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第一卷 - 大藏经
2025-10-12 12:01

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第一卷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一万六千。及一生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种种佛刹皆来集会

尔时尊者大迦叶波。在大众中安详而坐

尔时世尊。告迦叶言。有四种法。破坏菩萨智慧。迦叶白言。四种法者。其义云何。四种法者。一者于佛教法而生轻慢。二者于法师处憎嫉法师。三者隐藏正法令不见闻。四者他欲乐法数数障碍。嗔恚断善覆盖不说。诳赚他人唯自求利。迦叶。如是四种。是名坏灭菩萨智慧。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若人慢佛法憎嫉法师处

乐法作隐藏求法而障碍

嗔怒断善根覆法不为说

爱乐诳赚他恒行自求利

我说此四法断灭菩萨慧

四法如是故汝等应当知

佛告迦叶波。有四最上法观。增长菩萨大智。迦叶白言。是义云何。此四法者。一者于佛教法深生尊重。二者于法师处勿生轻慢。三者如闻得法为他解说。起正直心不求一切利养。四者称赞多闻增长智慧。一向正心如闻受持。行真实行而不妄语。迦叶。此四种法。增长菩萨大智慧故。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尊重于佛法及彼法师处

如闻为他说不求于利养

亦不要称扬一向而求闻

多闻生智慧如闻受持法

持已依法行称法真实故

是彼法师行口意无虚妄

四法可为师得佛大智慧

佛告大迦叶。有四法具足。迷障菩萨菩提心。迦叶白言。云何四法迷障菩提心。此四法者。一者所有阿阇梨师及诸善友。行德尊重反生毁谤。二者他善增盛于彼破灭。三者若诸众生行大乘行。而不称赞妄言谤毁。四者弃背正心邪妄分别。如是迦叶。此四种法迷障菩萨菩提心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阇梨师善友行德俱尊重

不行恭敬心反生于轻毁

他善增炽盛破坏灭除他

菩提大行人谤毁行轻慢

弃背正真心邪妄而分别

如斯四恶行迷障佛菩提

是故此四法远离无上觉

无此四过者最上得菩提

佛告迦叶波。有四法具足。令诸菩萨一切生处。出生菩提心。直至菩提而坐道场而无障碍。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不为身命而行邪见妄言绮语。二者去除一切众生虚妄分别。三者为其佛使发起一切菩提种相。如实名称流遍四方。四者所有一切众生教化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各说今得。迦叶。如是四法具足菩萨。一切生处出生菩提心。中间无迷。直至菩提坐道场座。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不为自身命邪说及妄语

心恒愍众生除妄及懈怠

能作如来使及为众生师

显发行菩提名闻遍四方

教化诸众生令成无上觉

安住此法中菩提心不退

佛告迦叶波。有四法具足。令诸菩萨已生未生善法皆令灭尽永不增长。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世间所有深着我见。二者观察种族住着利养行咒力事。三者嗔恨菩萨偏赞佛教不普称赞。四者未闻难见经法闻之疑谤。如是迦叶。具此四法。令诸菩萨已生未生善法皆悉灭尽永不增长。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由此着我见皆令善法尽

观察于种族咒术求利养

毁于菩萨教而不普称赞

未闻甚深经闻之生疑谤

具行此四法不久善法尽

是故诸菩萨行此四法者

远离佛菩提譬如天与地

佛告迦叶波。有四法具足。令诸菩萨善法不灭得法增胜。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愿闻其善不愿闻恶。求行六波罗蜜及菩萨藏。二者除去我见心行平等。令一切众生得法利欢喜。三者远离邪命得圣族欢喜。不说他人实不实罪。亦不见他过犯。四者若此深法自智不见。而不谤毁彼佛如来。如是而见如是而知。我不能知佛智无边种种无碍。如来为诸众生演说此法。如是迦叶。具此四法。令诸菩萨善法不尽得法增胜。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常愿闻其善非愿闻诸恶

恒行六波罗而求菩萨藏

断除于我见而行平等心

普令诸众生得彼法利喜

活住清净命复值圣种族

他罪实不实终不而言说

设睹诸过犯如同不见闻

此法甚深奥少智不能知

唯佛自明了而不生疑谤

佛智广无边如来为众说

行此四法者胜智法无尽

安住此法中菩提不难得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生不正心离菩萨行。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疑惑佛法心不爱乐。二者我见贡高嗔恚有情。三者他得利养贪爱憎嫉。四者于佛菩萨不生信敬。亦不称赞而复毁谤。迦叶如是四法。生不正心离菩萨行。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疑惑诸佛法作意不爱乐

贡高我见增嗔恚众生故

他所得利养贪爱起憎嫉

于佛菩萨众心不生信受

此四不正心远离菩萨行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令诸菩萨得柔软相。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所得阿钵罗谛。得已发露终不覆藏远离过失。二者彼须真实所言诚谛。宁可尽于王位破坏富贵。散灭财利舍于身命。终不妄语所言真实。亦不令他言说虚妄。三者不发恶言毁谤蔑无一切众生。乃至善与不善斗诤相打禁系枷锁。如是之过亦不言说。恐自成罪得业果报。四者依彼信行深信一切诸佛法教心意清净。迦叶如是四法。令诸菩萨得柔软相。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所获阿钵罗恐成于过罪

