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第三十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乾隆大藏经
2025-08-04 07:53

第三十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如来相海品第二十九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告诸菩萨言。佛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如来相海。如来顶上有大人相。名曰明净。三十二宝以为庄严。普放无量大光明网。遍照一切十方世界。如来顶上有大人相。名曰普照佛方便海。圆满杂宝以为庄严。种种摩尼宝王庄严。金刚光明世界所起。普照一切法界。如来顶上有大人相。名充满法界云。妙宝光明。普照一切法界一切世界。如来功德智慧十方世界海云。菩萨功德海云。如来顶上有大人相。名曰普照。悉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金刚摩尼妙宝光明。观无厌足。如众宝华聚奋迅。普照一切法界佛宝光明。如来顶上有大人相。名琉璃宝。普照一切法界大自在云。摩尼宝王相种种庄严。普照一切十方世界。叹佛功德因缘所起。悉放如来大宝光云。普照菩萨于道场树结跏趺坐。普现菩萨自在神力觉如来力。普照一切十方佛刹六种震动。于大法界虚空中。普现无量自在一切智云。如来顶上有大人相。名曰平等。如来音声灯云离垢宝海。放诸光明。普照一切法界十方世界菩萨功德海。安立三世佛智幢海。如来顶上有大人相。名佛光广云。伊那罗宝如意王宝摩尼王宝。以为庄严。普照一切世界法界。菩萨光焰灯云。普照一切如来妙色音声海。及世界海净佛力海。如来有大人相。名圆满光明云。种种宝华庄严。琉璃摩尼宝王光明。赞叹法身及诸菩萨。一切十方世界海中。叹如来地。令一切众生趣向如来诸力境界。普现无量无边如来净地离垢清净。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如来有大人相。名菩萨行藏光明云。无量世界中如来。放无量种种色宝光明。普照一切法界佛刹。出生无量如来妙音。皆悉分别演说如来甚深大法。如来有大人相。名普照云。琉璃伊陀罗金刚宝无量色清净摩尼宝庄严。放琉璃色光明。皆悉遍照一切诸海。出佛无量微妙音声。充满一切十方世界。普现一切佛智慧海无量化身。如来有大人相。名曰觉云。佛顶右面以杂宝华焰庄严。于一切世界庄严道场。清净一切法界世界。令一切虚妄皆悉解脱。觉净法界。如来有大人相。名光明云。以心海王如意法宝庄严。如来顶相。普照十方世界诸菩萨云。长养最上智身法身。行于一切如来相海。满足一切菩萨法界云。如来有大人相。名一切庄严云。金刚琉璃华普照庄严。一切法界海。世界众宝莲华。以为庄严。皆悉充满一切法界。四种菩萨行。自在师子吼。充满一切法界海。如来有大人相。名佛三昧海行云。庄严一切法界海。于念念中。普现无量如来庄严。充满一切不可思议法界世界。如来有大人相。名化海普照云。妙宝莲华如须弥山王。出生无量宝光明海。佛意所起。卢舍那所化。出生无量一切化海。如来有大人相名一切如来解脱云。离垢胜宝以为庄严。普照庄严一切如来师子之座。于其座内。悉现一切如来色像。放大宝光明。演说无量佛法大海。庄严一切诸佛刹海。如来有大人相。名觉佛种姓云。于琉璃华金宝莲华。放无量宝正法光明云。严净一切如来光明。普现一切清净法界。众宝光明无坏解脱。遍入甚深诸法界海。普现无量自在力海。如来有大人相。名无量宝光明轮。示现过去清净善根。出生清净智日。普照十方智慧法海。如来有大人相。名普照自在云。如来顶宝妙解脱华琉璃光明。普照一切法界海佛。悉现一切诸佛刹海。具足圆满如来智慧。如来有大人相。名入一切普照光明。如来宝相清净庄严。