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禅宗典藏:景德传灯录 第十八卷
2025-04-18 08:00

景德传灯录 第十八卷

吉州清原山行思禅师第六世。

福州雪峰义存禅师法嗣一十四人见录。

福州玄沙师备禅师。

福州长庆慧冰禅师。

福州大普山玄通禅师。

杭州龙册寺道宦禅师。

福州长生山皓然禅师。

信州鹅湖山智孚禅师。

漳州报恩怀岳禅师。

杭州西兴化庶师郁禅师。

福州鼓山神晏国师。

漳州隆寿绍卿禅师。

福州仙宗行瑫禅师。

福州莲华山永福従徊禅师。

杭州龙华寺灵照禅师。

明州翠岩令参禅师。

福州雪峰义存禅师法嗣

○卷十八玄沙宗一

福州玄沙宗一大师法名师备。福州闽县人也。姓谢氏。幼好垂钓。泛小艇于南台江。狎诸渔者。唐咸通初,年甫三十忽慕出尘。乃弃钓舟,投芙蓉山灵训禅师落发。往豫章开元寺道玄律师受具。布衲芒屦食才接气。常终日宴坐众皆异之。与雪峰义存本法门昆仲。而亲近若师资。雪峰以其苦行,呼为头陀。

一日雪峰问曰:阿那个是备头陀。对曰:终不敢诳于人。异日雪峰召曰:备头陀何不遍参去。师曰: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雪峰然之。暨登象骨山,乃与师同力缔构。玄徒臻萃。师入室咨决罔替晨昏。又阅楞严经,发明心地。由是应机敏捷。与修多罗冥契。诸方玄学有所未决,必従之请益。至若与雪峰和尚征诘。亦当仁不让。雪峰曰:备头陀其再来人也。

一日雪峰上堂曰:要会此事,犹如古镜当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师曰:忽遇明镜来时如何。雪峰曰:胡汉俱隐。师曰:老和尚脚跟犹未点地。

师上堂时久。大众尽谓不说法,一时各归。师乃呵云:看总是一样底。无一个有智慧。但见我开这两片皮。尽来簇著觅言语意度。是我真实为他,却总不知。看恁么,大难大难。

师有时云:诸禅德,汝诸人尽巡方行脚来。称我参禅学道。为有奇特去处。为当只恁么东问西问。若有试通来我为汝证明。是非我尽识得。还有么。若无当知只是趁謴。是汝既到这里来。我今问汝,汝诸人还有眼么。若有即今便合识得。还识得么。若不识,便被我唤作生盲生聋底人,还是么。肯恁么道么。禅德亦莫自屈。是汝真实何曾是恁么人。十方诸佛把汝向顶上著。不敢错误著一分子。只道此事唯我能知会么。如今相绍继尽道承他释迦。我道释迦与我同参。汝道参阿谁会么。大不容易知。莫非大悟始解得知。若是限剂所悟,亦莫能觏。汝还识大悟么。不可是汝向髑髅前认他鉴照。不可是汝说空说无说这边那边有世间法。有一个不是世间法。和尚子,虚空犹従迷妄幻生。如今若是大肯去。何处有这个称说。尚无虚空消息。何处有三界业次父母缘生与汝桩立前后。如今道无,尚是诳语。岂况是有知么。是汝多时行脚。和尚子称道有觉悟底事。我今问汝。只如巅山岩崖迥绝人处,还有佛法么。还裁辨得么。若辨不得,卒未在。我寻常道。亡僧面前正是触目菩提。万里神光顶后相。若人觏得,不妨出得阴界。脱汝髑髅前意想。都来只是汝真实人体。何处更别有一法。解盖覆汝,知么。还信得么。解承当得么。大须努力。

师又云:我今问汝诸人且承得个什么事。在何世界安身立命,还辨得么。若辨不得,恰似捏目生花。见事便差知么。如今现前见有山河大地。色空明暗种种诸物。皆是狂劳花相。唤作颠倒知见。夫出家人识心达本,故号沙门。沙今既已剃发披衣为沙门相。即合有自利利他分。如今看著尽黑漫漫地如黑汁相似。自救尚不得,争解为得他人。仁者,佛法因缘事大。莫作等闲相聚头乱说杂话趁謴过时。光阴难得。可惜许大丈夫儿何不自省察。看是什么事。只如従上宗风是诸佛顶族。汝既承当不得。所以我方便劝汝。但従迦叶门接续顿超去此一门。超汝凡圣因果。超他毗卢妙庄严世界海。超他释迦方便门。直下永劫不教有一物与汝作眼见。何不急急究取。未必道我且待三生两生久积净业。仁者,汝宗乘是什么事。不可由汝身心用工庄严便得去。不可他心宿命便得去,会么。只如释迦出头来作如许多变弄。说十二分教,如瓶灌水,大作一场佛事。向汝此门中用一点不得。用一毛头伎俩不得,知么。如同梦事,亦如呓语。沙门不应得出头来盖为识得,知么。识得,即是大出脱大出头。所以道超凡越圣。出生离死,离因离果。超毗卢越释迦,不被凡圣因果所谩。一切处无人识得汝知么。莫只长恋生死爱网被善恶业拘将去无自由分。饶汝炼得身心同空去。饶汝得到精明湛不摇处。不出他识阴。古人唤作如急流水流急不觉妄为澹净。恁么修行,尽不出他轮回际。依前被轮转去。所以道诸行无常。直是三乘功果如是可畏。若无道眼亦不为究竟。何如従今日博地凡夫不用一毫功夫便顿超去。解省心力么。还愿乐么。劝汝我如今立地待汝觏去。不用汝加功炼行。如今不恁么,更待何时。还肯么还肯么。

师有时上堂谓众曰:是汝真实如是。又有时云:达磨如今现在,汝诸人还见么。师云:是诸人见有险恶。见有大虫刀剑诸事逼汝身命。便生无限怕怖,如似什么。恰似世间画师一般。自画作地狱变相。作大虫刀剑了。好好地看了却自生怕怖。汝今诸人亦复如是,百般见有。是汝自幻出自生怕怖。亦不是别人与汝为过。汝今欲觉此幻惑么。但识取汝金刚眼睛。若识得,不曾教汝有纤尘可得露现。何处更有虎狼刀剑解忄胁吓得汝。直至释迦如是伎俩亦觅出头处不得。所以我向汝道。沙门眼把定世界。函盖乾坤不漏丝发。何处更有一物为汝知见,知么。如是出脱,如是奇特,何不究取。

师云:汝诸人如似在大海里坐。没头水浸却了,更展手问人乞水吃,还会么。夫学般若菩萨,是大根器有大智慧始得。若有智慧,即今便得出脱。若是根机迟钝。直须勤苦志耐。日夜忘疲失食。如丧考妣相似。恁么急切尽一生去。更得人荷挟,克骨究实。不妨亦得觏去。且况如今谁是堪任受学底人。仁者,莫只是记言记语。恰似念陀罗尼相似。踏步向前来,口里哆哆和和地。被人把住诘问著没去处。便嗔道和尚不为我答话。恁么学事大苦知么。有一般坐绳床和尚称为善知识。问著便动身动手点眼吐舌瞪视。更有一般便说昭昭灵灵。灵台智性能见能闻。向五蕴身田里作主宰。恁么为善知识,大赚人,知么。我今问汝。汝若认昭昭灵灵是汝真实。为什么瞌睡时又不成昭昭灵灵。若瞌睡时不是,为什么有昭昭时。汝还会么。这个唤作认贼为子。是生死根本,妄想缘气。汝欲识此根由么。我向汝道。昭昭灵灵只因前尘色声香等法而有分别。便道此是昭昭灵灵。若无前尘,汝此昭昭灵灵同于龟毛兔角。仁者真实在什么处。汝今欲得出他五蕴身田主宰。但识取汝秘密金刚体。古人向汝道,圆成正遍遍周沙界。我今少分为汝智者可以譬喻得解。汝见此南阎浮提日么。世间人所作兴营。养身活命种种心行作业。莫非承他日光成立。只如日体还有多般及心行么。还有不周遍处么。欲识此金刚体亦如是。只如今山河大地十方国土。色空明暗及汝身心。莫非尽承汝圆成威光所现。直是天人群生类所作业次。受生果报有性无情。莫非承汝威光。乃至诸佛成道成果接物利生。莫非尽承汝威光。只如金刚体还有凡夫诸佛么。有汝心行么。不可道无便得当去也,知么。汝既有如是奇特当阳出身处,何不发明取。便随他向五蕴身田中鬼趣里作活计。直下自谩却去。忽然无常杀境到来。眼目诪张身见命见。恁么时大难枝荷。如生脱龟筒相似,大苦。仁者,莫把瞌睡见解便当却去。未解盖覆得毛头许,汝还知么。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且汝未是得安乐底人。只大作群队,干他人世这边那边飞走野鹿相似。但知求衣为食,若恁么争行他王道。知么,国王大臣不拘汝。父母放汝出家。十方施主供汝衣食。土地龙神护汝。也须具惭愧知恩始得。莫辜负人好。长连床上排行著地销将去。道是安乐未在。皆是粥饭将养得汝烂冬瓜相似。变将去土里埋将去。业识茫茫,无本可据。沙门因什么到恁么地。只如大地上蠢蠢者。我唤作地狱劫住。如今若不了,明朝后日看看。变入驴胎马肚里。牵犁拽杷衔钅截负鞍碓捣磨磨。水火里烧煮去,大不容易受。大须恐惧好。是汝自累知么。若是了去。直下永劫不曾教汝有这个消息。若不了此烦恼恶业因缘。未是一劫两劫得休。直与汝金刚齐寿知么。

