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方立天:弘扬当代高僧圆瑛法师的爱国爱教精神
2025-04-07 10:29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佛教兴衰,教徒有责

弘扬当代高僧圆瑛法师的爱国爱教精神

方立天

圆瑛法师(18781953)在1942年给北平佛教学院师生赠言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佛教兴衰,教徒有责。又在抗日战争时期赋诗云:出世犹垂忧国泪,居山恒作感时诗。爱国爱教的激情溢于言表。圆瑛法师是中国当代的高僧,是中国佛教界爱国爱教的楷模。在当前弘扬圆瑛法师的爱国爱教精神,对推动佛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爱国爱教不是抽象的空洞口号,而是有着具体的、丰富的内涵。爱国就是要热爱国人、热爱国土、热爱国语、热爱国学(其中的优秀文化),以及维护国家主权等等。爱教就是热爱佛、热爱法、热爱僧。爱国与爱教是统一的,对中国佛教徒来说,往往是为了自觉觉他而信教、爱教,爱教也因利他而富有爱国内容。圆瑛法师是善于把爱国与爱教、护国与护教、利国与利教结合起来的典范,值得后继者学习。

爱国是圆瑛法师毕生坚持的崇高原则,他把爱国视为佛教徒的神圣职责。法师的爱国情怀在历史的严峻时刻和转折关头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如1931年

九一八事变时,圆瑛法师以中国佛教界领袖的身份,曾致书日本佛教界人士,严厉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1937年7月7日,爆发了芦沟桥事变,在此国难当头之际,法师立即组织中国佛教会灾区救护团和上海僧侣救护队,支援抗日战争。日本侵略者对此恼羞成怒,竟然逮捕了手无寸铁的圆瑛法师并加严刑拷打,甚至用枪顶着法师的胸膛,以死相威逼。在生死考验面前,法师坚韧不屈,从容面对,并以绝食相抗争。最终日本宪兵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释放法师,并改变手法,邀请法师出任中日佛教会会长职务,圆瑛法师予以断然拒绝,表现了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凛然正气。再如,解放前夕,圆瑛法师在东南亚的弟子纷纷电函催促他离沪去南洋,说:不要舍不得圆明讲堂,到了南洋我们会给你造两三个比这还要大的圆明讲堂。法师对弟子的好意劝告不为所动,声称:我是中国人,生在中国,死在中国,决不他往。坚持留在国内。解放后,圆瑛法师又团结全国佛教徒,号召佛教徒拥护新中国,为祖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圆瑛法师团结佛教界献身三宝事业的贡献,为国内外教友所公认。法师早在辛亥革命期间就深感佛教界的散漫和落后,他着力组织佛教徒对寺庙进行整顿,同时又率领佛教徒与侵夺寺产、毁像逐僧的现象作斗争,保护了佛教的正当利益。法师一贯主张创办僧才教育,认为提高僧伽的素质是振兴佛教的前提和关键。远在1909年他就在宁波创办了佛教学习所,后又在马来西亚创办槟城佛教研究会,在上海创办圆明讲堂,设立楞严专宗学院和上海圆明佛学院,培养了不少大德高贤,佛门龙象。法师还深感佛教界团结的重要,一生积极致力于佛教的组织工作,先后出任七届中国佛教会的主席和理事长,还被选为中国佛教协会的首任会长。法师声名远扬,曾有海内外十座道场争相恭请,在他住持下,这些道场面貌焕然一新,清规整肃,海众安和。利生为事业,弘法是家务。法师学识渊博,宗说兼通,理事圆融,辩才无碍,一生随机演说,深入浅出,法席遍于海内外,内容涉及楞严、法华、般若、弥陀、大乘起信、百法明门等诸经论。圆瑛法师对维护和发展当代佛教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952年9月25日,在北京广济寺召开的佛教界人士座谈会上,圆瑛法师作了《爱教必须爱国》的讲话。讲话中有两个重要论点:一是他把中国佛教与国家联系起来,认为佛教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佛教徒是中国人民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西藏等地区更是主体部分。这是从国家历史与现状的整体角度观察佛教,强调佛教与国家不可分割的关系。二是他从新旧中国政权性质的对比与宗教政策的对比中,认定在政权属于人民的新中国大家庭里,获得宗教信仰自由的中国佛教徒,应当也必须更加热爱祖国。他认为佛教徒参加爱国主义的学习和运动本身就是弘法利生的一种方式,因为这既不违背佛教教义,也符合中国人民利益。法师还认为生产与弘法都是佛教的任务,维护和平是佛教徒的愿望,也是佛教徒的义务。法师本人是善于把爱教与爱国结合起来的典范。如1937年法师远赴海外筹集资金,支援抗战时,他就藉讲经弘法的机会提倡一元钱救国运动,激发了广大侨胞的爱国热忱,侨胞们踊跃捐献,集腋成裘,募得款项,充实了佛教救济经费。又如,法师被日本宪兵逮捕,身陷囹圄,却连续打了三个净七,定力宏深,功行超胜。这是他把对敌人的蔑视、民族气节的坚持和佛教修持结合、统一起来的生动表现。

