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禅宗文化:禅改变了他们,而他们通过禅改变了世界
2025-04-14 10:46

日本「经营四圣」中的松下幸之助和稻盛和夫,美国「苹果教父」乔布斯,中国的马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改变了世界的禅者。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95岁接受采访时说:「像我这样才能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比比皆是,我之所以能成功,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对禅的领悟。」

日本禅学家将松下的言论总结为:「不通禅理,生活乏味;不明禅机,难成大业。」松下电器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国际企业,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1932年5月5日,一个偶然的机会,松下幸之助目睹寺院僧众热火朝天、不计名利、忘我劳作的场景,并为之震撼,初心发蒙:如果企业经营也能像宗教事业一样,通过信仰与超越物利追求的价值观来凝聚人心,不也一样能产生强大的生产力吗?

这个「初心」,最集中地反映在他的「自来水哲学」里:「水管里的水固然有价,但喝路边自来水不用付费,也不会被人吆喝,这是因为水资源相对丰富,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就是把大众需要的东西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便宜我们的使命,就是让世界所有人都富裕起来!」

松下幸之助的领导力不仅使自己在松下,乃至于整个日本拥有了不容置疑的权威,同时也为管理界提供了最佳的管理范本。

松下集团分公司如今已遍及全世界,而他的育才理念也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结果。

这种成功是最极致的管理之道,而这种人生,也正是禅学中「度己先度人」的最直接诠释。

1997年,65岁的稻盛和夫在圆福寺剃发修行七个月。外人对他的这一行为通常不解,但他自己却认为,这段生涯对他摒弃利己之心,不断磨练和净化心灵至关重要。

稻盛和夫认为,「禅宗非常注重对心的探究,指明心的存在。我非常想学习和体验具有这样特点的宗教。因为我向来把纯化和净化人的心灵看成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寺庙里,僧侣需要负责从煮饭到打扫所有日常杂事,这些事与坐禅比较,地位是相等的。换句话说,认真从事日常生活的劳务,与坐禅以求精神上的平和,从禅宗的角度来看两者并无差异。

稻盛和夫回忆他这段独特的经历,曾说:「我之所以皈依禅宗,因为禅宗特别重视心性即灵魂磨炼。心灵肮脏的人感觉步履艰难的事情,在心灵纯洁的人那里,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成功。因为心灵纯洁的人,能够保持气定神闲,因而能够看清问题的本质。」

稻盛和夫之所以能将KDDI在京瓷之后带入世界500强,因为在创办KDDI之前他连着3个月每天质问自己的动机,直至确信自己没有私心杂念,才看清了被竞争对手的私欲和势利所遮盖的商业真相。

表面看起来,商界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人际关系的八面玲珑、手腕心机的锱铢必较,与出家学佛对心性的磨砺完全背道而驰,在稻盛和夫这里二者却并不矛盾,反而能够相辅相成。

杨澜访谈稻盛和夫时曾问:您剃度出家让很多人都不太理解。作为一个企业家,是要在俗世当中追求利润、追求成功的;而佛家的理念却是放弃功名利禄,专心向佛。当时怎么会有要出家的愿望?

稻盛和夫答:很多人都说佛教和企业经营盈利有矛盾,其实是一个误解。佛教讲「自利利他」,认为要想自己获利必须造福他人,教导人们不要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要让他人得益。

我在企业经营当中也经常要求员工帮助他人。就这点来说,我认为佛教不适应资本主义、不适应企业经营盈利的说法是错误的,以佛教思想为基础从事企业经营远远比一般的企业经营高尚得多。

稻盛和夫一生中有过一次价值观的重大改正。

因为我小时候就受到佛教关怀他人的思想影响,在创业的时候就没有过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富翁这样的想法。这几个年轻人的闹事只是一个刺激罢了,但我认识到了保障员工的未来生活是何等的重要。

从「佛道」到「人道」到「商道」,稻盛把一个企业家的人格修炼放到了最高的位置。因此,稻盛和夫说,「人生的根本目的不是别的,不是赚钱出名,其实就是提升信心、磨练灵魂。」稻盛的「工作禅」最有名的就是:我们为什么而工作?是为了磨练灵魂,提高心智,赚钱只是顺便的目的而已。

