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慈法法师答:学佛人如何面对2012灾难的说法
2025-08-26 09:12

慈法法师答:在灾难面前,我们人的福德因缘就会显现差别,包括大灾难。但是说地球整个都毁灭了,这个说法,实在是那些心灵深处,对社会不满的人表达的东西,他们不满,就会渴望这个东西,他找个理由,会搜索大的灾难,他渴望。就象我们每个人晚上都会做梦一样的,做梦,到天一黑,大家都在休息,都在床上休息,但各人做的梦不一样。那个时间是一样的,社会是一样的,但是梦不一样。我们现在的人呢,每一个人的果报他是不一样的,包括大灾难。要是很整齐,都是一个果报,那么我们学佛也就没有意义了。人的果报千差万别的。

那么对于不同的灾难也好,什么也好,做为一个学佛的人,最主要知道佛陀是干些什么的,我们学佛肯定要破除我们心中的迷信。要破除不了迷信,人就会慌乱。要是对灾难的认知不够呀,人就开始挣扎,在相信不相信中徘徊。很多人拿灾难说事情,实际我们人平时都有生老病死,每天都在死,全世界每天很多人都在死亡,基本上每分钟就死一群一群的。象在非洲、在中东地区,每天都有战争呀什么,就有杀伤啊,很多人有疾病呀,他们都不用大灾难,他们都在面临着灾难。象我们云南的交通事故是全世界交通事故最多的的地方,前几天又发生大的事故,有几十个人就死了,对他们来说那就是彻底的灾难色身没了。所以这个大灾难说,他是果报不一样的。

2012我们面临了,有人说2012年12月25日怎么样怎么样,21日怎么怎么样,说法哦,这就是人们不同的一个渴望、不同的一个愿望。那么我们心里的愿望是什么呢?假设是有灾难,我们的愿望是什么呢?我们需要什么呢?那你要是搞不懂你需要什么,人云亦云,那你开始恐惧了。好比说我们需要念佛,需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活也好死也好都阿弥陀佛,生也阿弥陀佛,身体消亡了也阿弥陀佛,有灾难阿弥陀佛,没有灾难我也阿弥陀佛,那你心就踏踏实实的,我不管你灾难不灾难,对不对?你灾难来了我也阿弥陀佛,你灾难不来我也阿弥陀佛,这有啥不可以呢?很简单,这样子是一个很好的念佛人了,就是清净的心、平等的心有了,是吧?我们学阿弥陀佛清净平等嘛,清净平等就是有灾难他也是清净的,没有灾难我们也是平等的。平等清净灾难不灾难和我们没有关系,只有阿弥陀佛跟我们有关系。

你这样看待2012就简单了。我们就不再用很多挣扎的心去想很多麻烦的事情,想得越多你越想不清楚,想得越多你就越迷失,越不能自拔,象人掉在泥潭里一样,你就越陷越深。你在这个妄想中越纠结,这个泥巴就越厉害。我们就不管它,我们就站在岸上,阿弥陀佛清净,阿弥陀佛平等,阿弥陀佛安详,阿弥陀佛从容,生也阿弥陀,死也阿弥陀,灾难来了也阿弥陀佛,没有灾难我也阿弥陀佛。这个人人都做得到的,对吗?我们能做得到的事情、我们愿意做、我们能做得到又能安稳的事情,这就是很好的对自己负责任了,对自己负责任了。要是你又做不到,你又打妄想,把自己折磨得很苦,那你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你就不是学佛的人了。

所以我们这么念阿弥陀佛就很简单了,我们能做得到,又能令自己安稳,这样又对自己呀、对家庭呀、对社会呀都有益处,他是有益处的!那你做为一个学佛的人,要是对家庭、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没有益处的事情,你不要做它。天天惶惶不安的,那不是学佛的人。学佛的人一定要比那些不学佛的人要安稳从容,要清净,要平和,这才是真正是一个学佛的人。

所以2012也罢,大灾难也罢阿弥陀佛;2012没有灾难也罢,有灾难也罢阿弥陀佛;别人说好也罢,说坏也罢阿弥陀佛。因为我们自己都做得到的,也清楚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让我们心安顿下来,不在妄想这个念头上跑了,就在阿弥陀佛这个地方回归了。念一句阿弥陀佛,休息,不念也休息;觉悟休息,不觉悟的时候也休息,一定要让自己心休息下来,那就清净了,对吗?清净了我们就是真正的一个念佛人。那你再看所谓的生老病死,也就不去管它了。生也罢,老也罢,死也罢,阿弥陀佛。在生老病死的灾难面前,我们也是阿弥陀佛,来得延缓也好,也是阿弥陀佛,来得很快也好,也是阿弥陀佛。这样呢,我们就做一个很好的居士了,那就不要去宣传那个灾难不灾难了。

