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佛说灭十方冥经 第435部 - 大藏经
2025-11-03 10:53

佛说灭十方冥经 一卷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迦维罗卫释氏精庐尼拘类树下。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千二百五十人。诸菩萨无央数。佛以明旦着衣持钵。与诸比丘眷属围绕入城分卫。时有释种幼少童子。名面善悦。严驾车乘晨朝出城。遥见世尊与诸圣众。而俱发来至于佛所。下车步进稽首佛足。右绕三匝却住一面。时面善悦忧戚低头。佛以预知故而问言。童子所奏。而早出城心怀忧灼颜色惨戚。面善悦白佛言。唯天中天。今我二亲身不安和。横为人非人所见侵娆昼夜寤寐不得宁息。出入行步亦见逼恼。又我之身虽处大国。遭此困厄穷苦无赖。窃自思惟不知何计。不审当设何等方便。假遇怨贼。或遭非人妖蛊奸邪。无以防护。唯愿世尊。告示以法随时救济令无娆害。佛告面善悦。谛听谛受善念持之。当为汝说拥护之法。时释幻童子受教而听。佛言东方去此过于八千那术佛土。有世界名拔众尘劳。其佛号等行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人若东行先当稽首归命供养于东方佛。则无恐惧莫敢侵娆。所欲游行有所兴作。悉当如愿志未曾乱。如心所念辄得成就。佛时颂曰

先奉最正觉等行大圣人

然后东向行尔乃无恐惧

佛告童子。南方去此过于十亿百千佛土。有世界名消冥等要脱。其佛号初发心念离恐畏归超首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若欲南行。当遥稽首归命彼佛尔乃发进。一心专念意不离佛。则无恐惧不遇患难。佛时颂曰

已离于众想童子当修是

若行至南方不复遇恐惧

佛告童子。西方去此如恒河沙诸佛刹土。有世界名善选择。其佛号金刚步迹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若欲西行。先当讲说思惟本净之法。永无所见无起无灭寂然清净。先当稽首礼于彼佛一心归命尔乃发进。则无恐惧不逢患难。佛时颂曰

诸法无所生亦无有所灭

晓了知此者则为无恐畏

佛告童子。北方去此过二万佛土。有世界名觉辩。其佛号宝智首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若欲北行设在家居。稽首作礼归命彼佛尔乃发进。则无恐惧不遇患难。佛时颂曰

若在于家中一切诸居业

所有赍北行则无所畏惧

佛告童子。东北方去此过于百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持所念。其佛号坏魔慢独步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又彼如来诣佛树下适一心坐。化于三千大千世界诸魔官属及诸魔天。悉劝立之于不退转。当成无上正真之道。是为如来诣树下时之所感动。若诣东北方。当遥稽首归命彼佛然后乃进。所在获安则无所畏佛。时颂曰

始从初发意则降伏魔兵

心常念此佛寻便无恐惧

佛告童子。东南方去此过二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常照曜。其佛号初发心不退转轮成首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其如来本为菩萨时。常兴众行不退转轮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不乱成就智慧。是为如来本为菩萨时之所感动。若东南行先当稽首五体投地一心归命。然后乃进则无恐惧。佛时颂曰

先五体作礼然后乃出家

在欲所至到则不逢贼害

佛告童子。西南方去此过于八万佛土。有世界名覆白交露。其佛号宝盖照空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若西南行。先当稽首彼方如来。以华遥散念于无相。然后乃进则无恐惧。佛时颂曰

供养等正觉以华而奉散

用无相之心则无有恐惧

佛告童子。西北方去此过六恒河沙佛之刹土有世界名住清净。其佛号开化菩萨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其佛国土清净无秽。亦无爱欲无有女人离于五欲。若西北行。先礼彼佛自归悔过净修梵行。然后出家则无恐惧。佛时颂曰

先当修梵行然后出于家

安隐不遇贼所在无众难

佛告童子。下方去此过九十二姟佛之刹土。有世界名念无倒。其佛号念初发意断疑拔欲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若欲坐时若夜卧时。念斯如来稽首自归。常以普慈念救众生。然后坐卧则无恐惧所愿必果。佛时颂曰

普慈念众生定坐若卧眠

于梦若寤寐则无有恐惧

佛告童子。上方去此过六十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离诸恐惧无有处所。其佛号消冥等超王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经法。若从坐起。常礼彼佛自归供养。常怀慈心愍于众生。然后起行则无恐惧。在所至奏则获吉安。用是念故常得拥护。佛时颂曰

常怀慈等心愍于众生类

用哀群生故则无有恐惧

佛告童子。汝当谛受此诸佛名奉持思惟怀抱在心。所欲至到则无危难。面善悦释种童子前白佛言。我已奉受此诸佛名。怀抱在心思惟奉行。其事无量自立己心。我见十方无所蔽碍。如今向者世尊所说。宣传经道及诸佛名。皆如所闻审谛无异。时彼众会满百千人闻佛所说。皆从坐起整服长跪而白佛言。如来至真等正觉大慈普覆。乃为我等说此经典。我及一切皆见诸佛。内外通彻无有阴冥。如佛所说无有异也

