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法身说法
2025-03-28 07:43

法身说法者,密教之常谈也。在于显教,以法身无说,报化有说为通途,唯台家之圆教,独云法身有说。言法身如来具一切之德,何使无说法之义?净名疏曰:‘法身无缘冥资,一切无说而说,即是法身说法。’

四明教行录四曰:‘当知刹刹尘尘,俱说俱听。说听同时,妙哉此境,不可以言想求,不可以凡情测。是大总相法门,寂而常照,法身冥资之境也。’是常寂光土究竟法身之说法也。

全称应为本地法身或本地身;本即根本,地即所依之义;犹如大地为万物之所依,故谓之‘地’。法身即万法轨持之体性。善无畏三藏称之为‘无相法身’,空海称之为六大法身乃至自性法身者,即指此法身。又相当于大日经转字轮品之‘我一切本初号名世所依’。

金刚般若论上曰:‘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是即言法身说法,而应化为非说法者。但祖释中往往有云:‘法定不说,报通二义,应化定说。’者,乃三身分别一往之释也。知圆教之三身,元为一体,则分别之,譬之一往,了然矣。

End

法身

熊十力法身,亦真如之别名。身者,自体义。世俗以五根及肉体,计为自体,亦名为身。肉体,内典则谓之根依处。此但假名,而实非身。其真可名为身者,唯法身耳。法身者,是一切法实性。犹云宇宙实体。即诸佛自性,亦即

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

佛像是木石所造,人心却不是木石。把它当做木头,它就是木头;当做佛像,它就代表着无上的悲智。建造寺庙、塑立佛像、供养宝藏等,都是历代大护法、大居士之力,用以表达内心的信仰。国外最好的东西都用来建造教堂,

法身佛

◎ 惠 能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

在家人能讲经说法吗

◎ 大 安在家人不是说不能讲法,以交流的形式跟大家谈一谈也是可以的。  佛陀在世的时候,作为居士的给孤独长者,虽然都已证到初果,但他在讲法之前也要先向比丘顶礼,也不升大座,就坐在旁边的座位上来说一说他

放下有限的生命,才能得到无限的法身

如是之圣智究竟不得少法之境界,非凡夫妄想所及者,因为凡夫有妄想,诸位!妄想就是量,为什么叫无量无边呢?因为佛没有妄想,佛没有妄想,就无量无边,用哲学的一句话,就是:你必须放下有量,你才能拥有无量,从另

传印长老:讲经说法的十大意义

一、讲经说法,是出家僧伽的天职,即本职工作。依佛为师,出家为僧,则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化众生以利他;利他既是自利,自利完全是为利他。自他同体,若无众生,即无佛故。经中将众生譬喻为树根,把佛菩萨譬喻为枝叶

请法的功德比说法的功德大

◎ 大 愿是名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诸佛别无境界。唯以智慧光明。随顺众生而作佛事。此念佛人亦复如是。由信解具足故。能入佛智慧。由观行具足故。能见佛光明。智慧光明不从人得。唯藉缘因得显发故

元音老人答:念起不随,是不是到了法身正位?

问:念起不随,是不是到了法身正位?元音老人答:念起不随是有点小成绩了,能受生自在了。但不演算法身正位,一定要断思惑,才能到法身正位。到了法身正位还要向上,要离开这个位子,著在这个位子还不行。修禅人:朗

五时说法

五 时 说 法◎ 潘 麟五时说法是指佛陀自31岁在菩提树下证得圆觉之后,于八十岁寂灭前,驻世传法49年。在这49年传教讲法中,根据其教义和教法,可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简称五时说法。五时说法是中国最早创

祗园说法

演培法师王舍城是摩竭陀国的首都,佛法在这儿迅速发展,佛陀的声誉很快传到远近。当时北方拘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中,有一位商人名叫须达多,是很富有而又乐善好施,特别是喜欢济助孤独无援的人,所以被世人尊称为给孤

佛像不能随便佩戴!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

佛像是木石所造,人心却不是木石。把它当做木头,它就是木头;当做佛像,它就代表着无上的悲智。建造寺庙、塑立佛像、供养宝藏等,都是历代大护法、大居士之力,用以表达内心的信仰。国外最好的东西都用来建造教堂,

