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典藏:祖堂集 第七卷2025-04-20 11:55
祖堂集 第七卷
祖堂卷七夹山
夹山和尚嗣花亭,在澧州。师讳善会,姓廖氏,汉广岘亭人也。受业龙牙山,依年受戒于荆门。后通经论,时称学海聪辩天机。初曾京口已转法轮,后因道吾指,参承花亭,密契玄关,便栖夹岫。
师有时曰:夫有佛、有法、有祖已来,时人错会谓言。佛边、祖边、法边递代相承,至于今日。须依佛祖法句意与汝为师言方是。因此天下出无眼狂人,却成无智。不然,他只如无法本来是道,无一法当情。没佛可成,没道可修,没法可舍。故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他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三乘十二分教是老僧坐具,祖师玄旨是破草鞋,宁可赤脚不著最好。目睹瞿昙犹如黄叶,汝若向佛边举法,此人未有眼目在。何以故?此皆属所依之法,不得自在,本只为生死忙忙。法法依著,识性无有自在分。他千里求善知识,须有眼目,永脱虚谬之见,不堕幻惑之法,方达后人直须目前生死。定取一言来看,为复实有,实无?若人定得,老僧许伊出头。所以老僧道垂丝千丈,意在深潭。语覆机而不顾,舌头去而不参。有人问:如何是道?师曰:太阳溢目,万里不挂片云。僧曰:学人如何得会去?师曰:清潭之水,游鱼自迷。有大德发心行脚,到先白马乃问:承教中有言,一尘含法界之无边时如何?师答曰:如鸟二翼,如车二轮。座主云:将谓禅宗别有奇特之处,元来不出教乘。便却归本寺。后闻师出世,遣少师持前问问师,师云:雕砂无镂玉之谈,结草乖道人之思。少师却归举似师,师遥礼夹山,赞曰:将为禅宗与教不殊,天然有奇特之事。夹山不著后生。
佛日到,维那不许参和尚。佛日云:某甲暂来礼和尚,不宿。维那白和尚云:有个后生到来,暂礼和尚,不宿。师乃许参见。佛日到法堂阶下未上,师云:三道宝塔,阇梨从何而上?佛日云:三道宝阶,曲为今时,向上一路,请师速道,速道!便上阶礼拜和尚了,师问:从什摩处来?对曰:天台国清寺来。师曰:承闻天台有青青之水、绿绿之波。谢子远来,子意如何?对曰:久居岩谷,不挂森萝。师曰:此犹是春意,秋意如何?佛日无对。师曰:看君只是撑船汉,终归不是弄潮人。福先代云:凉风吹落叶,高低任意游。凤池拈问僧:作摩生只对免得撑船汉?对曰:待和尚自出来即商量。凤池曰:若出来时作摩生商量?僧无对。自代:不可预搔而待痒。又代问:若到有什摩难道?师又问曰:与什摩人为同行?对曰:木上座。师曰:在什摩处?对曰:在堂中。师曰:唤来。佛日便归堂,取柱杖抛下师前。师云:莫从天台采得来不?对曰:非五岳之所生。师曰:莫从须弥顶上采得来不?对曰:月宫不曾逢。师曰:与摩则从人得也。对曰:自己尚怨家,从人得堪作什摩?师曰:冷灰里豆子爆。师唤维那:安排向明灯下著。又问:你名什摩?对曰:佛日。师曰:日在什摩处?对曰:日在夹山顶上。师曰:与摩则超一句不得也。师令大众酴地次,佛日倾茶与师。师伸手接茶次,佛日问:酽茶三两碗,意在酴头边。远道,速道。师云:瓶有盂中意,蓝中几个盂?对曰:瓶有倾茶意,蓝中无一盂。师曰:手把夜明符,终不知天晓。罗秀才问:请和尚破题。师曰:龙无龙躯,不得犯于本形。秀才云:龙无龙躯者何?师云:不得道著老僧。秀才曰:不得犯于本形者何?师云:不得道著境地。又问:如何是夹山境地?师答曰:猿抱子归青嶂后,鸟衔花落碧岩前。座主出来便问:洞明三教底人,还通此理也无?师云:夜月明珠,不如天晓。又问:等妙三觉底人,还通此理也无?师云:金鸡玉兔,不堕鱼夫之手。座主曰:此意如何?师云:句中无法,意不度人。座主曰:步步踏莲花,犹是今时,升降螺髻向上事,乞师一言。师云:铁牛无声,不用闻之。师问云盖:近离什摩处?对云:近离朗州。