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丰子恺:行路易
2025-05-05 10:07

古人有行路难这句老话。但在今日的新中国,这句话已经失却时效。今日在中国是行路易的时代了。有事为证:我久不乘电车了。前几天我出门买物,到站上等电车。我看见电车将要到站,无意识地全身紧张起来,这是解放前长年的习惯所使然:一则因为人都争先恐后,攀登要敏捷,不然吃售票员或别人的骂;二则耽心着车中无座位,必须捷足先登,拼命争龋然而我的无意识的紧张是徒劳的:车子一停下,售票员先喊:让老先生先上车!他就伸手拉着我的左臂。接着站台上有一个乘客扶着我的右臂,一迎一送,我毫不费力地上了电车,犹如乘升降机一般。

车厢里不能说很挤,但也已经没有座位,并且有四五个人站关。我一上车,同时有两三个人站起来让位,招呼我去坐。我正在犹豫的时候,离开我最近的一个青年乘客敏捷地站起身来,说这里近便,就硬拉我坐下了。接着有一个女青年乘客拿着一把摺叠扇默默地送交我。原来这是我的扇子,插在衣袋里,上车时掉落在站上,她拾了来送还我的。

过了几站,下车的人多了,车厢里空起来。售票员拿出些连环画小册子来,向人推荐。我也接了一册。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壮年男乘客笑着向他婉谢,说:我有些头晕,不想看书。卖票员眉头一皱,伸手向袋袋里摸出一匣万金油来,说:阿要塌点万金油?乘客感谢地接受了。这时候我发生一种感觉:觉得我好像不是在乘电车,而是在作客,或者坐在家里。

我下车后,走到国际书店去买了一大包书。我提了这包书走到第一百货商店,上楼去买了两瓶酒和两瓶桔子露。我一只手挟了一大包洋装书,一只手提了四瓶酒和露,从扶梯上走下去的时候,觉得负担相当重;那根拐杖不能扶我,反而吊住我的手臂。要我负担它了。忽然一个穿人民装的青年走近我来,说:老伯伯,我帮你拿,送你上车。就抢了我两只手里的两件重东西,和我并肩走下扶梯去。我想夺回一件,但他一定不肯,说:我们年青人不在乎。我拄着拐杖和他一同走到了商店门口,想雇三轮车。可是门口没有车子,须得跑一段路,到横路口的停车处去雇。我不好意思再让他送,伸手想夺回两件东西,说:走平路我自己拿得动。但他又一定不肯,把东西藏在身后,不让我夺。我只得由他护送,一直护送我上三轮车。到了家门口,三轮车的驾驶员又替我拿了这两件重东西,送到我家里,放在桌子上。

我坐在三轮车里的时候,抚今思昔,觉得这真是行路易的时代了!我多么幸福!同时我又回想起了三十多年前的一件小事:那时我住在东京,有一个夏天的傍晚,和五六个朋友出门去散步乘凉。正在迎着海风逍遥倘徉的时候,横弄里走出一个老太婆来,她搬着一大块棕棚之类的重东西,气喘地走在我们后面。忽然她向我们的队伍里喊:你们哪一位替我搬一搬,好不好?我们都是带了轻松愉快的心情出来乘凉散步的,不愿意搬重东西,大家婉谢她,快步向前,避开了她。当时我曾经把这件事写成一篇随笔(见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缘缘堂随笔》第5页《东京某晚的事》)。这篇随笔的末了说我每次回想起这件事,总觉得很有意味。我从来不曾从素不相识的路人受到这样唐突的要求。那老太婆的话,似乎应该用在家庭里或学校里,决不是在路上可以听到的。这是关系深切而亲爱的小团体中的人们之间所有的话,不适用于社会或世界的大团体中的所谓陌路人之间。这老太婆误把陌路当作家庭了。

这老太婆原是悖事的,唐突的。然而我却在想像:假如真能像这老太婆所希望、有这样的一个世界:天下如一家,人们如家族,互相亲爱,互相帮助,共乐其生活,那时陌路就变成家庭,这亲爱、互助,老太婆就并不悖事,并不唐突了。这是多么可憧憬的世界。

这篇随笔是1925年写的,即三十三年前写的。我今天出门乘车买物所经历的,正是当时我所憧憬的那个世界里的状态。想不到我当时在外国所梦想的世界,会在三十三年后的新中国实现。这真是多么可庆喜而光荣的事啊!

