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多心经
2024-10-03 07:34

吴承恩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座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摘自《西游记乌巢禅师偈子》

End

多心经

吴承恩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摘自《西游记乌巢禅师偈子》

李炳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壹、讲前小言┌东晋道安法师制,与西土暗合。┌通┤文分三科┤└首序分,次正宗分,终流通分。│ ┌此经传世者七种,今现者不计,四译同上例。└别┼今采者为玄奘法师译,最流通。└奘师译本,简择精要,略去序与流

李炳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中)

┌诸法无性,缘生有相┐┌万法真如┼真如有不变性├无性真空,缘生幻色││└故万法即真如色即是空 ├体相不离,空色不二│ │空即是色┤├─中道一义,照了分别├幻外无真,故曰真空│ │├真外无幻,故曰幻色│

李炳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下)

纲丙无证果相┌智慧本具非可增节一 自性涅槃┤└非从外来何云得无智亦无得。(表解)┌成所作智┐┌一切智├妙观察智│┌智┼道种智┌┼平等性智├繁至七十余名智得┤└一切种智┘└大圆镜智┘└得于一切法造作成就

南怀瑾:南怀瑾解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南怀瑾老师解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译文、解读的珍藏版)【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心经何故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等六种成就,以证明是佛说呢?唐太宗时,有一位国师名玄奘

李炳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壹、讲前小言┌东晋道安法师制,与西土暗合。┌通┤文分三科┤└首序分,次正宗分,终流通分。│ ┌此经传世者七种,今现者不计,四译同上例。└别┼今采者为玄奘法师译,最流通。└奘师译本,简择精要,略去序与流

任杰:心经略释_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释-任杰

心经略释[迦湿弥罗]姿纳弥扎论师释任杰由藏译汉顶礼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母于此薄伽梵(世尊)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以经的性相所诠,故名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若唯最初不假设名言,就不能确定是何经,故说

任杰: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广释-任杰

心经 广释〔古印度〕扎夏萨生论师释任杰由藏译汉顶礼妙吉祥童子及圣观自在菩萨此经当以十义显明释:(一)般若之名(二)因缘(三)入定(四)论议(五)趣入般若(六)般若之相(七)般若之所行境(八)般若之功德

任杰: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迦湿弥罗]姿纳弥扎论师释 任杰由藏译汉顶礼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母于此薄伽梵(世尊)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以经的性相所诠,故名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若唯最初不假设名言,就不能确

王骧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总持分第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

王骧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分段贯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分段贯释总持分第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此四句为全经总持,首一句又为四句之总持,言修行成佛,须至大自在为止。自己自在,更度他人至自在者为菩萨,而其妙

梁乃崇:心经要义_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义(梁乃崇)

良智上师(梁乃崇教授)讲述【《圆觉之友》编者的话】《心经》是佛经中最重要的经典,一般佛子虽会背诵,但皆感义理深奥,难以了解。故编者特选良智上师(梁乃崇教授)去年赴马来西亚弘法的讲经开示心经要义作为本期

太虚大师: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述记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述记──九年十月在汉口黄州会馆讲──经者,本万古不磨之真理,发为永久不易之定论也。经是通名,般若波罗密多心是别名。般若、梵音,译曰智慧。但世智世慧,恒为不正的、虚妄的、染污的,而即心自

太虚大师: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录

──十年冬在杭州省教育会讲──今说此经,先说经题,次说经文。经题即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八字,先分说,次贯通说。分为四:一、般若,二、波罗密多,三、心,四、经。一、般若:梵音,译曰智慧。今仍用般若者,古人翻

太虚大师: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释义

【悬论】一提教纲甲不判时教关于提教纲,古来各宗祖师有种种说法,如天台五重玄义,贤首十门玄谈,以及其余的各家,大概是将释迦如来一代所说的教法,分为几个时期,几种教法,名为一代时教。天台五时者:第一、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