师曰:此间无路,你争得到这里?对云:既无路,因什摩有人到这里?师许之。师问法志:近离什摩处?对云:近离朗州。师曰:作什摩来?对云:寻和尚迹。师曰:老僧不动步,你向什摩处寻?对云:咄!堕根汉!师曰:未屈阇梨在。对曰:不动步岂是不屈?师便失声。师问僧:从什摩处来?对云:新丰来。师曰:彼中是什摩人道首?对云:上字是良,下字是价。师云:吾识竟。又问:有什摩佛法因缘,汝举看。其僧便举云:和尚示众曰:欲行鸟道,须得足下无丝;欲得玄学,展手而学。师低却头,其僧便礼拜问:某甲初入丛林,不会洞山意旨如何。师云:贵持千里抄,林下道人悲。其僧礼拜退立。师云:咄!者阿师近前来!僧便近前而立。师云:某甲初见先师,先师问某甲:阿那个寺里住?某甲对云:寺则不住,住即不寺。先师曰:为什摩故如此?某甲对曰:目前无寺。先师曰:什摩处学得此语来?某甲对云:非耳目之所到。先师云:一句合头意,万劫系驴橛。如今改为四句偈曰:
目前无法,意在目前。
他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
某甲无赠物与阇梨,这个是老僧见先师因豫,囊中之宝,将去举似诺方。若有人弹得破,莫来;若也无人弹得破,却还老僧。
其僧便辞,却归洞山。洞山问:阿那里去来?对云:到夹山。洞山曰:有什摩佛法因缘,汝举看。对云:彼中和尚问当头因缘,某甲情切举似彼中和尚。洞山曰:举什摩因缘?僧曰:某甲举和尚示众曰:欲行鸟道,须得足下无丝;欲得玄学,展手而学。洞山便失声云:夹山道什摩?对云:贵持千里抄,林下道人悲。洞山云:灼然夹山是作家。
夹山小师当时在洞山。洞山教小师:你速去!是你和尚在夹山,匡二百众,有如是次第。小师对云:某甲和尚无佛法,兼不在夹山。其僧向小师云:旧时则合山,如今改为夹山也。小师方始得信,便辞洞山,却归本山。才到门前,高声哭入,向和尚说:某甲是师初住山时,与和尚何事不造作?何事不经历?有与摩奇特之事,当时因什摩不与某甲说?和尚云:当初时,是你涛米,老僧烧火;是你行饭,老僧展受。又怪我什摩处?小师便悟,是韶山和尚也。
问:迷子归家时如何?师云:家破人亡,子归何处?僧云:不欲得见旧时人如何?师答云:庭前残雪日轮消,室内游尘教谁扫?问:迅速不停时如何?师云:有眼不窥王子乐,目前弁取老僧歌。问:南北则不问,和尚足下事如何?师云:雕砂无镂玉之机,结草亏道人之目。
有一座主参师,师问:久习何业?对云:《法花经》留心。师曰:《法花经》以何为极则?对云:露地白牛为极则。师云:爱著舍那之服、璎珞之衣,驾以白牛届此道场,岂不是座主家风?对云:是。师曰:旁边有个垛根迦叶,起来不肯,诸子幼稚,惟无所知。老僧者里百草头与一酴,座主向上一路富贵处因何不问?座主曰:与摩则有弟二月也。师云:老僧要坐却日头,天下黯黑,忙然者匝地普天。座主问:如何是向上一路富贵处?师云:滴雪峰外白云不挂,座主作摩生?师又云:一句子十方共参,一句子天下人不那何,一句子活却天下人,一句子死却天下人。巧拙临时自看。所以道:贵持千里抄,林下道人悲。直得灵草不挂,犹非九五之位。明珠夜月,不是天晓。问:如何是沙门行?师云:动则影现,觉则病生。钦山教侍者问师:学人拟欲斩身千断,谁人下手?师云:道无横径,立者皆危。侍者又问:当风扬谷时如何?师云:者里无风,扬什摩?侍者又问:青山无霞,云从何生?师云:骏马不露峰骨,朗然清虚。侍者云:骏马何在?师曰:蒲麻作针,扎布袋不入。白云千丈之线,寄在碧潭,浮定有无,离钩三寸。子何不问?侍者却归,举似钦山。钦山云:夹山是作家。漳南举此因缘,僧便问:道无横径,立者皆危。与摩道只是说道话道,未审如何是道?漳南云:大家总觑汝。师教僧问石霜:如何是一老一不老?霜云:白云听你白云,青山听你青山。其僧却归,举似师,师云:门前把弄,不如老僧入理之谭。欠他三步。
