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第三十四卷 中阿含经 - 乾隆大藏经
2025-07-27 11:59

第三十四卷 中阿含经

大品商人求财经第二十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乃往昔时,阎浮洲中诸商人等皆共集会在贾客堂,而作是念:我等宁可乘海装船,入大海中取财宝来,以供家用。复作是念:诸贤入海,不可豫知安隐、不安隐,我等宁可各各备办浮海之具,谓羖羊皮囊、大瓠、押筏。彼于后时各各备办浮海之具羖羊皮囊、大瓠、押筏,便入大海。彼在海中为摩竭鱼王破坏其船,彼商人等各各自乘浮海之具羖羊皮囊、大瓠、押筏,浮向诸方。

“尔时,海东大风卒起,吹诸商人至海西岸。彼中逢见诸女人辈,极妙端正,一切严具以饰其身。彼女见已,便作是语:善来!诸贤。快来!诸贤。此间极乐最妙好处,园观浴池、坐卧处所、林木蓊郁,多有钱财、金银、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砗磲、珊瑚、琥珀、玛瑙、玳瑁、赤石、琁珠,尽与诸贤。当与我等共相娱乐,莫令阎浮洲商人南行,乃至于梦。彼商人等皆与妇人共相娱乐。彼商人等因共妇人合会,生男或复生女。彼于后时,阎浮洲有一智慧商人独住静处,而作是念:以何等故,此妇人辈制于我等不令南行耶?我宁可伺共居妇人,知彼眠已,安徐而起,当窃南行。

“彼阎浮洲一智慧商人则于后,伺其居妇人,知彼眠已,安徐而起,即窃南行。彼阎浮洲一智慧商人既南行已,遥闻大音高声唤叫,众多人声啼哭懊恼,唤父呼母,呼唤妻子及诸爱念亲亲朋友:好阎浮洲安隐快乐,不复得见。彼商人闻已,极大恐怖,身毛皆竖:莫令人及非人触娆我者。于是,阎浮洲一智慧商人自制恐怖,复进南行。彼阎浮洲一智慧商人进行南已,忽见东边有大铁城,见已,遍观不见其门,乃至可容猫子出处。

“彼阎浮洲一智慧商人见铁城北有大丛树,即往至彼大丛树所,安徐缘上,上已,问彼大众人曰:诸贤,汝等何故啼哭懊恼、唤父呼母、呼唤妻子及诸爱念亲亲朋友:好阎浮洲安隐快乐,不复得见耶?时,大众人便答彼曰:贤者,我等是阎浮洲诸商人也,皆共集会在贾客堂,而作是念:“我等宁可乘海装船,入大海中取财宝,求以供家用。”贤者,我等复作是念:“诸贤,我等入海,不可豫知安隐不安隐,我等宁可各各备办浮海之具,谓羖羊皮囊、大瓠、押筏。”贤者,我于后时各各备办浮海之具,谓羖羊皮囊、大瓠、押筏,便入大海。贤者,我等在海中,为摩竭鱼王破坏其船。贤者,我等商人各各自乘浮海之具羖羊皮囊、大瓠、押筏,浮向诸方。尔时,海东大风卒起,吹我等商人至海西岸。彼中逢见诸女人辈,极妙端正,一切严具以饰其身。彼女见已,便作是语:“善来!诸贤。快来!诸贤。此间极乐最妙好处,园观浴池、坐卧处所、林木蓊郁,多有钱财、金银、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砗磲、珊瑚、琥珀、玛瑙、玳瑁、赤石、琁珠,尽与诸贤。当与我等共相娱乐,莫令阎浮洲商人南行,乃至于梦。”贤者,我等与彼妇人共相娱乐。我等因共妇人合会,生男或复生女。贤者,若彼妇人不闻阎浮洲余诸商人在于海中,为摩竭鱼王破坏船者,则与我等共相娱乐。贤者,若彼妇人闻阎浮洲有诸商人在于海中,为摩竭鱼王破坏船者,便食我等,极遭逼迫。若食人时,有余发毛及爪齿者,彼妇人等尽取食之。若食人时,有血滴地,彼妇人等便以手爪掘地深四寸,取而食之。贤者,当知我等阎浮洲商人本有五百人,于中已啖二百五十,余有二百五十今皆在此大铁城中。贤者,汝莫信彼妇人语,彼非真人,是罗刹鬼耳!