你看这一群人一点智慧都没有,天天就是搞这些灾难,搞这些烦恼。普通人还在生活、吃饭、休息,也还安稳,学佛的人天天不安稳,这就很可笑了。那学的就不是智慧,就不是慈悲,就不是佛陀的觉悟的东西。佛给我们的恩德就是让我们安心。别人没有去向,我们还有去向呢;别人还没有极乐世界的去向,对不对?我们有了;别人还没有方法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我们有了那这就是我们念佛的人、学佛的人的福慧,对吧?我们这样做是有利益的,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佛教都是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一定去做,对吗?对自己、对社会、对家庭没有意义的事情,一定不能做,那就是妄想、颠倒、烦恼,天天怕这个怕那个,那还不如不学佛的人呢!不学佛的人那样是正常的,学佛的人再那样是不正常的。

所以学佛的人是会笑的人,灾难来了,阿弥陀佛,你笑一笑,就告别灾难了。因为我们有极乐世界的回归,有阿弥陀佛的接引,有这样的心愿,对吗?我们希望自己安定下来,健康起来,平和起来,不要烦恼,那就念阿弥陀佛,是吧?走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什么都阿弥陀佛,主要是我们做得到。很多事情我们做不到呀,你做不到,做不到你还要去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很烦,对不对?做得到,走也阿弥陀佛,坐也阿弥陀佛,灾难来了也阿弥陀佛,没有灾难我也阿弥陀佛,这太好了,清清净净、平平等等的,那就很好了。

这个老菩萨说到2012,那也就没有啥了。你2012就2012了,我们阿弥陀佛,踏踏实实没有问题吧,对不对?这样就不辜负自己遇到这个阿弥陀佛,或者遇到佛法了,对对对,不辜负他了。因为我们这个年龄呀,我们这个年龄不允许我们再打妄想,再折磨自己了,再折磨家人了,对不对?我们这个样子还去折磨家人,折磨别人,折磨社会,没有意思了。我们心里就干干净净、轻轻松松地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呀、家事呀什么呀、社会上的事情啊,你心里干干净净的,简简单单的,那2012就2012嘛,对不对?2012已经来了,已经几个月了,对不对?现在已经五月份了,马上就过一半了,我们一样好好的嘛,对不对?

所以我们心中不要期盼灾难,也不要莫名其妙地对灾难害怕,对不对?我们只是阿弥陀佛,这做得到啊!你怎么知道有没有灾难?那是别人说的,对吧?别人说胡扯的话,你这个人就随着就跑了。别人说的阿弥陀佛,我念阿弥陀佛能安定下来了;别人说有这个灾难你就越想越害怕,那我们念阿弥陀佛能给我们带来安稳、平静、真实,这是我们可以知道自己的需要,我们需要平静下来。这样我们在这样一个时代,(不管)它怎么变化了,都清清晰晰的,清清晰晰的,别人说啥随便他说去,我心里就是阿弥陀佛了。你说我们这个年龄还不阿弥陀佛干啥呢?别人说灾难了、没灾难了,这样那样,不关我们的事情,我们的事情就是阿弥陀佛,清净平等,踏踏实实的。我们有阿弥陀佛这样一个接引我们的佛陀,有一个这样的世界,我们不再轮回了,真是命到头了,我们就极乐世界去了;没有到头,我们就极乐世界回归了,心里先回归了,一撒手就真回归了,对不对?有啥啊?你只要清晰一路走去,就没有啥障碍。

所以现在不要三心二意就可以了,我们现在三心二意就是2012的大灾难!对,你没有三心二意就是极乐世界。

End

宗性法师:缺乏信仰的综合症

必须确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信仰,这个药方是给现代社会开的。现代社会面临很多问题,总的来说根源就在于缺乏信仰,以至个人道德修养失落,公德荡然无存。在这信仰失落的时代,大家普遍感觉无依无靠,内心空虚、浮躁,就

学佛要读什么经?

学佛要读什么经?◎耀 一《地藏经》专门讲因果,然后再讲到百善孝为先,提倡这孝字。都是这些很孝顺的儿女,为了超拔自己的亲人父母,所以去问诸佛如来,想知道自己的父母究竟在哪一道,肯定不是在三善道。为什么?