师自天门夹山首末十二年,通前凡三处转法轮。至中和初年辛丑岁十一月七日,自烧却门屋,请众曰:苦哉!苦哉!石头一枝埋没去也。乐蒲出来云:听也埋没去,自有青龙在。师问:青龙意旨如何?对曰:贵人不借衣。师便救火,因此造偈曰:
大江沉尽小江现,明月高读 言法自流。
石牛水上卧,影落孤峰头。
荒田闻我语,如同不系舟。
师便示化矣。春秋七十七,僧夏五十七。塔于夹山,谥号传明大师永济之塔。韶州刺史金夔撰碑文。
祖堂卷七岩头
岩头和尚嗣德山,在鄂州唐宁住。师讳全大/岁,俗姓柯,泉州南安县人也。受业灵泉寺义公下,于长安西明寺具戒,成业讲《涅盘经》。后参德山。初到参,始拟展坐具设礼。德山以杖挑之,远掷阶下。师因便下阶收坐具,相看主事参堂。德山谛视,久而自曰:者阿师欲似一个行脚人。私记在怀。来晨师上法堂参,德山问:阇梨是昨晚新到,岂不是?对云:不敢。德山云:什摩处学得虚头来?师云:专甲终不自诳。德山呵云:他向后老汉头上屙著。师礼而退藏密机。既盘泊数载,尽领玄旨。
初住卧龙,后居岩头。有人问:去却仆从,直请卧龙相见。师云:眨上眉毛看。曜日颂:
当机直下现前真,认语之徒未可亲。
本色先艹过如么罗,岩头柽桧镇长新。
时有三人同礼拜,未申问,师云:三人俱错!三人默而无言,师便喝出。东山代云:只怕和尚无语。云门代云:和尚亦不得无过。问:如何是毗卢?师云:汝道什摩?学人拟申问,师喝出,云:钝汉!问:不历古今事如何?师云:卓朔底。又问:历古今事如何?师云:任烂底。问:三界竞起时如何?师云:坐却著。僧曰:未审师意如何?师云:移将庐山来,则向你道。
罗山问:和尚岂不是三十年在洞山又不肯洞山?师云:是也。罗山云:和尚岂不是法嗣德山又不肯德山?师云:是也。罗山云:不肯德山则不问,只如洞山有何亏阙?师良久云:洞山好个佛,只是无光奴。雪峰问德山:从上宗乘,和尚此间,如何禀授与人?德山云:我宗无语句,实无一法与人。师闻举云:德山老汉一条脊梁骨拗不折。虽然如此,于唱教中犹较些子。保福拈问长庆:岩头平生出世,有什摩言教过于德山,便道犹较些子?长庆举师示众云:若是得意底人,自解作活计。举措悉皆索索底,时长恬恬底。触物则传,意在传处。住则铲住,去则铲去。须于欲去不去、欲住不住处体会。不执物,不据物。不同窒塞人紧把著事不解传得,恰似死人把玉擩玉相似。纵然传得,直到驴年有什摩用处?且愧伊向这里凑泊,不别运为。讶将去,钻将去,研将去,直教透过,直教通彻。不见道:如人学射,久久方中?有人问:中时如何?师云:莫不识痛痒摩?保福云:今日非唯举话。庆云:是什摩心行?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移取庐山来,向你道。师云:德山老汉只凭目前一个白棒,曰:佛来也打,祖来也打。虽然如此,交些子。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又与摩去也。问:如何是岩中的的意?师云:道什摩?请和尚答话。师云:谢阇梨指示。
师共雪峰到山下鹅山院。压雪数日,师每日只管睡,雪峰只管坐禅。得七日后,雪峰便唤:师兄且起。师云:作摩?峰云:今生不著便,共文遂个汉行数处,被他带累。今日共师兄到此,又只管打睡。师便喝云:你也口 童眠去摩?每日在长连床上,恰似漆村里土地相似!他时后日,魔魅人家男女去在!峰以手点胸云:某甲这里未稳在,不敢自谩。师云:我将谓汝他时后日向孤峰顶上盘结草庵,播扬大教,犹作这个语话。峰云:实未稳在。师云:汝若实如此,据汝见处道将来。峰云:某甲初到盐官,因说观色空义,得个入处。又因洞山曰:切忌随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与摩会,方得契如如。师便喝云:若与摩,则自救也未彻在。峰云:他时后日作摩生?师云:他时后日若欲得播扬大教去,一一个个从自己己胸襟间流将出来,与他盖天盖地去摩?峰于此言下大悟,便礼拜,起来连声云:便是鹅山成道也!