稻盛和夫称赞马云道:在日本,我经常听到、看到关于你的故事,在IT行业,你在世界上创造了一个企业神话。

其实早在2008年,在京都日本京瓷公司总部,马云就拜会了稻盛和夫。

马云承认当年和稻盛的交流让他受益匪浅:我把做企业,从当成一种乐趣、到做成事业,再到把它当成做人,这一路上学到了很多。我对稻盛先生的思想、哲学、观点尤为赞赏。

其实,我们做企业的人天天都在修行,在工作中、在生活中,碰到的所有灾难、快乐都是一种修行。

以前我最早学习道家哲学,从中明白了领导力,而儒家思想讲究管理,佛家思想讲究做人,三位合在一起,方为中国文化的精髓。

道家讲究和谐,儒家讲究规矩,佛家讲究包容。我从太极中悟到,事情并没有好与坏,关键是你怎么看,太极不仅是健身,也可以产生思想的交流。禅是生活的方式。

在中国做企业,需要好的「中药」。把儒释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好「药」,否则任何一味药可能是都是「偏方」。

1972年秋,曾吸食大麻的乔布斯逐渐告别了大麻,并不是他有多么超人的意志力,而是因为他的心灵彻底被佛教征服。他曾一度考虑出家为僧。

因为文化不同,很少有美国人能真正理解禅的奥妙。但毫无疑问,乔布斯属于极少数的例外。

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而是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直面当下、直抵人心。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

不得不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的影子。

乔布斯说,「佛教有一句话:初学者的心态,拥有初学者的心态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不要迷惑于表象而要洞察事物的本质,初学者的心态是行动派的禅宗。

1982年,乔布斯让著名摄影师安娜沃克尔为其拍摄了一张禅修的照片,他亲自为这张照片题词:「这是一个经典的时刻。我独自一人,所需要的不过是一杯茶、一盏台灯和一台音响。你知道,这就是我的全部。」

他每天坐禅的习惯已经多年,在决策前,会先闭目静坐,然后叫属下将相关产品设计一并放到垫子的周围,来决定选择哪个、放弃哪个。

每天坐禅结束时,乔布斯都会对着镜子问:「如果今天是我最后的日子,原计划今天要做的事,我还愿意做吗?」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在乔布斯那里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技术和设计思路:NoButton。「按钮」是电子设备的「天然标志」,但用户要的不是按钮,而是「直指人心」的功能、效用和体验。

苹果笔记本MacBook,其睡眠指示灯的闪烁频率,与成年人正常呼吸的频率是一致的,即每分钟12次。

在新产品设计上,借助禅修带来的专注和对简洁的热爱,乔布斯做得细致入微、深入人性。

乔布斯的成功,在于把自己认为有用的禅宗理念化为好的产品,并且用禅宗洞悉本质的能力和专注执行的能力来把产品做出来。

禅宗讲究「简单」和「趋于直接」,因此,「极简」成了苹果设计的核心。

「追随内心」四字恰是禅宗精髓的体现――「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

End

把极乐世界的莲花念出来

净界法师在宋朝有一个越国夫人,这个《净土圣贤录》有讲到。这个夫人福报很大,她领着一群婢女一起共修。有一天发现有个婢女懈怠,几天都不来参加共修,夫人就把这个婢女叫过来,就诃责了一下:你这么懈怠,你这个往

面壁九年的禅宗初祖达摩大师

达摩大师面壁九年(一说十年)的故事,在我国历史上传为佳话。达摩大师,全名是菩提达摩(?-528年),本是南天竺人,属婆罗门种姓,出家为僧。在南朝宋末时航海到达我国广州。后到洛阳嵩山少林寺面壁修炼,终日

“立雪断臂”的禅宗二祖慧可大师

慧可(487-593年),北魏、北齐时僧人。俗姓姬,初名神光,后称慧可,又作僧可。洛阳武牢(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慧可早年在洛阳龙门的香山从宝静法师出家,在永穆寺受具足戒,后周游各地,学习大小乘经义。