学佛的三个首要问题

学佛的三个首要问题◎寂 静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佛体会。第一,佛是什么?第二,什么是佛法?第三,我们信仰什么?现在一起来探讨第一个:佛是什么?我相信在座的很多法师、很多居士,对这个问题已经早有研

倓虚法师出家后度化妻子的精彩对话

倓虚法师九二零年,我和禅定和尚,离观宗寺,一块回北方,预备到北京去请藏经,路过营口。那时我的家眷还住在那里,我到营口时,住到佛教宣讲堂,那里边的人,都是我在家时的老朋友。我走之后,原来开设的那间小药铺

圆瑛法师:佛弟子如何修身摄心

◎ 圆 瑛我佛所说法门,因机施教,犹如对症开方,由众生有种种病,故佛说种种法。果能信解依修,无不得益。是以称为无上医王,乃能医众生之心病者。一切众生,皆依妄心,迷惑不觉,妄执此身为我。因有我执之病,遂

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白云禅师傲慢则无礼 。偏见则自私 。 傲慢与偏见的人,其实就是强烈 自我意识的人 。说才智,很可能 是绣花枕头 。说修养,势利有余 的攀附者。佛法中说:贪 、嗔 、痴最强烈 如火炽盛之流;于财、色、名

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 倓 虚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老人有一最器重的学僧持律法师,外号人都喊他晒蜡的法师。大家知道,这个名字并不是恭维他,而是嘲笑他、揶揄他。 原因是他最初在金山住禅堂当香灯,每年到了六月六这天,照例常住

“三车和尚”窥基法师:玄奘认定的衣钵传人

窥基是唐朝一代法师玄奘的高足弟子。窥基之于玄奘,犹如子夏之于孔子。孔子学说须有子夏辈西河传经,方可阐扬宏发,广被于世;而玄奘之学,窥基不仅有克绍箕裘力,且具后修转密的功绩。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后,天天在

慧律法师开示的小故事

有一次忏公带领了我们一大堆的法师,还有这些护法居士,去参广钦老和尚,广钦老和尚就坐在那藤椅上。那时候我在南普陀佛学院,因为我们总共差不多有二十多个大殿,大的、小的统统拜,我们没意见。因为煮饭九点十五分

律航法师

◎ 陈义孝律航大师,晚年才出家,平日不论行住坐卧,佛号不离口,念珠不离手。大师念佛是用并耳念佛法,即将阿弥陀佛四字洪名,字字念得清楚,耳朵听得清楚。先将右耳听力,作意并在左耳,听一百声。再将左耳听力,

若衲法师

临安上天竺沙门若衲法师是宋代著名高僧,奉旨住锡杭州上天竺。法师经常带领徒众 千人修行,为大众弘扬一心三观、十乘观法、五重玄义、六即之道。法师辩才无碍,出言如泄悬河,堪称为当代四依。南宋淳熙三年,宋高

优昙法师与《莲宗宝鉴》

优昙法师是元代高僧,俗姓蒋,安徽丹阳人,家族世代奉事佛法。二十岁出家于庐山东林寺,后来住在安徽丹阳的妙果寺。元武宗至大初年(1308),皇帝下诏解散净土莲宗,优昙法师十分恐惧地说: 我承受净土教法将近

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

◎ 大 安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至诚才能感通啊!如果带着虚伪的心来做人做事,就很难维持长久,迟早他人发现,自己就一钱不值,人家就不愿跟你打交道了。所以真诚是做人与学佛最大的德行。儒家圣师孔子了达众生

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

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宣 化 唐朝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时,途中见一位老修行在打坐,小鸟在他头上筑巢,衣服都已破了。玄奘法师用引磬为老修行开静。老修行问:你从何处来?玄奘法师答:我从大唐来,现在去印度取经。

弘一法师往生的最后时光

陈慧剑1942年七月初,永春王梦惺居士二度聘请弘公到永春宏法,并寄来旅费,为弘公婉谢,也将旅费寄回去了,一心在温陵养老院安居。到中秋节这天,在开元寺尊胜院讲《八大人觉经》,由广义法师译闽南语。此时,他

玄奘法师到凉州

◎ 觉 悟玄奘法师遍谒了各位大师,广泛吸收了各家的学说,经仔细推求,发现各有所主,按之佛经,有合也有不合,无所适从。因此发誓亲自到西方向人求教疑难之处,同时取得《十七地论》来解众疑,这《十七地论》就是

印光法师辩一心不乱与佛念三昧

念佛修持的最高境界达到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进而往生西方净土。关于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的关系,古德的论述比较少。念佛本身是佛教禅定的修法之一,欲得三昧,必须达到一心,达到一心者,则自得三昧。如莲池说:至于

