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等如来藏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宝月讲堂栴檀重阁。成佛十年与大比丘众百千人俱。菩萨摩诃萨六十恒河沙。皆悉成就大精进力。已曾供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皆悉能转不退法轮。若有众生闻其名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其名曰法慧菩萨。师子慧菩萨。金刚慧菩萨。调慧菩萨。妙慧菩萨。月光菩萨。宝月菩萨。满月菩萨。勇猛菩萨。无量勇菩萨。无边勇菩萨。超三界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香象菩萨。香上菩萨。香上首菩萨。首藏菩萨。日藏菩萨。幢相菩萨。大幢相菩萨。离垢幢菩萨。无边光菩萨。放光菩萨。离垢光菩萨。喜王菩萨。常喜菩萨。宝手菩萨。虚空藏菩萨。离憍慢菩萨。须弥山菩萨。光德王菩萨。总持自在王菩萨。总持菩萨。灭众病菩萨。疗一切众生病菩萨。欢喜念菩萨。餍意菩萨。常餍菩萨。普照菩萨。月明菩萨。宝慧菩萨。转女身菩萨。大雷音菩萨。导师菩萨。不虚见菩萨。一切法自在菩萨。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如是等六十恒河沙菩萨摩诃萨。从无量佛刹。与无央数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俱。悉皆来集尊重供养尔时世尊于栴檀重阁。正坐三昧而现神变。有千叶莲华大如车轮。其数无量色香具足而未开敷。一切花内皆有化佛。上升虚空弥覆世界犹如宝帐。一一莲花放无量光。一切莲花同时舒荣。佛神力故须臾之间皆悉萎变。其诸花内一切化佛结加趺坐。各放无数百千光明。于时此刹庄严殊特。一切大众欢喜踊跃。怪未曾有咸有疑念。今何因缘无数妙花忽然毁变。萎黑臭秽甚可恶餍。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大众所疑。告金刚慧。善男子。于佛法中诸有所疑恣汝所问。时金刚慧菩萨知诸大众咸有疑念。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无数莲花中皆有化佛。上升虚空弥覆世界。须臾之间皆悉萎变。一切化佛各放无数百千光明。众会悉见合掌恭敬。尔时金刚慧菩萨。以偈颂曰。
我昔未曾睹神变若今日
见佛百千亿坐彼莲花藏
各放无数光弥覆一切刹
离垢诸导师庄严诸世界
莲花忽萎变莫不生恶餍
今以何因缘而现此神化
我睹恒沙佛及无量神变
未曾见如今愿为分别说
尔时世尊。告金刚慧及诸菩萨言。善男子。有大方等经名如来藏。将欲演说故现斯瑞。汝等谛听善思念之。咸言善哉愿乐欲闻。佛言善男子。如佛所化无数莲花忽然萎变。无量化佛在莲花内。相好庄严结加趺坐。放大光明众睹希有靡不恭敬。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加趺坐俨然不动。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又善男子。譬如天眼之人。观未敷花见诸花内有如来身结加趺坐。除去萎花便得显现。如是善男子。佛见众生如来藏已。欲令开敷为说经法。除灭烦恼显现佛性。善男子。诸佛法尔。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但彼众生烦恼覆故。如来出世广为说法。除灭尘劳净一切智。善男子。若有菩萨信乐此法。专心修学便得解脱。成等正觉普为世间施作佛事。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譬如萎变花其花未开敷
天眼者观见如来身无染
除去萎花已见无碍导师
为断烦恼故最胜出世间
佛观众生类悉有如来藏
无量烦恼覆犹如秽花缠
我为诸众生除灭烦恼故
普为说正法令速成佛道
我已佛眼见一切众生身
佛藏安隐住说法令开现
复次善男子。譬如淳蜜在岩树中。无数群蜂围绕守护。时有一人巧智方便。先除彼蜂乃取其蜜。随意食用惠及远近。如是善男子。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如彼淳蜜在于岩树。为诸烦恼之所覆蔽。亦如彼蜜群蜂守护。我以佛眼如实观之。以善方便随应说法。灭除烦恼开佛知见。普为世间施作佛事。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譬如岩树蜜无量蜂围绕
巧方便取者先除彼群蜂
众生如来藏犹如岩树蜜
结使尘劳缠如群蜂守护
我为诸众生方便说正法
灭除烦恼蜂开发如来藏
具足无碍辩演说甘露法
普令成正觉大悲济群生