“于是,阎浮洲一智慧商人于大丛树安徐下已,复道而还彼妇人所本共居处,知彼妇人故眠未寤,即于其夜,彼阎浮洲一智慧商人速往至彼阎浮洲诸商人所,便作是语:汝等共来,当至静处。汝各独往,勿将儿去,当共在彼,密有所论。彼阎浮洲诸商人等共至静处,各自独去,不将儿息。

“于是,阎浮洲一智慧商人语曰:诸商人,我则独住于安静处,而作是念:“以何等故,此妇人辈制于我等不今南行耶?我宁可伺共居妇人,知彼眠已,安徐而起,当窃南行。”于是,我便伺共居妇人,知彼眠已,我安徐起,即窃南行。我南行已,遥闻大音高声唤叫,众多人声啼哭懊恼,唤父呼母,呼唤妻子及诸爱念亲亲朋友:“好阎浮洲安隐快乐,不复得见。”我闻是已,极大恐怖,身毛皆竖:“莫令人及非人触娆我者。”于是,我便自制恐怖,复进南行。进南行已,忽见东边有大铁城。见已,遍观不见其门,乃至可容猫子出处。我复见于大铁城北有大丛树,即往至彼大丛树所,安徐缘上。上已,问彼大众人曰:“诸贤,汝等何故啼哭懊恼、唤父呼母、呼唤妻子及诸爱念亲亲朋友:好阎浮洲安隐快乐,不复得见耶?”彼大众人而答我曰:“贤者,我等是阎浮洲诸商人,皆共集会在贾客堂,而作是念:我等宁可乘海装船,入大海中取财宝来以供家用。贤者,我等复作是念:诸贤,我等入海,不可豫知安隐不安隐,我等宁可各各备办浮海之具,谓羖羊皮囊、大瓠、押筏。贤者,我等后时各各备办浮海之具,谓羖羊皮囊、大瓠、押筏,便入大海。贤者,我等在海中,为摩竭鱼王破坏其船。贤者,我等商人各各自乘浮海之具羖羊皮囊、大瓠、押筏,浮向诸方。尔时,海东大风卒起,吹我等商人至海西岸。彼中逢见诸女人辈,极妙端正,一切严具以饰其身。彼女见已,便作是语:善来!诸贤。快来!诸贤。此间极乐最妙好处,园观浴池、坐卧处所、林木蓊郁,多有钱财、金银、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砗磲、珊瑚、琥珀、玛瑙、玳瑁、赤石、琁珠,尽与诸贤,当与我等共相娱乐,莫令阎浮洲商人南行,乃至于梦。贤者,我等与彼妇人共相娱乐,我等因共妇人合会,生男或复生女。贤者,若彼妇人不闻阎浮洲更有商人在于海中,为摩竭鱼王破坏船者,则与我等共相娱乐。贤者,若彼妇人闻阎浮洲更有商人在于海中,为摩竭鱼王破坏船者,便食我等,极遭逼迫。若食人时,有余发毛及爪齿者,彼妇人等尽取食之。若食人时,有血滴地,彼妇人等便以手爪掘地深四寸,取而食之。贤者,当知我等阎浮洲商人本有五百人,于中已啖二百五十,余有二百五十,今皆在此大铁城中。贤者,汝莫信彼妇人语,彼非真人,是罗刹鬼耳!”

“于是,阎浮洲诸商人问彼阎浮洲一智慧商人曰:贤者不问彼大众人:诸贤,颇有方便令我等及汝等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耶?阎浮洲一智慧商人答曰:诸贤,我时脱,不如是问也。于是,阎浮洲诸商人语曰:贤者,还去至本共居妇人处已,伺彼眠时,安徐而起,更窃南行。复往至彼大众人所问曰:诸贤,颇有方便令我等及汝等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耶?于是,阎浮洲一智慧商人为诸商人默然而受。

“是时,阎浮洲一智慧商人还至共居妇人处已,伺彼眠时,安徐而起,即窃南行。复往至彼大众人所,问曰:诸贤,颇有方便令我等及汝等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耶?彼大众人答曰:贤者,更无方便令我等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贤者,我作是念:“我等当共破掘此墙,还归本所。”适发心已,此墙转更倍高于常。贤者,是谓方便令我等不得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贤者,别有方便可令汝等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我等永无方便。诸贤,我等闻天于空中唱曰:“阎浮洲诸商人愚痴不定,亦不善解。所以者何?不能令十五日说从解脱时而南行。”彼有[馬 毛]马王,食自然粳米,安隐快乐,充满诸根,再三唱曰:“谁欲度彼岸?谁欲使我脱?谁欲使我将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耶?”汝等可共诣[馬 毛]马王而作是语:“我等欲得度至彼岸,愿脱我等,愿将我等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贤者,是谓方便令汝等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商人汝来,可往至彼[馬 毛]马王所,而作是语:“我等欲得度至彼岸,愿脱我等,愿将我等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

