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问:我们在僧团当中,经常会看到很多的是非。请问我们修行人面对是非,应该怎么面对?净界法师答:我们说有人就有是非,因为众生有妄想,有妄想就会创造很多的是非出来。古人常说一句话,是非止于智者。这句
◎ 一 悟大安禅师晚年,回到福建,住怡山院,终日端坐,不言不语,无所事事,大众背后称他为懒安禅师。如有禅僧道:终日不言不语,如木石一样,那就是禅吗?另一禅僧道:终日端坐,既不领众梵修,也不指导作务,这
◎ 慧 广貌似现在的人都有点信心爆棚,很少有人觉得不自信!害怕失去,不敢面对现实,执着在过去等等,都是自信生不起来的原因。要知道任何情绪,任何心情,任何经历,都会很快过去,不要跟着它,不要执著它,不要
有一位应该是学佛弟子(可能这个字写错了),她怀孕时一直诵《地藏经》,儿子已经六岁,身体健康,很少生病,就是不会说话,不会叫爸妈,其他什么都不会说,所以不能上幼儿园,不能和同年龄人沟通。请老师告诉她应该
答某气功学者仁者能从习气功而进入佛门确是无上的胜缘,气功对色身确是有益。但因有住执故,不了生死,而且因心不空故一有意外刺激就会气爆身亡。今仁者能潜心学佛,那就更好了,但学佛须首重明心见性,此正是一切生
居士问:净土宗祖师让我们老实念佛。以前的古人比较淳朴,还能做到,但现在的人却并非能做到这老实两字。请问法师,针对现代人福德浅薄、心浮气躁的根性,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能让我们做到老实念佛?大安法师答:除
气功与禅定◎ 贾题韬现在流行的所谓气功实际上也是定的一部分, 我们知道第一禅定,离生喜乐定(地)、离了欲即能得到。所谓别解脱戒重点即在于离欲。据说把二百五十条戒守好,现生即证阿罗汉果。离欲之人睡眠、饮
一、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问: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大安法师答:读诵佛经,一定得至诚恭敬,如是方可消业障、开智慧。如果漫不经心,甚或污手翘腿等不敬,不唯难获利益,而其亵慢之罪,有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若气促,则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除此一念外,心中不可再起一丝毫别种的想念。亦不可望病速好
居士问:末学有一个问题,请师父慈悲开示。真如自性,如如不动,离四句,绝百非,言语道断。那为什么我们修行却更强调断恶修善,强调行善顺乎自性,行恶违逆自性?大安法师:现在有些学佛人,刚学一点,就喜欢谈玄说
中国的丹道学,有天元神丹、地元灵丹、人元大丹之分。拙著《道学通论--道家道教仙学》对三元丹法皆有论述,《气功》杂志则转载了书中内丹的功效一小节,结果我收到三十多封读者来信,询及各方面的问题。今就这些气
在电视剧里经常有这样的场景,武林中为了争夺一部武功秘笈,刀光剑影,爱恨情仇,不惜生命,演绎出一幕幕惊天动地抢夺大战,最后把武功秘籍归为己有,然后就归隐山林苦练秘笈里的功夫,若干年后重出江湖,打遍天下无
问题:师父,我现在迷失了。当时我学佛,黑夜白天不停地持诵阿弥陀经,精进念佛。现在遇到境界我就去攀缘,一个不善的念头就把我的境界全转了,忘记念佛号,黑白不停地念不善的念头,前途一片渺茫。我现在不知道该怎
弟子:师父,听到有人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该怎么和他去说?释宽见:你不要和他去争辩。如果你认为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打个比方:我到你面前,我啪啪给你两个耳光,我说我心中爱你啊!啪啪!我心中爱你啊
问:师父新年好,您在哪我想看看您,我现在读高三了,可没心思读书,觉得人生没意义特空虚,不知道该怎么办?释宽见答:新年好,你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不过想想看,你才不到20岁,而这个世界变化很快,你再执著的
五戒十善,大家都知道不需要讲解,可是“三岁孩童都道得,八十公公行不得”。纵然有人行得,但要做得圆圆满满,却是很难办到。佛法,是重修证的,不是知道一些就算数的,如能依教奉行,则功德无量,知而不行,则等
怎样戒杀呢?上自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蜎飞蠕动,微细昆虫,凡是有生命的动物,都不能有意杀,教他杀,随喜赞叹杀;被杀的众生肉,都不应吃。当念众生如父母,如同六亲眷属,如同自己身体,等无差别。古人说