复次善男子。譬如粳粮未离皮糩。贫愚轻贱谓为可弃。除荡既精常为御用。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诸众生。烦恼糠糩覆蔽如来无量知见。故以方便如应说法。令除烦恼净一切智。于诸世间为最正觉。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譬一切粳粮皮糩未除荡
贫者犹贱之谓为可弃物
外虽似无用内实不毁坏
除去皮糩已乃为王者膳
我见众生类烦恼隐佛藏
为说除灭法令得一切智
如我如来性众生亦复然
开化令清净速成无上道
复次善男子。譬如真金堕不净处。隐没不现经历年载。真金不坏而莫能知。有天眼者语众人言。此不净中有真金宝。汝等出之随意受用。如是善男子。不净处者无量烦恼是。真金宝者如来藏是。有天眼者谓如来是。是故如来广为说法。令诸众生除灭烦恼。悉成正觉施作佛事。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如金在不净隐没莫能见
天眼者乃见即以告众人
汝等若出之洗涤令清净
随意而受用亲属悉蒙庆
善逝眼如是观诸众生类
烦恼淤泥中如来性不坏
随应而说法令办一切事
佛性烦恼覆速除令清净
复次善男子。譬如贫家有珍宝藏。宝不能言我在于此。既不自知又无语者。不能开发此珍宝藏。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如来知见力无所畏。大法宝藏在其身内。不闻不知耽惑五欲。轮转生死受苦无量。是故诸佛出兴于世。为开身内如来法藏。彼即信受净一切智。普为众生开如来藏。无碍辩才为大施主。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诸众生有如来藏。故为诸菩萨而说此法。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譬如贫人家内有珍宝藏
主既不知见宝又不能言
穷年抱愚冥无有示语者
有宝而不知故常致贫苦
佛眼观众生虽流转五道
大宝在身内常在不变易
如是观察已而为众生说
令得智宝藏大富兼广利
若信我所说一切有宝藏
信勤方便行疾成无上道
复次善男子。譬如庵罗果内实不坏。种之于地成大树王。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诸众生。如来宝藏在无明壳。犹如果种在于核内。善男子。彼如来藏清凉无热。大智慧聚妙寂泥洹。名为如来应供等正觉。善男子。如来如是观众生已。为菩萨摩诃萨净佛智故显现此义。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譬如庵罗果内实不毁坏
种之于大地必成大树王
如来无漏眼观一切众生
身内如来藏如花果中实
无明覆佛藏汝等应信知
三昧智具足一切无能坏
是故我说法开彼如来藏
疾成无上道如果成树王
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持真金像。行诣他国经由险路惧遭劫夺。裹以弊物令无识者。此人于道忽便命终。于是金像弃捐旷野。行人践蹈咸谓不净。得天眼者见弊物中有真金像。即为出之一切礼敬。如是善男子。我见众生种种烦恼。长夜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如我无异。是故佛为众生说法。断除烦恼净如来智。转复化导一切世间。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譬人持金像行诣于他国
裹以弊秽物弃之在旷野
天眼者见之即以告众人
去秽现真像一切大欢喜
我天眼亦然观彼众生类
恶业烦恼缠生死备众苦
又见彼众生无明尘垢中
如来性不动无能毁坏者
佛既见如是为诸菩萨说
烦恼众恶业覆弊最胜身
当勤净除断显出如来智
天人龙鬼神一切所归仰
复次善男子。譬如女人贫贱丑陋。众人所恶而怀贵子。当为圣王王四天下。此人不知经历时节。常作下劣生贱子想。如是善男子。如来观察一切众生。轮转生死受诸苦毒。其身皆有如来宝藏。如彼女人而不觉知。是故如来普为说法。言善男子莫自轻鄙。汝等自身皆有佛性。若勤精进灭众过恶。则受菩萨及世尊号。化导济度无量众生。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譬如贫女人色貌甚庸陋
而怀贵相子当为转轮王
七宝备众德王有四天下
而彼不能知常作下劣想
我观诸众生婴苦亦如是
身怀如来藏而不自觉知
是故告菩萨慎勿自轻鄙
汝身如来藏常有济世明
若勤修精进不久坐道场
成最正觉道度脱无量众
复次善男子。譬如铸师铸真金像。既铸成已倒置于地。外虽焦黑内像不变。开摸出像金色晃曜。如是善男子。如来观察一切众生。佛藏在身众相具足。如是观已广为显说。彼诸众生得息清凉。以金刚慧捶破烦恼。开净佛身如出金像。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譬如大冶铸无量真金像
愚者自外观但见焦黑土
铸师量已冷开摸令质现
众秽既已除相好画然显
我以佛眼观众生类如是