“于是,阎浮洲有一智慧商人语曰:诸商人,今时往诣[馬 毛]马王所,而作是语:“我等欲得度至彼岸,愿脱我等,愿将我等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诸商人随诸天意,诸商人若使十五日说从解脱时,[馬 毛]马王食自然粳米,安隐快乐,充满诸根,再三唱曰:“谁欲度彼岸?谁欲从我脱?谁欲使我将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耶?”我等尔时即往彼所,而作是语:“我等欲得度至彼岸,愿脱我等,愿将我等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

“于是,[馬 毛]马王后十五日说从解脱时,食自然粳米,安隐快乐,充满诸根,再三唱曰:谁欲得度彼岸?我当脱彼,我当将彼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时,阎浮洲诸商人闻已,即便往诣[馬 毛]马王所而作是语:我等欲得度至彼岸,愿脱我等,愿将我等从此安隐度至阎浮洲!时,[馬 毛]马王语曰:商人,彼妇人等必当抱儿共相将来而作是语:“诸贤,善来还此,此间极乐最妙好处,园观浴池、坐卧处所、林木蓊郁,多有钱财、金银、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砗磲、珊瑚、琥珀、玛瑙、玳瑁、赤石、琁珠,尽与诸贤,当与我等共相娱乐,设不用我者,当怜念儿子。”若彼商人而作是念“我有男女,我有极乐最妙好处,园观浴池、坐卧处所、林木蓊郁,我多有钱财、金银、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砗磲、珊瑚、琥珀、玛瑙、玳瑁、赤石、琁珠”者,彼虽骑我正当背中,彼必颠倒,落堕于水,便当为彼妇人所食,当遭逼迫。若食人时,有余发毛及爪齿者,彼妇人便当尽取食之。复次,若食人时,有血滴地,彼妇人等便以手爪掘地深四寸,取而食之。若彼商人不作是念“我有男女,我有极乐最妙好处,园观浴池、坐卧处所、林木蓊郁,我多有钱财、金银、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砗磲、珊瑚、琥珀、玛瑙、玳瑁、赤石、琁珠”者,彼虽持我身上一毛,彼必安隐度至阎浮洲。”

于是,世尊告诸比丘:“彼妇人等抱儿子来,而作是语:诸贤,善来还此,此间极乐最妙好处,园观浴池、坐卧处所、林木蓊郁,多有钱财、金银、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砗磲、珊瑚、琥珀、玛瑙、玳瑁、赤石、琁珠,尽与诸贤,当与我等共相娱乐。若彼商人而作是念我有男女,我有极乐最妙好处,园观浴池、坐卧处所、林木蓊郁,我多有钱财、金银、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砗磲、珊瑚、琥珀、玛瑙、玳瑁、赤石、琁珠者,彼虽得骑[馬 毛]马王脊正当背中,彼必颠倒,落堕于水,便当为彼妇人所食,当遭逼迫。若食人时,有余发毛及爪齿者,彼妇人等尽取食之。复次,食彼人时,有血滴地,彼妇人等便以手爪掘地深四寸,取而食之。若彼商人不作是念我有男女,我有极乐最妙好处,园观浴池、坐卧处所、林木蓊郁,我多有钱财、金银、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砗磲、珊瑚、琥珀、玛瑙、玳瑁、赤石、琁珠者,彼虽持[馬 毛]马王一毛者,彼必安隐度至阎浮洲。

“诸比丘,我说此喻,欲令知义,此说是义。我法善说,发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筏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人;如是我法善说,发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筏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人。若有比丘作如是念眼是我,我有眼;耳、鼻、舌、身、意是我,我有意者,彼比丘必被害,犹如商人为罗刹所食。

“我法善说,发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筏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人;如是我法善说,发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筏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人。若有比丘作如是念眼非是我,我无有眼;耳、鼻、舌、身、意非是我,我无有意者,彼比丘得安隐去,犹如商人乘[馬 毛]马王安隐得度。

“我法善说,发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筏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人;如是我法善说,发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筏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人。若有比丘作如是念色是我,我有色;声、香、味、触、法是我,我有法者,彼比丘必被害,犹如商人为罗刹所食。