二人分襟后,师在鄂州遇沙汰,只在湖边作渡船人。湖两边各有一片板,忽有人过,打板一下,师便提起楫子,云:是阿谁?对云:要过那边去。师便划船过。
雪峰往福州卓庵,过沙汰后,忽有两个纳僧来礼拜和尚。和尚才见上来,以手托木庵门,放身出外,云:是什摩?其僧对云:是什摩?峰便低头入庵里。其僧三五日后便辞。峰云:什摩处去?对云:湖南去。峰云:我有同行在彼,付汝信子得摩?僧云:得。雪峰遂作信,信云:一自鹅山成道后,迄至于今。师兄一自鹅山成道后,迄至如今。同参某信付上师兄。其僧到岩头,师问:什摩处来?云:南方来。师云:到雪峰摩?对云:到。来时有信上和尚。便抽书过与师。师接得便问:他近日有什摩言教?僧云:某甲初到时,有一则因缘。具举前话。师云:他道什摩?对云:他无语,便低头入庵。师便拍掌云:噫!我当初悔不向伊道末后一句。我若向他道末后一句,天下人不奈何雪峰。其僧到夏末具陈前因缘,问师云:师道:我悔不向伊道末后一句。如何是末后一句?师云:汝何不早问?僧云:某甲不敢容易。师云:虽则德山同根生,不与雪峰同枝死。汝欲识末后一句,只这个便是。
师沙汰时,著蝠衫,戴席帽,去师姑院里。遇师姑吃饭次,便堂堂入厨下,便自讨饭吃。小师来见,报师姑,师姑把拄杖来。才跨门,师便以手拔席帽带起。师姑云:元来是大/岁上座。被师喝出去。
大彦上座初参见师,师在门前耘草次,彦上座戴笠子堂堂来,直到师面前,以手拍笠子,提起手,云:还相记在摩?师站得把草,拦面与一掷,云:勿处,勿处。他无语,便被师与三掴。后具威仪,始欲上法堂,师云:已相见了,不要上来!彦便转。到来朝,吃粥了,又上。始跨方丈门,师便透下床,拦胸一擒,云:速道,速道。无对,被师推出。大彦叹曰:我将谓天下无人,元来有老大虫在。
疏山参见师,师才见,却低头佯佯而睡。疏山近前立久。师并不管。疏山便以手拍禅床引手一下,师回头云:作什摩?山云:和尚且瞌睡。师呵呵大笑云:我三十年弄马骑,今日被驴子扑。
因沩山和尚于廊下泥壁次,李军容具公裳,直来请沩山访道,到沩山背后端笏而立。沩山回首便侧泥盘作接泥势,侍郎便转笏作进泥势。沩山当下抛泥盘,与侍郎把臂归方丈。师后闻此语,云:噫!佛法已后淡薄去也!多少天下,沩山泥壁也未了在。
夹山有僧到石霜,才跨门便问:不审。石霜云:不必,阇梨。僧云:与摩则珍重。其僧后到岩头,直上便云:不审。师云:嘘!僧云:与摩则珍重。始欲回身,师云:虽是后生,亦能管带。其僧却归,举似夹山。夹山上堂,云:前日到岩头石霜底阿师出来,如法举著。其僧才举了,夹山云:大众还会摩?众无对。夹山云:若无人道,老咱不惜两茎眉毛道去也。却云:石霜虽有杀人之刀,且无活人之剑。岩头亦有杀人之刀,亦有活人之剑。百丈垂语云:与摩,不与摩。有人举似师,师云:我不与摩道。便云:与摩,与摩,不与摩,不与摩。与摩会千人万人之中,难得一个半个。长庆与罗山在临水宅,举此因缘,便问罗山:与摩,不与摩,则不问。与摩,与摩,不与摩,不与摩,意作摩生?罗山云:双明亦双暗。庆云:作摩生是双明亦双暗?罗山云:同生不同死。此后有人问长庆:如何是同生不同死?庆云:彼此合取口。其僧却举似罗山,罗山便不肯。其僧便问:如何是同生不同死?罗山云:如大虫著角。如何是同生同死?罗山云:如牛无角。