烦恼淤泥中皆有如来性
授以金刚慧捶破烦恼摸
开发如来藏如真金显现
如我所观察示语诸菩萨
汝等善受持转化诸群生
尔时世尊告金刚慧菩萨摩诃萨。若出家若在家。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书写供养。广为人说如来藏经。所获功德不可计量。金刚慧若有菩萨为佛道故。勤行精进修习神通。入诸三昧欲殖德本。供养过恒河沙现在诸佛。造过恒河沙七宝台阁。高十由旬纵广正等各一由旬。设七宝床敷以天缯。为一一佛日日造立过恒河沙七宝台阁。以用奉献一一如来及诸菩萨声闻大众。以如是事普为一切过恒河沙现在诸佛。如是次第乃至过五十恒沙众宝台阁。以用供养过五十恒沙现在诸佛及诸菩萨声闻大众。乃至无量百千万劫。金刚慧。不如有人乐喜菩提。于如来藏经受持读诵书写供养乃至一譬喻者。金刚慧。此善男子。于诸佛所种诸善根福虽无量。比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若人求菩提闻持此经者
书写而供养乃至于一偈
如来微妙藏须臾发随喜
当听此正教功德无有量
若人求菩提住大神通力
欲供十方佛菩萨声闻众
其数过恒沙亿载不思议
为一一诸佛造立妙宝台
台高十由旬纵广四十里
中施七宝座严饰备众妙
敷以天缯褥随座各殊异
无量过恒沙献佛及大众
悉以此奉献日夜不休息
满百千万劫所获福如是
慧者闻此经能持一譬喻
而为人解说其福过于彼
乃至于算数譬喻所不及
众生之所依速成无上道
菩萨谛思惟甚深如来藏
知众生悉有疾成无上道
尔时世尊。复告金刚慧菩萨言。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复过是数。尔时有佛。号常放光明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金刚慧。何故名曰常放光明王。彼佛本行菩萨道时。降神母胎常放光明彻照十方千佛世界微尘等刹。若有众生见斯光者一切欢喜。烦恼悉灭色力具足念智成就得无碍辩。若地狱饿鬼畜生阎罗王阿修罗等见光明者。皆离恶道生天人中。若诸天人见光明者。于无上道得不退转具五神通。若不退转者皆得无生法忍五十功德旋陀罗尼。金刚慧。彼光明所照国土。皆悉严净如天琉璃。黄金为绳以界八道。种种宝树花果茂盛香气芬馨。微风吹动出微妙音。演畅三宝菩萨功德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众生闻者皆得法喜。信乐坚固永离恶道。金刚慧。彼十方刹一切众生蒙光明故。昼夜六时合掌恭敬。金刚慧。彼菩萨处胎出生。乃至成佛无余泥洹常放光明。般泥洹后舍利塔庙亦常放光。以是因缘诸天世人。号曰常放光明王。金刚慧。常放光明王如来应供等正觉初成佛时。于其法中有一菩萨名无边光。与二十亿菩萨以为眷属。无边光菩萨摩诃萨于彼佛所。问如来藏经佛为演说。在于一坐经五十大劫。护念一切诸菩萨故。其音普告十佛世界微尘等百千佛刹。为诸菩萨无数因缘百千譬喻。说如来藏大乘经典。诸菩萨等闻说此经受持读诵如说修行。除四菩萨皆已成佛。金刚慧。汝莫异观。彼无边光菩萨岂异人乎。即我身是。彼四菩萨未成佛者。文殊师利。观世音。大势至。汝金刚慧是。金刚慧。如来藏经能大饶益。若有闻者皆成佛道。尔时世尊重说偈曰。
过去无数劫佛号光明王
常放大光明普照无量土
无边光菩萨于佛初成道
而启问此经佛即为演说
其有遇最胜而闻此经者
皆已得成佛唯除四菩萨
文殊观世音大势金刚慧
此四菩萨等皆曾闻此法
金刚慧为彼第一神通子
时号无边光已曾闻此经
我本求道时师子幢佛所
亦曾受斯经如闻说修行
我因此善根疾得成佛道
是故诸菩萨应持说此经
闻已如说行得佛如我今
若持此经者当礼如世尊
若得此经者是名佛法主
则为世间护诸佛之所叹
若有持是经是人名法王
是为世间眼应赞如世尊
尔时世尊说此经已。金刚慧。及诸菩萨四众眷属。天人乾闼婆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End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具告是人。眷属生界。上来冥益,未能亲见亡眷生处,欲得显益,须要更进一步,三七日中,一心恭敬瞻礼地藏,至诚念菩萨名号,念到万罪销
惟觉法师《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因悟客尘二字得证圣果。起心动念这一念心,一个是客,一个是主。客,是指我们的妄想,像空中的灰尘一样,始终是来来往往的。既然是妄想,来也好、去也好,就像灰尘一样;能够知道妄
◎ 谛 闲如来出世,唯一大事因缘,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祖之道,原无二致;度生方便,乃有多门。诸佛以随机施化,四悉利生,一代时教,无非应病与药,原无实法与人。祖师