“我法善说,发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筏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人;如是我法善说,发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筏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人。若有比丘作如是念色非是我,我无有色;声、香、味、触、法非是我,我无有法者,彼比丘得安隐去,犹如商人乘[馬 毛]马王安隐得度。

“我法善说,发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筏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人;如是我法善说,发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筏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人。若有比丘作如是念色阴是我,我有色阴;觉、想、行、识阴是我,我有识阴者,彼比丘必被害,犹如商人为罗刹所食。

“我法善说,发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筏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人;如是我法善说,发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筏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人。若有比丘作如是念色阴非是我,我无有色阴;觉、想、行、识阴非是我,我无有识阴者,彼比丘得安隐去,犹如商人乘[馬 毛]马王安隐得度。

“我法善说,发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筏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人;如是我法善说,发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筏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人。若有比丘作如是念地是我,我有地;水、火、风、空、识是我,我有识者,彼比丘必被害,犹如商人为罗刹所食。

“我法善说,发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筏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人;如是我法善说,发露极广,善护无有空缺,如桥筏浮具,遍满流布,乃至天人。若有比丘作如是念地非是我,我无有地;水、火、风、空、识非是我,我无有识者,彼比丘得安隐去,犹如商人乘[馬 毛]马王安隐得度。”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若有不信于,佛说正法律,

彼人必被害,如为罗刹食。

若人有信于,佛说正法律,

彼得安隐度,如乘[馬 毛]马王。”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品世间经第二十一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来自觉世间,亦为他说,如来知世间。如来自觉世间集,亦为他说,如来断世间集。如来自觉世间灭,亦为他说,如来世间灭作证。如来自觉世间道迹,亦为他说,如来修世间道迹。若有一切尽普正,有彼一切如来知见觉得。所以者何?如来从昔夜觉无上正尽之觉,至于今日夜,于无余涅槃界,当取灭讫。于其中间,若如来口有所言说,有所应对者,彼一切是真谛,不虚不离于如,亦非颠倒,真谛审实。若说师子者,当知说如来。所以者何?如来在众有所讲说,谓师子吼,一切世间,天及魔、梵、沙门、梵志,从人至天,如来是梵有,如来至冷有,无烦亦无热,真谛不虚有。”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知一切世间,出一切世间,

说一切世间,一切世如真。

彼最上尊雄,能解一切缚,

得尽一切业,生死悉解脱。

是天亦是人,若有归命佛,

稽首礼如来,甚深极大海。

知已亦修敬,诸天香音神,

彼亦稽首礼,谓随于死者。

稽首礼智士,归命人之上,

无忧离尘安,无碍诸解脱。

是故当乐禅,住远离极定,

当自作灯明,无我必失时,

失时有忧戚,谓堕地狱中。”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品福经第二十二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莫畏于福,爱乐意所念。所以者何?福者是说乐,畏于福,不爱乐意所念。所以者何?非福者,是说苦。何以故?我忆往昔长夜作福,长夜受报,爱乐意所念。我往昔时七年行慈,七反成败,不来此世。世败坏时,生晃昱天;世成立时,来下生空梵宫殿中。于彼梵中,作大梵天。余处千返作自在天王,三十六返作天帝释,复无量返作刹利顶生王。

“比丘,我作刹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大象,被好乘具,众宝校饰,白珠珞覆,于娑贺象王为首。比丘,我作刹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马,被好乘具,众宝严饰,金银交络,[馬 毛]马王为首。比丘,我作刹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车,四种校饰,庄以众好,师子、虎豹斑文之皮织成杂色,种种校饰,极利疾,名乐声车为首。比丘,我作刹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大城,极大富乐,多有人民,拘舍惒提王城为首。比丘,我作刹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楼,四种宝楼金、银、琉璃及水精,正法殿为首。

“比丘,我作刹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御座,四种宝座金、银、琉璃及水精,敷以氍氀、毾[毯-炎 登],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罗波遮悉哆罗那。比丘,我作刹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双衣,有初摩衣,有锦缯衣,有劫贝衣,有加陵伽波惒罗衣。比丘,我作刹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女,身体光泽,皦洁明净,美色过人,小不及天,恣容端正,睹者欢悦,众宝璎珞严饰具足,尽刹利种女,余族无量。

“比丘,我作刹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种食,昼夜常供,为我故设,欲令我食。比丘,彼八万四千种食中,有一种食,极美净洁,无量种味,是我常所食。比丘,彼八万四千女中,有一刹利女,最端正姝妙,常奉侍我。比丘,彼八万四千双衣中,有一双衣,或初摩衣,或锦缯衣,或劫贝衣,或加陵伽波惒罗衣,是我常所著。比丘,彼八万四千御座中,有一御座,或金或银,或琉璃,或水精,敷以氍氀、毾[毯-炎 登],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罗波遮悉哆逻那,是我常所卧。

