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知三法印
2024-10-30 11:34
当知三法印
◎ 静 波
我们依谁学佛?依三法印来学佛。
若有佛教徒十几年甚至一生都在学佛,但是不知道三法印为何物。当我说:如果一个佛教徒不知道三法印是什么,他就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佛教徒。他茫然地说:三法印到底是什么?
三法印就是印证佛教的标准,他是不是佛教,用三法印来一印就知道了。有人如果想浑水摸鱼,如果你明白三法印,那浑水摸鱼的人根本没有市场。为什么?因为你有法宝。不然的话,你就在那儿上当受骗,这是肯定的。
什么是三法印?第一是诸行无常,第二是诸法无我,第三是涅槃寂静,就这样简单。
诸行无常指的是世界上所有宇宙万有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的变化着。有人说这是辩证法,没错,由于迁流不住的变化,我们感觉到过去的事情不会再回来,就像我们昨天见到的一条河,我们的观念里那是长江、那是黄河、那是永定河,等等,我们今天又去了,我们的观念里还是那条河,其实我们错了!因为昨天的河流过去了,在我们探讨的当下,这条河又流过去了,我们还可以说,不仅仅是这条河流过去了,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在流过去,每个人都在变化着,这就是诸行无常。正是因为诸行无常,才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机会,会发现即使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今天我重新开始,依然可以改造我们的命运,如果说永恒不变,那就是宿命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一切都在变。
诸法无我,诸法是宇宙万法,这个我,人们常常不大清楚。我是主宰意、实在意,我们总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主宰、有一个实在,在冥冥中来主宰我们。我们学佛了,我们在拜佛时说:老佛爷,你保佑保佑我吧!其实你就是感觉到有一个主宰,佛在主宰我。我觉得不对,因为佛是觉者,佛告诉我们也应该做觉者,你自己主宰自己。我告诉诸位:佛不是万能的。佛不是万能的,但佛最有希望,诸法无我就告诉我们,宇宙万法没有实在,也没有主宰,它们都是不固定的。但是反思现在,我们都有我,人为什么不能成佛?有我,有我你才恐惧,有我你才担心,有我你才害怕,有我你才患得患失。老子说:我有大患,因吾有身。人有这个身体,麻烦就来了。不管你怎样拼命维护它,这个身体都慢慢地变坏。我们人类的身体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你只能去使用它。我们对很多事情都无可奈何,可以把一个茶杯放得远一点也可以近一点;但是你说我想不得病,你不可能,我要不死,还是妄想。因为这些无可奈何,所以人才学佛。
刚开始的时候,你说学佛,我要长生不老,有些诸多种种解决不了的问题,希望佛陀来帮助你,可以。但是如果你永远有这种想法,那你就错了。最初可以因为不同的因缘而走进佛门中来,但是如果我们一直抱着一种迷信的或者似是而非的观念来学佛,几乎可以说没有希望。因为希望是要我们看破,希望我们放下,这种看破、放下的最好的工具就是三法印。
《金刚经》告诉我们:世界是一合相,是一缘起,聚组起来的一个相,所以我们人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你认为有主宰吗?没有主宰。所以你不要一厢情愿,你只能延缓衰老,但是你不能永远不老。如果你九十岁、一百岁,还长得像小孩一样,你认为正常吗?正常的自然法则是生老病死,这是一个无法替代的自然法则,所以我们的世界才是娑婆世界。所以我们还是要反思,我们反思我们是不是知道这个诸法无我,从诸法无我之中我们就走出来了,我们走到第三个法印。
第三个法印叫涅槃寂静。有人一听到涅槃就很伤感,就是死了,其实不是,涅槃是不生不灭,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讲:是不美不丑、不高不低、不好不坏。有人问:这是个什么境界呢?因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二元的境界,都是人分别出来的。比如说你看这个人长得漂亮,另一个说他长得不怎么样,为什么?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念不一样。我觉着这个茶杯非常好,那个人说这不行,因为他的要求高了一点,他们的身份地位、各种因缘不一样,所以他们的价值观念是不一样的,这就说明不定。
涅槃寂静告诉我们,什么东西都是不定的。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不美的,同时也不是丑的,远离二边,行于中道,是为般若波罗蜜,才叫智慧到彼岸,不然的话你有希望吗?人就犯这个毛病,这个人是好人吗?不是。是坏人吗?也不是。好人见到他,他就是好人,坏人见到他,他就是坏人,是不定的。学佛要把这样的价值观念超越过去,你才有希望。不好也不坏,不好就像一枚硬币,你看到了正面就有字,你看到了反面就说没字。你能说这个硬币是有字或无字吗?不能说,你说有字或无字都偏了一边。修般若波罗蜜的人,到八地菩萨,他是空有定观:他看到有时,他就看到空了;他看到空时,他就知道看到有。人不是偏空就是偏有,偏空的人最后胡作非为,他说什么都没有了,可以吗?我们常说一切法皆空,比如说你上厕所,男的跑到女厕所里,非常麻烦,所以道德规范你必须严持。
空也不碍有,空是在有上通达的。你只有看到水流动,这是有;同时感到刹那都在变幻。孔子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过去的一切都像这水一样流过去了。你看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是在流水上去感受的,你不要说我观无常,我就在那想无常。那不行,你得观事物,一切宇宙万有中体现出的无常,这才是真正的观照,不然的话就没有什么意义。
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好坏美丑等二元的境界是错误的。我们不著在上面就可以说是涅槃了,就可以是涅槃寂静了。真正不著在美丑善恶高低观念之上,这是不可能的。我觉得有希望:在理论上成立,在实践上只是把握的问题。不然,学佛如果轻松的话,像我这样讲自己已经成佛了。这不可能,我还得慢慢地改造自己,在自己的心理上播种、耕耘。如果在外面去跑、去闹,也没什么希望。
一个人可以初一、十五去拜拜佛,星期天也照样可以,整天泡在这里,我就不知道你的心安住在哪里。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行走坐卧皆是禅?不一定,你没有达到那个境界,不要吹牛皮。你自己试试,你想要出来的时候,就不让他出来,这才是真正的主宰。《金刚经》告诉我们,如果被物转即是凡夫,若能转物即是如来。
摘自 《如何修学佛法》
End
当知三法印◎ 静 波我们依谁学佛?依三法印来学佛。若有佛教徒十几年甚至一生都在学佛,但是不知道三法印为何物。当我说:如果一个佛教徒不知道三法印是什么,他就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佛教徒。他茫然地说:三法印到
◎ 理 海佛陀的弟子中,有王公贵族、文武百官、长者、居士,乃至贫民、乞丐,他们遍布社会各个阶层,这正是佛陀平等普度众生的悲智所在。佛陀为百官说,为政有五法,可令百姓爱敬。一者恩养世人。百官要尽心做好本
