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陈星桥:灵岩山巡礼
2025-04-10 08:15

灵岩山巡礼

陈星桥

灵岩山地处太湖之滨,是江南著名的佛教圣地。山势挺拔,岩壑奇秀。海拔220米,占地1800亩。因山多奇石,以灵芝石为最,故名灵岩山;又以山势右旋,如巨象回首,而别名象山。灵岩山寺建于山巅,山门朝南,俯临太湖,湖光山色,蔚为壮观。一进山门,即是天王殿,中奉天冠弥勒,形象潇洒自在。后为韦驮坐像,两傍为彩塑四天王像,高4.5米。出天王殿,沿石桥跨过界清池便是大雄殿。殿高25米,宽20米,建于1934年。中奉释迦牟尼佛坐像,高6米,两傍侍立迦叶、阿难二大弟子,均以香樟木雕刻而成,神态端庄慈祥,造于1897年。大殿两侧是根据《阿弥陀经》所列十六尊者名而塑造的十六罗汉像;后壁供奉的是文殊、普贤和飘海观音像,全部泥塑,装金罩漆,造于1981年。大殿后是念佛堂,1932年建,正门前有印光法师手书净土道场四字,堂内供奉西方三圣像,四周设有禅凳,供僧众打坐念佛之用。楼上是藏经阁,藏有历代不同版本的佛经,计四万七千多册。

以上三进是全寺的中轴线,东西两侧贯以长廊。东部以多宝塔、智积殿、钟楼、香光厅为主;西部以花园(过去系乾隆行宫)为主。多宝佛塔,又名永祚塔,建于梁天监二年(503),宋代曾重修,明万历中因雷火烧毁了木构塔檐,但塔心砖石结构保存完好,共七层,高33.4米,耸立山巅,与苏州虎丘塔、北寺塔遥相呼应,成了灵岩山的标志。钟楼建于1919年,高15.3米,楼上悬挂的大铜钟是1667年(康熙六年)铸造的。灵岩晚钟曾被列为木渎十景之一。楼下为千佛殿,系近年整修。宝塔与钟楼之间是智积殿,1984年新建,中奉智积菩萨画像,两旁陈列有佛教文物。寺内原藏佛教文物一千多件,文革中交苏州市文管会保管,1984年落实了政策,使许多贵重文物重归灵岩山寺。

灵岩山在春秋时期曾是吴王夫差的行宫(馆娃宫)所在地,夫差接受了越王所献美女西施,对她极为宠幸。传说西施在灵岩山住了六年,一日忽对月惆怅,想与嫦娥为伴,吴王竟于山上凿池,池成月现,因名玩月池。如今花园里尚存有玩月池、玩花池、梳妆台、智积井、吴王井等遗迹。这些古迹与传说交织在一起,引发了不少骚人墨客的雅兴,为之吟诗作画,竞骋遐思。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的这首七绝诗,发千古之幽情,颇耐人寻味。

灵岩山寺饱经风霜,迭有兴废。据《灵岩山志》记载,灵岩山之有寺庙,肇始于东晋末年陆玩司空舍宅为寺。南朝梁天监年间得到重修,名秀峰寺;传说西域梵僧智积菩萨于此显圣,被尊为开山祖师,故有智积菩萨显化道场之称。北宋元丰年间,郡守晏知止改律居为禅院;南宋绍兴年间,因与民族英雄韩世忠荐先福,敕改寺名为显亲崇报禅寺(山麓尚存韩世忠墓);明洪武初,又改名报国永祚禅寺;永乐十年重修,弘治中寺毁于火;清顺治六年,僧继起重修,咸丰十年又毁;同治十二年,僧念诚盖小屋十余间,仅续香火而已。

迨至1910年,真达法师担任住持,与妙真和尚等力谋兴复,并遵印光法师意,将灵岩山改为十方净土道场。1930年印光法师于苏州报国寺掩关,1937年移锡灵岩山,直至1940年圆寂。因印光法师的德望所感,使灵岩山寺成了全国知名的净土道场。

灵岩山高僧辈出,智积以下,唐有道鉴、道遵,宋有圆照、慈受、佛海、佛眼,元有石湖、足庵,明有南石、天际,清有弘储、檗庵、悟开等等。近代知名者有真达、戒尘、德森、了然等,而德行文章卓著,影响深远者当属印光法师了。

印光法师(1861-1940)法名圣量,别名常惭愧。幼随兄习儒,及壮,颇以圣学自任,一度反佛。21岁投终南山出家,翌年受戒;26岁于河北红螺山苦行五年;以后南下普陀山,居法雨寺藏经楼近三十年,日阅大藏,礼诵不怠。他一生力弘净土,并建立了灵岩山寺净土道场。课佛之余,编修了普陀、九华、五台、峨眉四大名山的山志,著有文钞、嘉言录行世。为了纪念他的嘉言懿行,其门弟子于1947年集资在灵岩山落红亭东面建立起印公塔院。近年重加修葺。内有印光法师舍利塔,还陈列了他的遗著、墨迹和有关图片。