“比丘,彼八万四千楼观中,有一楼观,或金或银,或琉璃,或水精,名正法殿,是我常所住。比丘,彼八万四千大城中,有一城极大富乐,多有人民,名拘舍惒提,是我常所居。比丘,彼八万四千车中而有一车,庄以众好,师子、虎豹斑文之皮织成杂色,种种庄饰,极利疾,名乐声车,是我常所载,至观望园观。比丘,彼八万四千马中而有一马,体绀青色,头像如乌,名[馬 毛]马王,是我常所骑,至观望园观。比丘,彼八万四千大象中而有一象,举体极白,七支尽正,名于娑贺象王,是我常所乘,至观望园观。

“比丘,我作此念:是何业果?为何业报?令我今日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比丘,我复作此念:是三业果,为三业报,令我今日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佑,有大威神:一者、布施,二者、调御,三者、守护。”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观此福之报,妙善多饶益。

比丘我在昔,七年修慈心,

七反成败劫,不来还此世。

世间败坏时,生于晃昱天,

世间转成时,生于梵天中。

在梵为大梵,千生自在天,

三十六为释,无量百顶王。

刹利顶生王,为人之最尊,

如法非刀杖,政御于天下。

如法不加枉,正安乐教授,

如法转相传,遍一切大地。

大富多钱财,生于如是族,

财谷具足满,成就七宝珍。

因此大福佑,所生得自在,

诸佛御于世,彼佛之所说。

知此甚奇特,见神通不少,

谁知而不信,如是生于冥。

是故当自为,欲求大福佑,

当恭敬于法,常念佛法律。”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品息止道经第二十三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年少比丘始成就戒,当以数数诣息止道观相:骨相、青相、腐相、食相、骨锁相。彼善受善持此相已,还至住处,澡洗手足,敷尼师檀,在于床上结跏趺坐,即念此相:骨相、青相、腐相、食相、骨锁相。所以者何?若彼比丘修习此相,速除心中欲恚之病。”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若年少比丘,学未得止意,

当诣息止道,欲除其淫欲。

心中无恚诤,慈愍于众生,

遍满一切方,往至观诸身。

当观于青相,及以烂腐坏,

观鸟虫所食,骨骨节相连。

修习如是相,还归至本处,

澡洗于手足,敷床正基坐。

当以观真实,内身及外身,

盛满大小便,心肾肝肺等。

若欲分卫食,到人村邑间,

如将铠缠络,常正念在前。

若见色可爱,清净欲相应,

见已观如真,正念佛法律。

此中无骨筋,无肉亦无血,

无肾心肝肺,无有涕唾脑。

一切地皆空,水种亦复然,

空一切火种,风种亦复空。

若所有诸觉,清净欲相应,

彼一切息止,如慧之所观。

如是行精勤,常念不净想,

永断淫怒痴,除一切无明,

兴起清净明,比丘得苦边。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品至边经第二十四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含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生活中下极至边,谓行乞食。世间大讳,谓为秃头手擎钵行,彼族姓子为义故受。所以者何?以厌患生老病死、愁戚啼哭、忧苦懊恼,或得此淳具足大苦阴边。汝等非如是心出家学道耶?”

时,诸比丘白曰:“如是。”

世尊复告诸比丘曰:“彼愚痴人以如是心出家学道,而行伺欲染著至重,浊缠心中,憎嫉无信,懈怠失正念,无正定,恶慧心狂,掉乱诸根,持戒极宽,不修沙门,不增广行。犹人以墨浣墨所污,以血除血,以垢除垢,以浊除浊,以厕除厕,但增其秽,从冥入冥,从暗入暗;我说彼愚痴人持沙门戒亦复如是,谓彼人行伺欲染著至重,浊缠心中,憎嫉无信,懈怠失正念,无正定,恶慧心狂,掉乱诸根,持戒极宽,不修沙门,不增广行。犹无事处烧人残木,彼火烬者,非无事所用,亦非村邑所用;我说彼愚痴人持沙门戒亦复如是,谓彼人行伺欲染著至重,浊缠心中,憎嫉无信,懈怠失正念,无正定,恶慧心狂,掉乱诸根,持戒极宽,不修沙门,不增广行。”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愚痴失欲乐,复失沙门义,