圆瑛法师的一生,是爱国爱教的一生,他的嘉言懿行在中国当代佛教史上留下了美好的篇章。我们认为,从个人素质的角度考察,圆瑛法师之所以会成为爱国爱教的典范,除了他自身深厚的佛法素养外,还有如下的因素:一是法师原是秀才出身,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儒家的关心国家兴亡,自强不息,兼济天下的理念,早就积淀在法师的心灵深处并与佛学相融合。二是在1949年5月,法师对他的弟子说,佛教徒应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代并进。这表明法师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也表明法师深切体会到佛教与时代、与国家、与社会相适应的重要性。三是法师善于作历史的对比,从历史比较中,更加体悟到爱教必须爱国的真理。

附记:本文系参照明旸主编:《圆瑛法师年谱》(宗教文化版社1996年8月版)而成。

End

清代高僧省庵大师

宏海法师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一直讲净土宗的祖师,已经讲到第十一代叫省庵大师。在佛门里边很多的大祖师爷来的时候都是胎里素,就是不吃荤的。省庵大师也是这样,从小就不染荤腥。后来他妈妈看他善根深厚,就把

宗性法师:缺乏信仰的综合症

必须确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信仰,这个药方是给现代社会开的。现代社会面临很多问题,总的来说根源就在于缺乏信仰,以至个人道德修养失落,公德荡然无存。在这信仰失落的时代,大家普遍感觉无依无靠,内心空虚、浮躁,就

爱国诗僧寄禅

◎ 孙昌武寄禅(1851-1912),法名敬安,以字行,湘潭(今湖南湘潭)人。以参礼四明(今浙江宁波)阿育王寺割臂燃指,自号八指头陀。后遍游江浙名蓝,声动四方。其诗才卓著,有《八指头陀诗集》传世。其为

高僧自述过去世邪淫所受果报

佛陀般涅槃后二百多年,印度阿育王时代。在有花城之称的巴嗒厘子城中,居住着依西达西和菩提两位长老尼。她们两位长老尼,都是具足戒行、喜乐禅那、博学多闻,并且断尽了一切烦恼的四果阿拉汉圣者。有一天,她们进入

倓虚法师出家后度化妻子的精彩对话

倓虚法师九二零年,我和禅定和尚,离观宗寺,一块回北方,预备到北京去请藏经,路过营口。那时我的家眷还住在那里,我到营口时,住到佛教宣讲堂,那里边的人,都是我在家时的老朋友。我走之后,原来开设的那间小药铺

圆瑛法师:佛弟子如何修身摄心

◎ 圆 瑛我佛所说法门,因机施教,犹如对症开方,由众生有种种病,故佛说种种法。果能信解依修,无不得益。是以称为无上医王,乃能医众生之心病者。一切众生,皆依妄心,迷惑不觉,妄执此身为我。因有我执之病,遂

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 倓 虚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老人有一最器重的学僧持律法师,外号人都喊他晒蜡的法师。大家知道,这个名字并不是恭维他,而是嘲笑他、揶揄他。 原因是他最初在金山住禅堂当香灯,每年到了六月六这天,照例常住

“三车和尚”窥基法师:玄奘认定的衣钵传人

窥基是唐朝一代法师玄奘的高足弟子。窥基之于玄奘,犹如子夏之于孔子。孔子学说须有子夏辈西河传经,方可阐扬宏发,广被于世;而玄奘之学,窥基不仅有克绍箕裘力,且具后修转密的功绩。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后,天天在