普照一切无量无边如来菩萨妙智慧藏一切法界。如来有大人相。名明净云。宝华琉璃月。放无量百千光明。普照一切法界虚空界一切佛刹。普现十方一切如来。如来有大人相。名觉光明云。一切宝光明普照一切法界诸佛转净法轮。悉放如来妙光明云。普照一切十方世界。如来有大人相。名普现一切庄严云。无量宝光明。于一念中。一切法界。普现一切菩萨坐于道场菩提树下成等正觉。又能普现一切诸佛。如来有大人相。名法界因云。如意妙宝庄严。见无厌足。放大宝光明网。普现一切众生诸业报海。如来有大人相。名曰普照净法轮云。能令如来正法清净。普照庄严一切佛刹。深解一切不思议法海。普照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法界。出生无量如来化身。如来有大人相。名普照诸佛海云。十方一切世界海中。悉离障碍普见一切。如来海云。如来有大人相。名净灯云。方便深入一切众生一切菩萨一切如来不可思议法界海云。普照一切法界觉云。如来有大人相。名分别法界云。如来智慧广照佛地一切菩萨众无量法海无量佛刹。令一切众生入佛境界。具足普贤菩萨愿行佛平等智一切诸明。如来有大人相。名一切世界海安住普照云。一切法界虚空界宝光明云。见无厌足。普现道场一切菩萨诸如来身。出生无量普功德云。如来有大人相。名一切宝光焰云。于佛眉间相中。出生无量净宝光明。普照一切十方世界。净照一切诸佛菩萨行。法王光明普照法界。悉能长养一切光明。一切法界光明庄严。普照一切诸菩萨海。如来力云。普照一切十方佛刹。如来有大人相。名一切法界庄严云。如来顶相随次渐起。阎浮檀金众宝庄严。放种种金色光明。于念念中。普现一切世界诸佛。悉能普照一切佛刹。庄严一切菩萨诸功德藏。如来顶相。悉能庄严三十二相。又能庄严一切法界。如来有大人相。名普照法界遍光明云。佛眉间相。悉能普照一切妙宝一切众色一切日月一切佛海。出生十方无量光明海。庄严一切诸如来身。演说一切如来法海。如来有大人相。名自在云。佛清净眼。众宝庄严慧眼清净。于诸法界无所障碍。吉光明云示现一切。如来有大人胜妙鼻相。清净众宝以为庄严。一切众宝妙色为覆。佛宝华云。一切菩萨无能思议。悉知一切众生诸佛法海。如来有大人广长舌相。悉能遍覆十方世界一切海云。过去修习善根所得。一切宝王清净光明。普照一切法界尸罗之心。又照一切三世诸佛。悉能庄严一切法界。出生无量微妙音声。不思议宝以为庄严。普照无量诸光明海。佛妙音声。悉遍充满一切法界诸世界海。如来有大人相。名法界地云。舌掌安住。一切众宝以为庄严。安住一切法。出生十方诸佛具足音声。悉能清净一切佛刹。分别一切诸佛不可思议音声海云。如来有大人相。名顺法界云。舌端妙相。金色净宝以为庄严。出生无量金色光明。普照一切诸如来海。大师子吼震妙音声。悉皆遍至一切世界。一切众生无不闻者。于不可思议劫修行所得。普现一切诸音声海。普照一切众生。乐闻无有厌足。如来有大人相。名平等法门云。佛舌端相。令无量佛刹皆悉清净。如意妙宝以为庄严。出生无量种种音声。赞叹一切诸佛法界。普现一切菩萨法界。妙功德云。普覆一切诸佛菩萨。深入一切诸佛菩萨法。悉现一切离垢众宝清净佛刹。悉能普照一切佛刹。如来有大人龂齶相。伊陀尼罗净琉璃宝。以为庄严。诸法界地悉在其内。诸菩萨云皆悉充满。出生离垢妙宝光明。普照十方种种香云种种灯云。普照菩萨内诸楼阁。分别一切诸佛刹海。方便安住自在神力。普现不可思议诸法界云。如来有大人相。名佛大牙云。如来右面下大牙相。众宝庄严。放大光明轮。普照法界及诸佛身。普放光明网。照十方世界海及众生海。妙安隐轮以为庄严。如来有大人相。名宝焰须弥藏。如来右面上大牙相。如意宝王藏胜香焰云。照以庄严。放宝光明与法界等。一一光明内。普现一切诸佛自在。一切佛刹庄严道场。如来有大人相。名照一切宝须弥山灯云。如来左面下大牙相。分别解说一切诸相。香华众宝妙方便轮以为庄严。放宝光明云。普照一切世界海。普现一切佛莲华藏师子之座。离垢菩萨海云眷属围绕。如来有大人相。名普照佛云。如来左面上大牙相。清净众宝。及阎浮檀宝网轮华。以为庄严。