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照法师:三界一切万法是心的变现
2025-08-03 08:19
本次法语学修重点
△我们现在在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是有心的,每个人都有情绪。你有心,你有情绪,就说明你的心是有境界的。你心里现出什么样的境,那就是你的境界。
△每个人有无数的境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界,在这个时间的长河中有不同的时间阶段,还有不同的境界。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就是三界一切万法由你的心慢慢地变现出来的,假如你不认识到自己这颗心,你就认识不到这个世界。
△这个心怎么去直了成佛?何其自性本来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禅在历史上分三个阶段来理解。第一个阶段是早期佛教,我们现在讲的叫原始佛教。早期佛教,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在鹿野苑为大家开示四谛法门。他告诉我们:苦、集、灭、道。四句话就人生是苦,苦是有原因的。你如果不认识人生是苦,你就认识不了你这个心,也就认识不了佛法在世间的价值。
△佛教对苦的定义叫做逼迫性,就是你不是心甘情愿的,被迫无奈,然后你去接受,不接受也不行,所以去接受,这就是苦。每天都在接受向死亡靠近,虽然我们大家心里都不想死,但是每天都走向死亡。
△每天都在应付着跟外界配合,但是自己内心却不知不觉地沉迷了,不认识自己。而且在快乐的时候,我们就依恋这些快乐,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在依恋物质的快乐、人际关系的快乐,也依恋自己内心的某一些禅定的境界。
△人在人生路上都是独来独往、独死独生,都在痛苦当中不自觉知。所以生命就像苦海上的一叶孤舟一样,在茫茫的业海中飘摇,风雨飘摇,无依无靠,你靠什么都靠不住。
△如果你没有学佛,如果你没有在内心中找到你的下手处、着落点,以为信仰某一个宗教就靠得住了。真到那一天靠不住了,你不能怪谁。
我们现在在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是有心的,每个人都有情绪。你有心,你有情绪,就说明你的心是有境界的。你心里现出什么样的境,那就是你的境界。有些人很贪婪,他就是贪婪的境界;有些人很豁达,就是豁达的境界;有些人心里老是要纠结,不纠结还不行,他就是纠结的境界。就是每个人有无数的境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界,在这个时间的长河中有不同的时间阶段,还有不同的境界。有些人年轻的时候很优秀、很好,但是越活越糊涂,到最后很糟糕;有些人年轻的时候很糟糕,但是幡然醒悟又变得很好。什么原因?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就是三界一切万法由你的心慢慢地变现出来的,假如你不认识到自己这颗心,你就认识不到这个世界。
六祖大师跟我们讲: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个心怎么去直了成佛?何其自性本来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六祖大师是用最白话的形式把这个禅讲出来了,因为他是悟道的,不像过去般若经典、大乘经典也讲禅,但是从印度翻译过来的,我们读起来可能没有中国人自己的语言那么贴切。但是六祖大师,包括《金刚经》,其实翻译的也是非常的白话。
禅在历史上分三个阶段来理解。第一个阶段是早期佛教,我们现在讲的叫原始佛教。早期佛教,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在鹿野苑为大家开示四谛法门。他告诉我们:苦、集、灭、道。四句话就人生是苦,苦是有原因的。你如果不认识人生是苦,你就认识不了你这个心,也就认识不了佛法在世间的价值。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得到人生是苦,但是很多人不敢承认,就像很穷了,他也装着自己很富有,死爱面子活受罪。明明内心非常痛苦,但是面对别人还是要微笑。当然把痛苦都表露在外也不是好事,可是你要有自知之明,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会怕死、怕病,生老病死谁替得,咸酸苦辣自承当。所有精神上的痛苦、肉体上的痛苦、生活上的痛苦,别人都替代不了,唯独自己能够心领神会,自己去感受。
而这些苦归纳起来,包含了三苦、八苦、无量众苦。三苦就是苦苦、行苦和坏苦。就是苦本身是苦的。除了生老病死之外,还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相爱的人会离开,不能聚集在一起。冤家路窄,偏偏碰到一起。想得到的得不到,想舍弃的也舍不掉,这得不到苦舍不掉苦。这样我们大家都经历过这些痛苦,这本身是苦。佛教对苦的定义叫做逼迫性,就是你不是心甘情愿的,被迫无奈,然后你去接受,不接受也不行,所以去接受,这就是苦。每天都在接受向死亡靠近,虽然我们大家心里都不想死,但是每天都走向死亡。
最关键的是坏苦,我们每天都在追求快乐、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要把自己活得快乐一点,让自己的痛苦尽量少一点。不管你是物质上的痛苦少一点,还是精神上的痛苦少一点。其实精神上的痛苦少一点,比物质上痛苦少一点更加重要。精神上的痛苦就是你的情绪,情绪不好的痛苦,比起生活简单朴素、或者说生活条件差,还要更难受!
