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陈义孝: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十 必成正觉
2025-05-12 13:32

(十) 必成正觉

斯愿若克果①,大千应感动,虚空诸天神②,当雨③珍妙华④。

(这是法藏求现瑞相)

对于我上面所发的48大愿,如果都能一一兑现的话,希望现在就出现瑞相,例如大千世界应当有六种的震动,三界中一切的天人、神仙,也应当于虚空中降下珍奇美妙的天花等等,以资证明。

佛语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应时⑤普地六种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⑥。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这是现瑞和赞叹)

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法藏比丘刚说完他的偈颂,立刻就出现瑞相,当时大千世界都普徧地六种震动,诸天天人在虚空中降下妙华,散在法藏及与会之大众身上,同时在自然而有的音乐中,有声音赞道:法藏比丘决定成就无上正觉!

附记1:法藏比丘“高才勇哲”,不但为天下之出家人点出其标准,同时亦为一切修行人,做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先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尔后誓立48愿,依愿起行,做到愿行合一。在长期的修行中,充分表现出知见正确、解行并重、信心十足、敬心求道、树立大愿、克制欲念、致力修心、清净三业、广行六度、至心精进等等,这些都是成佛的条件啊!放眼看看今时今日之佛门弟子,只注重拜忏,做佛事消灾荐亡,整日东奔西走赶道场,这跟法藏所走的学佛正途,大相迳庭,背道而驰。各位想想看,一列脱离正轨的火车,或者一架偏离了航线的飞机,它们能到达目的地吗?修行佛法也是一样,要遵循佛法正统的路线走,才有成佛作祖的希望。

附记2:学佛人应以法藏比丘作榜样,孜孜不倦地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尤其念佛人,更应效仿法藏比丘,法藏比丘发48大愿以自利利他,最终成为威神最尊的阿弥陀佛,和建立了第一清净的极乐世界,我们若能以他的“愿”作为自己的“本愿”,那么就能与他志同道合,不难获得他所成之阿弥陀佛的威神加持,就连成佛都不成问题,往生极乐世界那就更加的不成问题了。

◎注释

①尅果 尅证道果。

②诸天神 指一切的天人和神仙。

③雨 (音芋)降落的意思。

④珍妙华 珍奇美妙的天花。

⑤应时 两相感应之时。

⑥以散其上 这里是说天花散在法藏比丘及与会之大众身上。

End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概要

第一卷贰、概 要(十门分列中前九门)谨释此经,依华严宗法及《弥陀疏钞》例,总开十门:计为一、教起因缘。二、本经体性。三、一经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器。六、藏教所摄。七、部类差别。八、译会校释。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一

第一卷一、教起因缘教起因缘者,明大教所以兴起之因缘。初明大教与净土法门之兴起。次则详述本经兴起之因缘。夫一切法,不离因缘,大教之兴,因缘无量。而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故。《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三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三、一经宗趣经之所崇向者,名之为宗。宗者要也。全经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径也。故知宗者,为全经之纲领。纲举目张,领提衣顺,是故于辨体后,首应明宗。体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二、本经体性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经正体。古德云:“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为印。”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实相无相,亦无不相,相而无相,名为实相。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五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五、所被根器前明本经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今当更明,万类之内,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谁是当机。夫根器有“是器”与“非器”之别,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故名非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四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四、方便力用如《大毗卢遮那经》云:“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结归,大智之显现,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八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八、译会校释“译”指本经之原译本。“会校”指根据诸种原译而会集校订之本,“释”指本经诸本之注释。甲本经译本本经乃“我佛屡说,诸师竞译,东来最早,译本独多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九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九、总释名题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一名《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再记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伍、再记丙寅暮春之初,本解三校甫竣。乃于篇末,再赘数语。此解因海内缁素大德之倡导,由东林寺提出申请,重印五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8)(《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8(概要)菩提心是这样的大,菩提心量就是这样大,他要度尽一切众生,这一切众生在一切空间,包括广大无边。这些众生过去的我要度,现在的我要度,未来的我也要度。包括时间,广大长远,都没有边际。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5)(《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5(概要)《华严经》经末,华严最后一卷,普贤大士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把普贤行愿品列入净土五经之一,这就是证明。《华严》讲了这么多,那么多玄妙,讲到八十篇,最后还是要用,尽除一切诸障碍,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6)(《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6(概要)你念佛名的时候,你这个时候正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心里就这一句佛号的时候,并且就一句的时候,别的妄想就没有了吧,就换掉了百千万亿的妄想杂念。如果念佛啊,我怎么还是妄想纷飞。你不知道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12)(《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12(概要)溪谷幽冥之处,悉大开辟,皆同一色,犹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漾浩瀚,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都开辟,都开开好了。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7)(《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07(概要)再引证一下《弥陀要解》,澫益大师说吾人现前,一念清净心性。我们每个人当前一念的心,一念的性,不在内不在外,在哪?在里头,在外头,在中间,都不是。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过去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