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读诵《六字大明咒》
在佛教徒中,不论各门各派,不管专持兼持,几乎每个人都会持六字大明咒,而从观音信仰的普及程度来看,观世音菩萨可说半个亚洲的信仰。
六字大明咒出自《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又称为万咒之王、观音心咒、观世音菩萨六字大明咒或六字大明陀罗尼。此咒为一切咒之心,所以又叫大悲心咒。
六字大明咒梵语意为「皈依莲华上之摩尼珠」,它是西藏佛教徒向莲华手菩萨(观世音)祈求未来往生极乐时所唱之六字明咒。
此六字被赞为智慧、解脱、救济、快乐之本源,唱念此六字可分别免去轮回于天、人、阿修罗,以及畜生、饿鬼、地狱六道之苦。
六字大明咒是用六种智慧来对治六道众生不同的烦恼:
「嗡」:白色之平等性智光,净除在天道中之骄傲及我执,断除堕落、变异之苦。
「嘛」:绿色之成所作智光,净除阿修罗道中之忌妒,断除斗争之苦。
「呢」:黄色之自生本智光,净除人道中之无明及贪欲,断除生、老、病、死、贫苦之灾。
「呗」:蓝色之法界体性智光,净除畜牲道中愚痴,断除喑哑苦。
「美」:红色之妙观察智光,净除饿鬼道中之悭吝,断除饥渴苦。
「吽」:黑色之大圆镜智光,净除地狱中之瞋恨,断除热寒苦。
六字大明咒的持诵功德:
受持六字大明咒之人,永不受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而得不可思议相应念诵。若有人书写此六字大明陀罗尼者,则与书写八万四千法藏无异。
持诵六字大明咒之人,没有贫富、男女、老幼之分,皆可使七代祖先超升解脱。不单口唱此明咒始有功德,即着于身、持于手、蒙于家,亦得解脱生死之因。
持六字大明咒,对于病苦、刑罚、非时死之恐惧可以消除,寿命增长,福德增加,财富充盈。
任何来生均得高贵外形,语调和雅,门第尊贵,并具有诸种美德,例如得入禅定深境、长寿,善于从事利生事业,门徒众多,财富,智慧,所求满愿,并因深信诸如来而得为佛子。
 
End
佛家有断食之说,道教有辟谷之术。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载:目连问耆婆曰:弟子有病,当云何治?耆婆答曰:唯以断食为本。断食时无须太多能量消化食物,大脑会变得极度清晰,若以适当方法引导这些能量,将可提升心智
 
(一)如何念六字大明咒?咒文:嗡(ong)嘛(ma)呢(ni)叭(bei)咪(mei)吽(hong)六字大明咒功德六字大明咒又名最胜观音大士心咒,其利益如下:(1)降魔、(2)治病、(3)免劫、(4)
 
放生时可以只说六字大明咒吗?不论是六字大明咒,还是一句南无佛,都可以种下解脱的种子。当然,完整的放生仪轨就更好了。索达吉堪布所述的《闻法的功德》中讲到: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曾经在翠绿的花园当中给别人说法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不要总是怨天尤人,不要总是挑别人的毛病,看别人不顺眼,不要总想去改变别人,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境都会随心转。--南怀瑾大家一想到南怀瑾,总会将他跟
 
冬至已过,冬天已来,虽说春天不会远了,但关于冬季养生的问题,大家依旧还在探讨,今天在这里就给大家提供简单的六字诀:顺、静、修、调、补、固,一起来看看都要求大家做些什么吧?顺顺:养生跟着季节走!古人认为
 
怎样写修行日记张慈田写修行日记是为了让自己清楚自己的修行历程,若有老师批阅指导,则更能掌握修行要领及正确的方向。或许我们有一个疑问,以为自己内心已清清楚楚,何必再记下,增加负担?其实对新学来说,自以为
 
“莫讶一称登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此七言联语,为印祖所撰,是为赞叹净土念佛法门圆顿广大普摄机而发的。对仗工整,用语贴切,有极强感染力。令读者对念佛法门生起无限崇敬之信心。联语文字简练,含义弘深,初学难
 
如何解释六字名号?印光法师答:南无阿弥陀佛六字,通是梵语。南无,亦作有曩谟者,经中通作南无。此翻恭敬,归命顶礼等。此二字,乃直示恭敬归依之意。阿弥陀佛,此翻无量寿。亦翻无量光。谓此佛之寿命光明悉皆无量
 
问: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含义是什么?印光大师答:(南无阿弥陀佛,乃西方极乐世界教主之号)汝何不知阿弥陀经云,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
 
念佛宜念六字。或先念六字,至将毕则念四字。始终念四字,颇不宜。以南无二字,即皈依、恭敬、顶礼、度我等义。人每图快图多,故多有念四字者。常闻有人主张专修之益,只令人念四字,发愿礼佛,皆云不必,则完全一门
 
因为不识字,所以每天只念唵 嘛呢 呗美 吽回向,可不可以?有人说不圆满。海涛法师开示:拜托你多念啊!有人说不圆满。不会,很圆满。不识字的人越虔诚,因为你这样写就是谦虚,对不对?我们这种识字的不太念,你
 
2月10日─读诵《六字大明咒》在佛教徒中,不论各门各派,不管专持兼持,几乎每个人都会持六字大明咒,而从观音信仰的普及程度来看,观世音菩萨可说半个亚洲的信仰。六字大明咒出自《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又称为
 
阿弥陀佛有一个法界航空公司,有六字名号的飞机,可以运载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飞机是依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发明的,跟你讲空气动力学,讲得那么好听,那么微妙,你自己能上天吗?你有再怎样的聪明智慧,懂得空气动力学
 