师辞德山,德山问:什摩处去?对云:暂辞和尚。德山云:子后作摩生?对云:不忘。德山云:既然如此,因什摩不肯山僧?师对云:岂不闻道:智慧过师,方传师教。智慧若与师齐,他后恐减师德。德山云:如是,如是,应当善护持。问:如何是切急处?师云:道什摩?僧无对。师便有颂:
适来和声送,低头不会事。
欲知此中意,云里有光彩。
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云:小鱼吞大鱼。自余枢要,莫尽玄猷。
师平生预有一言:者老汉去时,大吼一声了去。以中和五年乙巳岁,天下罹乱,凶徒炽盛,师于四月四日偿债而终。临刃之时,大叫一声,四山回避之人悉闻其声。春秋六十,僧夏四十四。东吴僧玄泰制铭云:
善恶二境,逆顺取舍。
二祖大师,师子尊者。
敕谥清俨大师出尘之塔。
祖堂卷七雪峰
雪峰和尚嗣德山,在福州。师讳义存,泉州南安县人也,俗姓曾。师生隔薰食,戏不群游,于识环之年居然异俗。及为童之岁辞亲,于莆田县玉涧寺依庆玄律师以受业焉。值武宗澄汰,变服而造芙蓉山,有若冥契,蒙圆照大师询而摄受。至大中即位,佛宇重兴,即四年庚午年,诣幽州宝刹寺具戒。自是不寻讲肆,唯访宗师,遍历法筵,方造武陵。才见德山,如逢宿契。便问:从上宗乘事,学人还有分也无?德山起来打之云:道什摩?师于言下顿承旨要,对云:学人罪过。德山云:担负己身,询他轻重。师礼谢而退,斯谓:面临秦镜,目鉴亲躬。无猜非己之疑,复何言而属矣。既而摩尼现掌,罢探沧溟,身役心闲,盘泊数载。后返锡瓯闽,卜于雪峰,众上一千余人。师神情恆荡而厉,容止怡怿而威。行则远近奔随,坐则森然拥绕。有时上堂云:汝诸人来者里觅什摩?莫要相钝致摩?便起去。有时上堂。众立久,师云:便与摩承当却,最好省要。莫教更到这老师口里来。三世诸佛不能唱,十二分教载不起。如今嚼涕唾汉争得会?我寻常向师僧道是什摩?便近前来见答话处。驴年识得摩?事不得已,向汝与摩道,已是平欺汝了也。向汝道,未□〔跨步也,口化反〕门以前早共汝商量了。还会摩?亦是老婆心也。省力处不肯当荷,但知踏步向前觅言语。向汝道,尽乾坤是个解脱门,总不肯入,但知在里许乱走,逢著人便问:阿那个是?我还著摩?只是自受屈,所以道:临河渴水,死人无数,饭箩里受饿人如恆河沙。莫将等闲。和尚子若实未得悟入,直须悟入始得,不虚度时光,莫只是傍家相徼,掠虚嫌说。悟入且是阿谁分上事?亦须著精神好!菩提达摩来,道:我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且作摩生是汝诸人心?不可只是乱统了便休去。自己事若不明,且从何处出得如许多妄想?向这里见凡见圣,见有男女、僧俗、高低、胜劣,大地面上炒炒底铺砂相似。未尝一念暂返神光,流浪生死,劫尽不息。惭愧!大须努力好!问:寂然无依时如何?师云:犹是病。进曰:转后如何?师云:船子下扬州。僧问:承古人有言师便倒卧,良久起来。师云:问什摩?问什摩?学人再申问,师云:虚生浪死汉。问:箭路投锋时如何?师云:好手不中的。尽眼勿标时如何?师曰:不放随分好手。保福拈问长庆:既尽眼勿标,为什摩不许全好手?庆云:还与摩也无?福云:好手者作摩生?庆云:不当即道。保福云:谢和尚领话。自云:礼拜著!问:古人道路逢达道人,莫将语墨对。未审将什摩对?师云:吃茶去。师问僧:此水牯牛年多少?僧无对,师云:七十七也。僧曰:和尚为什摩却作水牯牛?师云:有什摩罪过?问:古人有言:知有佛向上事,方有语话分。如何是语话?师把住云:道什摩?