无处不周。曰:作

定光禅师

坊间流传的定光禅师与闽西地区的定光佛文化混淆,乃至被上升到定光佛或燃灯佛的地位。但天台山的定光禅师却是历史上真正存在的修行成就者。在浙江天台山有不少关于佛教菩萨、罗汉的传说,但将智者大师以梦境招引至此

月泉同新禅师

◎ 明 尧燕京鞍山月泉同新禅师,燕京报恩林泉从伦禅师之法嗣,俗姓郭,燕都房山人。同新禅师少时为人厚朴,寡言少语,从鞍山坚禅师出家落发,一直以苦役事众。同新禅师白天干各种各样的苦力杂活,晚上则用功读颂经

黄龙法忠禅师

◎ 明 尧隆兴府(今江西南昌)黄龙牧庵法忠禅师,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法嗣,俗姓姚,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法忠禅师少时即出家,十九岁试经得度,一度专习天台教法,已悟一心三观之旨,但是尚未能泯绝能观所观之迹

灵祐禅师开山记

◎ 瞿汝稷灵祐禅师在百丈怀海禅师座下开悟后,在寺院里担任典座(即负责寺院伙食)。一天,司马头陀来到百丈山,告诉百丈禅师:我在湖南找到了一座风水极好的山,名叫大沩,那是一个手下有一千五百名高徒的大善知识

伏虎禅师

◎ 古 德相传,过去燃灯佛为广度众生,延续度生悲愿,曾于宋代降生闽南泉州,俗姓郑,法名自严,道行高洁,每多灵异,后人尊其为定光古佛。某一年,自严法师云游到汀州府武平县,在山上一石洞中诵经修行。有一天,

《彻悟禅师遗集》序

讷堂老人一生苦心为法真诚,诲人不倦。住广通时,著作法语、偈颂、题跋甚富。逮辍参后,一意西驰,从前所作,尽令焚之。乾隆五十四年冬,睿始亲炙座下。次岁解制,同学唤醒师欲旋梓里。临行遗余钞本语录一卷,题曰《

谒真谛寺禅师

谒真谛寺禅师◎ 杜 甫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问法看诗忘,观身向酒慵。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赏析:首联写出真谛寺藏在云雾缭绕得高山峰顶。一来显出寺院的气象恢弘,高崖难近,暗喻

白居易《寄韬光禅师》

汪正球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皈依佛门,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太

苏轼与禅宗

苏轼与禅宗◎ 吉晓凡创作佛禅诗几乎贯穿了苏轼一生。彼时,禅宗思想盛行,恰逢苏轼政治失意、远离朝廷。由此,苏轼自觉地接受佛禅思想并融会贯通,将佛禅融入自己的诗作创作。不仅如此,禅宗也对苏诗的思想内容产生

禅宗高僧憨山祖师生平纪实

憨山大师(一五四六至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椒县(今属安徽)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是中国近代禅宗最大的成就者。憨山大师的母亲具超凡慈智,生平敬奉观音大士。年轻时夜梦观音大士携一童子走进家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