南际长老到雪峰。雪峰令访于师。师问曰:古人道。此事唯我能知。长老作么生。南际曰:须知有不求知者。归宗柔别拊掌三下。师曰:山头和尚吃许多辛苦作么。

雪峰因普请{禾田}田。见一蛇以杖挑起召众曰:看看以刀芟为两段。师以杖抛于背后,更不顾视。众愕然。雪峰曰:俊哉。

师一日随侍雪峰游山。雪峰指一片地曰:此处造得一所无缝塔。师曰:高多少。雪峰乃顾视上下。师曰:人天依报即不如和尚。若是灵山受记,大远在。雪峰曰:世界阔一尺,古镜阔一尺。世界阔一丈,古镜阔一丈。师指火炉曰:火炉阔多少。雪峰曰:如古镜阔。师曰:老和尚脚跟未点地。

师初受请住梅溪场普应院。中间迁止玄沙山。自是天下丛林海众皆望风而宾之。闽帅王公请演无上乘。待以师礼。学徒余八百室户不闭。

师上堂良久谓众曰:我为汝得彻困也,还会么。僧问:寂寂无言时如何。师曰:呓语作么。曰:本分事请师道。师曰:瞌睡作么。曰:学人即瞌睡,和尚如何。师曰:争得恁么不识痛痒。又曰:可惜如许大师僧。千道万里行脚到这里。不消个瞌睡呓语,便屈却去。

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用自己作么。

僧问:従上宗门中事,师此间如何言论。师曰:少人听。僧曰:请和尚直道。师曰:患聋作么。

又曰:仁者,如今事不获已。教我抑下如是威光。苦口相劝,百千方便。道如此如彼,共汝相知闻,尽成颠倒知见。将此咽喉唇吻。只成得个野狐精业谩汝。我还肯么。只如有过无过,唯我自知。汝争得会。若是恁么人出头来,甘伏呵责。夫为人师匠大不容易。须是善知识始得知。我如今恁么方便助汝,犹尚不能觏得。可中纯举宗乘,是汝向什么处安措。还会么。四十九年是方便。只如灵山会上有百万众,唯有迦叶一人亲闻,余尽不闻。汝道迦叶亲闻底事作么生。不可道如来无说说。迦叶不闻闻,便得当去。不可是汝修因成果。福智庄严底事。知么。且如道吾有正法眼付嘱大迦叶。我道犹如话月。曹溪竖拂子还如指月。所以道大唐国内宗乘中事未曾见有一人举唱。设有人举唱,尽大地人失却性命。如无孔铁槌相似,一时亡锋结舌去。汝诸人赖遇我不惜身命。共汝颠倒知见,随汝狂意,方有申问处。我若不共汝恁么知闻去,汝向什么处得见我。会么。大难努力珍重。

乃有偈曰:万里神光顶后相。没顶之时何处望。事已成意亦休。此个元来触处周。智者撩著便提取,莫待须臾失却头。

又偈曰:玄沙游迳别,时人切须知。三冬阳气盛,六月降霜时。有语非关舌,无言切要词。会我最后句,出世少人知。

问:四威仪外,如何奉王。师曰:汝是王法罪人,争会问事。问:古人拈槌竖拂,还当宗乘中事也无。师曰:不当。曰:古人意作么生。师举拂子。僧曰:宗乘中事如何。师曰:待汝悟始得。

问:如何是金刚力士。师乃吹之。

文桶头下山。师问:桶头下山几时归。曰:三五日。师曰:归时有无底桶子将一担归。文无对。归宗柔代云:和尚用作什么。主

师有时垂语曰:诸方老宿尽道接物利生。且问汝只如盲聋哑三种病人,汝作么生接。若拈槌竖拂,他眼且不见。共他说话,耳又不闻口复哑。若接不得,佛法尽无灵验。时有僧出曰:三种病人和尚还许人商量否。师曰:许汝作么生商量。其僧珍重出。师曰:不是不是。法眼云:我当时见罗汉和尚举此僧语。我便会三种病人。云居锡云:只如此僧会不会。若道会,玄沙又道不是。若道不会。法眼为什么道我因此僧语,便会三种病人。上座无事上来商量,大家要知。罗汉云:桂琛见有眼耳,和尚作么生接。中塔云:三种病人即今在什么处。又一僧云:非唯谩他,兼亦自谩。

长庆棱来,师问:除却药忌,作么生道。棱曰:憨作么。师曰:雪峰山橡子拾食来,这里雀儿放粪。

师见僧来礼拜,乃曰:礼拜著,因我得礼拜汝。

一日普请往海坑斫柴,见一虎,僧曰:和尚虎。师曰:是汝虎。归院后,僧问:适来见虎云是汝,未审尊意如何。师曰:娑婆世界有四重障。若人透得,许汝出阴界。东禅齐云:上座古人见了道我身心如大地虚空。如今人还透得么。斋

师问长生然和尚:维摩观佛,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无住,汝作么生观。对曰:放皎然过有商量。师曰:放汝过作么生。长生良久。师曰:教阿谁委。曰:徒劳侧耳。师曰:情知汝向山鬼窟里作活计。崇寿稠别长生云:唤什么作如来。斋

僧问师:学人为什么道不得。师曰:逼塞汝口,争解道得。法眼云:古人恁么道甚奇特。且问上座口是什么。知

问:凡有言句尽落圈?。不落圈?请和尚商量。师曰:拗折秤衡来,与汝商量。

问:古人瞬视接人,和尚如何接人。师曰:我不瞬视接人。

僧问:是什么得恁么难见。师曰:只为太近。法眼云:也无可得近直下是上座。古

师在雪峰时,光侍者谓师曰:师叔若学得禅,某甲打铁船下海去。师住后问曰:光侍者打得铁船也未。光无对。法眼代云:和尚终不恁么。法灯代云:请和尚下船。玄觉代云:贫儿思旧债。知

师一日遣僧送书上雪峰和尚。雪峰开缄,唯白纸三幅。问僧:会么。曰:不会。雪峰曰:不见道,君子千里同风。其僧回举似于师。师曰:这老和尚蹉过也不知。东禅齐云:什么处蹉过。若的蹉过,师岂不会弟子意。若不恁么会,只如玄沙意作么生。若会便参取玄沙。知

师问镜清:教中道菩萨摩诃萨不见一法为大过失。且道不见什么法。镜清指露柱云:莫是不见这个法么。同安显别云:也知和尚不造次。师曰:浙中清水白米従汝吃。佛法未会在。玄觉云:且道,玄沙恁么道意在什么处。不见,僧问洞山云:不见一法为大过失,此意如何。洞山云:不见一法,好言语上座。一宿觉云: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普贤菩萨。又云:不见一法为大过失,是一个是两个。试断看。斋