僧无对,被师踏。问:学人道不得处请师道。师云:我为法惜人。师举古来老宿行俗官巡堂云:这里有二三百师僧,尽是学佛法僧。官云:古人道金屑虽贵,又作摩生?无对。师拈问镜清,镜清代云:比来抛博引玉。师问长庆:古人道前三三后三三,意作摩生?庆便出去。鹅湖云:喏。师举拂子示僧,其僧便出去。长庆举似泉州太傅,却云:此僧合唤转与一顿棒。太傅云:和尚是什摩心行?庆云:洎错放过。沩山问仰山:过去诸圣什摩处去?仰云:或在天上,或在人间。师举问长庆:仰山与摩道意作摩生?庆云:若问诸圣出没,与摩道即得。师云:汝浑来不肯。或有人问,汝作摩生对?云:但向他道错。师云:老僧却错,是你作摩生?庆云:何异于错?师为书状头造偈:
苦屈世间错用心,低头曲躬寻文章。
妄情牵引何年了,辜负灵台一点光。
有俗士投师出家,师以偈住之:
万里无寸草,迥迥绝烟霞。
历劫常如是,何烦更出家?
师问僧:什摩处来?对云:江西来。师云:这偈与江西相去多少?对云:不遥。师拈起杖子云:还隔这个摩?对云:不遥。师肯之。又问僧:什摩处来?对云:江西来。师云:这里与江西相去多少?对云:不遥。师拈起拄杖云:还隔这个摩?对云:若隔这个则遥。师便打之。其僧却归,举似云居。云居云:世谛则得,佛法则无过。其僧却归雪峰,举似前话。峰云:者老汉!老僧臂长,则便打二十棒。虽然如此,老僧这里留取十个。双峰辞师时,造偈与师:
暂辞雪岭伴云行,谷口无关路坦平。
禅师莫愁怀别恨,犹如秋月月常明。
师和:
非怛抛僧去,云岭不相关。
虚空无隔碍,放旷任纵横。
神光迥物外,岂非秋月明?
禅子出身处,雷罢不停声。
师云:世界阔一丈,古镜阔一丈;世界阔一尺,古镜阔一尺。学人指火炉问:阔多少?师云:恰似古镜阔。天龙拈问:为复火炉置于古镜与摩大,为复古镜置于火炉与与大?庆代云:与摩必弁人犹可在。
师共双峰行脚,游天台过石桥,双峰造偈:
学道修行力未充,莫将此身险中行。
自从过得石桥后,即此浮生是再生。
师和:
学道修行力未充,须将此身险中行。
从此过得石桥后,即此浮生不再生。
问: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师云:宁自碎身如微尘,终不敢瞎却一个师僧。僧问:四十九年后则不问,四十九年前事如何?师以拂子蓦口打。师上堂良久,便起来云:为你得彻困也。孚上座云:和尚败阙也。僧问清座主:雪峰过在什摩处,招得孚上座不肯?座主云:若不与摩道,争招得不肯?又举似孚上座,上座云:莫道是骨,皮也不识。问:但有施为,尽是傍通鬼眼。如何是正眼?师良久。问:古人有言:我眼本正,因师故邪。如何是我眼本正?师云:末逢达摩。僧云:我眼何在?师云:不从师得。问:古人据个什摩事去却四十二本经论?师云:汝须礼拜始得。师示僧云:是什摩?对云:不似一物。师便打。僧问苏州西禅:三乘十二分教则不问,祖师西来的的意只请一言。西禅竖起拂子,其僧不肯。后到雪峰,师问:什摩处来?对云:西禅来。师云:有什摩佛法因缘?僧举前话。师云:你还肯也无?对云:作摩生肯?师云:作摩生说不肯底道理?对云:什摩生问,师将境示人?师云:是你从西禅与摩来,到这里过却多少林木总是境。你因什摩不不肯,只得不肯拂子?僧无对。因此师云:尽乾坤是一个眼,是你诸人向什摩处放不净?庆对云:和尚何得重重相欺!有人持此语举似赵州,赵州云:上座若入闽,寄上座一个锹子去。