俱忘失二边,犹烧残火烬。

犹如无事处,烧人残火烬,

无事村不用,人著欲亦然,

犹烧残火烬,俱忘失二边。”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品喻经第二十五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无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为习,因不放逸生,不放逸为首。不放逸者,于诸善法为最第一。犹作田业,彼一切因地、依地、立地,得作田业。如是,若有无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为习,因不放逸生,不放逸为首。不放逸者,于诸善法为最第一。犹种子,村及与鬼村,百谷药木得生长养,彼一切因地、依地、立地,得生长养。

“如是,若有无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为习,因不放逸生,不放逸为首。不放逸者,于诸善法为最第一。犹诸根香,沉香为第一;犹诸树香,赤栴檀为第一;犹诸水华,青莲华为第一;犹诸陆华,须摩那华为第一;犹诸兽迹,彼一切悉入象迹中,象迹尽摄,彼象迹者为最第一,谓广大故。如是,若有无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为习,因不放逸生,不放逸为首。不放逸者,于诸善法为最第一。犹诸兽中,彼师子王为最第一;犹如列阵共斗战时,唯要誓为第一;犹楼观椽,彼一切皆依承椽梁立,承椽梁、承椽梁皆摄持之,承椽梁者为最第一,谓尽摄故。

“如是,若有无量善法可得,彼一切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为习,因不放逸生,不放逸为首。不放逸者,于诸善法为最第一。犹如诸山,须弥山王为第一;犹如诸泉,大海摄水,大海为第一;犹诸大身,阿须罗王为第一;犹诸瞻侍,魔王为第一;犹诸行欲,顶生王为第一;犹如诸小王,转轮王为第一;犹如虚空诸星,宿月殿为第一;犹诸彩衣,白练为第一;犹诸光明,慧光明为第一;犹如诸众,如来弟子众为第一;犹如诸法,有为及无为,爱尽、无欲、灭尽、涅槃为第一;犹诸众生,无足、二足、四足、多足,色、无色、有想、无想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如来于彼为极第一,为大为上,为最为胜,为尊为妙;犹如因牛有乳,因乳有酪,因酪有生酥,因生酥有熟酥,因熟酥有酥精,酥精为第一,为大为上,为最为胜,为尊为妙。如是若有诸众生,无足、二足、四足、多足,色、无色、有想、无想,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如来于彼为极第一,为大为上,为最为胜,为尊为妙。”

于是,世尊说此颂曰:

“若有求财物,极好转增多,

称誉不放逸,事无事慧说。

有不放逸者,必取二俱义,

即此世能获,后世亦复得。

雄猛观诸义,慧者必解脱。”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品第十一竟。

End

黄念祖:三辈往生 第二十四卷

三辈往生 第二十四卷黄念祖老居士【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前一品是第十七诸佛称叹大愿的成就,本品是大愿核心第十八十念必生大愿的成就。此愿是从真实之际、真实之慧所生的真

黄念祖:法藏因地 第四卷

法藏因地 第四卷黄念祖老居士以下是正宗分。正宗分如身体,心脏――血液系统、肺――呼吸系统、胃肠――消化系统,都在这里,所以很重要。【佛告阿难。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世间自在王如来。应

黄念祖:宝树遍国 第十四卷

宝树遍国 第十四卷黄念祖老居士【彼如来国。多诸宝树。或纯金树。纯白银树。琉璃树。水晶树。琥珀树。美玉树。玛瑙树。唯一宝成。不杂余宝。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根茎枝干。此宝所成。华叶果实。他宝

八十七岁还骑马打猎 乾隆的养生秘诀是什么?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当中,最为长寿的皇帝当数享年八十九岁的乾隆皇帝,在执政期间,乾隆曾将康乾盛世推向顶峰,创造了清史上的一段繁荣。经一些历史学者研究发现,乾隆的成功和长寿并非偶然,这来源于他独有的修身

观辉居士:第四卷 第九章 见性非因缘生非自然有

楞严经白话解 第四卷 第九章 见性非因缘生非自然有内容提要:举明暗通塞为例破见性自然有及因缘生之说。最后指出精微的妙明觉性,非因非缘,非自然,非不自然。不要在是不是、非不非上执着二边见。离一切相,即得

观辉居士:第四卷 第十章 别业妄见 同分妄见

楞严经白话解 第四卷 第十章 别业妄见 同分妄见内容提要:别业妄见是各别人所见的妄见,同分妄见是众多人所见的相同的妄见,两种妄见都是因眚翳而生。离了有眚的妄缘,便是妙明正见。见性没有眚翳,有眚翳不叫见