僧问:承和尚有言尽十方世界是一颗明珠。学人如何得会。师曰:尽十方世界是一颗明珠,用会作么。师来日却问其僧:尽十方世界是一颗明珠,汝作么生会。对曰:尽十方世界是一颗明珠,用会作么。师曰:知汝向山鬼窟里作活计。玄觉云:一般恁么道。为什么却成山鬼窟去。斋

问:如何是无缝塔。师曰:这一缝大小。玄觉云:丛林中道恁么来。何处得无缝,还会得著不著。知

韦监军来谒,举曹山和尚甚奇怪。师乃问:抚州取曹山多少。韦指傍僧云:上座曾到曹山否。曰:曾到。韦曰:抚州取曹山多少。曰:一百二十。韦曰:恁么即上座不到曹山。韦却起礼拜师。师曰:监军却须礼此僧。此僧却具惭愧。云居锡云:什么处是此僧具惭愧。若检得出,许上座有行脚眼。古

西天有声明三藏到。闽帅令与师相见。师以火筋敲铜炉,问:是什么声。三藏对曰:铜铁声。法眼别云:请大师为大王。法灯别云:听和尚问。师曰:大王莫受外国人谩。三藏无对。法眼代云:大师久受大王供养。法灯代云:却是和尚谩大王。古

师南游莆田县,排百戏迎接。来日师问小塘长老:昨日许多喧闹向什么处去也。小塘提起衲衣角。师曰:料掉勿交涉。法眼别云:昨日有多少喧闹。法灯别云:今日更好笑。知

师问僧:乾闼婆城汝作么生会。僧曰:如梦如幻。法眼别敲物示之。斋

师与地藏琛在方丈内说话。夜深,侍者闭却门。师曰:门总闭了,汝作么生得出去。琛曰:唤什么作门。法灯别云:和尚莫欲歇去。知

师一日以杖拄地问长生曰:僧见俗见男见女见,汝作么生见。长生曰:和尚还见皎然见处么。师曰:相识满天下。

问:承和尚有言闻性遍周法界。雪峰打鼓,这里为什么不闻。师曰:谁知不闻。

问:险恶道中以何为津梁。师曰:以汝眼为津梁。曰:未得者如何。师曰:快救取。

师与韦监军吃果子。韦问:如何是日用而不知。师拈起果子曰:吃韦吃果子了,再问之。师曰:只守是日用而不知。普请般柴。师曰:汝诸人尽承吾力。

一僧曰:既承师力,何用普请。师叱之曰:不普请,争得柴归。

师问明真大师:善财参弥勒,弥勒指归文殊。文殊指归佛处。汝道佛指归什么处。对曰:不知。师曰:情知汝不知。法眼别云:唤什么作佛。古

大普玄通到礼觐,师谓曰:汝在彼住,莫诳惑人家男女。对曰:玄通只是开个供养门。晚来朝去,争敢作恁么事。师曰:事难。曰:其情是难。师曰:什么处是难处。曰:为伊不肯承当。师便入方丈拄却门。

问: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个入路。师曰:还闻堰溪水声否。曰:闻。师曰:是汝入处。

泉守王公请师登楼,先语客司曰:待我引大师到楼前,便舁却梯。客司禀旨。公曰:请大师登楼。师视楼复视其人,乃曰:佛法不是此道理。法眼云:未舁梯时。一日几度登楼。古

师与泉守在室中说话。有一沙弥揭帘入,见却退步而出。师曰:那沙弥好与二十拄杖。曰:恁么即某甲罪过。同安显别云:祖师来也。师曰:佛法不恁么。镜清云:不为打水打水。有僧问:不为打水意作么生。镜清云:青山碾为尘,敢保勿闲人。东禅齐云:只如玄沙意作么生。或云:直饶恁么去,也好与拄杖。或云:事在当机。或云:拈破会处。此三说还会玄沙意也无。师应机接物仅三十祀。致清原石头之浚流迨今不绝,转导来际。所演法要有大小录行于海内。自余语句各随门弟子章及诸方征举出焉。梁开平二年戊辰。十一月二十七日示疾而终。寿七十有四腊四十有四。闽帅为之树塔。

○卷十八长庆慧冰

福州长庆慧冰禅师。杭州盐官人也,姓孙氏。幼岁禀性淳澹。年十三于苏州通玄寺出家。登戒历参禅肆。唐乾符五年入闽中。谒西院,访灵云,尚有凝滞。后之雪峰,疑情冰释。因问:従上诸圣传受一路,请垂指示。雪峰默然。师设礼而退,雪峰莞尔而笑。异日雪峰谓师曰:我寻常向师僧道。南山有一条鳖鼻蛇,汝诸人切须好看。师曰:今日堂中大有人丧身失命。雪峰然之。师入方丈参,雪峰曰:是什么。师曰:今日天晴好普请。自此酬问未尝爽于玄旨。乃述悟解颂曰:万象之中独露身。唯人自肯乃方亲。昔时谬向途中觅,今日看如火里冰。

师在西院问诜上座曰:这里有象骨山,汝曾到么。曰:不曾到。师曰:为什么不到。曰:自有本分事。师曰:作么生是上座本分事。诜乃提起衲衣角。师曰:为当只这个,别更有。曰:和尚见什么。师曰:何得龙头蛇尾。

师在宣州保福,后辞归雪峰。保福问师曰:山头和尚或问上座信。作么生只对。师曰:不避腥膻,亦有少许。曰:信道什么。师曰:教我分付阿谁。曰:従展虽有此语,未必有恁么事。师曰:若然者,前程全自阇梨。

师与保福游山,保福问:古人道妙峰山顶,莫即这个便是也无。师曰:是即是,可惜许。僧问鼓山:只如棱和尚恁么道意作么生。鼓山云:孙公若无此语。可谓髑髅遍野白骨连山。斋

师来往雪峰二十九载。至天佑三年。受泉州刺史王延彬请住招庆。初开堂日,公朝服趋隅曰:请师说法。师曰:还闻么。公设拜。师曰:虽然如此,虑恐有人不肯。于是敷扬祖意,随机与夺。故毳旅憧憧,日资道化。后闽帅请居长乐府之西院。奏额曰长庆,号超觉大师。

上堂良久谓众曰:还有人相悉么。若不相悉,欺谩兄弟去。只今有什么事,莫有窒塞也无。复是谁家屋里事。不肯当荷,更待何时。若是利根参学,不到这里来。还会么。如今有一般行脚人,耳里总满也。假饶收拾得底,还当诸人行脚事么。时有僧问:行脚事如何学。师曰:但知就人索取。又问:如何是独脱一路。师曰:何烦更问。又问:名言妙义教有所诠。不涉三科请师直道。师曰:珍重。师乃谓众曰:明明歌咏,汝尚不会。忽被暗来底事,汝作么生。又僧问:如何是暗来底事。师曰:吃茶去。中塔云:便请和尚相伴。

问:如何是不隔毫端底事。师曰:当不当。问:如何得不疑不惑去。师乃展两手。僧不进语。师曰:汝更问,我与汝道。僧再问之。师露膊而坐。僧礼拜。师曰:汝作么生会。僧曰:今日风起。师曰:恁么道,未定人见解。汝于古今中有什么节要齐得长庆。若举得,许汝作话主。其僧但立而已。师却问:汝是什么处人。曰:向北人。师曰:南北三千里外,学妄语作么。僧无对。

师上堂良久曰:莫道今夜较些子。便下座。问:如何是合圣之言?师曰:大小长庆被汝一问口似匾担。僧曰:何故如此。师曰:适来问什么。

师谓众曰:我若纯举唱宗乘,须闭却法堂门。所以尽法无民。时有僧曰:不怕无民,请师尽法。师曰:还委落处么。

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香严道底一时坐却。师有时示众曰:总似今夜,老狐有望。保福闻之乃曰:总似今夜,老狐绝望。玄觉云:恁么道,是相见语不是相见语。东禅齐云:此二尊宿语一般各有道理。众中道总似如此,嫌什么。又道总似今夜,堪作什么。若如此会,欠悟在。古

安国瑫和尚新得师号。师去,贺。瑫出接。师问曰:师号来耶。曰:来也。师曰:是什么号。曰:明真。师乃展手。瑫曰:什么处去来。师曰:几不问过。

师问僧:什么处来。曰:鼓山来。师曰:鼓山有不跨石门底句。有人借问,汝作么生道。曰:昨夜报慈宿。师曰:拍脊棒汝又作么生。曰:和尚若行此棒。不虚受人天供养。师曰:几放过。