李炳南:学佛重在力行

大乘佛法以圆成佛果为其目的,以法性空慧为方便,摄导万行趣证无上菩提。要达到成佛的果位,必须发大誓愿,行菩萨道,广行六度万行,证悟甚深不二法门,中道实相义,诸法尽证无余,始成佛道。修行要亲自实践,亲自与

李炳南:学佛求成佛,成佛仗弥陀

时间地点:乙丑年在鹿港布教所主讲人:李炳南弟子吴碧霞敬记本人年已九十八,做事总是有心无力,今日难得见面,谈话就只拣重要的来谈,谈过之后,最要紧的,还是在于大家的实行。我们为什么学佛呢?学佛,就是大家都

刘素云:当前学佛怎么学法?

当前学佛怎麼学法?怎麼样才有成就?我告诉你们,改过改习气,一定要把这个放在第一位,念佛你都可以放在第二位。不是不念佛,要念佛,但是和改过、改习气、改毛病、改脾气比起来,一定要把改过放在第一位。现在时间

刘素云:什么叫真学佛,什么叫假学佛

所以我说什么叫真学佛,什么叫假学佛,我给你们说几个标准,你衡量衡量。第一个,你学佛学到现在,你是愈学烦恼愈少,快乐愈多,还是学到现在烦恼还是那么多,没有品尝到学佛的快乐?这是一个很根本的衡量标准。如果

刘素云:学佛人的榜样刘素云

「但能信入,老实念去,自然能所两忘,自心朗现,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成佛心。净宗之妙,全在于此。」难信之法,但是你要依照这个方法去修,它就变成不难了,这个妙。东北刘素云居士是个最好的榜样,她做出来给我们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于凌波 圆瑛法师,俗姓吴,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他是福建省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阙氏,因祷于观世音菩萨,梦观音送子至,于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生此子。

玄奘法师

◎ 汤用彤玄奘法师(602-664)俗姓陈,名祎。隋仁寿二年生于缑氏之陈堡谷,即在嵩山少林寺之西北。兄弟四人,法师最幼。其第二兄长捷先出家,住于东都净土寺。因其奖劝,法师十三岁出家于洛。好学不倦,跋涉

刘素云:正确摆正干活与学佛的关系,不要学偏差了!

有同修老跟我说:学上不上?公司办不办?家里的事管不管?我回答这些和你念佛成佛一点干涉干扰都没有。是一不是二,什么都不管了,什么都放下了,那不叫放下那叫放弃。一字之差,意义大不相同。一说我要学佛了那就都

刘素云:学佛的几个误区

如果我们学佛是走形式,我说现在学佛有几个误区?一个误区,就是有所求。求什么?第一个,求眼前点切身利益。比如说,孩子上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或者是做点小买卖,发点小财,这就求眼前点切身利益。第二个层次,

李炳南:儿童学佛浅问

问:小孩不懂佛理,教他念佛,有何利益,父母主张给他受了皈依,他长大退转了,是谁担负过错?(张宽心)答:低头一拜,灭罪恒沙,念佛一句,灭八十亿劫重罪,虽不解理,已种善根,何得云无利益。至于长大退转,乃是

学佛的观点决定终点

◎ 大 愿我们首先要学智慧--内心要生起智慧。我们活这一辈子,在世间有种种的经历、种种的人际关系,跟你关系最密切的是你的太太或者丈夫,还是你的儿子、女儿,或者是朋友呢?又或者是你追求的财富?都不是!跟

李炳南:为什么学佛后更多的业障现前?

末学学佛以后,反而感到业障比以前更多,不知是什么缘故?是不是好事多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呢?还是多世以来应该受报应的业障都提前到今世来了,一生受报完后,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正是因为缩短了时间,一生受

李炳南:李老居士的学佛因缘

区区学佛因缘,自幼受家庭熏习,但以种种关系,其间若断若续,一直到三十岁以后,才可说是有信仰。此是沾了苏州弘化社的光;因以前所读之经无非是《金刚》、《楞严》、《法华》、《圆觉》之类。其实是囫囵吞枣,望文

李炳南:逆境、灾难、轮回的解救法

一、逆境得转变,灾难能消除人的苦乐,原是一种果报,这却得合三世来观,若不懂这个道理,是很难讲通的。现在我们遭受逆境,遭遇灾难,当然是因果关系;要最快的把他转变消除,就是「念佛」。经上说过:至心念佛一句