出生不可思议微妙音声。普现一切如来自在神力。成就一切菩萨功德普照一切虚空。及语言法。无尽法云。一切法海。诸佛音声。及一切宝。出生分别一切诸佛众妙音声。充满法界。如来有大人相。名金慕耆婆。如来一一齿间。出无量相海门云。种种色宝。放大光明海。阎浮檀金色。普照法界一切世界一切如来。如来有大人相。名一切宝地云。如来右肩相。一切宝色。净莲华色。明净宝色。光焰普照一切菩萨内法藏云。悉照一切如来法海。如来右肩平满大人相。清净阎浮檀金色普照菩萨法轮法界。及照一切如意宝王。如来有大人左肩相。阎浮檀莲华色。如来圆满诸功德海。以为庄严。普放无量诸光明网。悉照一切世界法界。示现如来无量自在诸神力云。如来有大人相。名周遍普照云。如来左肩相。众宝庄严。放阎浮檀金色光明。悉能充满一切法界。普照一切诸如来海。种种宝香。庄严一切诸佛刹海。如来有大人相。名普照庄严云。如来右肩无有动转。出生无量佛灯光明。垂法界云。充满菩萨众普照庄严一切法界。如来有大人相。名海顶云。如来胸有胜妙相海。以为庄严。柔软细滑。种种众宝。焰轮庄严。周遍清净。开发甚深法海音声。如来有大人相。名胜妙相续普现云。如来右胁胜妙清净。法界轮地以为庄严。清净宝网而弥覆之。出生无量如来化云。普照一切十方法界。如来有大人相。名普现如来云。胜妙功德藏菩萨功德宝天冠。普照极高云。离垢清净。普现十方无量诸佛自在神力。开示三世一切诸佛法海净行。坐于道场菩提树下成等正觉。如来有大人相。名开敷华云。如来胜妙功德相续。众妙宝华宝轮庄严。放香焰光明。普现一切莲华形色世界。如来有大人相。名可悦乐金色云。一切宝王藏胜妙功德相续。一切宝心王藏。放摩尼宝光明轮。离垢清净极大高显。普照一切诸佛内方便功德藏。普照一切法界。如来有大人相。名胜海云。胜上虚空宝。放香光明。普照十方一切道场。圆满琉璃宝香灯鬘。充满十方。如来有大人相。名电光云。下第二胜功德。平等地相莲华右旋。净菩萨众坐宝莲华。放佛藏光明。普照法界海。如来有大人相。名普现法界云。第三胜相海。具足成满一切宝海刹。普照开现无量菩萨法界。如来有大人相。名普照最高云。第四胜相海。放离垢众宝光明海。普照一切法界。一切如来。一切世界庄严。一切众生海。如来有大人相。名转一切法轮妙音声云。下分胜相离垢清净。一切正法道香焰光明。照一切佛内心相海一切法界。如来有大人相。名庄严云。第十胜相。宣畅十方一切诸佛菩萨净行。觉悟离垢清净光明。三世诸佛一切智海。庄严一切诸佛刹海。如来有大人手掌相。具足千辐宝轮。种种众宝以为庄严。放大光明普照法界。转正法轮。普照一切诸如来海。充满一切佛功德海。种种妙宝庄严法界。如来有大人相。名海照云。如来宝手众宝庄严。普放净月光明焰云。庄严虚空如来菩萨诸世界海。赞叹菩萨行海。如来有大人相。名普庄严云。如来妙手因陀尼罗。琉璃宝华以为庄严。普照一切法界一切世界莲华藏菩萨安住宝藏。庄严十方一切道场。普照一切诸佛海云清净法身。如来有大人相。名离垢灯普照云。净宝光明放净光网普照十方。皆悉出生变化网云。庄严菩萨净宝光明。究竟一切诸法行海。到于彼岸。如来有大人相。名普现一切众宝云。宝藏海云。庄严如来莲华。充满一切众宝莲华。放宝光明云。普照一切法界。如来有大人相。名普照明净云。放宝焰光明海。照于法界。一切众香光焰庄严。普现宝华焰光。令一切佛世界网悉净庄严。普照一切道场。如来有大人相。名琉璃灯云。一切世界众宝色地普照庄严。皆放诸佛金色光明。以一切庄严而庄校之。于一念中。皆悉示现一切法门。如来有大人相。名智慧灯云。金刚宝华以为庄严。放阎浮檀金色光明。普照一切世界。如来有大人相。名安住莲华光明云。众宝妙华以为庄严。放大光明网。覆一切世界诸须弥山。如来有大人相。名充满法界如来云。离垢净宝以为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悉见如来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又复普照一切法界。现一切相如来妙手。