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悟大安禅师晚年,回到福建,住怡山院,终日端坐,不言不语,无所事事,大众背后称他为懒安禅师。如有禅僧道:终日不言不语,如木石一样,那就是禅吗?另一禅僧道:终日端坐,既不领众梵修,也不指导作务,这
居士问:净土宗祖师让我们老实念佛。以前的古人比较淳朴,还能做到,但现在的人却并非能做到这老实两字。请问法师,针对现代人福德浅薄、心浮气躁的根性,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能让我们做到老实念佛?大安法师答:除
一、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问: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大安法师答:读诵佛经,一定得至诚恭敬,如是方可消业障、开智慧。如果漫不经心,甚或污手翘腿等不敬,不唯难获利益,而其亵慢之罪,有
居士问:末学有一个问题,请师父慈悲开示。真如自性,如如不动,离四句,绝百非,言语道断。那为什么我们修行却更强调断恶修善,强调行善顺乎自性,行恶违逆自性?大安法师:现在有些学佛人,刚学一点,就喜欢谈玄说
居士:弟子想恭请佛像到自家佛堂供奉,怎样请才比较如法,到佛具店直接请可以吗?请了还要到寺院请师父开光才可以吗?念珠、法器如何开光?法师:你请佛像来供奉,你只要有恭敬心,请回去后每天给佛像焚香、点灯、拜
居士:净土宗祖师让我们老实念佛。以前的古人比较淳朴,还能做到,但现在的人却并非能做到这老实两字。请问法师,针对现代人福德浅薄、心浮气躁的根性,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能让我们做到老实念佛?法师:除老实念佛
菩提,是觉、佛果的意思,即无上正等正觉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谓。心是能发之愿心。菩提心即是众生在生死轮转当中发起的一念要成佛的心。通俗来说,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把这一念菩提心真诚恳切的发出来
可以参照印光法师的十念记数法来念佛,就我个人的经验,这个方法非常好,很容易专心念佛。合十祝愿吉祥,阿弥陀佛。一、摄心念佛的作用,是以称念佛号,以一念抵挡万念;以万德洪名替代杂乱的心。初学念佛的人,往往
第十八章信愿与菩提心菩提善根,是入大乘佛法的正因,不发正觉菩提之心,虽行六度万行,经恒沙劫,终不成佛,不发菩提心,勤修诸善根,魔所摄持。证知菩提心乃万善之根本。净宗修持的纲宗亦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
第二十一章 三辈九品净业行人奉持念佛法门,信愿有深 浅,发心有大小,持诵有多少,修习有 勤惰种种之不同。众生之宿根有无量差 别,福德因缘亦复各有殊异。人人自别 ,各各不同,故知十方世界诸往生者无 量,
净土宗教程 作者:魏磊第六编 净土资粮:信、愿、行净宗以往生净土圆成佛道为终极指归,所以,十分重视践行。净宗行持有三大行持(亦称三资粮):信愿行。信愿行如伊字三点△,一而三,三而一;钩锁相连、缺一不可
二、普贤十大行愿普贤十大行愿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基本原则。普贤十大行愿,约因来说,就是正因佛性(即上求佛道,下化有情的大菩提心);约缘来说即是缘因佛性(十大行愿具足离染行、方便行与大悲行);约果来说,十大
第三节 净业助行净宗以信愿持名为宗,以往生西方净土为趣。净业行人信愿持名,蒙阿弥陀佛愿力接引往生,在平等往生之果中,又各有三辈九品受用功德智慧胜劣的差异。净宗虽是大乘特别法门,然并不违异于大乘通途之因
第十九章 行门信愿行三资粮中,行门是将信愿具体地落实在念佛行持中。念佛行门简易便捷,然细究之,亦有难易浅深的不同。念佛有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四种。四种念佛中,实相念佛专念自性天真佛,
第十七章 愿 门信愿行三资粮具内在钩锁关联。愿为信之文券,行之门枢。信有愿,则文券在手,决无改悔;行有愿,则门枢安立,决定无倒。愿摄信行,净业修待,立愿尤为要务,愿如航海之船舵,趋向目标,专志不移,成
第三节 欣慕行释尊对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的描述,为我们建构起一个至极真善美的妙参照系,俾令众生于二土的比较中,生起无限欣慕心,信愿持名,踏上出离苦海的妙庄严路。娑婆秽土三苦八难充满,极乐世界无苦纯乐,不闻
问:深信因果后,很想把现世的业和往世的业消除,怎么办呢?恶业就是冤亲债主吗?怎样知道业已转?专念阿弥陀佛可以消业吗?大安法师答:深信因果是让我们不要去造恶业了,但是我们多生多劫造的业,包括今生造的业,