问:古人有言:相逢不擎出举意便知有时如何。师曰:知有也未。僧将前语问保福。福云:此是谁语。僧云:丹霞语。福云:去,莫妨我打睡。斋

师入僧堂,举起疏头曰:见即不见,还见么。众无对。法眼代云:纵受得,到别处亦不敢呈人。知

师到罗山,见新制龛子。师以杖敲之曰:大杀预备。罗山曰:拙布置。师曰:还肯入也无。罗山曰:吽。

师上堂,大众集定。师乃拽出一僧曰:大众礼拜此僧。又曰:此僧有什么长处。便教大众礼拜。众无对。

问:如何是文彩未生时事。师曰:汝先举,我后举。其僧但立而已。法眼别云:请和尚举。师曰:汝作么生举。僧曰:某甲截舌有分。

保福迁化,人问师:保福抛却壳漏子向什么处去也。师曰:且道,保福在那个壳漏子里。法眼别云:那个是保福壳漏子。古

闽帅夫人崔氏。奉道,自称练师。遣使送衣物至云:练师令就大师请取回信。师曰:传语练师,领取回信。须臾使却来,师前唱诺便回。师明日入府。练师曰:昨日谢大师回信。师曰:却请昨日回信看。炼师展两手。闽帅问师曰:练师适来呈信,还惬大师意否。师曰:犹较些子。法眼别云:这一转语,大王自道取。曰:未审大师意旨如何。师良久。帅曰:不可思议,大师佛法深远。

僧举,高丽有僧。造一观音像于明州上船。众力舁不起,因请入开元寺供养。问师:无刹不现身,为什么不肯去高丽。师曰:现身虽普,睹相生偏。法眼别云:汝识得观音未。斋

有人问:僧点什么灯。曰:长明灯。曰:什么时点。曰:去年点。曰:长明何在。僧无语。师代曰:若不如此,争知公不受人谩。法眼别云:利动君子。古

师两处开法,徒众一千五百。化行闽越二十七载。后唐长兴三年壬辰。五月十七日归寂。寿七十有九腊六十。王氏建塔。

○卷十八大普玄通

福州大普山玄通禅师。福州福唐人也。受业于兜率山。师事雪峰经数稔受心法止于大普焉。僧问:骊龙颔下珠如何取得。师乃拊掌瞬视。问:方便已前事如何。师托出其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咬骨头汉出去。问:拨尘见佛时如何。师曰:脱枷来商量。问:急急相投,请师接。师曰:钝汉。

○卷十八龙册道宦

杭州龙册寺顺德大师道宦。永嘉人也,姓陈氏。4805岁不食荤茹。亲党强啖以枯鱼。随即嗢哕。遂求出家。于本州开元寺受具。游方抵闽川谒雪峰。峰问:什么处人。曰:温州人。雪峰曰:恁么即与一宿觉是乡人也。曰:只如一宿觉是什么处人。雪峰曰:好吃一顿棒,且放过。一日师问:只如古德岂不是以心传心?雪峰曰:兼不立文字语句。曰:只如不立文字语句,师如何传。雪峰良久。师礼谢。雪峰曰:更问我一转岂不好。曰:就和尚请一转问头。雪峰曰:只恁么为别有商量。曰:和尚恁么即得。雪峰曰:于汝作么生。曰:辜负杀人。雪峰有时谓众曰:堂堂密密地。师出问曰:是什么堂堂密密。雪峰起立曰:道什么。师退步而立。雪峰垂语曰:此事得恁么尊贵,得恁么绵密。对曰:道宦自到来数年。不闻和尚恁么示诲。雪峰曰:我向前虽无,如今已有。莫有所妨么。曰:不敢,此是和尚不已而已。雪峰曰:致使我如此。师従此信入,而且随众。闽中谓之小宦布衲。

因普请处。雪峰举沩山见色便见心语问师还有过也无。曰:古人为什么事。雪峰曰:虽然如此,要共汝商量。曰:恁么即不如道宦锄地去。

一日雪峰问师:何处来。曰:従外来。雪峰曰:什么处逢见达磨。曰:更什么处。雪峰曰:未信汝在。曰:和尚莫恁么粘腻好。雪峰肯之。

师后遍历诸方,益资权智。因访曹山寂和尚问:什么处来。曰:昨日离明水。寂曰:什么时到明水。曰:和尚到时到。寂曰:汝道我什么时到。曰:适来犹记得。寂曰:如是如是。师罢参受请,止越州镜清禅苑。唱雪峰之旨,学者奔凑。副使皮光业者,日休之子也。辞学宏赡,屡击难之。退谓人曰:师之高论,人莫窥其极也。

新到僧参,师拈起拂子。僧曰:久向镜清,犹有这个在。师曰:今日遇人又不遇人。问:如何是灵源一直道。师曰:镜湖水可杀深。

师问僧:什么处来。曰:应天来。师曰:还见鳗■鱼么。曰:不见。师曰:阇梨不见鳗■,鳗■不见阇梨。曰:总不恁么。师曰:阇梨只解慎初护末。

问:学人未达其源,请师方便。师曰:是什么源。僧曰:其源。师曰:若是其源,争受方便。僧礼拜退后。侍者问曰:和尚适来莫是成他问否。师曰:无。曰:莫是不成他问否。师曰:无。曰:未审毕竟意作么生。师曰:一点水墨,两处成龙。

师在帐中坐。有僧问讯。师拨帐开曰:当断不断,反招其乱。僧曰:既是当断,为什么不断。师曰:我若尽法,直恐无民。曰:不怕无民,请师尽法。师曰:维那拽出此僧著。又曰:休休,我在南方识伊和尚来。

因普请锄草次,浴头请师浴。师不顾。如是三请,师举镬作打势。浴头乃走。师召曰:来来。浴头回首。师曰:向后遇作家,分明举似。其僧后至保福举前语。未了保福以手掩其口。僧却回举似师。师曰:饶汝恁么也未作家。

师问荷玉:什么处来。曰:天台来。师曰:我岂是问汝天台。曰:和尚何得龙头蛇尾。师曰:镜清今日失利。

师看经,僧问:和尚看什么经。师曰:我与古人斗百草。师却问:汝会么。曰:小年也曾恁么来。师曰:如今作么生。僧举拳。师曰:我输汝也。

僧到参,师问:阇梨従什么处来。曰:佛国来。师曰:佛以何为国。曰:清净庄严为国。师曰:国以何为佛。曰:妙净真常为佛。师曰:阇梨従妙净来,庄严来。曰:无不答对。师曰:嘘嘘。别处有人问汝,不可作这个语话。

钱王欲广府中禅会,命居天龙寺。始见师,乃曰:真道人也。致礼勤厚。由是吴越盛于玄学。其后又创龙册寺,延请居焉。

师上堂曰:如今事不得已,向汝道。若自验著实个亲切到汝分上。因何特地生疏。只为抛家日久,流浪年深。一向缘尘,致见如此。所以唤作背觉合尘。亦名舍父逃逝。今劝兄弟,未歇歇去好,未彻彻去好。大丈夫儿得恁么无气概。还惆怅么。终日茫茫地。何不且觅取个管带路好也。无人问我管带一路。时有僧问:如何是管带一路。师曰:嘘嘘。要棒即道。曰:恁么即学人罪过也。师曰:几被汝打破蔡州。

问:无源有路不归时如何。师曰:这个师僧得坐便坐。

问:如何是心。师曰:是即二头。曰:不是如何。师曰:又不成是头。曰:是不是总不恁么时如何。师曰:更多饶过。

问:十二时中以何为验。师曰:得力即向我道。僧曰:诺。师曰:十万八千犹可近。

问:如何是方便门速易成就。师曰:速易成就。曰:争奈学人领览未的。师曰:代得也代却。

问:如何是玄中玄。师曰:不是是什么。曰:还得当也无。师曰:木头也解语。

问:如何是人无心合道。师曰:何不问道无心合人。曰:如何是道无心合人。师曰:白云乍可来青嶂。明月那教下碧天。问:学人问不到处请师不答。和尚答不到处学人即不问。师乃扌刍住曰:是我道理,是汝道理。曰:和尚若打学人。学人也即却打也。师曰:得对相耕去。