于是舍利弗前白佛言。此族姓子等。得眼清净何其速疾。睹见诸佛无所挂碍。功德之力乃如是乎。为是诸佛威神所接。将自宿命福勋所致耶。佛语舍利弗。是佛威神亦本功德也。尔时佛放大光明普照十方。地即大动天散华香。箜篌乐器不鼓自鸣。贤者阿难即从坐起。更整衣服长跪叉手前白佛言。于今何故。现大光明无所不照。地复大动天散华香。佛告阿难。汝为宁见满百千人叉手自归佛前者不。阿难对曰。已见世尊。佛言。此百千人以是德本所兴立行。无央数劫不归恶趣。各各更历恒河沙等世界。为转轮圣王主四天下。一作圣王常见诸佛。而得由已志愿如意。然后于世当得成佛。号曰立眼清净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众祐皆同一字。各各异界而成其道。佛适授此诸族姓子决。应时地神及虚空神。佥然举声而称扬曰。斯诸族姓功德无量。其声乃彻于四天王忉利天炎摩天兜术天不憍乐天化自在天。乃至魔界上通梵天。及第二十四阿迦腻吒天。悉共歌叹难及难及至未曾有。诸佛世尊威恩可济巍巍堂堂乃如是乎。劝发显化诸族姓子而授其决。当成无上正真之道。慧无挂碍普见悉达。面善悦释种童子前白佛言。今此经典号名云何以何奉持。佛告童子。此经名曰灭十方冥。所以者何。念十方佛一心自归。心中坦然如冥睹明无复恐惧。是故名曰灭十方冥。当奉持之。又复名曰如来所叹。当奉持之。又复名曰了无相法。又复名曰空无所有。殷勤执持。佛告童子。假使有人受此经典。持讽诵读为他人说。具足备悉令不缺减速成所愿。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此经而讽诵读终无恐惧。若到县官不见侵拄。若行贼中不见危害。若行大火中即为消灭。若行水中终不没溺。天龙鬼神阿须轮迦留罗真陀罗摩休勒。弊恶之神及余众鬼人若非人无敢触者。师子虎狼猛兽熊罴无敢近者。饿鬼魍魉及反足鬼溷边诸鬼无能娆者。亦无所畏。若在闲居旷野树下露地独处。则为如来之所建立而见拥护。若族姓子族姓女。受此经典持讽诵读书着经卷者。已曾供养过去诸佛。殖众德本所作功德欲办

尔时佛告贤者阿难。假使有人今面见佛。至心供养衣被饮食床卧之具病瘦医药。不如有人受持是经书讽诵读载着竹帛为他人说。则为具足供养于佛。时天帝释与无央数诸天俱来。各赍天华供养散佛。而白佛言。吾当将护持此经者。四天王及上诸天。各赍华香以供养佛。各白佛言。我当拥护族姓子女受此经典持讽诵读为他人说若着竹帛载持经卷者。所在游居周匝营护。令无伺求得其便者

佛说如是。天帝释众。面善悦释种童子。及四天王天龙鬼神阿须伦世间人。闻经欢喜作礼而退佛说灭十方冥经

End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概要

第一卷贰、概 要(十门分列中前九门)谨释此经,依华严宗法及《弥陀疏钞》例,总开十门:计为一、教起因缘。二、本经体性。三、一经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器。六、藏教所摄。七、部类差别。八、译会校释。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一

第一卷一、教起因缘教起因缘者,明大教所以兴起之因缘。初明大教与净土法门之兴起。次则详述本经兴起之因缘。夫一切法,不离因缘,大教之兴,因缘无量。而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故。《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三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三、一经宗趣经之所崇向者,名之为宗。宗者要也。全经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径也。故知宗者,为全经之纲领。纲举目张,领提衣顺,是故于辨体后,首应明宗。体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二、本经体性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经正体。古德云:“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为印。”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实相无相,亦无不相,相而无相,名为实相。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五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五、所被根器前明本经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今当更明,万类之内,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谁是当机。夫根器有“是器”与“非器”之别,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故名非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四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四、方便力用如《大毗卢遮那经》云:“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结归,大智之显现,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八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八、译会校释“译”指本经之原译本。“会校”指根据诸种原译而会集校订之本,“释”指本经诸本之注释。甲本经译本本经乃“我佛屡说,诸师竞译,东来最早,译本独多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九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九、总释名题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一名《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再记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伍、再记丙寅暮春之初,本解三校甫竣。乃于篇末,再赘数语。此解因海内缁素大德之倡导,由东林寺提出申请,重印五

恶行莫做!佛说筋骨节酸痛的因缘

佛陀不是创造万物的上帝,他有血肉之躯,跟你我一样,必须经历生、老、病、死的人生历程。当然,他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有很多处,其中之一就是当他经历以上的过程时,他没有烦恼,他不会像凡夫一样哀嚎痛哭,不会忧伤

佛说孝顺父母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议

广行法师《本事经》里说:世间聪慧人,恭敬于父母,恒时修供养,常生欢喜心。意思是说,世间有智慧的人,都会对父母特别恭敬,恒时供养,让父母心生欢喜。释迦牟尼佛在多部经典中宣说了子女孝顺父母的福德。下列若干

佛说菩提心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万人,其名曰智幢菩萨、法幢菩萨、月幢菩萨、日幢菩萨、无量幢菩萨、跋陀波罗等,十六正士,文殊师利等。六十同意、弥勒菩萨等,贤劫一切菩提萨埵

佛说: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心放下了,永恒的安乐与幸福也就随之而来了。人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

◎ 太 虚今天所讲的是《佛说八大人觉经》,在这七个字里包含着许多意义,须加以扼要的解释:佛,我们中国人大家都知道的,但其正确的义理,恐多未有相当的认识。考佛字的来源,是从梵文方面翻译过来的,今此佛字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