佛教名胜与文化传播

◎湖 江 中国与东盟国家拥有许多佛教名胜,它们与一般自然和人文景观不同之处在于,被赋予了神圣性。所以佛教旅游除了观光、娱乐之外,往往都带有朝圣的性质。段玉明指出,自然环境由于佛教元素的介入被纳入了佛教

无需怀疑极乐世界之实

◎ 印 光 【原文】世间所有,若根身即吾人之身。若世界。即现在所住之天地,皆由众生生灭心中同业(世界)、别业(根身)所感。皆有成坏,皆不久长。身则有生、老、病、死,界则有成、住、坏、空。所谓物极必反

世界原本是安静的

◎ 海东青诗僧世界原本是安静的,只是被浮躁的喧嚣所掩盖。在城市之外的郊区,在郊区之外的乡村,在乡村之外的旷野,世界依然是安静的。山上的树是安静的,树下的山是安静的,山下的村庄也是安静的。炊烟缓慢得像是

禅宗与信仰

◎ 明 贤身心放下坐下来,一刹那之间禅就会现前。禅是无处不在的,我们今天要谈的是:有人心就有禅宗,有生死就有信仰。禅是心地法门。我们之前就谈过,为什么三教能同源?就是因为人同此心。禅所谈的不仅是人心同

《世界佛教通史》

◎ 欣 闻《世界佛教通史》是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研究员主编、国内外20多位老中青年佛教研究学者参与撰写,全书历时8年完成,共800多万字,论述了佛教

禅宗开悟因缘

或许大家常常听说禅宗门下,往往是在言下顿悟,于是就觉得开悟之事是灵然一句超象外,远处三乘不用修的,但是如果大家仔细阅读《指月录》和记录大禅师们生平的行状,就会发现开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以下以即

寺院的文化建设

当代寺院的定位,经济条件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应该放在重要的位置,因为经济活动决定着寺院的生存与发展,任何寺院都面临着这个基本现实。学术研究传统是一种文化行为。古代寺院办文化主要以讲经说法,翻译佛典,撰

李炳南:为什么称极乐世界为莲邦?

为什么称极乐世界为莲邦?极乐世界莲花最为微妙特殊,所以称为莲邦。今天中国以梅花为国花,日本以樱花为国花,称梅称樱就可以代替国名。

苏轼与禅宗

苏轼与禅宗◎ 吉晓凡创作佛禅诗几乎贯穿了苏轼一生。彼时,禅宗思想盛行,恰逢苏轼政治失意、远离朝廷。由此,苏轼自觉地接受佛禅思想并融会贯通,将佛禅融入自己的诗作创作。不仅如此,禅宗也对苏诗的思想内容产生

禅宗高僧憨山祖师生平纪实

憨山大师(一五四六至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椒县(今属安徽)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是中国近代禅宗最大的成就者。憨山大师的母亲具超凡慈智,生平敬奉观音大士。年轻时夜梦观音大士携一童子走进家门后

刘素云:这个世界什么能量最大?

有人问,说在这个世界什么能量最大?老法师说了,我不知道你们记没记住?就阿弥陀佛最大,在这个宇宙之中能量最大、能量最善的就这四个字,阿弥陀佛。你把其它的都排掉,就留这个阿弥陀佛,你决定今生成就。

刘素云:今生的任务就是去极乐世界

念佛法门我们这一生遇到了,你是福报大,你是运气好,就看你知不知道珍惜,你遇到了如果你又错过了,那就太遗憾了。因为什么?你遇到这个法门就是说你机缘成熟了。什么机缘?成佛的机缘。我们修行人不就是要成佛吗?

安心就能安世界

人心不平衡,事事争。与人争,要改变他人,其实伤害了他人;与自然争,要改造自然,结果破坏了自然。每个小人物的心安定,世界就能安定只要有人的一天,只要有地球的一天,只要是生存在地球上的一天,就会有天灾人祸

妙宝世界

释尊告诉曼殊室利,从我们这个世界往东方去,过五倍恒河沙那么多的佛国土,有一个佛国世界,名叫妙宝,其佛祖号称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应、正等觉。有无数、无量亿的菩萨围绕着佛陀,聚精会神地听佛宣讲微妙