僧举,有僧辞归宗,宗问什么处去。曰:百丈学五味禅去。归宗不语。师乃曰:缘归宗单行底事。僧问:如何是归宗单行底事。师曰:棒了趁出院。僧礼拜。师曰:作么生会。曰:学人罪过。师曰:料汝恁么去。

问:承师有言,诸方若不是走人便是笼人罩人。未审和尚如何。师曰:被汝致此一问。直得当门齿落。

问:如何是亲的密密底事。师曰:常用及人。曰:不知者如何。师曰:好晴好雨。

师问僧,门外什么声。曰:雨滴声。师曰:众生颠倒,迷己逐物。法眼别云:画出。主

僧问:如何是同相。师将火筋插向炉中。僧又问:如何是别相。师又将火筋插向一边。法眼别云:问不当理。古

有僧引童子到曰:此儿子常爱问僧佛法,请和尚验看。师乃令点茶。童子点茶来。师啜讫,过盏托与童子。童子近前接。师却缩手曰:还道得么。童子曰:问将来。法眼别云:和尚更吃茶否。僧问:和尚此儿子见解如何。师曰:也只是一两生持戒僧。师三处开法,语要随门人编录。今但梗概而已。晋天福二年丁酉八月示灭。寿七十四。黑白哀号,制服者甚众。茶毗于大慈山获舍利。就龙母山之阳建塔。

○卷十八长生皎然

福州长生山皎然禅师本郡人。入雪峰室密受心印。执侍经十载。因与僧斫树。雪峰曰:斫到心且住。师曰:斫却著。雪峰曰:古人以心传心。汝为什么道斫却。师掷下斧子曰:传。雪峰打一拄杖而去。

僧问雪峰,如何是第一句。雪峰良久。僧退举似于师。师曰:此是第二句。雪峰再令其僧来问:如何是第一句。师曰:苍天苍天。

雪峰普请般柴,问师曰:古人道,谁知席帽下,元是昔愁人。古人意作么生。师侧戴笠子曰:这个是什么人语。

雪峰问师:持经者能荷担如来。作么生是荷担如来。师乃捧,雪峰向禅床上著。

雪峰普请归。自将一束藤,路逢一僧。放下藤叉手立。其僧近前拈。雪峰即踏其僧,雪峰归院。后举示于师曰:我今日踏那僧得恁么快。师对曰:和尚却替那僧入涅槃堂。法眼住崇寿时。有二僧各说道理请师断。法眼云:汝两僧一时入涅槃堂。玄觉云,什么处是替那僧入涅槃堂处。崇寿稠云:此一转语却还老兄。东禅齐云:只如长生意作么生。斋

师尝访一庵主款话。庵主曰:近有一僧问某甲西来意。遂举拂子示之,不知还得也无。师曰:争敢道得与不得。

有人问庵主:此事有人保任,如虎头带角。有人嫌弃,则不直一文钱。此事为什么毁誉不同。请试拣出看。曰:适来出自偶然,争拣得出。师曰:若恁么,此后不得为人。玄觉云:一等是恁么事,为什么有得有失。上座若无智眼,难辨得失。知

雪峰问师:光境俱亡,复是何物。师曰:放皎然过,敢有商量。雪峰曰:许汝过作么生商量。曰:皎然亦放和尚过。雪峰深许之。寻受记止于长生山分化焉。

僧问:従上宗乘如何举唱。师曰:不可为阇梨荒却长生山也。

问:古人有言:无明即佛性,烦恼不须除。如何是无明即佛性。师忿然作色,举拳呵曰:今日打这师僧去也。僧曰:如何是烦恼不须除。师以手喀头曰:这师僧得恁么发人业。

问: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未审将什么对。师曰:上纸墨堪作什么。闽帅署禅主大师。莫知所终。

○卷十八鹅湖智孚

信州鹅湖智孚禅师福州人也。始依讲肆,肄业于长安。因思玄极之理,乃造雪峰师事。数年既领心诀。随缘而止鹅湖,大张法席。

僧问:万法归一,一归何所。师曰:非但阇梨一人忙。问:虚空讲经以何为宗。师曰:阇梨不是听众,出去。问:五逆之子,还受父约也无。师曰:虽有自裁,未免伤己。

问:如何是佛向上人。师曰:情知阇梨不奈何。曰:为什么不奈何。师曰:未必小儿得见君子。

有人报云:径山和尚还化也。僧问:径山还化,向什么处去。师曰:大有灵利底过于阇梨。

问:在先一句请师道。师曰:脚跟下探取什么。曰:即今见问。师曰:看阇梨变身不得。

问:雪峰抛下拄杖,意作么生。师以香匙抛下地。僧曰:未审此意如何。师曰:不是好种出去。

问:如何是鹅湖第一句。师曰:道什么。曰:如何即是。师曰:妨我打睡。

问:不问不答时如何。师曰:问人焉知。

问:迷子未归家时如何。师曰:不在途。曰:归后如何。师曰:正迷。

问:如何是源头事。师曰:途中觅什么。问:如何是一句。师曰:会么。曰:恁么莫便是否。师曰:苍天苍天。

镜清问:如何是即今底。师曰:何更即今。清曰:几就支荷。师曰:语逆言顺。

○卷十八报恩怀岳

漳州报恩院怀岳禅师。泉州人也。少依本州圣寿院受业。罢参雪峰,止龙溪。玄侣奔凑。僧问:十二时中如何行履。师曰:动即死。曰:不动时如何。师曰:犹是守古冢鬼。

问:如何是学人出身处。师曰:有什么物缠缚阇梨。曰:争奈出身不得何。师曰:过在阿谁。问:如何是报恩一灵物。师曰:吃如许多酒糟作么。曰:还露脚手也无。师曰:这里是什么处所。

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万里一片云。曰:见后如何。师曰:廓落地。

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昨夜三更失却火。

问:黑云斗暗,谁当雨者。师曰:峻处先倾。问:宗乘不却如何举唱。师曰:山不自称,水无间断。

问:佛未出世时如何。师曰:汝争得知。

问:拨尘见佛时如何。师曰:什么年中得见来。

问:师子在窟时如何。师曰:师子在什么处。

问:如何是目前佛。师曰:快礼拜。

师临迁化,上堂示众曰:山僧十二年来举提宗教。诸人怪我什么处。若要听三经五论。此去开元寺咫尺。言讫告寂。

○卷十八西兴师郁

杭州西兴化度悟真大师师郁。泉州人也。自得雪峰心印。化缘盛于杭越之间。后居西兴镇之化度院。法席大兴。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举拂子。僧曰:学人不会。师曰:吃茶去。

问:如何是无缝塔。师曰:五尺六尺。问:如何是一尘。师曰:九世刹那分。曰:如何含得法界。师曰:法界在什么处。

问:溪谷各异,师何明一。师曰:汝喘作么。

问:学人初机,乞和尚指示入路。师曰:汝怪化度什么处。

问:如何是随色摩尼珠。师曰:青黄赤白。曰:如何是不随色摩尼珠。师曰:青黄赤白。

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是东来西来。

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鸟兽俱迷。曰:见后如何。师曰:山深水冷。

问:维摩与文殊对谈何事。师曰:唯有门前镜湖水。清风不改旧时波。

师自是声闻于遐迩。钱王钦其道德,奏紫衣师号。

○卷十八鼓山神晏

福州鼓山兴圣国师神晏。大梁人也,姓李氏。幼恶荤膻,乐闻锺梵。年十二时有白气数道腾于所居屋壁。师即挥毫书其壁曰:白道従兹速改张。休来显现作妖祥。定祛邪行归真见。必得超凡入圣乡。题罢,气即随灭。年甫志学,遘疾甚亟。梦神人与药,觉而顿愈。明年又梦梵僧告云:出家时至矣。遂依卫州白鹿山道规禅师披削。嵩岳受具。谓同学曰:古德云:白四羯磨后全体戒定慧。岂准绳而可拘也。于是杖锡遍叩禅关。而但记语言存乎知解。及造雪岭,朗然符契。一日参雪峰。雪峰知其缘熟。忽起扌刍住曰:是什么。师释然了悟,亦忘其了心。唯举手摇曳而已。雪峰曰:子作道理耶。师曰:何道理之有。雪峰审其悬解,抚而印之。暨雪峰归寂。闽帅于府城之左二十里开鼓山创禅宫请扬宗致。