“一切法门,皆须以戒定慧之道力,断贪嗔痴之烦恼,烦恼断尽,方可出三界了生死。在昔颇有此种人,而今则恐全世界也无一 二人可得也。密宗提供即身成佛,乃以了生死为成佛。则是以松栽为栋梁,其材可以为栋梁,非现
八正道 Ba zhengdao(梵文 ārya-aāgika-mārga),佛教名词,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意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盘)的八种方法和途径:1、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
佛教禅法、佛教气功研究佛教气功概说陈星桥一、气功的形成及其涵义二、佛教气功的构成、分类及其基本理论与修习方法(一)佛教修证体系概述(二)佛教气功的基本理论(三)佛教气功的分类(四)佛教气功的修习程序(
佛教气功参考书概观陈星桥一、我国近现代有关佛教气功的著述二、关于阐述佛教修证体系的参考书三、关于如来禅的参考书四、关于祖师禅的参考书五、关于密法禅的参考书六、关于念诵禅的参考书气功界通常将佛教气功视为
别把坐禅练成气功打坐中气往上冲,什么叫气往上冲啊?有时候是一种感觉。有的练气功的人,他感觉到气冲。你不知道诸法空相,哪来的气呀?什么叫气?就像我们现在说的风,六祖说:并非风动、幡动,是心动。六祖都说了
居士:弟子想恭请佛像到自家佛堂供奉,怎样请才比较如法,到佛具店直接请可以吗?请了还要到寺院请师父开光才可以吗?念珠、法器如何开光?法师:你请佛像来供奉,你只要有恭敬心,请回去后每天给佛像焚香、点灯、拜
居士:净土宗祖师让我们老实念佛。以前的古人比较淳朴,还能做到,但现在的人却并非能做到这老实两字。请问法师,针对现代人福德浅薄、心浮气躁的根性,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能让我们做到老实念佛?法师:除老实念佛
菩提,是觉、佛果的意思,即无上正等正觉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谓。心是能发之愿心。菩提心即是众生在生死轮转当中发起的一念要成佛的心。通俗来说,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把这一念菩提心真诚恳切的发出来
可以参照印光法师的十念记数法来念佛,就我个人的经验,这个方法非常好,很容易专心念佛。合十祝愿吉祥,阿弥陀佛。一、摄心念佛的作用,是以称念佛号,以一念抵挡万念;以万德洪名替代杂乱的心。初学念佛的人,往往
家人杀生不听劝阻,该怎么办?印光法师答:人生世间,各有职分。汝上有父母,中有弟,彼等既不能依汝,只可任之。自己但为父母弟等,与所杀之生,念佛超度。为父母弟等,解怨释结,何可生此极大之瞋恨心乎。(孝弟之
尊敬的先生:您好。我非常尊敬净空法师,净空法师非常尊敬印光大师,印光大师对以下问题做出过回答,即念佛时间久了,看到了佛、观音等镜像该怎么办?以下是我选取令人敬仰的印光大师在他的文钞菁华录内的原文,他可
忆是回忆,忆念的意思。这是吾人心识内具的能力。我们见闻觉知某个景物,这个景物便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储存了一个信息,比如我们曾经到过天安门广场,现在作意回想一下,天安门广场的景象就浮现在脑海里。忆佛是在
信众问:丈夫最近使用技能手机认识网络朋友,对太太的态度不如以往,请问师父要怎么办?海涛法师答:你要跟手机拼吗?重点是你自己,如果过去有邪淫的恶业,先生有外遇,你只能好好忏悔,你这个业障没有了,他自然就
善士问:弟子是发心义工,每次参加法会都会病得很严重,弟子已经发愿持诵《地藏经》,回向给冤亲债主,目前有四百多部,可是,效果很微小,请问我要怎么做?海涛法师答:我想,你这诵《地藏经》是:我一直念《地藏经
问:如果家人反对在家里做烟供该怎么办?海涛法师答:如果你的家人反对你在家里做烟供,那你就到别的地方做。做还是做,就是可以换个方法来做。如果没有办法做烟供,那就用水和米对不对,或者点根香,但是要注意,你
问: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父母该怎么培育孩子?圣严法师答:对孩子而言,有个懂得他们性向或潜能的父母非常重要。因为孩子自己不知道怎么去选择,需要父母在背后引导正确的方向,并给予支持。现