问:弟子学佛时间较短,请问在念完阿弥陀佛圣号后,是否需要回向?如果需要,回向的内容是什么?大安法师答:需要回向。天亲菩萨讲五念门,其中就包括回向。回向是成就大悲心。如果你不回向,一切善事都会以它自然的
首先来看修福。一个修行人要修福,怎么去修?从哪里下手?这些需要讨论。菩萨的六度前五度是修福。净土法门的净业三福也是谈修福。我们作为学佛的人,福如果修不到,就很难去修道。有句话叫培福载道,福德培得深厚了
问题:我是一名虔诚的佛教信仰者,经常听某些大德高僧讲法的DVD,有如下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敬请法师解答。一、什么叫自性?该如何把握自性一词的真正正确的内涵?一个人如果把明意识、潜意识里面所有的妄念,包括
居士:我是一个初学佛的人,应该放下万缘念佛,但总是挂念自己的亲人。怎么能放下?法师: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是修行上轨道的必由之路,然初心行人要有一熏习的过程方能达到。无量劫以来,种种的善恶缘在吾人藏与识中
问题:请问,念佛求往生能否提前走,不要等到阳寿尽了,趁年轻就走可以吗?大安法师:一般来说是不可能提前走的,因为阿弥陀佛发愿是临命终时来接引。这个话已经告诉你,你命中有多少寿命,你就过完你命中的寿命,阿
烧出舍利子与否,当然一般来说,你用戒定慧的功德能转化身心结构,生理结构,有舍利子。一个完全没有修持的,他可能就是心很散乱,就生理结构不一定能够转化,一般不能烧出舍利子。但是这里面有一些特殊情况,也许有
问:我现在得到一部佛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咒》,书上说有中阴教授解救法,念21遍经题就能自度度他,往生净土,这是真的吗?大安法师答:我们学习佛法首先学七觉分,七觉支分告诉我们的第一条
问:知道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每天走路静坐都尽量心念佛号,不过每天都还有妄想,杂念,烦恼,干扰,遇到不如意的事,还会发脾气,但心中总是希望早日熄灭贪、瞋、痴。在此有四个问题挚诚恳请开示。(1)、
问:《无量寿经》说: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这句话怎么理解?难道在这个世间受个八关斋戒,参加一次昼夜念佛就超过了在极乐世界一百年的修行?大安法师答:对佛所说的任何的语言,你首先不要去产
信众:在家居士该如何修行,平时早课和晚课该诵哪种经,时间多久为合适?大安法师:一般在家的居士,要随分随力地给自己规定早晚功课。早晚功课最好简单一点。在寺院丛林里要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什么的,如果在
居士:我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请开示。法师:当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见你诵大悲咒的时候,常常有一个想求感应,想求神通,想求些什么的心。你有这个心本身就是躁妄的,是头上安头,是感应不上的。大悲咒是从观
给人助念,能诵《地藏经》吗?我遇到过这样一位师父,给一位老居士助念时,要往生的老居士要求给他诵《地藏经》,之后再念佛,那个师父坚决不同意,他说:如果诵完《地藏经》,他刚好马上就走,怕是魔王变现的地藏菩
问:我爸爸十多年前练气功后经常出现幻觉幻听,神智不大正常,总是说有人害他。学佛后,我认识到他是当年练功时,心急求神通,着魔了。现在给他讲念佛,他也听不进去。作为佛弟子,我该如何才能真正帮到他?是有冤亲
问:末学刚接触佛法,还在上学,没有智慧择法。闻台湾平实导师著有《无相念佛》,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忆佛念佛净念相继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未解。怎样忆念是忆母?如何心中做到无佛相?答:是啊。刚才讲,昨天
我在诵经时,身体发热是怎么回事?这是一个好现象,是由于我们诵经念佛的时候,心很清净,而引发的一种正常的身体生理反应。这是什么原理呢?我们的身体是由众多的细胞构成的,那么这些细胞都有正负极,当它们的正负
问:我们常常听说预知时至,自在往生,请指教我们怎样修,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大安法师答:这个境界不需要去追求。其实是不是能够预知时至、自在往生都不是很重要,关键问题你要相信:无论我是不是预知时至,无论我