师上堂众集,良久曰:南泉在日,亦有人举。要且不识南泉。即今还有识南泉者么。试出来对众验看。时有僧出礼拜。才起,师曰:作么生。僧近前曰:咨和尚。师曰:不才请退。

又曰:经有经师,论有论师,律有律师。有函有号有部有帙。各有人传持。且佛法是建立教。禅道乃止啼之说。他诸圣兴来,盖为人心不等。巧开方便,遂有多门。受疾不同,处方还异。在有破有,居空叱空。二患既除,中道须遣。鼓山所以道。句不当机,言非展事。承言者丧,滞句者迷。不唱言前,宁谈句后。直至释迦掩室,净名杜口。大士梁时童子当日一问二问三问尽有人了也。诸仁者作么生。时有僧礼拜。师曰:高声问。僧曰:学人咨和尚。师乃喝出。

问:己事未明,以何为验。师抗音似未闻。其僧再问。师曰:一点随流食咸不重。

问:如何是包尽乾坤底句。师曰:近前。僧近前。师曰:钝置杀人。

问:如何绍得。师曰:犴犭谷无风,徒劳展掌。曰:如何即是。师曰:错。

问:学人便承当时如何。师曰:汝作么生承当。法灯别云:莫费力。古

问:如何是学人正立处。师曰:不従诸圣行。法灯别云:汝拟乱走。主

问:千山万山阿那个是正山。师曰:用正山作么。法灯云:千山万山。古

师与招庆相遇。招庆曰:家常。师曰:无厌生。招庆曰:且款款。师却云:家常。招庆曰:今日未有火。师曰:太鄙吝生。招庆曰:稳便将取去。东禅齐拈云:此二尊宿语还有得失也无。若有阿那个得阿那个失。若无得失,诸人未具行脚眼在。古

问:如何免得轮回生死。师曰:把将生死来。

问:如何是宗门中事。师侧掌曰:吽々。

问:如何是向上一关捩子。师乃打之。

问:如何是鼓山正主。师曰:瞎作么。

师问保福。古人道非不非是不是,意作么生。保福拈起茶盏。师曰:莫是非好。

问:如何是真实人体。师曰:即今是什么体。曰:究竟如何。师曰:争得到恁么地。

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金乌一点,万里无云。师问僧:鼓山有不跨石门句,汝作么生道。僧曰:请。师乃打之。

问:如何是古人省心力处。师曰:汝何费力。

问:言满天下无口过,如何是无口过。师曰:有什么过。问:如何是省要处。师曰:还自耻么。

师与闽帅瞻仰佛像。闽帅问:是什么佛。曰:请大王鉴。曰:鉴即不是佛。曰:是什么。无对。长庆代云:久承大师在众,何得造次。古

问:従上宗乘如何举唱。师以拂子蓦口打。

问:如何是教外别传底事。师曰:吃茶去。

又曰:今为诸仁者刺头。入他诸圣化门里斗薮不出。所以向仁者道。教排不到,祖不西来。三世诸佛不能唱。十二分教载不起。凡圣摄不得,古今传不得。忽尔是个汉未通个消息。向他恁么道被他蓦口掴。还怪得他么。虽然如此,也不得乱掴鼓山。寻常道。更有一人不跨石门。须有不跨石门句。作么生是不跨石门句。鼓山自住三十余年。五湖四海来者。向高山顶上看山玩水。未见一人快利通得。如今还有人通得也不昧兄弟珍重。乃有偈示众曰:直下犹难会,寻言转更赊。若论佛与祖,特地隔天涯。闽帅礼重,常询法要焉。

○卷十八隆寿绍卿

漳州隆寿兴法大师绍卿。泉州人也,姓陈氏。幼于灵岩寺习经论。讲业既就,而深慕禅那。乃问法于雪峰之室。服勤数载,従缘开悟。因侍经行,见芋叶动。雪峰指动叶视之。师对曰:绍卿甚生怕怖。雪峰曰:是汝屋里底,怕怖什么。师于是洗然省悟,顿息他游。寻受请居龙溪焉。

僧问:古人道。摩尼殿有四角一角常露。如何是常露底角。师举拂子。

问:斋粮不畜一粒。如何济得万人饥。师曰:侠客面前如夺剑。看君不是黠儿郎。

问:大拍盲底人来,师还接否。师曰:前后大应得此便也。曰:莫便是接否。师曰:这汉来这里插嘴。

问:耳目不到处如何。师曰:汝无此作。曰:恁么即闻也。师曰:真个聋汉。漳守王公钦尚祖风。为奏紫衣师名。

○卷十八仙宗行王舀

福州仙宗院仁慧大师行瑫。泉州人也,姓王氏。本州开元受业,预雪峰禅会。声闻四远,闽帅请转法轮。玄徒奔至。上堂曰:我与释迦同参。汝道参什么人。时一僧入礼拜拟伸问。师曰:错。

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熊耳不曾藏。

问:直下事乞师方便。师曰:不因汝问,我亦不道。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白日无闲人。

○卷十八永福従徊

福州莲华山永福院超证大师従徊。先住漳州报恩院。僧问:儒门以五常为极则。未审宗门以何为极则。师良久。僧曰:恁么即学人造次也。师曰:好与拄杖。

问:教云:唯有一乘法。如何是一乘法。师曰:汝道,我在这里作什么。曰:恁么即不知教意也。师曰:虽然如此,却不辜负汝。

问:不向问处领,犹是学人问处,和尚如何。师曰:吃茶去。

长庆常云:尽法无民。师曰:永福即不然。若不尽法,又争得民。时有僧曰:请师尽法。师曰:我不要汝纳税。

问:诸余即不问,聊径处乞师垂慈。师曰:不快礼三拜。

师上堂曰:咄咄,看箭。便归方丈。

问:请师尽令。师曰:莫埋没。

问:大众云集,请师说法。师曰:闻么。曰:若更伫思,应难得及。师曰:实即得。

问:摩尼殿有四角一角常露。如何是常露底角。师曰:不可更点。

师上堂于坐边立,谓众曰:二尊不并化。便归方丈。

○卷十八龙华灵照

杭州龙华寺真觉大师灵照。高丽人也。萍游闽越。升雪峰之堂,冥符玄旨。居唯一衲,服勤众务。闽中谓之照布衲。一夕指半月问溥上坐:那一片什么处去也。溥曰:莫妄想。师曰:失却一片也。众虽叹美,而恬澹自持。初止婺州齐云山。上堂良久忽舒手视其众曰:乞取些子,乞取些子。又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僧问:草童能歌舞未审今时还有无。师下座作舞曰:沙弥会么。僧曰:不会。师曰:山僧踏曲子也不会。

问:灵山会上法法相传。未审齐云将何付嘱。师曰:不可为汝一人荒却齐云也。曰:莫便是亲付嘱也无。师曰:莫令大众笑。问: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点凡成圣,请师一点。师曰:还知齐云点金成铁么。曰:点金成铁未之前闻。至理一言敢希垂示。师曰:句下不荐,后悔难追。

师次居越州镜清院,海众悦随。一日谓众曰:尽令去也。僧曰:谓师尽令。师曰:吽々。

问:如何是学人本分事。师曰:镜清不惜口。问:请师雕琢。师曰:八成。曰:为什么不十成。师曰:还知镜清生修理么。

师问僧:什么处来。曰:五峰来。师曰:来作什么。曰:礼拜和尚。师曰:何不自礼。曰:礼了也。师曰:镜湖水浅。

问:如何是第一句。师曰:莫错下名言。曰:师岂无方便。师曰:乌头养雀儿。

问:向上一路千圣不传。未审什么人传得。师曰:千圣也疑我。曰:莫便是传也无。师曰:晋帝斩嵇康。

问: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此意如何。师曰:东廊下两两三三。

师谓众曰:诸方以毗卢法身为极则。镜清这里即不然。须知毗卢有师法身有主。问:如何是毗卢师法身主。师曰:二公争敢论。

问:古人道见色便见心。此即是色,阿那个是心。师曰:恁么问莫欺山僧么。

问:未剖已前请师断。师曰:落在什么处。曰:恁么即失口也。师曰:寒山送沩山。又曰:住住,阇梨失口。山僧失口。曰:恶虎不食子。

师曰:驴头出,马头回。师蓦问一僧:记得么。曰:记得。师曰:道什么。曰:道什么。师曰:淮南小儿入寺。

问:是什么即俊鹰俊鹞趁不及。师曰:阇梨别问,山僧别答。曰:请师别答。师曰:十里行人较一程。

问:金屑虽贵眼里著不得时如何。师曰:著不得还著得么。僧礼拜。师曰:深沙神。

问:菩提树下度众生。如何是菩提树。师曰:大似苦练树。曰:为什么似苦练树。师曰:素非良马,何劳鞭影。

后湖守钱公卜杭之西关。创报慈院延请开法。禅众翕然依附。寻而钱王建龙华寺。迎金华傅大士灵骨道具问焉。命师住持。晋天福十年丁未。闰七月二十六日,终于本寺。寿七十八塔于大慈山。