当然还有包括大自然的春夏秋冬、自然灾害各种外在的环境。春天到了,虽然很美,但是春天很快就变成夏天,夏天很快就秋天,春夏秋冬四季不停地在变化。就像月缺月圆,日出日落,每天都在循环着轮回。但是我们都不知不觉每天都在应付着跟外界配合,冬天我们要多穿衣服,夏天要准备乘凉的工具。
晚上天黑了要准备电灯,白天天亮了,我们又准备干活。就是你每天都在应付着跟外界配合,但是自己内心却不知不觉地沉迷了,不认识自己。而且在快乐的时候,我们就依恋这些快乐,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在依恋物质的快乐、人际关系的快乐,也依恋自己内心的某一些禅定的境界。如果你对这些外在的、内在的产生了依赖,不是你生命的本质的样子,我们这种依赖到最后,当它失去的时候,当它靠不住的时候,它直接给你生命就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所以这叫坏苦。
尤其是在死亡面前,所有的名利财色、家庭事业、感情、荣耀、尊严、地位统统都靠不住,没有一样能靠得住。包括我们的身体,包括我们的思想,你再好的思想,到死的时候也救不了你,救不了你的身体。因为它要走了,要离开了,你如果舍不得身体的离开,你的痛苦就是难免。所以在所有的痛苦当中,所有的快乐也是痛苦,当然不苦不乐,无记的感受也是痛苦,就是人对生命无知,对生命迷茫的这种痛苦,其实超越了前面两种。前面两种还是有激烈的心态变化,可以看得到,可以把捉得到。但是你这个无知的状态是不知不觉老之将至,不知不觉头发就白了,不知不觉牙齿就掉了。不知不觉怎么来也不知道怎么去,不知道!
很多人不知道,可怜就可怜在这里,苦也苦在这里。他几十年人生都过来了,他都不知道人活着干什么。我们大家都有这颗心,却不知道心是什么样子的,它到底有多少力量,它在我们的生命中到底起到什么作用,一概不知道。
所以人在人生路上都是独来独往、独死独生,都在痛苦当中不自觉知。所以生命就像苦海上的一叶孤舟一样,在茫茫的业海中飘摇,风雨飘摇,无依无靠,你靠什么都靠不住。如果你没有学佛,如果你没有在内心中找到你的下手处、着落点,以为信仰某一个宗教就靠得住了。真到那一天靠不住了,你不能怪谁。
那么佛就告诉我们人生是这样的一个充满苦难的,生来就是苦,死了也是苦,在这个过程当中糊里糊涂还是苦,这样的生命怎么办?佛说苦都是有原因的,我们要寻找到苦的原因,源头在哪里?如果你找不到源头,就像治病找不到病根,你的病肯定治不好。
但是想不到、看不见的内心深处的无明烦恼,他没有拔掉,所以遇到外境的时候,有一天他一定会死灰复燃,还会该发脾气的发脾气,该烦恼烦恼,该干嘛干嘛。甚至有时候修行修了很久,发现有一天脾气一发,前功尽弃。只见心火炎炎,烧尽菩提之种;境风浩浩,凋残功德之林。找不到根源的时候,你那些修都在表面上。当然表面修比不修还是好一点。
那么在追溯的根源上,这就是早期的禅法。所以佛说苦和苦的原因都是可以消灭的,因为找到了原因,这个根是可以拔起来的,消灭的时候就叫做涅槃。所以涅槃就是禅,早期禅法就是涅槃法。消灭是有办法的,什么办法?办法就是禅修。那么涅槃就是禅的境界。
原标题:达照法师|人在人生路上都是独来独往、独死独生,都在痛苦当中不自觉知
转自微信公众号:大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