学佛人如何使家庭越来越和睦

不得意存烦怨,则正是行菩萨道。倘心存烦怨,则不但与菩萨道不合,且与自己天职性分不合矣。--印光大师有的人潜心学习佛法却解决不了家庭纷争有的人自叹亲人之间矛盾重重一切烦恼的产生都源于我们智慧不够没有领悟

弘一法师的三个约定

弘一法师的三个约定◎ 善 缘 1937年梦参法师奉倓虚法师之命,到厦门万石岩万石禅寺邀请弘一法师赴青结夏安居,讲律弘法。弘一法师应允,并与梦参法师立下三个约定。本文记述的是1937年弘一法师在青岛湛

法师自述求观音菩萨感应

法师自述求观音菩萨感应◎ 圣 严今天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这对圣严本人来说,尤其感到无限的亲切和无限的赞仰。因我自幼至今,无一天不是沐浴在这位大菩萨的恩光之中。我生而病弱,由我母亲虔信观音而得不

刘素云:想引导家人学佛,该如何做?

问:刘老师您好,我初闻佛法,家人不信佛,我想引导家人学佛,应该从何做起,又不至於用力过猛。刘素云答:你刚闻佛法你就想引导家人学佛,太快了吧,因为你还没学出个模样。你先学出个模样,一个好样子,给家人做好

刘素云:生活阅历不多的孩子,是否愈学佛愈自私?

问:生活阅历不多的孩子,是否愈学佛愈自私?答:不是,不是这样的。你父母学佛学得正,对孩子是正面的影响,不会愈学愈自私的。我跟你们说我学佛,我老伴学佛,我儿子、儿媳妇也学佛,但是我孙女不自私,我孙女今年

常惺法师塔铭并序

常惺法师塔铭并序太 虚常惺法师名寂祥,族如皋朱氏。母贤且慈,五岁亲为授学;以其颖慧而端静,才九龄送福成寺依自诚长老落发为弟子。长者独具只眼,当清末佛门多难,识其为僧中弘护才,乃使入学校读;旋升学如皋省

弘一法师出家因缘

弘一法师出家因缘◎ 弘 一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河东有一个地藏庵,庵前有一户人家。这是一座四进四出的进士宅邸,它的主人是一位官商,名字叫李世珍。曾是同治年间的进士,官任吏部主事,也因此使李家在当地的声名

学佛的基本精神

◎ 惟 贤作为一个人,能够学佛,走佛法正道,是很有价值的。你们作为佛子,用网络来宣传弘扬佛法,使想了解和学习佛法的人通过网络就能很方便地进行交流,这是很好的。学佛的基本精神,最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

饰演弘一法师影响我一生

◎ 濮存昕问:演了很多好戏、好角色,让你印象最深刻、或者说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几个?濮存昕:很有幸,我演了影响我人生的两个角色--电影《一轮明月》中的弘一法师和电影《鲁迅》中的鲁迅。但是,在商业放映渠道

学佛的人要不要追求财富

◎ 济 群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在佛弟子中有出家众,也有在家众;有唯求自我

学佛的人应该怎样追求财富

缘起的色身,必须假衣食才能延续。尤其在工业化社会,我们的个体生存和他人是分不开的,没有农民为我们提供粮食,没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我们提供生活所需,我们将寸步难行。一方面,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财富

看破红尘之后 才学佛吗?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西汉班固的《西度赋》,有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这是形容西度长安,

学佛不是休闲

君子之道,譬如远行,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远行的人不必害怕路途的遥远,只要坚定方向,走好每一步,自然能到达终点。学佛也是如此,它是一个系统、完整、长远的过程,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修行重点与方法,修行

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

佛像是木石所造,人心却不是木石。把它当做木头,它就是木头;当做佛像,它就代表着无上的悲智。建造寺庙、塑立佛像、供养宝藏等,都是历代大护法、大居士之力,用以表达内心的信仰。国外最好的东西都用来建造教堂,

学佛之人的四种感应

◎ 妙 莲佛法是妙法,绝定兑现,兑现是兑现但要符合因果,你不要在因果之外求。不合乎因果、不合乎条件,那什么都得不到;只要条件具足了,哪有不得的?一切都能得!像大火所烧,不但普通火,就是整山之大火,念观

陈大惠:三个情人带来的灾难

由于我的自私自利,由于我的虚荣浮华,造成了包括我父母在内四对老人的苦难折磨,我拆散了两个家庭,让两个孩子都没有了正常的生活环境,我现在是人财两空,身败名裂。也许你正准备找一个情人,也许你现在就是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