○卷十八翠岩令参

明州翠岩永明大师令参。湖州人也。自雪峰受记。止于翠岩,大张法席。问:不借三寸请师道。师曰:茶堂里贬剥去。

问:国师三唤侍者意旨如何。师曰:抑逼人作么。

问:诸余即不问。师默之。僧曰:如何举似于人。师唤侍者点茶来。

师上堂曰:今夏与诸兄弟语论。看翠岩眉毛还在么。长庆闻举云:生也。斋

问:凡有言句尽是点污。如何是向上事。师曰:凡有言句尽是点污。

问:如何是省要处。师曰:大众笑汝。

问:坦然不滞锋芒时如何。师云:大有人作此见解。曰:毕竟如何。师曰:坦然不滞锋芒。

问:古人拈槌竖拂意旨如何。师曰:邪法难扶。问:僧繇为什么写志公真不得。师曰:作么生合杀。

问:险恶道中以何为津梁。师曰:药山再三叮嘱。

问:不带凡圣,当机何示。师曰:莫向人道翠岩灵利。

问:妙机言句尽皆不当宗乘中事如何。师曰:礼拜著。曰:学人不会。师曰:出家行脚,礼拜也不会。钱王向师道风,请居龙册寺,终焉。

End

面壁九年的禅宗初祖达摩大师

达摩大师面壁九年(一说十年)的故事,在我国历史上传为佳话。达摩大师,全名是菩提达摩(?-528年),本是南天竺人,属婆罗门种姓,出家为僧。在南朝宋末时航海到达我国广州。后到洛阳嵩山少林寺面壁修炼,终日

“立雪断臂”的禅宗二祖慧可大师

慧可(487-593年),北魏、北齐时僧人。俗姓姬,初名神光,后称慧可,又作僧可。洛阳武牢(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慧可早年在洛阳龙门的香山从宝静法师出家,在永穆寺受具足戒,后周游各地,学习大小乘经义。

禅宗与信仰

◎ 明 贤身心放下坐下来,一刹那之间禅就会现前。禅是无处不在的,我们今天要谈的是:有人心就有禅宗,有生死就有信仰。禅是心地法门。我们之前就谈过,为什么三教能同源?就是因为人同此心。禅所谈的不仅是人心同

禅宗开悟因缘

或许大家常常听说禅宗门下,往往是在言下顿悟,于是就觉得开悟之事是灵然一句超象外,远处三乘不用修的,但是如果大家仔细阅读《指月录》和记录大禅师们生平的行状,就会发现开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以下以即

黄念祖:超世希有 第十八卷

超世希有 第十八卷黄念祖老居士【彼极乐国。所有众生。容色微妙。超世希有。咸同一类。无差别相。但因顺余方俗。故有天人之名。】本品叫超世希有。超出一切世间,表示优越高超;人世间希有,显示少见难得。在极乐国

苏轼与禅宗

苏轼与禅宗◎ 吉晓凡创作佛禅诗几乎贯穿了苏轼一生。彼时,禅宗思想盛行,恰逢苏轼政治失意、远离朝廷。由此,苏轼自觉地接受佛禅思想并融会贯通,将佛禅融入自己的诗作创作。不仅如此,禅宗也对苏诗的思想内容产生

禅宗高僧憨山祖师生平纪实

憨山大师(一五四六至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椒县(今属安徽)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是中国近代禅宗最大的成就者。憨山大师的母亲具超凡慈智,生平敬奉观音大士。年轻时夜梦观音大士携一童子走进家门后

禅宗的精神

◎ 巴 宙禅宗学派的简洁提纲: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明性成佛。这就是传统所认为的菩提达摩思想。但是,如果我们对公元八世纪以后兴盛的禅宗检讨一下,我们就会认为禅宗更符合发扬光大的禅宗学派。现在,

略述禅宗的见行

◎ 智 圆禅宗虽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但祖师大德们为了有助于弟子证悟,也留下了不少著作与语录。从中可明显看出真正禅宗的见行。菩提达摩祖师作了《大乘入道四行论》,把修行方法分为理入与行入两种。理入是借助

禅宗学在中国的发展

◎ 理 证 佛教中国化同步展开的禅的中国化,使禅与禅行的内涵不断被拓展,对心性的重视在禅学中日益突出,禅与禅行也逐渐突破原有坐禅入定的藩篱而趋向于观心守心、随缘安心。南朝时期的宝志和傅大士之禅就表现出

禅宗的本质

◎ 铃木大拙在菩提达摩将禅佛教从西方即南印度传入中国之后,经过了两百年安静与稳定的发展,坚定的在这儒家与道家之地生了根。禅的宗旨为: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四句话是由谁说出来的, 我们无法考

禅宗的人文意义

◎ 楼宇烈禅宗在很多方面恢复了原始佛教那种以人为根本的理念,反复强调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皈依者皈依自性。自性皈依,所以它不是外在的。禅宗里面有一个说法,《坛经》里说:佛是自性做,莫向身外求。自性迷

修禅宗和修净土的关系

◎ 智 圆【二者参禅必不可无净土,为防退堕,宁不寒心。净土必不可入禅机。意见稍乘,二门俱破。】这里说的是当时修禅宗和修净土的关系,以及修余宗和修净土比例分配的问题。修禅宗和修净土的关系首先,参禅的人到

日本的禅宗

日 本 的 禅 宗◎ 铃木大拙禅宗之以完美的形式传入日本,是在封建时期开始之际──这就是在镰仓时代。它的单纯,直接与有效,立刻赢得日本武士的心,武士们开始拜访禅寺。禅宗并没有早期佛教那种只被有闲阶级所

禅宗与净土宗的同与异

净 慧关于净土宗,各位都不陌生。因为我们这个居士林主要以修净土为主。想想看,我们这个地方,每天二十四小时,佛号不断,走进来,如同置身于莲池海会中一般,令人感到身心清净。请问:这身心清净来自何方?应该说

《楞伽经》与禅宗之关系

◎ 印 海四卷本《楞伽经》是达摩传授给二祖慧可,并对他说仁者依行,自得度也,这是《景德传灯录》及《续高僧传》中所记载。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继承者是慧可二祖,二人之间,如此亲手授受,可见本经在禅宗中是

禅宗与净土

◎ 一 诚一、绪 论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而有六道轮回之业报,如何径出轮回而趋佛果,是每一个佛教徒需要迫切承办的问题。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入道。禅宗与净土宗同是力行的法门,一主自力,一倡他力,其基

对于禅宗的误读

◎ 王建光 解释学是当代西方新兴的一种学术文化思潮和学术方法,但是,诠释的方法也一直是中国文化学习传承中的重要方法,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尤其是经学家们就曾在文本的学习中应用过解释学的方法。他们早就发现

禅宗·静默的哲学

◎ 冯友兰禅或禅那是梵文Dhyana的音译,原意是沉思、静虑。佛教禅宗的起源,按传统说法,谓佛法有教外别传,除佛教经典的教义外,还有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教义,从释迦牟尼佛直接传下来,传到菩提达摩,据说

禅宗对诗词的影响

禅宗对诗词有过什么影响◎ 潘桂明才诗说:今山僧与居士评诗,居士与山僧谈禅,何耶?自古诗情半个禅,以诗为禅,以禅为诗,无可无不可也。禅与诗在唐以后过从甚密,互相影响,互为补充,这早是历史事实了。两者都需

