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二障:怎么能破除“所知障”
2025-03-14 06:36

「所知障」是被自己原来的知识学问蒙蔽,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然后,以这个观念的框架来批评、否定宗教,妨碍了宗教信仰的道德实践和内心的体验。他们自认为是站在纯客观立场,其实,局内人可能不客观,而局外人不明就里的评论,也未必就能客观。怕就怕所知不多而自以为无所不知。不但对他自己形成了障碍,也可能误导他人而成为信仰宗教的障碍。

所知障重的人,总是用自己在环境中熏染成的习气去衡量别人。打个比喻,同一件事情,学中文的,就会不由自主地用中文知识来解释、理解、分析;学物理的,就会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理解、分析和思维;河北人就会用河北人的习气去理解思维;江苏人就会用江苏人的习气去理解一些东西。这也是所知障的一种。

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都在这样,只是没有机会反思罢了。但在见地清净的行者中,“所知”不一定是“障碍”。关键是需要把知道的用行为去实践或者实证他,而不是当成口头的文章,只空谈不落实,这才是最大的障碍。《楞严经》里面有一段阿难尊者的自述之词:“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阿难是众多弟子当中学问最好的一位,但是他发觉自己对佛法只停留在“了解”的层面,还不能从实际的生活中,真正体验到佛法的妙用。佛陀时常赞美阿难是多闻第一,所以,多闻也是值得嘉奖的。

但是,多闻还要实践,要检验所知的内容,可是一般的人只停留在“知”与“解”的层次,就像考古学者考察古代文物,但不会成为古人。所以,要享受佛法的好处,还是要确确实实照着佛的遗教,去做实修实证的功夫。做一分,就有一分体验;做一分,障碍就会减少一分。说这么多,破除“所知障的办法,”就要看我们有没有真正的去踏实的实践佛陀的教法和法门的教理。

End

所知障是什么意思

所知障梵语jn~eya^varan!a。指执着于所证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所知障又称无明惑、无始无明、智障等。为二种无明之一(一念无明和无始无明)或三障之一。三障是烦恼障、所知障、业障。烦恼障又称为

所知障简介

世人由于不知法空,而执著诸法,产生种种错误的知识,障碍菩提的生起,故称为障。经云:“法执不除,生所知障,障碍菩提。”所知障指执着于所证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所知障又称无明惑、无始无明、智障等。为二种

所知障是不是种子

所知障乃是一种状态,就像屋子里有十盏灯,若未开灯,则屋子里是暗的,这个暗是一种状态;假如开了一盏灯,那个暗就会因为那一盏灯的明而消失一部分,那个消失一部分暗有一部分明也是一种状态,所知障即是类似此种状

所知障的解释

二障之一。世人由于不知法空,而执著诸法,产生种种错误的知识,障碍菩提的生起,故称为障。经云:“法执不除,生所知障,障碍菩提。”所知障指执着于所证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所知障又称无明惑、无始无明、智障

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区别

1:二障之“因”:佛于《楞伽经》中说,以我执产生的执著为烦恼障,以三轮法执产生的分别心及习气为所知障。2:二障之“本体”:弥勒菩萨于《宝性论》中云:“三轮执著心,许为所知障;吝等恶分别,许为烦恼障。”

对于所知障的误解

不少人,甚至有些佛学大师都认为所知障就是:“学人就是因为所知太多而障碍修道。”,典型的依文解义了。把烦恼障断尽就可以成阿罗汉,把所知障断尽就成佛了。菩萨明心开悟,初破无始无明。那么依此逻辑,就有以下一

如何破除所知障

成唯识论九卷四页云: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此所知障,决定不与异熟识俱。彼微劣故。不与无明慧相应故。法空智品,与俱起故。七转

什么是所知障和烦恼障

烦恼障和所知障是三障的其中二障。"所知障"和"烦恼障",是我们常说的"愿消二障诸烦恼",就是我们常说的两种烦恼。粗略的讲,"烦恼障"就是我们的贪、嗔、痴等自我的、本能的欲望一样的烦恼,束缚着我们在生死

多闻与所知障

凡人多半眼高手低,能说不能做。聪明人和知识分子尤其是这样。这些人读书读得多,有机会认识很多人的思想见解,加上天生聪明,能举一反三,可以说得比别人更好。但是,检查他们的行为,往往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

何谓所知障

所知障:于诸法实相懵无所知,不晓一切法界之实相,障碍一切种智之成就,人不得成佛,故名为障。谓如有一,心怀变悔;依因净戒,不生欢喜。不欢喜故;不生适悦。如是乃至心不得定。心不定故;无如实知,无如实观。由

冯培德:我所知道的佛教

我曾经是一个研究比较宗教学的人,毫无成见。在我看来,各种宗教乃发展于不同文化历史背景,各有其道理及优点。信仰通常是由理性情感或传统选择的,我本人选择佛教是由于纯粹理性,并非由于情感或迷信。我研究比较宗

冯培德:我所知道的慈济

初次与慈济结缘,是七八年前,好像是在一九八三年吧!谢冰莹教授从三藩市写信给我,叫我为慈济基金会写一篇英文文章,介绍慈济及帮助慈济在美国注册成立美国分会。这是我接触慈济的开始。名作家谢冰莹女士的名著女兵

二障:怎么能破除“所知障”

「所知障」是被自己原来的知识学问蒙蔽,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然后,以这个观念的框架来批评、否定宗教,妨碍了宗教信仰的道德实践和内心的体验。他们自认为是站在纯客观立场,其实,局内人可能不客观,而局外人不明

修行之中的“二障”是什么

学佛的人都知道,学佛重在修行,但有些人无论如何修,都没有任何成就,这个原因是因为“无明”。如果用佛教的话说,就是因为“无明”所障,进一步的说,就是由“无明”所产生的“二障”,让修行之人难以觉悟。那么,

二障中的所知障

二障是烦恼障、所知障、业障。烦恼障又称为见思惑(一念无明),所知障又称为无明惑。分述如下:烦恼障就是障碍学人出离分段生死的烦恼,也就是见惑与思惑;由于这二种惑不能断尽,就由这二惑的障碍,使得学人无法出

成佛有哪二障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障而现深浅。】译文:现在讲到学佛的基本,为什么一般人学佛得不到清净呢?因为都在贪欲中,连学佛的动机也是贪欲,想成佛是不是贪?这个贪可贪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