观辉居士:第四卷 第十一章 觉性非和合非不和合

楞严经白话解 第四卷 第十一章 觉性非和合非不和合内容提要:世尊举见性与明、暗、通、塞四相为例,阐述见性与所见物像非和合非不和合。原文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

洪启嵩:白话华严经第四卷

卷第四:世主妙严品第一之四【白话】接着,更有主火神大众。如:普光焰藏主火神,证得了悉除一切世间阴暗的解脱门。这是能以如来的精进大威力,来灭除一切众生之障痴的解脱法门。普集光幢主火神,证得了能息一切众生

洪启嵩:白话华严经第十四卷

卷第十四:《净行品》导读此品由智首菩萨启问,文殊师利以偈颂来回答法义。前品已解释所疑所困,所谓解行并重,因此在这一品就以清净妙行为要旨,以使依理而入,随事而行,以达理事圆融,才不会虚费多闻而无益。既说

洪启嵩:白话华严经第二十四卷

卷第二十四: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二【白话】佛子啊!什么是菩萨摩诃萨的不坏回向呢?佛子啊!菩萨摩诃萨对于三世诸佛如来的信心不坏,因为他已经能够完全承事一切佛陀。对于诸菩萨众,乃至于刚刚发起一念菩提心想求得

洪启嵩:白话华严经第三十四卷

卷第三十四:《十地品》导读本品是第六会他化自在天会唯一的一品,《六十华严》中自《十地品》到《宝王如来性起品》皆作他化自在天会,《八十华严》于《十地品》后多了《十定品》,所以《十定品》以下作第七会重普光

洪启嵩:白话华严经第四十四卷

卷第四十四:《十通品》导读本品是第七会的第二品,此品亦由普贤菩萨来演说十通之法。本品在《六十华严》作十明品,慈恩寺梵本及西藏本皆作神通品。智慧明照故名明,智慧通达自在无碍故名通,通即是神通之意。本品宣

禅宗典藏:古尊宿语录 第四卷

古尊宿语录 第四卷○镇州临济(义玄)慧照禅师语录 (住三圣嗣法小师惠然集)府主王常侍。与诸官请师升座。师上堂云:山僧今日事不获已。曲顺人情方登此座。若约祖宗门下。称扬大事。直是开口不得。无你措足处。山

禅宗典藏:景德传灯录 第四卷

景德传灯录 第四卷第三十一祖道信大师法嗣共一百八十三人。内七十六人旁出。斋金陵牛头山六世祖宗见录。第一世法融禅师。第二世智岩禅师。第三世慧方禅师。第四世法持禅师。第五世智威禅师。第六世慧忠禅师。前六世

禅宗典藏:景德传灯录 第十四卷

景德传灯录 第十四卷吉州清原山行思禅师法嗣第一世一人见录。南岳石头希迁大师。第二世二十一人。南岳石头希迁大师法嗣二十一人。一十三人见录。荆州天皇寺道悟禅师。京兆尸利禅师。邓州丹霞山天然禅师。潭州招提寺

禅宗典藏:景德传灯录 第二十四卷

景德传灯录 第二十四卷吉州清原山行思禅师第八世七十四人。漳州罗汉院桂琛禅师法嗣七人见录。金陵清凉文益禅师。襄州清溪洪进禅师。金陵清凉休复禅师。抚州龙济绍修禅师。杭州天龙寺秀禅师。潞州延庆传殷禅师。衡岳

禅宗典藏:五灯会元 第四卷

五灯会元 第四卷◎南岳下三世○百丈海禅师法嗣△沩山灵祐禅师(语具别卷)△黄檗希运禅师洪州黄檗希运禅师,闽人也。幼于本州黄檗山出家。额间隆起如珠,音辞朗润,志意冲澹。后游天台逢一僧,与之言笑,如旧相识,

禅宗典藏:五灯会元 第十四卷

五灯会元 第十四卷◎曹洞宗青原下七世○洞山延禅师法嗣△上蓝庆禅师瑞州上蓝院庆禅师,初游方,问雪峰:如何是雪峰的的意?峰以杖子敲师头,师应诺。峰大笑。师后承洞山印解,开法上蓝。僧问:如何是上蓝无刃剑?师

禅宗典藏:古尊宿语录 第二十四卷

古尊宿语录 第二十四卷○潭州神鼎山第一代(洪)諲禅师语录神鼎禅师。名洪徕。襄水扈氏子。自游方一衲以度寒暑。尝与数耆宿至襄沔间。一僧举论宗乘颇敏捷。会野饭山店中供办。而僧论说不已。师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禅宗典藏:古尊宿语录 第十四卷