翠岩持师语举似王 祭山,王 祭山云:雪峰打二十捧,推向屎坑里著。翠岩云:和尚与摩道,岂不是打他雪峰过?王 祭山云:是也。岩云:眼又作摩生?疏山云:不见《心经》云无眼耳鼻舌身意?岩不肯云:不是和尚。王 祭山无言。师问僧:什摩处人?云:磁州人。师曰:见说磁州出金,还是也无?对曰:不敢。师曰:还将得来也无?对云:将来。师云:若将来则呈似老僧看。僧展手,师唾之。又问别僧:什摩处人?对云:磁州人。师曰:见说磁州出金,还是也无?对曰:不敢。师展手云:把将金来!僧便唾之,师便掴三五下。师问僧:名什摩?惠全。师云:汝得入处作摩生?对曰:共和尚商量了也。师云:什摩处是商量处?对云:什摩处去来?师曰:汝得入处更作摩生?僧无对,被棒。师举似长庆,长庆云:前头两则也有道理,后头无主在。师问:什摩处来?对曰:蓝田来。师曰:何不入草?长庆闻举云:现。
有僧辞,师问:什摩处去?僧曰:浙中礼拜径山去。忽然径山问汝,向他道什摩?对云:待问则道。师打之。师问镜清:者个师僧过在什摩处?清云:径山问得彻困也。师笑云:径山在浙中,因何问得彻困?清云:不见道远问近对?师颂曰:
君觅路边花表柱,天下忙忙总一般。
琵琶拗捩随手转,广陵妙曲无人弹。
若有人能解弹得,一弹弹尽天下曲。
常敬长老初参时云:休经罢论僧常敬等参。师当时不造声。明日早朝来不审。师云:休经罢论僧常敬在摩?敬便出来,师云:老僧唤休经罢论僧常敬,关公什么事?敬云:明君有诏,臣无不现。师云:适来诏不诏?对云:诏。师便喝出。师有颂曰:
世中有一事,奉劝学者取。
虽无半钱活,流传历劫逼。
登天不借梯,遍地无行路。
包尽乾坤处,禅子火急悟。
寅朝不肯起,贪座昏黄晡。
鱼被纲裹却,张破獦帅肚。
朗上座问:满目是生死。师云:满目是什摩?上座便大悟。常敬长老问:元正一旦万物唯新。未审真王还度春也无?师云:四相年老转,真王不度春。敬云:十二时中将何侍奉?师云:触食不受。云:忽然百味珍馔来时作摩生?师云:太与摩新鲜生!
师入佛殿,见经案子问玄沙:是什摩经?对云:《花严经》。师云:老僧在仰山时,仰山拈经中语问大众: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为什摩人说?无人对。云:养子代老,借此问阇梨,阇梨作摩生道?玄砂迟疑,师问云:你问我,我与你道。玄沙便问,师便向面拶云:掴!掴!报慈拈问卧龙:话是仰山话,举是雪峰举。为什摩雪峰招掴?龙云:养子代老。慈云:打草惊蛇。师见僧云:会摩?对云:不会。师云:老僧不出头,为什摩不会?师问僧:你还有父母摩?对云:有。师云:吐却著。别僧云:无。师云:吐却著!又别僧云:和尚问作什摩?师云:吐却著!师示众云:明镜相似,胡来胡现,汉来汉现。有人举似玄沙,玄沙云:明镜来时作摩生?其僧却归雪峰,举似玄沙语。师云:胡汉俱隐也。其僧却归玄沙举此语,玄沙云:山中和尚脚跟不踏实地。又时玄沙上雪峰,师收一脚而行。沙问:和尚作什摩?师云:脚跟不踏实地婆。
师示众云:我寻常道钝汉,还有人会摩?若也有人会,出来呈似我,我与你证明。时有长生出来云:觌面峻,临机俊。师云:老子方亲得山僧意。顺德云:打水鱼头痛。师云:是也。