普现一切自在之相。千辐相轮清净具足。种种众宝以为庄严。佛手充满一切刹云。普照一切诸法界云。如来有大人相。名曰成就佛刹海云。佛右手指宝相。清净法界。清净光焰。普照如净水月。出众宝华。出生一切妙宝音声。普现一切诸佛刹海。如来有大人相。名安住一切宝云。普照诸佛宝藏法界。于佛指相。出生如意妙宝王云。众宝庄严。放大光明网。普照一切法界云及诸佛云。普照庄严一切菩萨诸功德海。出生普贤菩萨净行妙音声海。一切佛刹无不闻者。又开发普照诸菩萨心。皆悉满足无量大愿。摩尼宝王以为庄严。种种日光轮。皆悉普照一切法界。如来有大人宝马藏相。隐密于右。众宝庄严。普照一切法界及虚空界。一切众宝庄严法界海。出生一切如来庄严微妙音声。如来有大人相。名曰一相现一切相海云。如来安处福田之座。一切众宝以为庄严。出生无量不可思议妙宝光明。普照十方一切法界。普现分别一切众相。现一相云。照现一切诸佛自在神力。如来有大人相。名一切法界海云。普照十方诸如来座及一切法界法轮法海。悉能示现一切相云。如来有大人相。名普示现云。如来右髀众宝庄严。放于妙法种种香光。随顺安住出诸音声。一切宝王以为庄严。于念念中。悉能示现心王海云。如来有大人相。名普照一切回向海云。如来左髀。悉遍充满一切宝海。随顺安住法海庄严。放一切光明海。悉能普照一切众生无量佛海。如来有大人相。伊尼延右腨。放阎浮檀金色光明。普照一切世界。震动无量诸佛刹土。出佛音声一切普闻。出生无量菩萨化身。充满一切诸佛世界及虚空界。放明净光明庄严普照一切。令诸佛刹皆悉清净。菩萨变化藏诸法界云犹若虚空。如来有大人相。伊尼延左腨。如炼金色。常放一切妙宝光明。充满无量诸佛世界。开发一切诸佛法化。庄严无量诸佛法海。如来有大人相。名毛端内现一切佛刹。于一毛孔。悉放一切宝光明藏。普照十方一切法界。于一毛孔。示现一切如来自在诸法界云。如来有大人相。名菩萨海庄严云。如来金刚足下。阎浮檀金色。放一切宝光明网。充满十方诸佛刹云。开发一切菩萨法化。出生无量菩萨变化。放一切宝香光明。住菩萨海。能于一步遍诸佛刹。如来有大人相。名明净云。佛足趺上。一切众宝以为庄严。放妙宝光明。示现一切诸佛菩萨大光明藏。普照无量诸如来云。如来有大人相。名曰觉云。普覆一切如来指间。众宝王庄严。放诸宝光。于念念中。示现一切诸佛自在。普照无量诸佛法海。示现一切道场。悉照未来无量际劫。如来有大人相。名曰遍照法界海云。如来足下千辐相轮。种种庄严。放百千众宝光明。普照一切法界诸世界海。众宝灯焰妙庄严藏。普照十方一切诸佛。无量香光以为庄严。普照一切净法界海。如来有大人相。名示现一切诸佛海云。清净如空。照诸法海。充满十方。发起一切诸菩萨云。出妙音声云。众宝华云以为庄严。香灯光焰。示现普照一切世界。如来有大人相。名自在光明云。众宝庄严。示现一切诸佛光明。净法界海及诸道场。常放如来智慧光明。一切众相悉为一相。法界无杂种种庄严。如来有大人相。名法界海音声云。如来足下后分。众宝庄严。普照一切诸法界海。一切诸佛自在庄严。普入化轮。覆一切法界。于一一身。出生法界妙音声云。如来有大人相。名深宝原底众宝庄严。放阎浮檀金色圆满光明。普照十方世界法界显现一切庄严道场。如来有大人相。名一切宝月光明伊那尼罗宝藏庄严照法界云。于念念中。悉能示现如来法海。如来有大人相。名普云藏。右虚空宝云最高宝。光明照一切佛道场座藏。金刚伊那尼罗宝显现庄严。如来有大人相。名平等光云。众宝妙华以为庄严。出生甚深法界音声。遍一切法界及虚空界。于一一相。普照一切诸如来海。入佛甚深自在。菩萨法界海。说不可尽。如来有大人相。名示现庄严云。清净阎浮檀金色众宝庄严。普放种种妙色光明。遍照一切庄严佛刹。佛云充满无量世界。庄严菩萨自在法海。普照一切诸佛功德及诸菩萨解脱之藏。庄严法界。如来有大人相。名诸佛自在普示现云。转诸宝轮。众宝庄严。放不思议如来光明。妙香普闻一切世界无量佛海。演出一切佛音声海。于诸世界。现菩萨门佛自在云。佛子。于佛身中。有如是等十莲华藏世界海微尘数佛大人相。于诸肢节。种种妙宝以为庄严。