◎ 李 睿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勿再沉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衢,疏昏昧!故丛林的一天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一天,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
◎ 弘 一己卯四月在永春普济寺讲 王世英记今天所讲,就是深契时机的药师如来法门。我近年来,与人谈及药师法门时,所偏注重的有几样意思,今且举出,略说一下。药师法门甚为广大,今所举出的几样,殊不足以包括药
前 言何谓烦恼?烦者烦热,恼者恼乱,烦热恼乱身心,是为烦恼。就是这烦恼,令多少人痛苦不堪,又令名少人为它葬送性命。亦是这烦恼,导致无穷无际的生灵,长劫沉溺于三途,头出头没漂泊于苦海,无始无终流浪于生死
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弘 一 予来永春,迄今一年有半。在去夏时王梦惺居士来信,为言拟偕林子坚居士等将来普济寺,请予讲经。斯时予曾复一函,俟秋凉后即入城讲《金刚经》大意三日。及秋七月,予以掩关习
◎ 清俞樾《金刚经》第十四分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按真语、实语、不诳语、不异语,皆易解说。独所谓如语者,不易解说。俗解云:默契真如之语,苟为推美,未合经义。愚谓如语即
持诵《地藏经》的功德利益◎ 远 尘《地藏经》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是大乘佛教一部重要的经典,也是现代佛门中流传最广,修学人数最多的经典之一。《地藏经》中涵盖了多方面的佛教思想内容:经中讲
◎虚 云《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做得
若能转物即如来◎ 老和尚《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
常诵地藏经的好处及注意事项一、得福得慧,离开苦难。 地藏法门以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念南无地藏王菩萨圣号,依经中所说如法而行。得福得慧,离开苦难,充分体现地藏菩萨伟大的拔苦精神。二、地藏法门能度大
演培法师中国人的孝亲思想固然值得称道,而佛法的报恩观念尤为值得赞许,因佛法所说的孝道并不逊于中国儒家,甚至还有超过的地方。不说别的,单以成佛来说,一般以为佛的成佛由修六度万行而来,殊不知孝养父母才是成
沈家桢居士: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明心见性>我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莫名其妙地在作文中写下了一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照佛教的教理来讲,我过去世,一定也读诵受持金刚经>,而且将这两句短文
如来藏思想的研究于凌波一九九九年三月净觉佛教研究所主办第九届中国佛教学术会议论文一、如来藏与佛性如来藏,又称如来胎,通常把它看作是佛性的异名。如来藏梵语tathagatagarbha,指隐藏于一切枣生
一、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当中,最为长寿的皇帝当数享年八十九岁的乾隆皇帝,在执政期间,乾隆曾将康乾盛世推向顶峰,创造了清史上的一段繁荣。经一些历史学者研究发现,乾隆的成功和长寿并非偶然,这来源于他独有的修身
【经典原文】复次,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华严经》【经文解释】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要用功?我们
燃灯古佛和如来谁大?燃灯古佛是过去佛之一,是过去庄严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首。而如来呢,一般指的是释迦牟尼佛,是现世佛之一,是超九界以独尊的存在。一个是千佛之首,一个是超九界以独尊,燃灯古佛和如来到底是谁
第三章 如来说法离四句之一本章有七节 一 离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 二 佛说七喻 三 不要对三种量五分论作有性妄想计着 四 佛再说五喻 五说偈重明离四句 六 如来说法 以离四句为首 七 四种禅第
第三章 如来说法离四句之三第五节说偈重明离四句经文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幻梦水树影,垂发热时焰。如是观三有,究竟得解脱。譬如鹿渴想,动转迷乱心。鹿想谓为水,而实无水事。白话解世尊把离四句的精神