他方世界

根据现代科学的发现,我们了解人类世界的局限性,同时也重视宇宙还有其他世界的说法。有一回,佛陀论及宇宙的本质与构成,佛陀说:总共有三十一种不同形态的生命生活在这宇宙间。 人类世界为限的有四类众生。它们是

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因果

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因果星云法师人有一个身体,可以做好事,做坏事。拳头,我打你一拳,你把我送到公安局,是恶;你帮我捶背,那就是好事。钱有净财,也有不义之财。人有三个东西很重要:身体可以做好事做坏事;嘴巴

世界只有一个人比我富

世界只有一个人比我富◎ 寂 静曾经,有人问世界首富比尔盖兹:世间还有没有人比你更富裕?盖兹答:有啊!有一个人就比我富裕。然后他说了个故事当年我还没有钱,也没有名。我在纽约机场碰到一个卖报纸的小贩。我想

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永不亏本

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永不亏本星云大师1)人家侮辱你,你要当作是培福;人家伤害你,你要当作是他来成就你。你受尽委屈,记得!你是有福报的人,不要抗拒,一个人伤害别人两种情形:伤害别人就是花自己的功德法财,一个

那烂陀的佛教文化

◎ 行 义那烂陀(梵语:Nālamdā),全称那烂陀僧伽蓝,是公元5世纪笈多王朝时期创建的。兴盛于戒日王朝和波罗王朝早期,衰落于波罗王朝晚期,七百余年来已成为古代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和当时研究印度文化的

合掌世界上最美的姿态

合掌不是并拢双手,而是恭敬万有。军人见到长官要敬礼,学生见到老师要问好;过去,晚辈见到长者要鞠躬,西洋人见面也要握手,甚至拥抱,这些都是一种心意的交流。合掌的意义也是这样。《华严经》云:合掌以为华,身

世界眼光 中国话语

◎ 洪修平由魏道儒研究员主编,国内二十余位学者参与撰写的《世界佛教通史》(14卷)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这部耗时8年共800多万字的皇皇巨著,以世界的眼

禅宗的精神

◎ 巴 宙禅宗学派的简洁提纲: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明性成佛。这就是传统所认为的菩提达摩思想。但是,如果我们对公元八世纪以后兴盛的禅宗检讨一下,我们就会认为禅宗更符合发扬光大的禅宗学派。现在,

略述禅宗的见行

◎ 智 圆禅宗虽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但祖师大德们为了有助于弟子证悟,也留下了不少著作与语录。从中可明显看出真正禅宗的见行。菩提达摩祖师作了《大乘入道四行论》,把修行方法分为理入与行入两种。理入是借助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如来

◎ 李 睿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勿再沉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衢,疏昏昧!故丛林的一天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一天,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

禅宗学在中国的发展

◎ 理 证 佛教中国化同步展开的禅的中国化,使禅与禅行的内涵不断被拓展,对心性的重视在禅学中日益突出,禅与禅行也逐渐突破原有坐禅入定的藩篱而趋向于观心守心、随缘安心。南朝时期的宝志和傅大士之禅就表现出

《中国观音文化史》前言

◎ 吴 燕白马驮经入华以来,苍狗白云,时移世易,佛教在漫长的岁月中已在中国深深扎根,尤其是观音文化, 仅仅是佛教文献典籍中的经典、法门、仪轨、经咒、图谱等,便已品种繁多,汗牛充栋;至于不同身相和材质的

胡小林:想到极乐世界,但睡眠太多怎办?

这就是习气。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你看我们这些男孩子,见女孩子就起心动念。你学了多少年的佛,佛在经上讲过这个故事。一小和尚在山上跟老和尚学佛,学了十年了说,师父,我成就了。下山了,下山见一小姑娘,不

禅宗的本质

◎ 铃木大拙在菩提达摩将禅佛教从西方即南印度传入中国之后,经过了两百年安静与稳定的发展,坚定的在这儒家与道家之地生了根。禅的宗旨为: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四句话是由谁说出来的, 我们无法考

禅宗的人文意义

◎ 楼宇烈禅宗在很多方面恢复了原始佛教那种以人为根本的理念,反复强调自性佛、自性法、自性僧,皈依者皈依自性。自性皈依,所以它不是外在的。禅宗里面有一个说法,《坛经》里说:佛是自性做,莫向身外求。自性迷