佛小相光明功德品第三十

尔时佛告宝手菩萨言。如来应供等正觉。有随形好名曰海王。彼出光明名曰明净。七百万阿僧祇光以为眷属。又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放大光明名曰幢王。普照十世界微尘数刹。遍照彼处地狱众生灭除苦痛。令彼众生十种眼耳鼻舌身意诸根行业皆悉清净。彼诸众生。见光明已皆大欢喜。命终皆生兜率天上。生天上已。闻天妙音。名不可乐。此音声语诸天子言。以不放逸故。于诸佛所种善根故。遇善知识故。卢舍那佛威神力故。于地狱命终生此天上。如来足下千辐轮中有妙光明。名普照王。于彼海王随形好处。悉放四十广大光明。一名清净功德。普照六十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世界。随众生境界。随种善根。随众生意。乃至普照阿鼻地狱。其中众生。命终皆生兜率天上。生天上已。闻天妙音。作如是言。善哉善哉。诸天子。卢舍那菩萨。今住离垢三昧。应当敬念。尔时诸天子。闻天劝化微妙之音。便作是念。奇哉奇哉。何由出此微妙音声。尔时音声。语诸天子言。我此天音。诸善功德之所成就。诸天子。如我说我。而不着我不着我所。一切诸佛亦复如是。自说是佛。而不着我不着我所。诸天子。如我音声。不从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来。诸天子。业报成佛亦复如是。非十方来。诸天子。犹如汝等昔在地狱。不从十方来。但以颠倒愚痴缠故得地狱身。本无来处。如普照王光明。不从十方来。我天音声亦复如是。非十方来。但以三昧善根力故。出生如是微妙音声。般若波罗蜜力故。示现如是自在神力。诸天子。譬如须弥山王。有三十三天净妙宫殿种种乐具。不从十方来。我天音声亦复如是。诸天子。譬如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世界末为微尘。如是微尘数众生。我为说法。随彼所应令大欢喜。然我于彼不生厌恶心。不生疲倦心。不生放逸心。不生憍慢心。诸天子。卢舍那菩萨。住离垢三昧亦复如是。于右手掌随形好中。放一光明。出生无量自在神力。一切众生声闻缘觉所不能知。汝等应当往诣卢舍那菩萨恭敬礼拜。莫着五欲障诸善根。诸天子。譬如劫尽烧须弥山悉令消灭。诸天子。五欲缠心。修念佛三昧。皆悉除灭。是故诸天子。当知报恩。一向敬念卢舍那菩萨。诸天子。其有众生不知报恩。舍是身已入三恶道。诸天子。汝昔在地狱蒙光明恩。舍地狱已来生此天。应当长养彼诸善根。诸天子。譬如我天。非男非女。而能出生百千万亿不思议法。诸天子。如天子天女五欲乐具宫殿园林。皆悉如我不生不灭。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若如是知是名能入无著甚深三昧海。时诸天子。闻是音声欢喜无量。皆悉化作一万华云。一万香云。一万乐云。一万幢云。一万盖云。一万赞叹云。作是化已。往诣卢舍那菩萨所住宫殿。恭敬供养于一面住。而不见卢舍那菩萨。时有天子。作如是言。此菩萨者。今已命终。生净饭王家。乘栴檀楼阁。处摩耶夫人胎。尔时诸天子。以天眼观卢舍那菩萨摩诃萨。见梵身天欲界诸天恭敬供养。时诸天子。作如是言。我等若不先往恭敬供养卢舍那菩萨。乃至一念顷住兜率天起乐着心者。我则不可。尔时一一天子。与十那由他天子眷属。欲从天下至阎浮提。诣菩萨所。时天妙音语天子言。菩萨摩诃萨。亦不命终生于彼间。随所应化悉令彼见。诸天子。譬如我今非眼所见能出音声。菩萨摩诃萨。住离垢三昧亦复如是。非眼所见。而处处示现命终受生。舍离虚妄灭除憍慢无所染着。是故诸天子。应当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令意清净。住威仪戒。悔过一切业障烦恼障报障邪见障。以法界虚空界众生界等善身口意业。以众生界等身。众生界等头。众生界等舌。悔过四障。时诸天子闻是声已。皆大欢喜心意柔软。问天声曰。菩萨摩诃萨。云何悔过。尔时天声。以菩萨摩诃萨三昧力故。天善根力故。答诸天子言。业障等罪。不从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来积聚于心。菩萨摩诃萨。知此业等因颠倒起。不生疑惑。诸天子。如我天声。说随业报行。随戒随喜。随定寂灭。诸佛菩萨说我众生贪恚痴业。而实无我无有我所亦复如是。所作诸业于十方求悉不可得。诸天子。如我天声。少福众生所不能闻。除地狱众生应受化者。诸天子。声非生灭。一切诸业亦复如是。非生非灭。但随业行而受果报。诸天子。如我所出音声。于无量劫不可穷尽。诸天子。若谓音声有来去者。即堕边见。一切诸佛不说断常。除为众生方便说法。诸天。子如我天声。十方世界随所应化。皆悉得闻。一切诸佛亦复如是。