印光法师示寂后,妙真法师任方丈。他吃苦耐劳,事事躬亲,使灵岩山寺得到全面整修,并开设了施粥厂、义务小学和义务诊所,为民众服务。解放后,僧众们响应政府号召,发扬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种田百余亩,仅1958年就生产粮食13万多斤,除供本寺180人口粮外,还可卖余粮贡献国家。1964年初,著名戏剧家田汉游灵岩山寺,对僧众艰苦创业的精神十分赞赏,特赋诗书赠该寺监院净持法师(按:净师出家前曾任叶挺将军警卫员):

江南一叶伤心落,勇士峨眉作法师。

十载灵岩心更热,再从劳动夺红旗。

开出山边百亩粮,道场端的在农场。

艰难岁月辛苦过,何止精神学梵王。

文革中,灵岩山寺佛像被砸,文物被毁,和尚被赶出山门。千年古刹一片荒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从1979年起,僧众们陆续回山,1980年元旦正式由僧人管理,着手修复。同年春,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在苏州书画家谢孝思等人的陪同下赴灵岩山视察工作,题写了灵岩山寺匾额,并即兴赋诗:

欣随谢公屐,重上吴王台。

湖山观意态,林木感兴衰。

梵呗断还续,慈乌散复来。

柳条见春色,画境逐云开。

这首诗情境交融,向人们预示着祖国正在走向安定团结,繁荣富强,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炽热感情,对佛教事业的期望。几年来,灵岩山寺得到人民政府和佛教四众教友的支持和帮助。以明学、净持两法师为首的一百多位僧人不畏艰辛,克服各种困难,基本修复了殿堂佛像、文物古迹;僧众过上了正常的宗教生活。早晚集体上殿,白天念佛堂佛号声声。前来做佛事的香客和观光的游人络绎不绝。该寺1980年末开办了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现已有两届学员毕业,每届30余人。毕业后有的继续深造,有的则担负起弘扬佛法、管理寺院的工作。寺内还设有佛经流通处、佛教文物陈列室以及面馆、茶室等。

如今,灵岩山寺依照中国佛教协会提出的人间佛教思想,注意发扬农禅并重、学术研究和国际友好交往的三个优良传统,决心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为实现人间净土作出贡献!

(原载《法音》1986年第5期)

End

陈星桥:福建雪峰崇圣寺巡礼

福建雪峰崇圣寺巡礼福建是一个佛教大省,寺院多,出家人也特别多,历史上高僧辈出。1983年春,我从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一毕业,即到浙江、福建参学。今年10月12日至22日,为与福建省佛教协会合办一期《法

陈星桥:略谈佛教的健康观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康的一种最高理念:在生理上,眼耳鼻舌身意

陈星桥:佛教与旅游

佛教与旅游陈星桥近两千年来,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既深且广,对中国旅游资源和旅游事业的开发也作出了重大贡献。游方问道在佛教界有着悠久的传统。佛教有一部流传极广的大乘经典《华严经》,该经的《入法界品》介绍

陈星桥:百尺竿头更进步 万刊丛中现峥嵘

百尺竿头更进步万刊丛中现峥嵘办好一个刊物不容易,办好一个佛教刊物就更不容易。《法音》创刊以来,克服了重重困难,办得很有生气,不仅刊期从季刊、双月刊发展到月刊,而且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改观,发行量稳定地

陈星桥:佛经教学随想录

佛经教学随想录去年十二月三日,我把《金刚经》讲完之后,先后找十七位同学上台复讲。平均每人讲两段经文,约二十分钟。至十七日,全经复讲完毕。在学生复讲时,我及时指出每人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使后面复讲的同学能

陈星桥:以正法化导民俗

以正法化导民俗陈星桥转眼间又要过盂兰盆节了。许多名山大寺过去都要延请法师开讲《佛说盂兰盆经》,甚至要组织民间艺人上演目连救母之类的戏剧,场面庄严隆重。因此在这里,我们不妨先默默地读诵一遍《佛说盂兰盆经

陈星桥:韩国佛教与天台宗

韩国佛教与天台宗陈星桥很早以来,位于东亚的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人民即被一条黄金纽带联系在一起,它就是汉传佛教,其中中国佛教的天台宗即是这黄金纽带上的重要一环。在这里,笔者拟简要介绍一下韩国佛教与中国天

陈星桥:先为他人着想

一、他人幸福则己幸福先为他人着想是我们立正佼成会全体会员的共同信念。从人之常情来说,一般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争取自己的幸福的人无可非议,而先为他人着想恰恰是与此相反的一大信条。它是我们所依据的《法华