1958年6月于上海作

原载《新港》1958年8、9月合刊号

End

弘一大师对丰子恺的一番开示,令人拭泪感怀

稽首师尊,问归何处?几许疏竹,一轮明月。有时读弘一大师李叔同传《悲欣交集》,读到多处拭泪感怀。直到读到结尾,看到弘一大师圆寂前留下的最后四字--悲欣交集。泣而后合起书来,走在阳光下,心如沉到海底的平静

开示丰子恺

◎ 弘 一丰子恺皈依佛门,弘一法师给他作了一番开示。在佛法上,有下列数事,要居士谨记!弘一法师深沉而严肃地说:第一、做一个佛弟子,不能在形式上接受了皈依仪式,便算完了。当你作为佛教的宏扬人以后,你的人

丰子恺:法味-纪念弘一大师

暮春的一天,弘一师从杭州招贤寺寄来一张邮片说:近从温州来杭,承招贤老人殷勤相留,年内或不复他适。我于六年前将赴日本的前几天的一夜,曾在闸口凤生寺向他告别。以后仆仆奔走,沉酣于浮生之梦,直到这时候未得再

丰子恺:我的苦学经验

我于一九一九年,二十二岁的时候,毕业于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这学校是初级师范。我在故乡的高等小学毕业,考入这学校,在那里肄业五年而毕业。故这学校的程度,相当于现在的中学校,不过是以养成小学教师为

丰子恺:行路易

古人有行路难这句老话。但在今日的新中国,这句话已经失却时效。今日在中国是行路易的时代了。有事为证:我久不乘电车了。前几天我出门买物,到站上等电车。我看见电车将要到站,无意识地全身紧张起来,这是解放前长

丰子恺的人品和画品

1938年12月1日,桂林惨遭轰炸,死伤200多人。那天早上,丰子恺到学校上课,将自作漫画挂在壁上,却引来哄堂大笑。他问学生笑什么?有人答道:没有头。原来这四幅漫画是描述国民遭敌人飞机轰炸的惨状,其中

丰子恺:静观人生 引言

一我似乎看见,人的心都有包皮。这包皮的质料与重数,依各人而不同。有的人的心似乎是用单层的纱布包的,略略遮蔽一点,然而真的赤色的心的玲珑的姿态,隐约可见。有的人的心用纸包,骤见虽看不到,细细摸起来也可以

丰子恺:敬 礼

像吃药一般喝了一大碗早已吃厌的牛奶,又吞了一把围棋子似的、洋钮扣似的肺病特效药。早上的麻烦已经对付过去。儿女都出门去办公或上课了,太太上街去了,劳动大姐在不知什么地方,屋子里很静。我独自关进书房里,坐

丰子恺:儿戏

楼下忽然起了一片孩子们暴动的声音。他们的娘高声喊着:两只雄鸡又在斗了,爸爸快来劝解!我不及放下手中的报纸,连忙跑下楼来。原来是两个男孩在打架:六岁的元草要夺九岁的华瞻的木片头,华瞻不给,元草哭着用手打

丰子恺:不肯去观音院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岛,岛上寺院甚多,自古以来是佛教胜地, 香火不绝。浙江人有-句老话:行一善事,比南海普陀去烧香更好。可知南海普陀去烧香是一大功德。因为古代没有汽船,只有帆船;而渡海到普陀岛,

丰子恺:劝君莫叹“佛无灵” 对佛做买卖

我家的房子缘缘堂于去冬吾乡失守时被敌寇的烧夷弹焚毁了。我率全眷避地萍乡,一两个月后才知道这消息。当时避居上海的同乡某君作诗以吊,内有句云:见语缘缘堂亦毁,众生浩劫佛无灵。第二句下面注明这是我的老姑母的

丰子恺:人生三境界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

丰子恺:随感十三则

一花台里生出三枝扁豆秧来。我把它们移种到一块空地上,并且用竹竿搭一个棚,以扶植它们。每天清晨为它们整理枝叶,看它们欣欣向荣,自然发生一种兴味。那蔓好像一个触手,具有可惊的攀缘力。但究竟因为不生眼睛,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