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范古农答:颂曰带质通情(末那)本,(赖耶)似与意识无关。奈谛师注谓真带质者,以意识通缘一切心心所云云。
2025-03-04 10:59

问:颂曰带质通情(末那)本,(赖耶)似与意识无关。奈谛师注谓真带质者,以意识通缘一切心心所云云。其中有矛盾。祈详解之。

范古农答:言意识者,以情本之情作意识解。古人有解末那为传送识者,谓传意识之情熏于赖耶之本而成种子也。谛师用此意,故与意识关涉矣。

End

潜意识是你的力量之源

◎ (法)埃米尔库埃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枚普通的硬币放在一个人的手背上,然后不断地暗示他,这枚硬币刚刚被火烤过,会烫伤他的皮肤。暗示持续了十五分钟,受试者的手果然微微发红,被烫起了水泡。硬币

心心所

◎ 熊十力此等名词,初学骤闻,苦难索解,实则得解以后,亦甚平常。凡每一大学派之专著,其思想自成宏大深密之统系,其名词恒如一独立国之语言,初学读之,不能不为其所困。然倘能不惮艰阻,反复数过,精心以求之,

于凌波:大乘广五蕴论讲记-第十一讲、末那与阿赖耶识

第十一讲、末那与阿赖耶识【1】第七末那识八识中的第七识是末那识,义译为意,此即《广论》所称:最胜意者,谓缘藏识为境之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相应,前后一类相续随转。除阿罗汉圣道,灭定现在前位。末

意念“潜意识” 让你生命中发生奇迹

心不正,不足以明道道不明,不足以养德德不厚,不足以成事导读:中医与气功一直强调,要修炼人的健康意念,引导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向善行善。而不要进行坠落的、消极的、向恶的意念,这样就能从生活中获取力量,就

陈兵:阿赖耶识与第六意识的区别是什么?

阿赖耶识与第六意识的区别是什么?阿赖耶识与第六意识完全是两码事。第六意识是自主的,我要思考什么问题、我想要怎么样这些都是第六意识主管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反省到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与现代心理学讲的无意识有相

​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区别

其实,阿赖耶识这个词也包含了两个意思:一个是唯识宗所说的,属于八识当中的阿赖耶识;另外一个就是表示如来藏的阿赖耶识。二者虽然名称一样,但实际上是大不一样的:唯识宗认为,阿赖耶识是实有的,但同时也是无常

周叔迦:唯识研究 第八章 阿赖耶识的四分

唯识研究周叔迦第八章 阿赖耶识的四分唯识哲学有两条定理:第一阿赖耶识是万物的本源,人生的本源;第二识的作用是绝待的不是对待的,就是识自身的见分了别相分①。将这两条定理连到一起来说,便是人生与万物决不是

周叔迦:唯识研究 第七章 阿赖耶识的异名

唯识研究周叔迦第七章 阿赖耶识的异名宇宙间「一切事」、「一切理」、「一切心」、「一切物」,总名叫作「一切法」。一切法的总根据就是「识」。这识在「凡夫」的地位叫作「阿赖耶识」,凡夫便是「地狱」、「畜生」

周叔迦:唯识研究 第九章 阿赖耶识的能力不灭

唯识研究周叔迦第九章 阿赖耶识的能力不灭宇宙既是这阿赖耶识的相分,所以换一句话说:便是宇宙充满在这阿赖耶识之中,不过宇宙在这阿赖耶识中,并不是如同我们人所见的景况,这宇宙是不纯洁的、不清净的,是无穷复

身体和意识造作的恶业有哪些

文/嘎玛仁波切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人事物,包括财物、非财物、物质、非物质的种种,虽然还没有付诸行动,只要在意念上产生占为己有的心,就算起了贪心。对他人的所作所为和拥有的一切,心中不满,想伤害他人,让对方

阿摩罗识与阿赖耶识

据三无性论卷上载,唯阿摩罗识无颠倒、变异,故谓之如如。转识论则谓,实性即阿摩罗识。又据十八空论载,阿摩罗识乃自性清净心,然为客尘所染,而谓之不净。据金刚三昧经载,众生一切之情识皆转入庵摩罗。至于阿摩罗

阿赖耶识的简介

阿赖耶识(梵文:आलयविज्ञान,音译ālaya-vijñāna),又译为阿梨耶识。阿赖耶在梵文中的原意为:藏,能藏、集藏,阿赖耶识即是指能够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无漏法种的第八识如来藏。因其内涵深广

阿赖耶识的本质

大圆满的意思,就是指在心的一刹那间已经圆满基、道、果的所有万法。也许有人会反驳道:如果说在一瞬间的阿赖耶识上,圆满了世间的一切万事万物,我还能够理解,但佛的智慧怎么会圆满于阿赖耶识之上,佛的智慧怎么会