不敢自覆藏洗心而发露

用意要真实所言须诚谛

宁尽国王位舍命破资财

不发妄语言弃背真实行

亦不教他人令作虚妄事

又不行毁谤蔑无一切众

善与不善者乃至斗诤等

终不说视他恐招自业果

心住清净行信乐佛菩提

此四佛宣扬众生宜亲近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令诸菩萨心意刚强。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所闻最上胜法心不乐行。二者于法非法虽知净染。净法不行而行非法。三者不亲近阿阇梨及师法等。信受妄语不知食处。四者见诸菩萨具其胜德。都无恭敬我见轻慢。迦叶如是四法。令诸菩萨心意刚强。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闻彼最上法心意不乐行

净法而不修非法生爱乐

弃背阿阇梨不敬于师法

受食处不知信行于妄语

菩萨有胜德不生于尊重

下劣我见增刚强心轻慢

此四佛自宣我常亦远离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令于菩萨知见明了。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闻善乐行闻恶乐止。知法真实弃背邪伪受行正道。二者远离毁谤纯善相应。美言流布众所爱敬。三者亲近师教知彼食处。调伏诸根戒定不间。四者自得菩提不舍众生。行实慈愍令彼爱乐广大真德。迦叶。如是四法。令于菩萨知见明了。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闻善乐欲行闻恶心欲止

业背邪伪因受行八正道

毁谤恒远离善业得相应

流布善言音令众生爱重

亲近于师教知彼食来处

制伏取境根安住于戒定

虽得佛菩提不舍有情界

行彼真实慈令求无上德

此四佛所宣速得善逝果

佛告迦叶波。菩萨有四种违犯。迦叶白言。云何四种。一者众生信根未熟而往化他。菩萨违犯。二者下劣邪见众生广说佛法。菩萨违犯。三者为小乘众生说大乘法。菩萨违犯。四者轻慢正行持戒众生。摄受犯戒邪行众生。迦叶。如是四种。菩萨违犯。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众生信未熟而往化于彼

下劣邪有情为彼广说法

于彼声闻处分别大乘法

轻慢正行人摄受破戒者

知此四违犯菩萨须远离

依此四法行菩提不成就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成菩萨道。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于一切众生心行平等。二者于一切众生用佛智教化。三者于一切众生演说妙法。四者于一切众生行正方便。迦叶。如是四法。成菩萨道。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于彼群生类恒行平等心

教导诸有情令入如来智

常演微妙法救度一切人

安住真实中是名正方便

此四平等法佛自恒宣说

依教彼恒行成就菩萨道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为菩萨怨而不可行。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乐修小乘自利之行。二者行辟支佛乘浅近理法。三者随顺世间咒术伎艺。四者用世智聪辩。集彼世间虚妄无利之法。迦叶。如是四法。为菩萨冤不可同行。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若行声闻乘出家自利行

及彼辟支迦证悟浅理行

耽着世间艺伎术禁咒等

复用世智辩虚集无利法

诳赚于众生不到真实际

此四菩萨行善根皆灭尽

冤家不同行佛言宜远离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为菩萨善友。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所有求菩提道者。为菩萨善友。二者作大法师。为菩萨善友。三者以闻思修慧。出生一切善根者。为菩萨善友。四者于佛世尊求一切佛法者。为菩萨善友。迦叶如是四法。为菩萨善友。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求成菩提者佛子亲善友

作大说法师显发闻思慧

教化诸众生出生五善根

恒为善逝子当获正觉道

佛说此四法不迷于正行

令得大菩提是名真善友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为菩萨影像。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为利养不为法。二者为要称赞不为戒德。三者自利求安不利苦恼众生。四者于实德能不生分别乐欲。迦叶。如是四法。为菩萨影像。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广求于利养不为听受法

爱乐人赞扬弃舍于德业

一向求自安不愍众生苦

于彼实德能无乐无分别

如是四种法佛说为影像

汝诸菩萨众各各宜远离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为菩萨实德。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入空解脱门。信业报无性。二者入无我无愿门。虽得涅槃。恒起大悲乐度众生。三者于大轮回巧施方便。四者于诸有情虽行给施不求果报。迦叶。如是四法。为菩萨实德。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入彼空解脱信观业无性

无我无愿门安住慈愍行

虽证涅槃空乐度众生故

于彼轮回中巧设诸方便

广济于群生不希于福报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为菩萨大藏。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于诸佛所恭敬供养。二者恒行六度大波罗蜜多。三者尊重法师心不退动。四者乐居林野心无杂乱。迦叶。如是四法。为菩萨大藏。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于彼诸佛所供养一切佛

