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陈义孝: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卅六 弥陀说法
2025-05-13 07:13

(卅六) 弥陀说法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天人颁宣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宣道教①,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②。即时四方,自然风起,吹七宝树,出五音声③。无量妙华,随风四散,自然供养,如是不绝。一切诸天④,皆齎⑤天上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其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普散华香,奏诸音乐,前后来往,更相开避⑥。当斯之时,熙怡快乐⑦,不可胜言。

(这是说极乐菩萨亲聆弥陀说法)

佛告诉阿难:无量寿佛欲颁布宣扬佛法时,必先集合人天大众及声闻菩萨等于七宝所成的讲堂里,然后才广泛地、详细地演说宣扬成佛之道的一乘妙法。大家亲聆弥陀之法音,莫不满心欢喜,而且人人心开意解,当下即开悟证道的人,不知凡几!

弥陀说法的时候,阵阵微风从四面八方吹来,吹在讲堂外面的七宝行树间,发出非常悦耳之五音。与此同时,无量的妙花也随着微风四处散布,这些自然的供养,相续不断。而且一切诸天也都手持百千香花,万种伎乐来供养无量寿佛及一切大众。他们在讲堂内外,普散香花,奏诸音乐,极有秩序地前后往来,互相礼让,绝无争先恐后的现象。他们这时心中的快乐,不是言语所能形容的。

附记1:无量寿佛为来生之菩萨“广宣道教,演畅妙法。”我们不想而知,无量寿佛所说的肯定是无上菩提之一乘妙法,正如《法华经》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该经还在譬喻品中提到羊车、、鹿车、牛车、大白牛车。羊车指声闻乘;鹿车指缘觉乘;牛车指菩萨乘;大白牛车即指一佛乘。一佛乘即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根据大乘佛教八宗之一的天台宗说,三乘之外还有一佛乘,又说三乘非实因实果,但是假说,法华经则开权显实,会三乘而归一佛乘,那才是圆满之实教,叫做“一乘圆教”,也就是在大乘中,一乘圆教才是穷极的实教。又说“一乘菩提”,意谓一乘才是真实的菩提,其他二乘和三乘都是为方便而说的菩提。此外还强调“一乘究竟教”,意谓一乘教法才是佛一代教中最究竟圆满的教法。所以往生极乐的菩萨,亲闻弥陀法音之后,对无上菩提之一乘妙法,无不心中了然明白,当下许多人就证得三贤乃至十圣的果位,难怪人人都“熙怡快乐,不可胜言”。此皆弥陀本愿中第25“说一切智愿”和第46“随意闻法愿”的功德所成、所加持的。

附记2:有人或会问:到底无上菩提之一乘妙法又是什么法呢?简言之,就是净土法门,因为净土法门能令人在此生中,了生死、离轮迴、出三界、生净土、成佛道,是至圆至顿的法门,也就是《法华经》中所说的“一乘究竟教”。当然,阿弥陀佛所讲的,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的净土,极乐众生所修的也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的法门,不像我们这里一般人所修的净土,是离此10万亿佛土之外的极乐世界,所念的佛也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他们是理修,而我们绝大多数是事修。

附记3:若再问什么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就是一切的净土都是由我们自己清净的心识所变现出来的,正如《维摩经》所说:“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自性弥陀”的意思是说自性就是弥陀。众生的心性,和弥陀的心性,是一不是二,所以念佛人不生不灭的心性与弥陀不生不灭的心性毫无差异,故念弥陀即是念自性之佛。这也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至理。

◎注释

①广宣道教 广泛地宣扬成佛之道的教法。

②心解得道 听佛说法之后,心开意解而获证道果。

③出五音声 发出宫、商、角、徴、羽之五种音声。

④一切诸天 指极乐世界的一切众生。

⑤齎 (音基)齎送,即送物给人。

⑥更相开避 是说大家互相礼让,没有争先恐后的现象出现。

⑦熙怡快乐 形容很快乐。“熙怡”就是和乐的样子。

End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概要

第一卷贰、概 要(十门分列中前九门)谨释此经,依华严宗法及《弥陀疏钞》例,总开十门:计为一、教起因缘。二、本经体性。三、一经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器。六、藏教所摄。七、部类差别。八、译会校释。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一

第一卷一、教起因缘教起因缘者,明大教所以兴起之因缘。初明大教与净土法门之兴起。次则详述本经兴起之因缘。夫一切法,不离因缘,大教之兴,因缘无量。而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故。《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三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三、一经宗趣经之所崇向者,名之为宗。宗者要也。全经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径也。故知宗者,为全经之纲领。纲举目张,领提衣顺,是故于辨体后,首应明宗。体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二、本经体性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经正体。古德云:“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为印。”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实相无相,亦无不相,相而无相,名为实相。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五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五、所被根器前明本经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今当更明,万类之内,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谁是当机。夫根器有“是器”与“非器”之别,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故名非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四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四、方便力用如《大毗卢遮那经》云:“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结归,大智之显现,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八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八、译会校释“译”指本经之原译本。“会校”指根据诸种原译而会集校订之本,“释”指本经诸本之注释。甲本经译本本经乃“我佛屡说,诸师竞译,东来最早,译本独多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九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九、总释名题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一名《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再记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伍、再记丙寅暮春之初,本解三校甫竣。乃于篇末,再赘数语。此解因海内缁素大德之倡导,由东林寺提出申请,重印五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8)(《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8(概要)菩提心是这样的大,菩提心量就是这样大,他要度尽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在一切空间,包括广大无边。这些众生过去的我要度,现在的我要度,未来的我也要度。包括时间,广大长远,都没有边际。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5)(《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5(概要)《华严经》经末,华严最后一卷,普贤大士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把普贤行愿品列入净土五经之一,这就是证明。《华严》讲了这么多,那么多玄妙,讲到八十篇,最后还是要用,尽除一切诸障碍,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6)(《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6(概要)你念佛名的时候,你这个时候正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心里就这一句佛号的时候,并且就一句的时候,别的妄想就没有了吧,就换掉了百千万亿的妄想杂念。如果念佛啊,我怎么还是妄想纷飞。你不知道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2)(《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2(概要)溪谷幽冥之处,悉大开辟,皆同一色,犹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瀚,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都开辟,都开开好了。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7)(《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7(概要)再引证一下《弥陀要解》,澫益大师说吾人现前,一念清净心性。我们每个人当前一念的心,一念的性,不在内不在外,在哪?在里头,在外头,在中间,都不是。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过去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