阿赖耶识的功能

玄奘大师形容阿赖耶识是「去后来先做主翁」。意思是说,人到世间上来,阿赖耶识比眼耳鼻舌身意先进入母胎;人死之后,阿赖耶识是最后离开的识,它是我们生命的主体。阿赖耶识有四种比喻,恰好说明它的功能与特色:一

阿赖耶识的功能有哪四分

阿赖耶识的功能分为四分:一、见分;二、相分;三、自证分;四、证自证分。证自证分证自证分就是真如,就是唯一真心,也就是佛性。自证分自证分是未破无始无明而犹迷的佛性。即使佛性虽然在迷,但终究能够证道,即自

阿赖耶识的意义是什么

学佛的人一定要对宇宙一切诸法的体相业用,有如实无误的尔又全面的了解,然后方能无挂无碍,具备一切智智。如果学人尚有一法不明,一理未通,这样便有一分迷事与迷理的无名存在,当然就不会获得大自在与大解脱。学佛

阿赖耶识是什么意思

「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中文的意义就是「我」的意思。人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七识都有死亡、毁坏的时候,只有第八阿赖耶识的「我」,是吾人的真心本性,它可以随着

阿赖耶识的因相和果相是什么

什么是「阿赖耶识」的「因相」呢?就是具足「一切」善恶「种子」的这个「阿赖耶识」,它在「一切时」当中,「与彼杂染品类」的「诸法」,以这个第六意识的「现」行来当作「因」,也就是说这个地方是偏重在种子起现行

阿赖耶识与第六意识的区别是什么

阿赖耶识与第六意识完全是两码事。第六意识是自主的,我要思考什么问题、我想要怎么样——这些都是第六意识主管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反省到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与现代心理学讲的“无意识”有相似之处。但是,我们一般人

什么是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梵文:आलयविज्ञान,音译ālaya-vijñāna),又译为阿梨耶识。阿赖耶在梵文中的原意为:藏,能藏、集藏,阿赖耶识即是指能够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无漏法种的第八识如来藏。因其内涵深广

为什么有阿赖耶识

这就好像问:为什么有这个世界?佛教不主张问此类问题。人的认识能力有限,但我们总想以这有限的能力考察无限,提出一些超过现有理解力的问题,自然难以找到答案。我们的一生能积累多少经验?人类几千年历史又能积累

佛教居士:朱清时:物理学走近阿赖耶识

朱清时教授是中科院院士,前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家,他的演讲「物理学步入禅境」以及「再谈物理学步入禅境」曾经引起广泛的讨论,本文是他的另一次演讲,相对而言较少为人所知。不管是否同意其观点,

太虚大师:末那十门三位与赖耶十门二位之同异

末那十门三位与赖耶十门二位之同异(附注)──试题总批示略──一能诠上之同异甲形式上之对辨乙名次上之对辨二所诠上之同异甲法类上之对辨乙义理上之对辨此题所重不在材料而在条理,遇此种繁杂之思想,必有精密之方

星云大师:什么是阿赖耶识_阿赖耶识的功能

「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中文的意义就是「我」的意思。人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七识都有死亡、毁坏的时候,只有第八阿赖耶识的「我」,是吾人的真心本性,它可以随着

海涛法师:健全的自我意识

各位手上有一张讲义,请看第一句话:如果没有一位熟悉古道的向导,将无法进行高山之旅。佛在《阿含经》中经常提到古仙人道--八正道,是三世诸佛的成佛之道,说明修行一定要找一条正确的道路。各位,生命中最重要的

慧律法师:人是生活在惯性意识里面

人主要是受思想的支配和智识的指挥,所以会对事相上的认知做抉择。也就是说,我们人是生活在惯性意识里面。所谓惯性意识,就是习惯于自己的主观看法,主观性再加上自己生长背景的价值观念,对周遭事物就会产生批判,

济群法师:阿赖耶识和中阴身有什么区别?

问:法师所讲的阿赖耶识和藏密的中阴身,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答:中阴身不只是藏传佛教讲,汉传佛教中也讲到,在《俱舍论》、《瑜伽师地论》等很多论典中都讲到中阴身。中阴身是属于生命的过渡形式,也就是从我们

惟贤法师答:何谓五俱意识?

惟贤法师答:第六识分五俱意识、散位意识、独头意识。其中,与前五识同时生起的意识,叫五俱意识。假如这个五俱意识没有生起来,耳朵听不到,眼睛看不到,就视之不见,听之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普通凡夫境界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