宋代高僧圆通居讷禅师

庐山圆通寺居讷禅师,宋代著名高僧。梓州(今四川三台)人,俗姓蹇。相貌英俊,读书过目成诵。居讷禅师十一岁出家,十七岁时因背诵《法华经》得度出家,受戒后开始登坛讲经,因辩才无碍,深得信徒的欢迎,连当时的耆

慧律法师开示的小故事

有一次忏公带领了我们一大堆的法师,还有这些护法居士,去参广钦老和尚,广钦老和尚就坐在那藤椅上。那时候我在南普陀佛学院,因为我们总共差不多有二十多个大殿,大的、小的统统拜,我们没意见。因为煮饭九点十五分

给精神导师的劝告

◎ 班迪达对任何有抱负成为传教师或禅修老师的人而言,这一点相当重要──在与学生的联系上,要练习明辨深思,如果与他们有任何关系,须谨记永远要跟随佛陀的脚步,以大慈悲为动机。与正在接受帮助的人变得太亲近或

凉州籍高僧昙曜

◎柴多茂一、昙曜生平简介昙曜,生年不详,约卒于487-489年间,籍贯凉州(一说为罽宾人,今指克什米尔一带)。他少年出家,修行禅法,坚守戒律,节操高拔,是北魏时期佛学修养最深、最有才华的一位高僧。昙曜

律航法师

◎ 陈义孝律航大师,晚年才出家,平日不论行住坐卧,佛号不离口,念珠不离手。大师念佛是用并耳念佛法,即将阿弥陀佛四字洪名,字字念得清楚,耳朵听得清楚。先将右耳听力,作意并在左耳,听一百声。再将左耳听力,

若衲法师

临安上天竺沙门若衲法师是宋代著名高僧,奉旨住锡杭州上天竺。法师经常带领徒众 千人修行,为大众弘扬一心三观、十乘观法、五重玄义、六即之道。法师辩才无碍,出言如泄悬河,堪称为当代四依。南宋淳熙三年,宋高

优昙法师与《莲宗宝鉴》

优昙法师是元代高僧,俗姓蒋,安徽丹阳人,家族世代奉事佛法。二十岁出家于庐山东林寺,后来住在安徽丹阳的妙果寺。元武宗至大初年(1308),皇帝下诏解散净土莲宗,优昙法师十分恐惧地说: 我承受净土教法将近

赠药山高僧惟俨

◎ 李 翱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去药山参拜药山惟俨禅师,禅师正在窗下看经,既不起身迎接,也不抬头招呼他。李翱急躁地说:见面不如闻名!禅师说:太守为什么要贵

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

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宣 化 唐朝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时,途中见一位老修行在打坐,小鸟在他头上筑巢,衣服都已破了。玄奘法师用引磬为老修行开静。老修行问:你从何处来?玄奘法师答:我从大唐来,现在去印度取经。

弘一法师往生的最后时光

陈慧剑1942年七月初,永春王梦惺居士二度聘请弘公到永春宏法,并寄来旅费,为弘公婉谢,也将旅费寄回去了,一心在温陵养老院安居。到中秋节这天,在开元寺尊胜院讲《八大人觉经》,由广义法师译闽南语。此时,他

玄奘法师到凉州

◎ 觉 悟玄奘法师遍谒了各位大师,广泛吸收了各家的学说,经仔细推求,发现各有所主,按之佛经,有合也有不合,无所适从。因此发誓亲自到西方向人求教疑难之处,同时取得《十七地论》来解众疑,这《十七地论》就是

高僧憨山大师

◎ 车如舜在明代高僧中,与紫柏大师齐名,两人相交甚厚,主张相近,而且最后都同遭官府拘捕迫害的是憨山大师。憨山(1546-1623年),俗姓蔡,名德清,字澄印,号憨山,以号行。全椒(今属安徽省)人。据说