卷四 一切佛语心品第四第一章 辩证不二观如来本章有六节 一 如来非果非因 二 无我并非无自性 三 如来与五阴非异非不异四 如来与解脱非异非不异 五 如来与尔焰非异非不异 六 三藐三佛陀佛陀 离一切根量
一、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功德利益【凡有所愿,所求皆得】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闻我说是药师琉璃
药师琉璃光佛又名药师如来,指药师佛(梵文:Bhaiṣajyaguru)全名作:(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佛教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以琉璃为名,乃取琉璃之光明透彻以喻国土清静无染。东方另一佛国曰“妙喜世界
药师如来,全名药师琉璃光王如来,通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简称为药师佛。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来源,是以拔除生死之病而名为药师,能照度三有之黑暗故名琉璃光。现在为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领导着日光遍照与月光遍照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简称《药师经》。共有三个译本,分别为:一、《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唐三藏法师玄奘译;二、《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隋天竺三藏达摩笈多译;三、《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
无上尊药师琉璃光王 七佛本愿功德念诵仪轨供养法载,尊左手执持药器(又作无价珠),尊右手结三界印,尊身着宝佛衣,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台,台下有十二神将。此12神将誓愿护持药师法门,各率七千药叉眷属,在各地护
目 录药师如来法门一斑药师如来法门略录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药师如来法门一斑今天所讲,就是探契时机的药师如来法门。我近年来,与人谈及药师法门时,所偏注重的有几样意思,今且举出,略说一下。药师法门甚为广大
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拜《药师忏》,祈求药师如来、十方三宝放光加持我们消灾除障、增福增寿以外,下了课还要多念药师佛和药师咒。药师如来的圣号功德不可思议,你念药师佛的名号,就能消灾除障、增福增寿、增上解脱。如
据《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记载,药师佛在因地修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诸根,趋入解脱,故依此愿而成佛,住净琉璃世界,其国土庄严如极乐国。《药师十二大愿赞偈》十二大愿,饶益
楞严经白话解 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如来顶咒 功德无量之一内容提要:世尊详细宣说了如来顶神咒十二种功德。原文阿难。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
卷第十四第三十八章 如来顶咒功德无量之一内容提要:世尊详细宣说了如来顶神咒十二种功德。原文阿难。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十方
楞严经白话解 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如来顶咒 功德无量之二原文说是语已,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如佛所说。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尔时,梵王、并天帝释、四天大王,亦于佛前同时顶
卷第十四第三十八章 如来顶咒功德无量之二原文说是语已,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如佛所说。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尔时,梵王、并天帝释、四天大王,亦于佛前同时顶礼,而白佛言:审有