随应度者皆悉得见。诸天子。譬如明净锭光金玻璃镜。与十世界等。于彼镜中见无量刹。一切山川一切众生。地狱饿鬼若好若丑。形类若干悉于中现。诸天子。于意云何。彼诸影像来入镜不。答言不也。诸天子。一切业报亦复如是。无来去处。而能出生善根果报。譬如幻师能幻人目。当知。诸业亦复如是。若如是知是名清净真实悔过。说是法时。百千万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诸世界中兜率天子。皆得无生法忍。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欲界诸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六欲天中一切天女。皆舍女身悉为男子。得不退转菩提之心。尔时诸天子。广闻普贤回向善根。悉得十地诸力庄严。具足三昧。皆悉成就众生界等善身口意业。灭一切障皆得清净。见百千万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七宝莲华。一一华上。皆见菩萨结跏趺坐放大光明。彼诸菩萨。一一随形好中。放众生界等光明。彼光明中。见众生界等诸佛结跏趺坐。随所应度而为说法。犹未能见离垢三昧之少分也。尔时诸天子。于一一毛孔。化作众生界等妙香华云。供养卢舍那佛。散香华已。一一华中见诸如来。时彼香云普熏无量佛刹微尘数世界。众生其蒙香者身心快乐。譬如比丘入第四禅。若有众生得闻此香。诸罪业障皆悉除灭。于色声香味触。内有五百烦恼。其外亦有五百烦恼。二万一千欲行烦恼。二万一千恚行烦恼。二万一千痴行烦恼。二万一千等行烦恼。此诸烦恼皆悉除灭。彼诸众生。具足种种净香自在光明善根。若有众生。见此盖云者。彼诸众生。种一恒沙转轮圣王所植善根。所谓白净宝网转轮王等。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转轮王处。于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诸世界中。教化众生。譬如明镜世界月王如来。十方无量刹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无有乃至一念不作化身来诣佛所而听法者。彼佛常为广说经法。乃至广为说本生经。闻彼佛名。命终之后皆生其国。菩萨摩诃萨。安住白净宝网转轮王处。亦复如是。放曼陀罗自在光明。若有众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萨十地。当知此等众生。悉是先世修善根力。如得初禅。虽未命终见梵天处。得梵天乐。如是次第。得诸禅者。虽未命终而得彼乐。如是菩萨摩诃萨。安住白净宝网转轮王处。放大光明。名周罗摩尼。若有众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萨十地。悉得无量智慧光明。得十种眼清净行业。乃至十种意清净业。具足成就净力三昧。如是成就清净肉眼。譬如菩萨摩诃萨。以左手持亿那由他佛刹微尘。东行过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世界。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此微尘。如是菩萨摩诃萨。悉能了知彼微尘数。亦识诸尘本刹来处及下尘之刹。乃至十方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复能还集此诸微尘。作一佛刹。于此佛刹亦分别知。佛告宝手菩萨言。于意云何。如是佛刹广大可思议不。宝手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是佛刹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世尊。奇哉奇哉。若闻是谕此人难得。闻而信者亦复难得。佛告宝手菩萨言。如是如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而信者我授彼记。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一切种智。佛告宝手菩萨言譬如千亿佛刹微尘数世界。如上谕说。此一切刹末为微尘。彼诸世界一一微尘。悉与一切佛刹微尘数等。菩萨摩诃萨。取此微尘。展转更种。乃至八十。彼一一微尘生果。悉与一切世界微尘数等。菩萨摩诃萨。业报清净肉眼悉分别见。亦于念念中。见百千万亿那由他佛刹微尘等如来。佛告宝手菩萨言。譬如锭光玻璃珠照十佛刹微尘等世界。此珠白净宝网转轮圣王善根所成。