毛凌云居士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转换一个念头。而念佛更视作观亲切,念佛则是净念,换一个清净念,以治向来染浊之念。并令一心念之,又是以纯一之念,治向来杂乱之念。且佛者觉也,念
◎ 杨维中所谓法印,即标准,三法印就是用来检验一部经典或者思想是否是佛说、是否是佛法的三个主要标准。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所谓诸行无常,是指世间一切事物时时处于迁流不息、瞬息即变、无始
第七讲 缘起的组成架构三法印一、 三法印、四法印在原始佛教中,[ 三法印 ]是佛法的基本教义。这是说明宇宙人生现象的三项定律,也是衡量一切教法的标准,凡是符合三法印尺度的,是了义佛法,若与此三法印相违
“诸行无常、bai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是三du法印。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zhi槃寂静印。诸行dao无常是说世间一切事物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化,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诸法无
(三)检验佛法的标准:三法印所谓“法印”,亦即标准,“三法印”,就是用来检验一部经典或者思想是否是佛说、是否是佛法的三个主要标准。“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所谓“诸行无常”
三法印与四法印其实是一回事,因为四法印中的最后一个法印,是修持前三个法印的结果,真正的修法,已经包含在前面的三法印当中。前三个法印是因,第四个法印是果,修好前面的三法印,就能到达第四个法印的境界。一、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是识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标准:一切法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也是不了义;若与三法印相契合的,纵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也可视同佛说。因为三法印是
小乘佛法中有一个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个三法印实际上就是三足鼎立的一个基础,是学佛人的一个基础。其中佛说了,诸法无我,也就是说,我们把人间称为法界,在这个法界当中,你所做的一切,你所
三法印即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及涅盘寂静,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盘寂静印。此三法印的教理在佛教中才有,在其它宗教是绝对没有的,这是佛教的特色,是与其它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三法印是阐释人生宇宙的三个
大乘和小乘是佛教的两大宗派。小乘的教义,是以四阿含经为依据,说的是三法印: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三、涅槃寂静。而无常无我的道理,就是佛教对于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的解释,也可以说是世界一切诸法的总则。
独觉说:我认为你念的这二句道理不完整,只有一半,一定还有一半,能不能请你把下面二句再念给我听听?鬼王说:你想再听后面二句,哈哈!没有那么容易,你知道佛法是难闻的。你想再听后面二句,那么你就应该发供养心
凡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印也。小乘经,则有三法印,谓无常、无我、寂灭。有此三印即系佛说。或谓小乘,何以有三印。大乘何故但一印。良以小乘根钝执重,生死非涅槃,涅槃非生死。以无常无我二印,印生死。寂灭印涅槃
一般的说法为小乘说三法印、大乘说一实相印,阿含经及部派声闻佛教确实是多说三法印乃至四法印[ 《增一阿含经·卷十八》:“……今有四法本末。我躬自知之。而作证于四部之众.天上.人中。云何为四。一者一切诸行
三法印这个概念,早在唐朝之前,在汉传佛教中已被确立。隋代天台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中就有这么的记载:“《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盘三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三法印之,即是魔说。如世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意指世间一切事物,皆在刹那间迁流变异,无一常住不变。有为诸法概皆无常,众
佛教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佛教用三法印来辨别佛法的真假。佛教认为但凡是符合三法印的,就可以称为佛正法。三法印的作用如同世间的公文,凭借印鉴即可辨别公文的真假,故名法印。一切法若是与三
【论文】三.三六七又契经说:寿、暖、识三,更互依持,得相续住。【疏翼】第二引经申其理证或依经附理十证中,第五三法互持证。于中有三︰一、引经,二、遮余非或正解,三、归本识。初引经中分二︰一、引经颂意,二
第十二课三法无差三法是指众生法、佛法和心法三个方面。这三法虽有自他、因果、色心等不同,而它们的体性都具足三千,互相融摄,所以叫做三法无差。众生法即一切众生生命的迷情因缘,具有业力果报等诸因素。佛法即觉
什么是三法印?三法印是对佛教基本教义学说的一个概括。印,有印信、印证之义。三法印,即三种印证是否真正佛法的标准或标记。凡符合这三条者,为真正的佛法,反之,则为外道。《大智度论》卷三十二中说:佛说三法为
三法印是对佛教基本教义学说的一个概括。印,有印信、印证之义。三法印,即三种印证是否真正佛法的标准或标记。凡符合这三条者,为真正的佛法,反之,则为外道。《大智度论》卷三十二中说:佛说三法为法印,所谓一切
佛法要义三法印佛是由觉证空性而得自在解脱的。空、无我、寂灭是大乘的甚深教义,这是世俗的、哲学的、科学的知识所不能通达的。这是超越世间一般的知识、是佛陀亲证的、无漏无分别的般若智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你要晓得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难。何以故,人一生中所造罪业,不知多少。别的罪有无且勿论。从小吃肉杀生之罪,实在多的了不得。要发大慈悲心,求生西方。待见佛得道后,度脱此等众生。则仗佛慈力,即可不偿此债。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如鼎三足,缺一不可。阁下既已笃修净业,信之一字,谅已全体担荷,究竟无疑矣。至于愿行二法,似犹有彼此对待之执,不能融会贯通。致于圆融无碍法中,生起许多障碍。俾彻悟[1]、坚密
惟贤法师答:三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无常,这个无常代表一切有为法,都是变化的,没有不变的东西。人有生老病死,宇宙有成住坏空,事物有兴衰成败,世间法就是这样。了解无常就有厌离心,有