想象一下,如果你走在一个山脊上,两边都是悬崖,给你一个火把,你稍微不留神,就掉到悬崖下面去了,你敢三心二意吗?你一定很谨慎,打着火把,仔细看,仔细走。这是一个比喻,以这样的心拿着火把,就是一心不乱,这
 
有人问:阿弥陀佛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本身,这个信不来,这句名号怎么就是佛呢?你信不来,是因为凡夫的习惯性思维,落在凡夫境界,当然信不来。其实,信这件事情,你信就信来了,不信就信不来。很简单,你信了就好,这
 
很多人觉得这句名号空空荡荡的,念着南无阿弥陀佛,还到处找弥陀的光明。到哪里找?他认为名号是名号、佛光是佛光,认为名号是名号、佛是佛,觉得是两回事,他不能信受名号当体就是无量光,所以他念名号之外,另外去
 
唵嘛呢叭弥吽这六个字,叫《六字大明咒》,每一个字都会大放光明。密宗是专门研究咒语和它的意思。佛教分成五宗:禅,教,律,密,净。禅宗就是参禅打坐;教宗就是讲经说法;律宗就是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就是专持戒
 
以前修六字大明咒,学了解脱道还能继续修六字大明咒吗?(2010.09.17章华寺)答:空海没有说不可以,你自己去判断,如果你觉得说原来的修法,跟我现在学解脱道不会有冲突、不会造成冲突困扰,那你一样没关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
 
【不用三祇修福慧】,圣道门的修行,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断惑证真。断见思惑证悟阿罗汉,断见思惑再断尘沙惑,证悟辟支佛。断见思惑、尘沙惑,再分段无明证悟菩萨。断见思惑、尘沙惑,再满断四十一品无明成佛
 
同修:请问师父,主修《心经》,间歇念佛号,算不算是杂修呢?佛号是念六字还是四字的呢?最近看了些高僧大德的开示,对这个问题的意见不是特别一致,想请师父解答一下。师:念佛号和诵经是没有冲突的,也没有夹杂与
 
六字释是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说》所开示的。【《观经四帖疏玄义分》显此义言: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这段文叫做正定业之文,是《观经四帖疏》非常重要的一段文。诸位!不管你识字不识字,记忆力好或不好,这段文你一定要记起
 
我们佛弟子,一定要解行并进。念佛的净业行者,不能有解无行,也不能有行无解,解行一定要并进。解门就是听闻净土三经的教法,从经文当中体会六字洪名的本愿道理,了解阿弥陀佛发愿修行的真义,体会阿弥陀佛救度我的
 
要门就是指《观经》之中十三观的定善以及三福九品的散善,所谓的定散二门,修此功德回向,以求往生。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行,尽在此要门之内;也就是八万四千法门的修行。弘愿门是指《大经》之中阿弥陀佛的本愿,也
 
顶礼法师,请法师为后学开示疑问:后学一开始修学念佛法门的时候,是念的四字佛号,后来改为念六字洪名,但是后学感到念六字的佛号不如四字摄心,就又改回念四字的,可是发现自己已经做不到像刚开始念四字时的清静,
 
关于观世音菩萨的法门,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尤其观音菩萨的慈悲威德,只要是中国人,或者韩国、日本、南洋等等国家地区,乃至隔山越海的西方世界,都或闻或颂,少有不知其圣号者。我说西方世界的人类也知有观世音菩萨
 
黄念祖答:劝深信六字大明治病之法,目前不必修,将来亦不必修。但对此法应珍重,留待有缘人。能知之法不妨多,所修之法必须专。目前修行人忙忙乱乱,劳而无成,都是缺少信心,对自己现修之法信不及。于是东求西问,
 
大明高僧传 第五卷皇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 如惺 撰习禅篇第三之一(正传十六人附见七人)明州天童寺沙门释正觉传一(枯木成丹霞淳)释正觉。隰州李氏子也。父讳宗道。母赵氏。诞师之夕光出于屋。人皆异之。年七
 
大明高僧传 第一卷大明高僧传叙皇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如惺识释迦世尊自周昭王甲寅降生西竺成道涅槃。垂千余载而至汉明帝。摩腾竺法兰始入中国。帝为首创白马寺以居之。自是佛法兴而僧徒渐盛。于是则有吴之康僧会
 
大明高僧传 第六卷皇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 如惺 撰习禅篇第三之二(正传十七人附见十人)华亭昭庆寺沙门释法宁传一释法宁因住沂州马[山*耆]山故号马[山*耆]山。东密州莒县李氏子也。初依沂州天宁妙空明和
 
大明高僧传 第二卷皇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 如惺 撰解义第二之二(正传十三人附见九人)松江延庆寺沙门释融照传一释融照字慧光。世家越之南明。早岁受业于华藏。刻意修习天台教观于台之安国山及杭之天竺。后从渊
 
大明高僧传 第四卷皇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 如惺 撰解义篇第二之四(正传四人附见六人)北直羊山秀峰庵沙门释明龙传一(大光)释明龙淮南宿迁姚氏子也。俗讳东阳。尝补邑庠诸生。居常好修嗜内典。二十年不问家人
 
大明高僧传 第七卷皇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 如惺 撰习禅篇第三之三(正传十七人附见七人)潭州上封寺沙门释讳才传一(海印隆)释讳才号佛心。福州姚氏子也。幼为驱乌弱冠得度。精求律部持犯霜威。慕最上乘不惮遐
 
大明高僧传 第三卷皇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 如惺 撰解义第二之三(正传一十四人附见十四人)苏州嘉定净信寺沙门释祖儞传一(石室英竹屋净)释祖儞字日章别号用拙。苏州常熟张氏子。祝发后东游四明。时我庵无公住