End

黄念祖:大教缘起 第三卷

大教缘起 第三卷黄念祖老居士底下是别序。别序是本经独有的序。经中世尊放光现瑞,阿难请问,世尊回答,演出弥陀愿海、第一希有难逢法宝《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

黄念祖:寿众无量 第十三卷

寿众无量 第十三卷黄念祖老居士【佛语阿难。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又有无数声闻之众。神智洞达。威力自在。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佛对阿难说:无量寿佛命有多久,没有方法能说,不可以称量,不可以计算,

《华严经疏》中的十种回向

在《华严经疏》这部书里,把回向分为十种。哪十种呢?一、自他回向把自己的功德、福报、智慧回向给他人,就是回自向他。我做的功德,回向给你;你做的功德,回向给第三者,这都是回自向他。回自向他可以利益、安稳自

《华严经》之出世

◎ 铂 净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龙树菩萨传》说龙树菩萨:独在静处水精房中,大龙菩萨见其如是,惜而憋之,即接之入海,于宫殿中开七宝藏,发七宝华函,以诸方等深奥经典无量妙法授之。龙树受读,九十日中,通解甚多

王骧陆: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抉隐

一、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

八十七岁还骑马打猎 乾隆的养生秘诀是什么?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当中,最为长寿的皇帝当数享年八十九岁的乾隆皇帝,在执政期间,乾隆曾将康乾盛世推向顶峰,创造了清史上的一段繁荣。经一些历史学者研究发现,乾隆的成功和长寿并非偶然,这来源于他独有的修身

观辉居士:第三卷 第七章 妙明真心 见性无还

楞严经白话解 第三卷 第七章 妙明真心 见性无还内容提要:所缘景物都有起本因,而见性没有本因。世间众生无始以来,误认见性是物,失掉本心,心逐境迁,为物所转。如果不为物转,心能转物,便同于如来原文阿难承

观辉居士:第三卷 第五章 见性不变 不生不灭

楞严经白话解 第三卷 第五章 见性不变 不生不灭卷第三第五章见性不变不生不灭内容提要:答波斯匿王:肉身无常,终要坏灭。见性不变,不生不灭。原文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

观辉居士:第三卷 第六章 众生颠倒 迷失本心

楞严经白话解 第三卷 第六章 众生颠倒 迷失本心第六章众生颠倒迷失本心内容提要:一切能缘所缘之法都是自心显现的。你的身心,也是妙明的圆通的真心中所现之物。自心包罗万象,修禅所见的山河、大地、虚空,无一

观辉居士:第三卷 第八章 能见所见 离是非相

楞严经白话解 第三卷 第八章 能见所见 离是非相内容提要:阿难说妙明的见性显现在我的眼前,这句话,还不明白见包括能见、所见,把眼前所见的物象误作能见的见性。世尊为破除阿难及会中未得无学的大众这种迷惑,

杨维中: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六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六《华严经》卷第三十九【题解】此卷包含第十「法云地」的全部内容以及相对独立于第十地而有概括全品之作用的「地影像分」、「地利益分」的内容。十六、「法云地」关于本部分的结构。世亲《十地经

杨维中: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三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三《华严经》卷第三十六【题解】此卷包含第四「焰慧地」及第五「难胜地」的全部内容。十、第四地:「焰慧地」关于第四地「焰慧地」的结构。据澄观《华严经疏》卷三十七的判释:「文亦三分:一、赞

杨维中: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二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二《华严经》卷第三十五【题解】此卷包含第二「离垢地」及第三「发光地」的全部内容。八、第二地:「离垢地」关于第二「离垢地」,澄观将其分为三部分:「初,赞请分。二、正说分。三、重颂分。第

杨维中: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五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五《华严经》卷第三十八【题解】此卷包含第八「不动地」及第九「善慧地」的全部内容。十四、第八地:「不动地」关于本部分的结构。据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一的判释,文分为三分:初,赞请。第二

杨维中: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四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四《华严经》卷第三十七【题解】此卷包含第六「现前地」及第七「远行地」的全部内容。十二、第六地:「现前地」关于第六「现前地」部分的结构。据澄观的判释:文有三分:初,赞请分。第二,正说亦

杨维中:论《华严经·十地品》的汉译及其佛学思想

论《华严经十地品》的汉译及其佛学思想编辑:杨维中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首先考释了《华严经十地品》的汉译及其在中土的传播情况,并指出在早期的十几种汉语译籍中,一般都是十住与十地交替或混合使用的,大

杨维中: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一

新译华严经十地品之一《华严经》卷第三十四 十地品之一【题解】此卷为八十卷《华严经?十地品》的第一卷,包含《十地品》的「序分」以及「正宗分」的开首「本分」、「请分」以及初地「欢喜地」的全部内容。依照世亲