信众问:师父,念佛号是否需要观想?还是只需自念自听?大安法师答:执持名号的时候,就不要带观想了。念兹在兹,自念自听,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号的音声,形成相依并存的关系。就是你从心里起这个佛号,从口里念出声
居士问:有人说,往生只是在人断气前,若断气后顶多生人天,并且说不要经常参加断气后的助念,阴气太重对人不利。听了这个说法,有些师兄也不参加助念了,请问法师对此情况应如何对待呢?大安法师答:这个时代的观点
问:至心信乐如何理解?大安法师答:我们讲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十声佛号都能念往生,但是至心信乐、欲生这六个字不容易做到。至心,真诚到极点的心。信至信,这个至是修饰心,修饰信,修饰乐的至信
问:一个人有信愿行三资粮,不管佛号念的多与少、功夫浅与深,都能往生。可是有人说只有不生病才能往生。如果是横死,比如车祸、落水、喝药都不能往生,请法师开示。大安法师答:净土往生的条件,这是圣言量讲得很清
问:在学佛的居士身上,如何辨别护法和附体?居士们常讲自己的护法如何如何,这对居士自己和其他修学佛法的人有什么危害?请师父谈谈清净心,如何下手修持?答:现在在海内外,可能在北方,东北这一块,这些附体的现
信众:常听说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不知有何根据?此话该不该说?法师:此话不该说。我们身处这个时代,一定要防止出现以凡滥圣的局面。《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说:我灭度后,勅诸菩萨及阿罗汉
居士:弟子2007年在东林祖庭受了菩萨戒,回家后只坚持了几个月时间,后来没有受持戒本上的戒条,也没有半月读诵。现在每天在家除了工作就是听师父的光碟,自己在家拜佛念佛。请师父慈悲开示,弟子将来一定要堕地
问:护法能让进道场吗?(第一天原问题)大安法师答:第一天我看到的一个说护法能不能进道场,事后才听说这个护法是指他附体的,我当时还没有搞清楚。你这个附体现象很不好,现在海内外都有这些情况。你不要以为是护
问:您在讲经当中,提到过做钝功夫,如拜《无量寿经》,一字一拜,具体做法可否讲得再清楚一点?大安法师答:读诵、礼拜、抄写经典,都是修行的一些方法。拜经功德很大,所以我们常常说做钝功夫,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拜
问题:《文钞》中,大师说宁可千劫不悟,不可一世着魔。一世着魔,终身废人。对于学佛者,修持过程怎样做才不会至于着魔?着魔了有何妙法对治?对着魔人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在临终时能得佛慈悲摄受吗?学佛者未着魔前
问:护法能让进道场吗?(第一天原问题)答:第一天我看到的一个说护法能不能进道场,事后才听说这个护法是指他附体的,我当时还没有搞清楚。你这个附体现象很不好,现在海内外都有这些情况。你不要以为是护法,你搞
问:生活中有时经常应酬,怎能吃素呢?答:这就要看你的发心,如果你真的想吃素,也是可以的。应酬,应酬主要是你让对方感觉到你对他恭敬嘛!你告诉他:我是佛教徒,吃素的。他会理解的,而且他真的对一个能吃素的人
问:我受了五戒修持净土,现在早晨诵楞严咒。有的佛友说,这是杂修,但我已经在佛前发誓,一天诵楞严咒一部。请师父开示。大安法师答:你能够受三皈五戒,修净土,这非常难得。对修净土的人来说,原则上,以一门深入
问:我受了五戒修持净土,现在早晨诵楞严咒。有的佛友说,这是杂修,但我已经在佛前发誓,一天诵楞严咒一部。请师父开示。大安法师答:你能够受三皈五戒,修净土,这非常难得。对修净土的人来说,原则上,以一门深入
请问:往生的人都是阿弥陀佛亲自来接引吗?大安法师:一般来说是这样,阿弥陀佛大悲愿力,但是你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那观世音菩萨也可以来接引。那是不是见到阿弥陀佛跟往生者的那种业识的心的亲近程度有关系?有时
问: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希望三皈依佛教,但母亲要求她参加日本日莲宗,如此她可以皈依吗?答:那她母亲要求她参加是她母亲的意志,她自己有皈依佛教的意志,是她自己的自由意志,她只要发自内心要求皈依佛门,是完
问:我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请开示。大安法师答:当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见你诵大悲咒的时候,常常有一个想求感应,想求神通,想求些什么的心。你有这个心本身就是躁妄的,是头上安头,是感应不上的。大悲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