第十八章信愿与菩提心菩提善根,是入大乘佛法的正因,不发正觉菩提之心,虽行六度万行,经恒沙劫,终不成佛,不发菩提心,勤修诸善根,魔所摄持。证知菩提心乃万善之根本。净宗修持的纲宗亦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
第二十一章 三辈九品净业行人奉持念佛法门,信愿有深 浅,发心有大小,持诵有多少,修习有 勤惰种种之不同。众生之宿根有无量差 别,福德因缘亦复各有殊异。人人自别 ,各各不同,故知十方世界诸往生者无 量,
净土宗教程 作者:魏磊第六编 净土资粮:信、愿、行净宗以往生净土圆成佛道为终极指归,所以,十分重视践行。净宗行持有三大行持(亦称三资粮):信愿行。信愿行如伊字三点△,一而三,三而一;钩锁相连、缺一不可
二、普贤十大行愿普贤十大行愿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基本原则。普贤十大行愿,约因来说,就是正因佛性(即上求佛道,下化有情的大菩提心);约缘来说即是缘因佛性(十大行愿具足离染行、方便行与大悲行);约果来说,十大
第三节 净业助行净宗以信愿持名为宗,以往生西方净土为趣。净业行人信愿持名,蒙阿弥陀佛愿力接引往生,在平等往生之果中,又各有三辈九品受用功德智慧胜劣的差异。净宗虽是大乘特别法门,然并不违异于大乘通途之因
第十九章 行门信愿行三资粮中,行门是将信愿具体地落实在念佛行持中。念佛行门简易便捷,然细究之,亦有难易浅深的不同。念佛有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四种。四种念佛中,实相念佛专念自性天真佛,
第十七章 愿 门信愿行三资粮具内在钩锁关联。愿为信之文券,行之门枢。信有愿,则文券在手,决无改悔;行有愿,则门枢安立,决定无倒。愿摄信行,净业修待,立愿尤为要务,愿如航海之船舵,趋向目标,专志不移,成
第三节 欣慕行释尊对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的描述,为我们建构起一个至极真善美的妙参照系,俾令众生于二土的比较中,生起无限欣慕心,信愿持名,踏上出离苦海的妙庄严路。娑婆秽土三苦八难充满,极乐世界无苦纯乐,不闻
问:深信因果后,很想把现世的业和往世的业消除,怎么办呢?恶业就是冤亲债主吗?怎样知道业已转?专念阿弥陀佛可以消业吗?大安法师答:深信因果是让我们不要去造恶业了,但是我们多生多劫造的业,包括今生造的业,
问:弟子学佛时间较短,请问在念完阿弥陀佛圣号后,是否需要回向?如果需要,回向的内容是什么?大安法师答:需要回向。天亲菩萨讲五念门,其中就包括回向。回向是成就大悲心。如果你不回向,一切善事都会以它自然的
首先来看修福。一个修行人要修福,怎么去修?从哪里下手?这些需要讨论。菩萨的六度前五度是修福。净土法门的净业三福也是谈修福。我们作为学佛的人,福如果修不到,就很难去修道。有句话叫培福载道,福德培得深厚了
问题:我是一名虔诚的佛教信仰者,经常听某些大德高僧讲法的DVD,有如下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敬请法师解答。一、什么叫自性?该如何把握自性一词的真正正确的内涵?一个人如果把明意识、潜意识里面所有的妄念,包括
居士:我是一个初学佛的人,应该放下万缘念佛,但总是挂念自己的亲人。怎么能放下?法师: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是修行上轨道的必由之路,然初心行人要有一熏习的过程方能达到。无量劫以来,种种的善恶缘在吾人藏与识中
问题:请问,念佛求往生能否提前走,不要等到阳寿尽了,趁年轻就走可以吗?大安法师:一般来说是不可能提前走的,因为阿弥陀佛发愿是临命终时来接引。这个话已经告诉你,你命中有多少寿命,你就过完你命中的寿命,阿
烧出舍利子与否,当然一般来说,你用戒定慧的功德能转化身心结构,生理结构,有舍利子。一个完全没有修持的,他可能就是心很散乱,就生理结构不一定能够转化,一般不能烧出舍利子。但是这里面有一些特殊情况,也许有
问:我现在得到一部佛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咒》,书上说有中阴教授解救法,念21遍经题就能自度度他,往生净土,这是真的吗?大安法师答:我们学习佛法首先学七觉分,七觉支分告诉我们的第一条
问:知道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每天走路静坐都尽量心念佛号,不过每天都还有妄想,杂念,烦恼,干扰,遇到不如意的事,还会发脾气,但心中总是希望早日熄灭贪、瞋、痴。在此有四个问题挚诚恳请开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