陈星桥:慈悲与爱的比较研究

慈悲与爱的比较研究一提到爱,在世人心中就会引发一种温暖的、充满激情的甚至神圣的感受,并很自然地将它与爱情、友爱、母爱、仁爱、博爱等词联系起来。这是因为爱是一种凡人皆具的自然情感,是生命的源泉和动力,是

陈星桥:如何识别与防范附佛外道

外道为梵文底体加(tirthaka)意译,原指佛教以外的宗教、学派,本无贬义。后来才有了心游道外的诠释,便带有非正道乃至邪道的意味。佛典中分外道为佛法外外道、附佛法外道、学佛法成外道三类(见《摩诃止观

陈星桥:茶 茶益 茶道

在我国汉族佛教徒中,对饮食的禁忌颇为重视,尤其是自梁武帝下令全国僧寺禁断荤腥以来,就严格奉行素食制度,从而创造了丰富多采的素食文化, 这是汉传佛教区别于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特点之一。佛教主张清心寡欲,

陈星桥:佛教“气功”概说

佛教禅法、佛教气功研究佛教气功概说陈星桥一、气功的形成及其涵义二、佛教气功的构成、分类及其基本理论与修习方法(一)佛教修证体系概述(二)佛教气功的基本理论(三)佛教气功的分类(四)佛教气功的修习程序(

陈星桥:都市佛教的地位与作用

都市佛教的地位与作用陈星桥都市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却不一定是宗教或宗教信仰的中心,这是由于多数宗教具有出世的品格,其信仰是以宗教领袖的言行及相关的圣物和活动场所为中心的。佛教

陈星桥:灵岩山巡礼

灵岩山巡礼陈星桥灵岩山地处太湖之滨,是江南著名的佛教圣地。山势挺拔,岩壑奇秀。海拔220米,占地1800亩。因山多奇石,以灵芝石为最,故名灵岩山;又以山势右旋,如巨象回首,而别名象山。灵岩山寺建于山巅

陈星桥:穷汉子偷佛像

从前有一个穷汉子喜好偷窃,并将偷得的东西换成金子。有一天晚上竟潜入寺庙,来到金黄色的阿弥陀佛像前,心想:不妨拿到镇上旧家具店,若问是哪个寺里的佛像,就说不知道。他用包裹将佛像包好,背在背上就往山上走。

陈星桥:法难形成的原因影响及其启示

法难形成的原因影响及其启示二千多年来,佛教以其慈悲、和平的形象,充满智慧的教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的传播,发展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这是令广大佛教徒感到自豪和欣慰的。不过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佛教在各

陈星桥:佛教“气功”参考书概观

佛教气功参考书概观陈星桥一、我国近现代有关佛教气功的著述二、关于阐述佛教修证体系的参考书三、关于如来禅的参考书四、关于祖师禅的参考书五、关于密法禅的参考书六、关于念诵禅的参考书气功界通常将佛教气功视为

陈星桥:弘法利生,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弘法利生,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陈星桥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着悠久的历史,未来也将长期存在。我国是一个具有多种宗教的国家,宗教对我国各个民族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在建设

陈星桥:哈尔滨普照寺巡礼

哈尔滨普照寺巡礼普照寺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东邻文化公园,西接极乐寺塔院,占地6000多平方米,创建于1985年,是市区内最大的一座尼众道场。因取佛光普照之意,故名普照寺。哈尔滨市原有多处尼众寺院,可惜

陈星桥:石家庄佛教胜地记游

石家庄佛教胜地记游河北省古为燕赵之地,历史上曾经是中国佛教的重镇之一。在这块土地上不仅诞生过像释道安、僧一行等许多光照千古的高僧大德,还产生过像临济宗那样声震寰宇、影响深远的佛教宗派。尤其是禅宗,与河

陈星桥:“居士佛教”刍议

居士佛教刍议陈星桥去年末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何劲松副研究员宣读了一篇论文,提出中国佛教应走居士化道路,引起与会者的关注。当时笔者对其居士佛教

陈星桥: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佛教

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佛教一.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到一些名山古刹去。除寺院周围有少量古木、绿树成荫以外,一路上呈现眼前的多是大片裸露的山体,传说中的许多飞禽走兽不是迁徙便是死亡;一些江河的河床也常常大片裸露,

陈星桥:培植柔和之心

培植柔和之心一、忍耐与柔和相辅相成作为菩萨的修行要求为六波罗蜜,其中第三项即为忍辱波罗蜜。据中村元博士在《佛教语大辞典》中的解释,所谓忍辱,意谓于侮辱或迫害等能予忍耐,心平气和不起瞋恚之念。一般来说,

陈星桥:公案趣话

公案趣话公案,原指官府判决是非的案例,禅宗借用以指前辈祖师的言行范例。佛教公案故事极多,如拈花微笑、菩提本无树、磨砖成镜、南泉斩猫、吃茶去等等。它们既是佛祖修证境界的体现,也是禅师教化门徒、传佛心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