印光法师辩一心不乱与佛念三昧

念佛修持的最高境界达到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进而往生西方净土。关于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的关系,古德的论述比较少。念佛本身是佛教禅定的修法之一,欲得三昧,必须达到一心,达到一心者,则自得三昧。如莲池说:至于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于凌波 圆瑛法师,俗姓吴,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他是福建省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阙氏,因祷于观世音菩萨,梦观音送子至,于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生此子。

玄奘法师

◎ 汤用彤玄奘法师(602-664)俗姓陈,名祎。隋仁寿二年生于缑氏之陈堡谷,即在嵩山少林寺之西北。兄弟四人,法师最幼。其第二兄长捷先出家,住于东都净土寺。因其奖劝,法师十三岁出家于洛。好学不倦,跋涉

高贵,一个人的精神风骨

高贵,一个人的精神风骨康 娜有品者高,有金者贵。高贵是一种情怀,是一个人在精神气质上的富足。高贵者不对位卑者颐指气使,也不对位尊者奴颜婢膝,随和而不随意,忠诚而不谄媚,即不仰望,也不俯视,以平视的角度

禅宗高僧憨山祖师生平纪实

憨山大师(一五四六至一六二三)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椒县(今属安徽)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是中国近代禅宗最大的成就者。憨山大师的母亲具超凡慈智,生平敬奉观音大士。年轻时夜梦观音大士携一童子走进家门后

见月律师的克苦精神

见月律师的克苦精神倓虚大师明末清初时,有见月律师,传三昧老人衣钵,继主千华(即宝华山,)专事宏律。三昧老人,从行门入手,一生持律谨严!临终时,前三天预知时至,鸣楗槌,集众方丈,取紫衣戒本,当众将华山法

弘一法师的三个约定

弘一法师的三个约定◎ 善 缘 1937年梦参法师奉倓虚法师之命,到厦门万石岩万石禅寺邀请弘一法师赴青结夏安居,讲律弘法。弘一法师应允,并与梦参法师立下三个约定。本文记述的是1937年弘一法师在青岛湛

法师自述求观音菩萨感应

法师自述求观音菩萨感应◎ 圣 严今天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这对圣严本人来说,尤其感到无限的亲切和无限的赞仰。因我自幼至今,无一天不是沐浴在这位大菩萨的恩光之中。我生而病弱,由我母亲虔信观音而得不

常惺法师塔铭并序

常惺法师塔铭并序太 虚常惺法师名寂祥,族如皋朱氏。母贤且慈,五岁亲为授学;以其颖慧而端静,才九龄送福成寺依自诚长老落发为弟子。长者独具只眼,当清末佛门多难,识其为僧中弘护才,乃使入学校读;旋升学如皋省

佛源老和尚与三位高僧

佛源老和尚与三位高僧◎ 吴言生佛源老和尚与虚云老和尚佛源老和尚年轻时亲近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受到器重,被委任为云门寺知客。佛源老和尚对师父也十分钦佩。他曾讲述过一个虚云老和尚降服老虎的传奇故事。任何境

弘一法师出家因缘

弘一法师出家因缘◎ 弘 一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河东有一个地藏庵,庵前有一户人家。这是一座四进四出的进士宅邸,它的主人是一位官商,名字叫李世珍。曾是同治年间的进士,官任吏部主事,也因此使李家在当地的声名

学佛的基本精神

◎ 惟 贤作为一个人,能够学佛,走佛法正道,是很有价值的。你们作为佛子,用网络来宣传弘扬佛法,使想了解和学习佛法的人通过网络就能很方便地进行交流,这是很好的。学佛的基本精神,最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

饰演弘一法师影响我一生

◎ 濮存昕问:演了很多好戏、好角色,让你印象最深刻、或者说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几个?濮存昕:很有幸,我演了影响我人生的两个角色--电影《一轮明月》中的弘一法师和电影《鲁迅》中的鲁迅。但是,在商业放映渠道

92岁高僧的养生秘诀:慢!