月称菩萨说法

月称菩萨说:即使众生的所有痛苦,一点儿不遗漏地全部落在自己身上,在轮回未穷尽之际,种种苦相每一刹那都来损害自己的身心,也不会因此而感到恐怖畏惧。也就是说当众生所有的痛苦突然全部落在自己身上,直到尽生死

香积佛如何说法 [南怀瑾]

“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积如来以何说法?”现在饭吃完了,维摩居士就向上方众香国来的大菩萨们提问,香积佛是怎么说法的?“彼菩萨曰: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

佛经中对五逆罪的说法

1、大小乘通用五逆罪:(1)杀父杀母;(2)杀阿罗汉;(3)出佛身血;(4)破和合僧;(5)诽谤正法。(《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五)2、大乘五逆罪:(1)破坏塔寺,烧毁经像,夺取三宝之物。或教唆他人行此

五戒十善的说法

这个“十善”网上的说法不同。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十善:十种的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挖耳罗汉从古至今的说法

十八罗汉,系自十六罗汉演变而来。目前所知最早的十八罗汉像,为五代·张玄及贯休所绘。其后,宋·苏东坡分别为此二画题十八首赞,并于贯休所作标出罗汉名称。此外,杭州飞来峰金光洞中,刻在石床上的十八罗汉像,也

吴立民:谈佛教的“法身说”

佛教对有关佛陀生身的殊胜(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能力(十力、四无畏)及其实身成就的种种考察,称为佛身论,是佛教思想的重要教义之一。由于当机不同,经论所说不一。大小乘,显密教,都有各自不同的说法,有说一

普慈观音的庄严法身

《观无量寿经》载:观世音菩萨的身相非常广大并呈紫金色;头上圆光有五百化佛,每尊佛有五百菩萨和无数诸天侍奉;头冠有一高大宏伟的站立化佛;菩萨面部呈金色;眉间的白毫放八万四千光明,每道光有无数化佛,每尊化

金刚利菩萨说法

次言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是本来成就,就说不到菩提涅盘,成佛不成佛,轮回非轮回矣,然以声闻境界,未入亲证,法见未除,落于断灭,尚不明此旨,何况众生劣见,以小如萤火之有思维我见心,测度大如须弥之圆觉境耶,故

范古农答:释迦佛现在说法否。

问:释迦佛现在说法否。范古农答:法华云[佛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参参。智者大师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可证知现在说法也。

什么是法身、报身、化身

法身、报身、化身为佛的三种身。1、法身第一法身。身是积聚义。凡夫众生,是积聚业报以为身,随业受报,感召四大色身。佛是业尽识空,只有一个清净之身,妙色之体。法身是理积聚,就是积聚真如妙理为身。真如是圆满

法身,报身,化身都是什么身

法身就是自己生命的灵魂,就是本自具足、不生不灭、不会断灭的身。很多人总以为在未出生前,自己不曾存在过;而一口气出不来之后,自己也将消失於无形,认为生命就是从生到死这几十年的经历。这个观念是不正确的;事

佛门中的法身、报身、化身是什么意思

1法 身身是积聚义,凡夫众生,是积聚业报以为身,随业受报,感召四大色身。佛是业尽识空,只有一个清净之身,妙色之体。法身是理积聚,就是积聚真如妙理为身。真如是圆满清净,遍一切处,法身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法身慧命是什么意思

一、“法身慧命”是佛教术语,意思是以无漏的功德正法成就的身体,此法身是以智慧为生命。“法身慧命”是针对“色身身copy命”而言,是生命的一种高级状百态,而“肉身身命”只是生命中的低级状态。佛教认为,每

为什么强调法身慧命

传喜法师答:因为法身慧命是我们生命的高级状态。如果忘却了法身慧命,只是停留在我们生命的呼吸啊,吃喝拉撒啊,我们生命的基本功能上,这是一个低级的生命状态,所以狗只会找骨头,它不会读佛经的。人如果不会读佛

黑财神是最灵验的财神 有什么说法

黑财神藏名(臧哈纳玻),乃是五方佛里面的东方金刚不动佛,为了利益娑婆众生能脱离穷困之苦恼而化现,主要为驱除所有恶运纠缠,并使一切善愿都能心想事成圆满无碍。据莲华生大士所说,金刚手菩萨在北方夜叉净土世