我们这个世界人的来历

成 刚那么,小劫是怎么来的呢?得先讲人的来历。我们这个世界人的来历。色界光音天的天人,他们乐多苦少,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无需劳作,依报世界,七宝俱全,琉璃宫殿。虽然也有佛法,天道也在生死轮回,但因为他

修禅宗和修净土的关系

◎ 智 圆【二者参禅必不可无净土,为防退堕,宁不寒心。净土必不可入禅机。意见稍乘,二门俱破。】这里说的是当时修禅宗和修净土的关系,以及修余宗和修净土比例分配的问题。修禅宗和修净土的关系首先,参禅的人到

日本的禅宗

日 本 的 禅 宗◎ 铃木大拙禅宗之以完美的形式传入日本,是在封建时期开始之际──这就是在镰仓时代。它的单纯,直接与有效,立刻赢得日本武士的心,武士们开始拜访禅寺。禅宗并没有早期佛教那种只被有闲阶级所

禅宗与净土宗的同与异

净 慧关于净土宗,各位都不陌生。因为我们这个居士林主要以修净土为主。想想看,我们这个地方,每天二十四小时,佛号不断,走进来,如同置身于莲池海会中一般,令人感到身心清净。请问:这身心清净来自何方?应该说

从四个要点带你领略美妙的极乐世界

星云大师《阿弥陀经》里描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理想国: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 修学净土法门的,都希望往生后能去西方极乐世界,佛在《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佛经》,也用了大量篇幅描绘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

《楞伽经》与禅宗之关系

◎ 印 海四卷本《楞伽经》是达摩传授给二祖慧可,并对他说仁者依行,自得度也,这是《景德传灯录》及《续高僧传》中所记载。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继承者是慧可二祖,二人之间,如此亲手授受,可见本经在禅宗中是

同心同德成就缔造和平的世界

净慧法师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人们对佛教的认识越来越接近事实。佛教的和平、理性与人本(与神本相对)精神,让越来越多的明智人士认识到,佛教就是慈悲、理性、和平的宗教。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在历史上

《金刚经》的心灵世界

《金刚经》的心灵世界圣严法师(一)净化人心心灵环保便是人心的净化,由人心的净化,推展到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净化,始能落实、普遍、持久。所谓心灵环保,是一个现代的名词。其实,佛教很早就主张,要把我们的心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佛教哲学本身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誉佛教徒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在世界观上,佛教否认有至高无上

禅与一般文化

禅与一般文化◎ 铃木大拙除了佛教对于中国思想的一般影响之外,禅宗的教育似乎特别为东方人所接受。由于禅宗,我们可以说印度佛教彻底在中国与日本本土化。禅宗并不像佛教的其他支派如天台宗、华严宗、中观宗、或瑜

禅宗与净土

◎ 一 诚一、绪 论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而有六道轮回之业报,如何径出轮回而趋佛果,是每一个佛教徒需要迫切承办的问题。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入道。禅宗与净土宗同是力行的法门,一主自力,一倡他力,其基

对于禅宗的误读

◎ 王建光 解释学是当代西方新兴的一种学术文化思潮和学术方法,但是,诠释的方法也一直是中国文化学习传承中的重要方法,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尤其是经学家们就曾在文本的学习中应用过解释学的方法。他们早就发现

禅宗·静默的哲学

◎ 冯友兰禅或禅那是梵文Dhyana的音译,原意是沉思、静虑。佛教禅宗的起源,按传统说法,谓佛法有教外别传,除佛教经典的教义外,还有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教义,从释迦牟尼佛直接传下来,传到菩提达摩,据说

宗教文化存在盲区

近日,学者楼宇烈在家中接受《新京报》记者的访问。楼宇烈研究佛学多年,访问即从佛教切入,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谈到人们如何认识自我安放身心,最后又回到宗教教育问题。    新京报:你提到以佛治心,佛

雨花台·法显与南京佛教文化

◎ 李春林雨花台位于南京长干里之内的中华门城堡南,是一座松柏环抱的秀丽山岗。最高处约百米,顶呈平台状,为城南制高点,周边长约 3.5 公里,总面积153公顷。雨花台是革命烈士殉难处,在这里遇难的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