星云大师今年已经92岁高龄了,可很多人并不知道,他在52年前就是一个糖尿病患者,在漫长的与糖尿疾病斗争的过程中,让他积累了许多保健、养生经验,其中,慢,即为其养生之道之一。几年前,星云法师说过这样一句

钟茂森:振兴中国精神(第二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振兴中国精神」。昨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了中国精神十条纲领头三条,所谓是「一体、二相、三宝」,这三条是讲我们本性,或者是自性体相用,我们用性德来代表,这是我们本来的样

钟茂森:振兴中国精神(第一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中国精神。在最近我们看到,我们国家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复兴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到底是什么,如何来复兴?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中国精神。】可以说是做为一

钟茂森:振兴中国精神(第三集)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振兴中国精神」。前两集我们学习了中国精神十大纲领里面从一到六。一到三讲明德,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四到十是修德,明明德,这是我们修学的纲领,我们讲了四勿、五常和六和

四大菩萨的精神

中国佛教徒以四大菩萨的精神作为修行的理念,作为修行所要达到的目标,作为修行所要完成的最理想的人格。四大菩萨是整个大乘佛法理论的化身,代表了十方一切菩萨。--净慧长老禅修的实修活动有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

学诚法师的楞严感悟

【楞严经和大乘经典的当机众】常讲的几部大乘经典,古人读起来都不费什么劲,现代人读着就吃亏了,因为都是文言文,我们读的时候,除了一些有古文功底的人,大多数都要先熟读古代行文,然后在心里转化成方便理解的白

慧律法师清心语录

◎慧 律充满热诚的人,会像磁石一样,深深吸引四周的人。知足的乞丐,强过贪求财物的富翁。快乐就像一副眼镜,可以校正你心灵的近视。快乐有如香水,向人们洒得多了,自己也必沾上几滴。土木工程的技师,懂得如何疏

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方向

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方向◎ 程恭让为什么要提佛教的转型发展呢?我知道有些人看到这个题目,见到转型发展的字眼,就要摇头,乃至反对,这种情结说到底就是我提过的当代中国佛教或当代中国佛教文化的第四大危机原教旨

禅宗的精神

◎ 巴 宙禅宗学派的简洁提纲: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明性成佛。这就是传统所认为的菩提达摩思想。但是,如果我们对公元八世纪以后兴盛的禅宗检讨一下,我们就会认为禅宗更符合发扬光大的禅宗学派。现在,

高僧的惜福节俭

高僧的惜福节俭◎ 如 意 惜福节俭是历代高僧大德都具有的优良品格,也是我们增进道业和培植福报的最好方式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珍惜所拥有的每一点福报,时时处处都做到惜福节俭。唐代高僧左溪玄朗法师(67

五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往生体验

印光大师: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往生前,预知时至。公元一九四0年十月二十七日,示现一点小病,隔日即召集大众,宣布妙真法师为苏州灵岩山寺之住持。于是大众选十一月九日为升座日期,印光大师说:太迟

证严法师的大智慧

袁瑶瑶  1.两个小故事在接触慈济前,我对证严法师一无所知,直到有一天陪阮义忠至台中分享拍摄希望工程的心路历程。演讲结束已是傍晚,两位慈济师兄、姊开车送我们去火车站,谈到法师,其中两个小故事让我印象深

放生的根本精神是“慈悲护生”

放生的根本精神是慈悲护生开庆法师按:放生的根本精神是慈悲护生。它体现了佛教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的信仰精神,彰扬了佛教戒杀护生的价值理念。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放生发展到一定规模或者数量时,一些问题也会伴随出

当代的正念

当代的正念◎ 徐 钧 1980年前后,生物学家和禅修者卡巴金等人,在美国通过对韩国禅宗和南传佛教内观禅修的学习,根据西方文化进行整合,并广泛传播,发展出著名的正念减压课程(MBSR)。之后,一些心理学

法师答疑

问:我原先诵经,后来就把一切经都放下了,就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了吗?师父:如果你能念得相应的话,一心念阿弥陀佛,真的能够降伏其心,心里越念越清净,越念越安稳,身心愉悦,善根增长,精神提高,法喜充满,

印光法师弁言

印光法师弁言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诸书,无不令人趋吉避凶,改过迁善。明三世之因果,识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极乐之莲邦。读者必须生感恩心,作难遭想。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

诽谤法师的惨烈现世报

诽谤法师的惨烈现世报◎ 倓虚法师世间上的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想成功一件事,不知经过多少波折困难,才能慢慢成功。尤其当一个办事人,必须虚心下士,任劳任怨,各方面去凑和,末了还不知事情成功不成功。无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