佛教法衣的说法

释尊所制定之衣服有三衣、五衣等,通称法衣。中国、日本等地,由于气候、风俗上异于印度,加上历史变迁,故法衣之范围有所增广,形式也较原制多样,凡僧尼在佛事、法会期间所穿,被认为不违背戒律佛法之衣服,皆可称

宋智明:第二十九课 天台说法观

第二十九课 天台说法观佛法在默也在说。讲说佛法是台宗行人的广大悲愿;也是利济众生,开显心量,增进观力的一个殊胜方便,同时又是使佛法久传不衰,发扬光大的唯一因缘。因此,天台法门立有说法观的这一重要课题。

斗战胜佛在佛家中的说法

斗战胜佛是佛教里著名的三十五佛中的一位。佛就是觉悟者,是佛家的说法。“三十五佛”指常住十方一切世界的三十五佛。《决定毗尼经》中说过犯了五五间业的人,应在三十五佛面前诚心忏悔。何以号为“斗战圣”只因私心

斗战胜佛的佛教说法

《题齐天大圣之斗战圣佛/圣神贤》诗曰:蟠桃园里曾赴会,阎罗殿上只升堂。龙宫宝座一时换,玉境凌霄我称皇。瑶池美酒呼来畅,兜率金丹吞更欢。天生本性自由惯,不坐仙山不坐禅。女娲彩石机灵开,一朝变幻入世来。六

古代禅林的说法礼忏仪轨!

古代禅林中有内容与形式各不相同的说法和礼忏仪轨。禅林中的说法有不定时说法的小参,有讲说戒法的说戒,有上法堂说法的上堂,有登高座为大众说法的升座,也有在大众面前发露求忏悔的忏摩等。一、小参“小参”是禅

持经观音的现身说法

持经观音因手持经卷故名。相当于《法华经·普门品》所载,“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之观音化身。此系因声闻乃听闻如来之说法而得道者,故以手持经卷表示之。其形像为菩萨坐岩石上,右手奉持经卷,左

佛教中法身 报身 应身指的是什么

“身”有聚集之意,即聚集“法”而成“身”,所以“法身”是理法的聚集,“报身”是智法的聚集,“应身”是功德法的聚集。一、法身法身是证显真如的自性法体。真如法性既然无相,为什么称之为“身”呢?因为它是报身

法身说法

法身说法者,密教之常谈也。在于显教,以法身无说,报化有说为通途,唯台家之圆教,独云法身有说。言法身如来具一切之德,何使无说法之义?净名疏曰:‘法身无缘冥资,一切无说而说,即是法身说法。’ 四明教行录四

佛学中五种法身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五种法身分别是法性生身、功德法身、变化法身、虚空法身、实相法身。五种法身具体的含义如下:1、法性生身的含义:法性生身谓此法性,体本圆常,该通万有,如来之身,由此出生,故名法性生身。2、功德法身的

佛教之中“法身”的二种含义

在佛教之中,常听到有一个概念叫做三身佛,即法身佛、报身佛和化身佛。在这三身之中,最重要的就是“法身”,因为“法身”是佛的“自用受身”,只供佛自己受用。“法身”这个概念非常重要。我们研究《坛经》的时候,

各大学派对法身的解释

法身属于佛的三身之一,又称法佛、理佛、法身佛、自性身、法性身、如如佛、实佛、第一身等,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真身。小乘诸部对佛所说之教法及其所诠的菩提分法、佛所得

每个佛的法身都是一个吗

法身(梵语dharma-ka^ya):属于佛的三身之一,又称法佛、理佛、法身佛、自性身、法性身、如如佛、实佛、第一身等,若佛出世及不出世,常住不动,无有变易;即诸佛所证的真如法性之真身。也可以认为,是

什么叫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

大乘佛教认为:“身”有“体”之意,有“聚积”之意。所谓聚积,是指由聚积功德和觉悟而成就的佛体。于是发展为佛有二身、三身、四身、五身以及六身等说,其中以佛具三身为最基本的说法。三身,梵文 Trikāy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