大乘六度中所行波罗蜜

尊重说法师承事心无退

常居林野中清净无杂乱

此四善逝说佛子大法藏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远离菩萨魔道。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所行诸行不离菩提心。二者于一切众生心无恼害。三者于一切法明了通达。四者于一切众生不生轻慢。迦叶。如是四法。远离菩萨魔道。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所行众善行不离菩提心

于彼诸群生恒时无恼害

诸法善通达于生绝轻慢

此四善逝说远离诸魔道

是人依此行得彼真空际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集菩萨一切善根。迦叶白言。四法云何。一者乐住林间寂静宴默。二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诸众生。三者乐求妙法弃舍身命。四者闻义不足集诸善根勤行精进。迦叶。如是四法。能集菩萨一切善根。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乐住闲寂处宴默离喧烦

四摄御众生令登于觉路

勤求于妙法弃舍于身命

精进集善根闻法心无足

佛说此四行出生无边善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生菩萨无量福德。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恒行法施心无吝惜。二者起大悲心救护破戒众生。三者化诸有情发菩提心。四者于下劣恶人忍辱救护。迦叶。如是四法。出生菩萨无量福德。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广说诸妙法清净心无吝

毁禁诸有情救护垂慈愍

令彼众生类发于净觉心

种种劣恶人救护行忍辱

菩萨及诸佛同行此四行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能破菩萨意地无明烦恼。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所行戒行具足无犯。二者受持妙法身心无倦。三者随其意解传施法灯。四者礼敬投诚称扬佛德。迦叶如是四法。能破菩萨意地无明烦恼。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坚持具足戒意地无缺犯

妙法恒受持昼夜心无倦

所解诸佛教随意施法灯

称赞一切佛投诚恭敬礼

智者行此四能断无明地

一切诸佛心依此得菩提

佛告迦叶波。有四种法。生菩萨无碍智。迦叶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所有法施。二者受持妙法。三者不害他人。四者亦不轻慢。迦叶如是四法。生菩萨无碍智。我今于此。重说颂曰

所行妙法施令彼得受持

不嫉众生学尊重于持戒

四法除宿罪获成最上觉

依此得菩提出生无碍智

复别十二行智者得菩提

成就甘露味所有诸众生

而具深法眼解说读诵持

佛说于彼人获福无有量

所有恒河沙俱胝佛刹土

满中盛七宝供养一切佛

彼福亦无量若人念此法

四句伽他经福德胜于彼

复次迦叶波若持此四句

未名菩萨者得名为菩萨

说此四法中具足十善行

依法平等心是故名菩萨

End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概要

第一卷贰、概 要(十门分列中前九门)谨释此经,依华严宗法及《弥陀疏钞》例,总开十门:计为一、教起因缘。二、本经体性。三、一经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器。六、藏教所摄。七、部类差别。八、译会校释。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一

第一卷一、教起因缘教起因缘者,明大教所以兴起之因缘。初明大教与净土法门之兴起。次则详述本经兴起之因缘。夫一切法,不离因缘,大教之兴,因缘无量。而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故。《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三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三、一经宗趣经之所崇向者,名之为宗。宗者要也。全经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径也。故知宗者,为全经之纲领。纲举目张,领提衣顺,是故于辨体后,首应明宗。体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二、本经体性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经正体。古德云:“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为印。”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实相无相,亦无不相,相而无相,名为实相。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五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五、所被根器前明本经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今当更明,万类之内,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谁是当机。夫根器有“是器”与“非器”之别,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故名非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四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四、方便力用如《大毗卢遮那经》云:“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结归,大智之显现,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八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八、译会校释“译”指本经之原译本。“会校”指根据诸种原译而会集校订之本,“释”指本经诸本之注释。甲本经译本本经乃“我佛屡说,诸师竞译,东来最早,译本独多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九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九、总释名题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一名《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再记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伍、再记丙寅暮春之初,本解三校甫竣。乃于篇末,再赘数语。此解因海内缁素大德之倡导,由东林寺提出申请,重印五

恶行莫做!佛说筋骨节酸痛的因缘

佛陀不是创造万物的上帝,他有血肉之躯,跟你我一样,必须经历生、老、病、死的人生历程。当然,他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有很多处,其中之一就是当他经历以上的过程时,他没有烦恼,他不会像凡夫一样哀嚎痛哭,不会忧伤

黄念祖:法会圣众 第一卷

法会圣众 第一卷黄念祖老居士【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而为上首。又有普贤菩萨

佛说孝顺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议

广行法师《本事经》里说:世间聪慧人,恭敬于父母,恒时修供养,常生欢喜心。意思是说,世间有智慧的人,都会对父母特别恭敬,恒时供养,让父母心生欢喜。释迦牟尼佛在多部经典中宣说了子女孝顺父母的福德。下列若干

佛说菩提心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万人,其名曰智幢菩萨、法幢菩萨、月幢菩萨、日幢菩萨、无量幢菩萨、跋陀波罗等,十六正士,文殊师利等。六十同意、弥勒菩萨等,贤劫一切菩提萨埵

佛说: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心放下了,永恒的安乐与幸福也就随之而来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