禅宗的中心及其目的

禅宗的中心及其目的刘丽禅宗以禅定修持为其求证的骨干,所谓涅槃、性空、真如、妙有的教理法则,以及达成圆满佛果的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六通(天眼通、天耳

楼宇烈:禅宗“自性清净”说之意趣

禅宗自性清净说之意趣宗密(780841)在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一文中认为,禅修是三乘学人欲求圣道的必由之途。然修禅者不可不知,禅法乃有浅深阶级之不同。他把禅门分为五等,即: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

禅定及禅宗

◎ 金开诚在论证心、身、境三界的关系时,僧肇认为,因为以执心为本的妄心变化,而迷失真一,由此而现出了虚妄不实的三界。他举例说:譬如有人于金器藏中,常观于金体,不睹众相;虽睹众相,亦是一金。既不为相所惑

《禅宗正脉》

《禅宗正脉》是禅宗祖师大德参禅悟道时的机缘语录节选本,共十卷,明代如卺撰,成书于弘治二年(1489),收在《万续藏》第一四六册、《禅宗全书》第九册。本书作者鉴于《五灯会元》浩繁难读,故将之缩减抄录成

禅宗的一花开五叶

禅宗的一花开五叶◎ 李光钦一花开五叶这句话出自达摩大师的偈语:吾本来兹土,传教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其含义就是禅宗法脉的概括。有人曾把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当作是五种智慧的花瓣盛开之后,显示

禅宗修持法

月溪禅师参禅方法始终没有正式介绍到西洋,故西洋学者对于超越经验的实在问题,亦始终无法解决。有的学者如康德之流,遂以为人的智识能力,仅能认识相对的感觉思维之世界,对于绝对的超越的本体世界,无论如何努力,

禅宗的传承

◎ 蔡志忠祖师西来,驻锡少林传承禅宗,少林寺成为禅宗祖庭,天下第一名刹。中国的禅宗是由少林寺开始展开!二祖慧可梁武帝大通元年十二月九日,有位名叫神光的禅僧为了求法,就通宵站在洞外不动。达摩问:你一直站

雪漠:大手印、大圆满、禅宗

1、大手印和大圆满◎问:香巴噶举与宁玛派、萨迦派、格鲁派等等派别有什么异同之处?●雪漠:入道口不同,传承不同,哲学不同,教法不同。同的是证果之后的境界。◎问:请您谈谈大手印和大圆满的区别?●雪漠:究竟

赵州禅师对禅宗文化的影响有多大

在禅宗发展史中,佛性论有数种表现形态,如佛性内在论、佛性修现论、佛性显现论等。道元对先尼外道计佛性为内在之“我”、以及将佛性比喻为草木之种子等说法皆予以批判,反对将佛性视为内在于众生的一种实体。同时,

观辉居士: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色阴区宇十种幻相

楞严经白话解 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色阴区宇十种幻相内容提要:色阴区宇十种幻相:一、眼前精明流溢,二、体内精明流溢,三、精魄递相离合,四、心魂灵悟心光发明,五、过度刻意用心过分,六、细心密澄洞察幽微,

观辉居士: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想阴区宇十种天魔

楞严经白话解 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想阴区宇十种天魔内容提要:想阴区宇十种天魔:一、怪鬼年老成魔附体害人,二、魃鬼年老成魔附体害人,三、魅鬼年老成魔附体害人,四、蛊毒鬼年老成魔附体害人,五、疬鬼年老成

观辉居士: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受阴区宇十种魔心

楞严经白话解 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受阴区宇十种魔心内容提要:受阴区宇十种魔心:一、引悲魔入心,二、引狂魔入心,三、引忆魔入心,四、引下劣易知足魔入心,五、引常忧愁魔入心,六、引好喜乐魔入心,七、引一

观辉居士: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五划之一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五划之一末世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能净业障分第十六维摩诘经嘱累品第十四末法,或说末世,全称正法末世。佛预见佛法流传的演变,指出佛法的流传有三个时期,:(1)正法时,有教、有行、有

观辉居士: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六划之一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六划之一地狱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二第三章之一《六祖坛经》决疑品说:“贪嗔是地狱。”说天堂、说地狱,都是化佛说,为对治愚夫三毒而施设的譬喻之辞。地狱天宫皆为净土于禅宗七经出处

观辉居士: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七划之一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七划之一远离和合非和合相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四第十一章水与盐和在一起,是为和相;水与油在同一容器中,边界分明,为非和相。张弓搭箭,弦发箭出,是为合相;水火相克,为非合相。和

观辉居士: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六划之二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六划之二色身于于禅宗七经出处:坛经忏悔品第六之五指人们的血肉之躯。色究竟天宫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一第四章修行到了色界四禅的最高境界,脱离了欲界色界的烦恼,但还有自心的微细烦

观辉居士: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六划之三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六划之三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普眼如何是正方便国土净秽,皆由自心。众生劫烧,我土安隐。心冥觉性。识智无生。身土依真,染净俱泯。廓通法界,清净湛然。圆遍虚空,含裹

观辉居士: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五划之三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五划之三发明起灭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清净慧为何凡圣有别妄念执我,不能自见。慧照朗然,显发心性。今既开悟,妄念非我。即以冥真之慧。照于起灭之念。起之与灭,皆知如真。发清净心于禅

观辉居士: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七划之三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七划之三陀罗尼于禅宗七经出处:维摩诘经法供养品第十三第五十一章《大智度论》卷五云∶ “何以故名陀罗尼?云何陀罗尼?答曰∶陀罗尼,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者,集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

观辉居士: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七划之二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七划之二佛母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严经卷第十六第四十四章十方诸佛从此流出,所以称为佛母。佛地于禅宗七经出处:楞伽经卷第四第四章之一菩萨十地不分次第,地地都是如来地,任择一地入手都可修

观辉居士: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八划之二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八划之二彼圆觉性非止合故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普觉如何寻师择法觉本无念,见念即乖。性本灵明,迷照亦失。念无而有,既然止息令无。照有而隐,何不观察令显?又真本无念,念即乖真。性本

观辉居士: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八划之一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八划之一现诸净土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序分无念而应缘,如明镜无心而现像。净土、秽土,随众生之所宜。净者示之以宝玉,秽者示之以瓦砾。美恶自彼,于我无定。无定之土,乃名净土。现魔魔业

观辉居士: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八划之三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八划之三法于禅宗七经出处:金刚经妙行无住分第四佛经中的“法”字,含义很多,略举如下:一、与第六根意根对应的第六尘“法”尘,简称为法。意是心的功能,法是客观事物在心中的反映,包括人

观辉居士: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九划之一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九划之一垢尽对除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普眼如何是正方便知幻非真,垢即尽除。本来无幻无垢,菩萨亦假立也。甚深秘密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金刚藏何以复有无明秘密有二:一、如来之密藏

观辉居士: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八划之四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八划之四弥勒菩萨于禅宗七经出处:圆觉经答弥勒何得永断轮回意译慈氏。姓慈,名阿逸多。意译无胜,胜德过人之意。弥勒是一生补处等觉菩萨。由前面舟行岸移等譬喻,悟得真随妄转。弥勒菩萨进一

禅宗衣钵相传的故事

过去,有一位非常虔诚的居士,平时处处行善,走路时连一只蚂蚁也不踩踏。可是,在他三十岁的时候突发得了严重的痛风病,难受的要命。她,静心思考,觉得这都是自己未学佛之前罪业太多而至。于是,他以超强的忍耐力默

禅宗法脉之十祖 胁尊者

十祖胁尊者,中印度人,姓氏未详。处胎六十年,将诞之夕,母梦白象载一宝座,座置一明珠,入门乃生,生而神光烛室,体有奇香。及长虽谷食,绝无秽滓,本名难生,后侍九祖,执侍左右,未尝睡眠,谓其胁不至席,遂号胁

禅宗、显宗、密宗之间有什么不同

佛学分为显密两宗禅宗,法华宗,天台宗等等都是属于显宗的一个分支,密宗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前“五大”为“色法”,属胎藏界(有“理”、“因”、“本觉”三个方面的

显宗、密宗、禅宗有什么关系

密宗和显宗属于藏传佛教,而禅宗属于汉传佛教。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常常有一语点醒梦中人之势。密宗:智慧与方便合一,修行过程从浅入深,环环相扣,能够即身成佛。其实在根本上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