古尊宿语录 第十四卷○赵州(従谂)真际禅师语录之余师上堂,示众云: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尽是贴体衣服,亦名烦恼。不问即无烦恼。实际理地什么处着。一心不生,

禅宗典藏:古尊宿语录 第三十四卷

古尊宿语录 第三十四卷○舒州龙门(清远)佛眼和尚语录 (住南康云居嗣法善悟编)△颂古外道问佛杲日连天照有无。孰云善逝坐跏趺。如今要见当年事。邪正犹来在半途。世尊升座文殊白槌法王法令若为酬。潦倒文殊强出

禅宗典藏:古尊宿语录 第四十四卷

古尊宿语录 第四十四卷○宝峰云庵真净禅师住金陵报宁语录上堂:今朝欲入室。侍者报言参。锺并击鼓。分明为指南。非但锺鸣鼓响。飞禽走兽草木丛林森罗万象。昨日仁上人设斋。一一为诸人彻困。还有知恩报恩者么?老僧

禅宗典藏:碧岩录 第四卷

碧岩录 第四卷⊙碧岩录第三十一则垂示云:动则影现,觉则冰生。其或不动不觉,不免入野狐窟里。透得彻信得及,无丝毫障翳,如龙得水,似虎靠山,放行也瓦砾生光,把定也真金失色。古人公案,未免周遮。且道评论什么

禅宗典藏:圆悟佛果禅师语录第四卷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四宋平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上堂四住建康府蒋山。师在潭州道林受请。拈敕黄示众云。龙蟠凤翥铁画银钩。出自九重从天降下。大众瞻仰请为敷宣。拈香祝圣云。大众见么。祖佛同根本。人天共赞扬。

禅宗典藏:大慧普觉禅师住径山能仁禅院语录 第四卷

大慧普觉禅师住径山能仁禅院语录 第四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上进上堂。僧问。壁立万仞还许商量也无。师云。壁立万仞不许商量。进云。也知和尚赤心片片。师云。既知更问个甚么。进云。恁么则真个壁立

禅宗典藏:圆悟佛果禅师语录第十四卷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四宋平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法语上示张持满朝奉克勤自出峡止讷堂。唯念兹在兹。相从者多不告倦。所谓利他乃自利也。要须根本明彻理地精至纯一无杂。才有是非。纷然失心。若踏王脉。诸天捧华

禅宗典藏: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四卷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四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上进黄德用请普说。师云。邵武高士黄端夫。信向佛乘知有此事。捐家财起庵一所。以圜悟揭名。屡有书来乞。分杨岐一枝佛法去。彼为众生作大利益。云门不

禅宗典藏:大慧普觉禅师法语 第二十四卷

大慧普觉禅师法语 第二十四卷宋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上进示成机宜(季恭)佛言。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决有此志学无上菩提。常令方寸虚豁豁地。不着言说

禅宗典藏:祖堂集 第十四卷

祖堂集 第十四卷祖堂卷十四马祖江西马祖嗣让禅师,在江西。师讳道一,汉州十方县人也。姓马,于罗汉寺出家。自让开心眼,来化南昌。每谓众曰:汝今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是故达摩大师从南天竺国来,传上乘一

禅宗典藏:祖堂集 第四卷

祖堂集 第四卷祖堂卷四石头石头和尚嗣吉州思和尚,在南岳。师讳希迁,姓陈,端州高要人也。在孕之时,母绝膻秽。及诞之夕,满室光明。父母怪异,询乎巫祝。巫祝曰:斯吉祥之徵也。风骨端秀,方颐大耳,专静不杂,异

禅宗典藏:禅林僧宝传 第四卷

禅林僧宝传 第四卷福州玄沙备禅师禅师名师备。福州闽县谢氏子。少渔於南台江上。及壮忽弃舟。从芙蓉山灵训禅师断发。诣南昌开元道玄律师所、受具足戒。芒鞋布衲、食才接气。宴坐终日、众异之。兄视雪峰、而师承之。

禅宗典藏:禅林僧宝传 第十四卷

禅林僧宝传 第十四卷神鼎諲禅师禅师洪諲者、襄水人也。传失其氏、[或云生於扈氏。]隐于衡岳之三生藏。有湘阴男子、邦称右族。来游福严、即諲室。见諲气貌闲靖、一钵挂壁。莫能亲疏之、倾爱之忘去。谓曰、师宁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