华严经的十种佛是什么

第一正觉佛。成正觉的佛,在印度伽耶菩提树下降伏众魔,成了道业,朗然大悟,证得了无上的果位,这叫成等正觉的正觉佛。正觉佛就是‘菩提’,华言叫‘道’,菩提华言叫‘道’。在菩提树下,就是佛在这个树下成道了,

周叔迦:《华严经》之研究法

《华严经》之研究法周叔迦绪 说《华严经》或称为《杂华经》,乃法相宗六根本经之一。而贤首宗亦以为根本。西竺大本凡十万偈。东土有二译。晋译只三万六千偈,凡六十卷,有八会三十四品。唐译只四万五千偈,凡八十卷

吴言生:《华严经》与生活禅

拨尘见佛是本体论意义上对佛性的追寻,它决定了存在论意义上的生命体证--在世出世。华严圆融,消除了一切对立,打通了众生与佛陀、俗界与佛界的隧道,呈显出存在而超越的生命情调。《华严经》常以净莲不染形容澄明

吴言生:《华严经》、华严宗与禅宗思想(四)

禅宗的生佛圆融境华严宗的性起缘起、十玄无碍、六相圆融等理论,与生佛一如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谓无性。 卷52 按照这种理论,

吴言生:《华严经》、华严宗与禅宗思想(五)

禅宗的理事圆融境理事无碍是华严要旨。禅宗对理事关系的体证,深受《华严经》、华严宗的影响。华严四法界中的理事无碍法界,源于杜顺大师的理事无碍观。1.对理事无碍的体证杜顺设法界三观,分别为真空观、理事无碍

吴言生:《华严经》、华严宗与禅宗思想(三)

禅宗的时空圆融境《华严经》的禅悟特质是大乘空观、不二法门、离言绝相,在此基础上,华严宗建构起性起缘起、四法界、十玄无碍、六相圆融之说。大乘空观将事物看作没有自性的诸法,由于没有自性,故相即相入,性空缘

吴言生:《华严经》、华严宗与禅宗思想(二)

二、华严宗的禅悟思维以《华严经》为宗经,对《华严经》进行研究、持受、弘扬,中国佛学史上渐渐地形成了一个新的佛学宗派,这就是华严宗。华严宗在汲取《华严经》禅悟内涵的基础上,对圆融境界予以特别强调,并集中

吴言生:《华严经》、华严宗与禅宗思想(一)

在所有佛教经典中,《华严经》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唐实叉难陀译,大正藏第10册,本书所论主要依据此本。另有东晋佛驮跋陀罗译60卷本,大正藏第9册。 体系雄阔,义海赡博,气势恢弘

吴言生:《华严经》、华严宗与禅宗思想(六)

禅宗的事事圆融境事事圆融是华严的至境。禅宗受《华严经》、华严宗十玄无碍、六相圆融的影响,形成了事事圆融境。1.周遍含容观禅境克文《法界三观六颂》前二首分咏色空无碍、理事无碍观,上文已具引。对《法界观门

吴言生:《华严经》、华严宗与禅宗思想(七)

禅宗的现量直观境现量境是原真的、即时呈显的未经逻辑理性干预的境界,它不依文字,不著世间,不取诸法,不起分别,不染著世事,不分别境界,于诸法智,但应安住,不应称量 卷43 。形成文字者是比量,现量不可言

洪启嵩:白话华严经第三卷

卷第三: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三【白话】接着,更有欲界第一天四天王中东方的天王大众。如:持国天天王主乾闼婆王,证得了自在方便摄一切众生解脱门。这是能知晓佛陀的清净空性,帮助众生从正道中解脱的解脱法门。树光乾

洪启嵩:白话华严经第六卷

卷第六:《如来现相品》导读上品当中,述说诸菩萨、天神大众都已经集会来此,于是此品一开始,一切世间主、菩萨众就共同起念发问如来三十七道问题。如来显现了许多瑞相,以为说法之前的行仪法式,所以才称为如来现相

洪启嵩:白话华严经第一卷

卷第一:《世主妙严品》导读此品乃《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一品,篇幅长达五卷,宣讲此经的时、人、事、物、地等因缘条件,以及描述大会的代表与眷属来到时种种殊妙庄严的情形。此品大约分为五大段:一,始成正觉;二

洪启嵩:白话华严经第五卷

卷第五: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五【白话】接着,更有普贤菩萨摩诃萨,进人了不思议的解脱门方便海,也进入了如来的功德海。这些不可思议的解脱门方便海中,有解脱法门,是为庄严清净一切诸佛国土,并调伏众生,令他们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