如来顶神咒功德:一、原文此诸金刚菩萨藏王,精心阴速,发彼神识。是人应时心能记忆八万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无疑惑。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药叉罗刹,及富单那,迦吒富单那,鸠槃茶,毗舍遮等,并诸饿鬼
五智如来又名五佛、五智佛、五方佛、五圣,或称五禅定佛(pan~ca dhya^ni-buddha^h!)。指密教中以大日如来为首的五尊佛,有金刚界五佛与胎藏界五佛之别。五佛佛是佛教的五智如来或五智佛,
第五章 第三节 《大乘入楞伽经》如来藏修行思想与大圆满法第三节 《大乘入楞伽经》如来藏修行思想与大圆满法北魏时代达摩祖师从南天竺(南印度)来汉土,传授教外别传,佛门正法眼藏禅宗一脉,成为东土初祖,当时
第二章 第七节 光明如来藏、平等、本性、自性清净第七节 光明如来藏、平等、本性、自性清净一、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与引用的典籍对大圆满法光明如来藏、平等、本性、自性清净的见解(请参考附录一)(一)光明如来
第六章 第三节第三节 如来藏系的《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胜鬘经》)、《大方广如来藏经》(《如来藏经》)、《佛说不增不减经》与大圆满法《胜鬘经》、《如来藏经》、《佛说不增不减经》是如来藏缘起说
第四章 第二节 从《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谈起第二节 从《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谈起《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与《阿閦佛国经》类似,介绍阿閦如来及东方妙喜世界的修行方式,分析如下。一、舍利弗,不动如来住虚
第四章 第一节 从东方妙喜佛国阿閦如来(不动如来)《阿閦佛国经》谈起第一节 从东方妙喜佛国阿閦如来(不动如来)《阿閦佛国经》谈起《阿閦佛国经》是东方妙喜佛国最具代表说明阿閦如来修行的一部经典,因此笔者
「实无可见。][何以故?]为什么呢?[无边身菩萨,便是如来,]「无边身」就是「如来」。怎么可以以《如来更见如来》呢?[不应更见。]是不是?你不能说:我现在是某某法师,我要去找一个某某法师来。没有了,当
第一,对人生宇宙的真理越来越明了,并且去遵循它。表现在对因果法则的日益深信,对戒律的日益尊重。因为没有因果与戒律就没有佛法。第二,恶念、妄想、欲望、抱怨减少,内心越来越宽容、安定与安详,越来越看清人生
天鼓雷音如来是密教胎藏界四佛之一。位于胎藏界曼荼罗中台八叶院的北方。又作鼓音佛、鼓音王、鼓音如来。《大日经疏》卷四云(大正39·622c)︰‘次于北方观不动佛,作离热清凉住于寂定之相,此是如来涅盘智,
相信人们都是知道在家居士是可以娶妻生子的,但是对于修行中的人们来说,爱情就变得不一样了,而且关于爱情也是有了不一样的解读。每天在公园里散步的男人,瘦,黑,衣着朴素。他每天清早就到了,手里还提着一台老旧
我们平时学习佛法的时候是有很多的好处的,我们若是认真的念诵修行佛法是可以获得智慧的,而且我们每天念诵修行佛法是可以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每个人的心里,都会自然而然地散发一种能量信息。有的人
相信很多人学习佛法都是为了成佛的,都是为了能够超脱自己,我们能够摒弃我们的烦恼。但是成佛并不是很简单的,但是我们要相信自己,我们认真的念诵修行才能够获得很多的好处。发菩提心做什么呀?准备作佛了。准备好
每一件事,都有其自身的缘起和发展规律。这提醒我们要尊重规律,顺应规律,还要把握规律。一件事的成败,除了有其自身的缘起与发展规律,我们心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远离懈怠与抱怨,生命中遇到的每
我们都知道修行是能够为我们带来很多的功德利益,而且作为修行人是有很多的好处的,我们也能够得到作为修行的快乐,那么修行能够享受的快乐是什么呢?第一种快乐修行人能够离苦得乐,快乐在那里呢?身体的苦无人能够
我们平时学习佛法的时候是有很多的好处的,我们平时多多的念诵佛法是可以获得福报的,但是我们会发现福报是有尽头的,而我们每天所受的苦难确实没有尽头的,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得也很有意思。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