禅修有三法禅修有三法,即声闻禅、摩诃衍禅及真言禅。声闻禅法以止息妄想、欲望后,让生命本来面目的观境自然呈现,此中不加以任何的作意,唯让观境自然呈现;行者唯持超然态度,随缘运作,唯活在此观境中,此中无生
佛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如何学佛?依谁学佛?依三法印来学佛。很多佛教徒学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一生都在学佛,但是他不知道三法印为何物。当我说如果说一个佛教徒不知道三法印\是什么,他就不能算
体证三法印是否有秩序?一定要先体证无常、缘起之后,才能体证到无我吗?(2010.3马来西亚32)答:是这样,不错!因为如果你没有真正深刻体会无常、还有缘起的话,你对于无我,你只是一些很抽象的观念、概念
我们念佛的人,如果早课念阿弥陀佛,晚课念阿弥陀佛,日夜虔诚称念,但是不曾听闻阿弥陀佛的净土教法,不曾研究净土三经的教理,那么这样就是有行无解。有行无解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形呢?有可能逢遇障缘,就退失念佛的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十九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善巧方便品第二十之二尔时世尊告尊者须菩提言。我今复说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种种相貌。汝当谛听如善作意。须菩提言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二十二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坚固义品第二十七尔时尊者舍利子。谓尊者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行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是行坚固义。须菩提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十二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恶者障法品第十一之二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故恶魔于其长时勤作方便起诸障难。而令诸修菩萨法者不得般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十五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贤圣品第十五之二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所为甚难。为无量无数众生故被精进铠作大庄严。普令众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十一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恶者障法品第十一之一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先已说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多法者。诸善男子善女人所有功德。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十七卷西天译经三藏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空性品第十八尔时尊者须菩提复白佛言。希有世尊。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乃能成就如是功德。又复世尊能善宣说诸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不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十三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显示世间品第十二之二佛告须菩提。又复如来因般若波罗蜜多故。如实了知无量无数众生。及诸异见补特伽罗诸行出没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十六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不退转菩萨相品第十七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当有何相。我等云何而能识知是不退转者。佛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十四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譬喻品第十四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正法。不惊不怖不退不失不疑不难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二十一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学品第二十五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欲学一切智当云何学。佛言。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尽学则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十八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甚深义品第十九之二尔时尊者舍利子作是念。慈氏菩萨摩诃萨已得甚深智慧。于长夜中勤行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知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二十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善知识品第二十二之二尔时世尊告尊者须菩提言。如是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若如是行者是为不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二十三卷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散华缘品第二十八之二尔时世尊。说是般若波罗蜜多正法时。于大会中现神通相。而此众会菩萨摩诃萨。苾刍苾刍尼
一、信入:信有信信、解信、行信,未到解信、行信,须有信信为基,信信之表示即受三皈是。三皈者,皈依佛法僧为师,更不以其余之天道、魔道、外道、神道、鬼道为师也。二、解入:闻熏教义,研思经论,法界事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