师示众云:某甲共岩头、钦山行脚时,在店里宿次,三人各自有愿。岩头云:某甲从此分襟之后,讨得一个小船子,共钓鱼汉子一处座,过却一生。钦山云:某甲则不然。在大州内,节度使与某礼为师。处分著锦袄子,坐金银床。斋时金花碟子、银花碟子大盘里,如法排批吃饭,过却一生也。某云:某甲十字路头起院,如法供养师僧。若是师僧发去,老僧提钵囊、把拄杖送他。他若行数步,某甲唤上座。他若回头,某甲云途中善为。自后岩头、钦山果然是不违于本愿,只是老僧违于本志,住在这里,造得地狱查滓。又云:江西、湖南、东蜀、西蜀总在这里。当时无人出问,师教僧问,其僧出来礼拜问:未审这里事如何?师云:入地狱去。有人拈问报慈:先师与摩道意作摩生?慈云:阎老断望。问:古人有言: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如何得不谤去?师云:入地狱去。问:如何是涅盘?师云:入地狱去。
师示众云:譬如世闻两个君子,一个君子从南方来,一个君子从北方来,广野之中相逢。南来君子问北来君子:何姓第几?北来君子便掴,南来君子云:某甲行五常之礼,过在于何?北来君子云:某甲早是不著便。诸和尚若须这个况喻,住山也得,住城隍也得。
师游西院了,归山次,问泯典座;三世诸佛在什摩处?典座无对。又问藏主,藏主对云:不离当处常堪然。师便唾之。师云:你问我,我与你道。藏主便问:三世诸佛在什摩处?师忽然见有个猪母子从山上走下来,恰到师面前,师便指云:在猪母背上。
师又时问:僧堂中有一千余人,争委得他是龙是蛇,又不通个消息。长庆云:有个沁水杖子。师云:汝道我这里作摩生?庆放身作倒势,师云:这个师僧患风去也。
沩山与仰山一夜语话次,沩山问仰山:子一夜商量,成得什摩边事?仰山便一划,沩山云:若不是吾,洎被汝惑。有人问长庆:仰山一划意作摩生?便竖起指。又问顺德,顺德又竖起指,其僧云:佛法不可思议,十圣同辙。其僧又举似师,师云:两个总错会古人事。其僧却问师,师云:只是个横事。
师初出家时,儒假大德送三首诗:
光阴轮谢又逢春,池柳亭梅几度新。
汝别家乡须努力,莫将辜负丈夫身。
又云:
鹿群相受岂能成,鸾凤终须万里征。
何况故园贫与贱,苏秦花锦事分明。
又云:
宪原守贫志不移,颜回安命更谁知。
嘉禾未必春前熟,君子从来用有时。
师问僧:什摩处来?对云:不涉途中。师云:咄!这虾蟆叫。又问僧:什摩处来?对云:江西来。师曰:什摩处逢达摩?对云:非但达摩,更有亦不逢。师云:有达摩不逢,无达摩不逢?对曰:不逢说什摩有无!师云:既不说有无,你何道不逢?僧无对。
师示众曰:南山有鰲鼻蛇,是你诸人好看蛇。众无对。庆代云:和尚与摩道,堂中多有人丧身失命。玄沙代云:要那南山作什摩?晖和尚颂曰:
雪峰义得一条蛇,寄著南山意若何?
不是寻常毒恶物,参玄领得会先陀。
报慈和:
劝君险处好看她,冲著临时争奈何?
欲得安身免负物,向南看北正先陀。
师指树木 童子问长庆:古人道:见色便见心,心外无余。你还见树木 童子不?对云:见什摩?师云:孤奴。庆云:不孤和尚。师云:你道不孤,我道孤。庆退三步而立。师云:你问我,我与你道。庆便问:和尚见树木 童子不?师云:更见什摩?问:目击相扣,不言勃扌素者如何?师云:你也要急相投。又值盲人,师云:我盲。我盲。
师平生厚心接物,行坐垂机。自天佑丙寅之间,众上一千七百,闽王四事供须,不替终始。开平二年戊辰岁五月二日夜三更初迁化,春秋八十七,僧夏五十九,出世三十九年。敕谥真觉大师难提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